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点赞推荐 金刚经经典 佛本生故事 楞严经感应 慧远大师 布衣百姓 佛学常识 放生心得 佛学基本知识 禅宗公案 戒邪淫故事 护生漫谈 宣化上人 金玉良言 佛教寓言故事 佛学问答类编 净土圣贤录 华严经经典 地藏经经典 禅理故事 演培法师 佛教传播与发展 佛典故事 汉传人物 悟性时光 楞严经经典 谈佛说禅悟人生 为人处世 药师经经典 禅宗文化 普门品经典 其他因果故事 大悲咒经典 因果报应 近现代往生纪实 星云法师 入门知识 初识佛法须知 五福临门 楞严咒经典 佛教因果定律 首页 / 弘佛緣 / 初学者应该怎样学佛? 初学者应该怎样学佛? 分类:弘佛緣 2024-01-23 02:08 学佛的第一步: 如何稳固的踏入学佛的第一步很重要,不是念经、读经、听弘法、跑跑道场而已,而是要从“心”开始学起。 南无莲花生大士有明确的开示: 第一步要“观世间无常”:要“观世间事,苦空无我。” 要如救头燃般的坚定念头去了脱生死,否则无法学成。 要改变自己的习气,一个人的贪嗔痴(攀缘心)都很多,每一样都要彻底拔除,而人的习气都很坚固,如钉子钉在桌子上,要拔掉还要丢掉,所以要修到了生死是十分困难的。 要修成佛菩萨的问题更多,如情缘(你要花很多时间去解决情缘的问题),但是一般人随时就在造情缘,而且这些是你没有感觉的,虽然没有造成夫妻情缘,但是会种在种子中,你想解脱生死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要转掉,这些都很困难,所以你要有很大的决心,观世间苦空无我,一定要发愿克服自己的问题是坚定踏入学佛的一个重要步骤,这种心在藏密叫“出离”。 如果感觉世间很好,世间名利、家庭都是你要追求的东西而放不掉,就无法踏入学佛这一步,永远在门外排徊,你的意识心可能导致你在世间一直轮回。 第二步要找寻金刚上师:要找到一个上师或是善知识去皈依 学佛若是没有人指导你,你要走哪一条路你都不晓得,那么你要如何去学习。所以要好好的皈依一个上师,然后专心的跟他去学,才会有成就。 上师跟弟子都是互相观察一段时间,才知道对方是否是自己要找的对象,双方要有相当的信任,才会传你法,真正指导你修行。 上师观察弟子: 1.是否有向道的心 2.是否有慈悲心 3.根器好不好 一般的皈依都是抱著结善缘的心,不会讲你不好的与该改的地方,只是讲些好话,这是无法真正修行的。真正能引导你修行的上师会很明显的告诉你哪里错了,这样子你才会进步得很快,只有在你真正皈依后,才会有机会让上师指正你的错误,让你的修行有进步。 若要学佛要有很强的出离心,上师观察到你真正有出离心,才会教你,菩萨护法也会很高兴的成就你,如此你一定会有成就。否则每天只是来拜拜,你拜福报就给你福报而已,不会给你其他东西。 本师佛说这世间就像是一个火宅,大家要离开火宅愈快愈好,若仍留恋人间不走的话,就会被烧死,要赶快脱离世间。 很多人想学佛又这么留恋世间而割舍不掉,如此一来,想学佛就有困难,我们所谓的割掉世间并不是都不做世间的事,因为我们有慈悲心,对世间要有报恩回馈的心,要很努力的去做世间的事,只是在做的当下,要晓得要出离不要执著于世间的名、利、情,哪一天说走就走了。 有出离心后如何选择一位好的上师或善知识: 上师对财务的看法如何: 有些上师认为我帮你做事,你付钱本来就是应该的。虽然供养上师是应该的,但是供养过度就不好,供养应该是心甘情愿,心里很尊敬上师,得到上师的帮忙,供养一些是正常的,但有些道场固定每月要缴多少钱,若一个人对财务太执著,修行时可能放掉什么东西吗?如此就不会修的很好,这种上师心态有问题,最好远离。 ★不好的心态: 1.很吝啬,很舍不得。 2.贪图别人的供养。 3.贪小便宜。 是否有骄慢心: 有些上师很大牌,接受你的礼拜,他看都不看你一眼,有些上师十分客气,接受你的礼拜,他还谢谢你,有骄慢心的人,大概都不会修的很好。 对佛法的基本概念: 例如当因果与业障的问题显现时要如何处理,若他是用什么符咒或法去驱逐,那是神道教,不是佛菩萨的法,要非常注意这个问题。 要找一个好的、有修为的上师去皈依,一心跟著他学佛,要有信心,如此跟他几年,一定会有成就,这样才是踏入学佛的第一步。 萨迦派的最根本佛法是道果法,有三个步骤: 1.要先舍非福: 福是造福报,就是要做些事来累积自己的福报,但不说求福报,因为用这个字眼,可能会有贪念的问题。 舍非福与得福报在某些立场上应该类似,但是心态不一样,舍非福意思是说会影响到得福报的事要舍掉,如违反法律道德的、会引起贪嗔痴的要先舍掉,如此慢慢的会得到正确的观念与行为,会影响到十善业的事都要舍掉,如此就是能得到人天福报,要不求福报是不要执著在这些人天福报上,如刻意的去布施以求福报就不好。 不做违反十善业的事,做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每个人都应该去做,如此可由人进入高层次的人,果位由人道慢慢进入天道,再升到菩萨的果位。 2.皈依: 一定要皈依佛法僧(三皈依),若不皈依就不是一个正式的佛门弟子,等于在学校没有注册,只是做旁听生而已。当你有因果时,护法就不方便帮助你,因你不是佛门弟子,还可能是外道,护法不能帮助你做任何事,所以皈依是一定要做的。 皈依前要先发愿,要永远舍离外道,永远的皈依佛菩萨,发誓后在佛菩萨前做三皈依后,才能真正的在佛门中修行。 现在有许多人到处皈依,一个人皈依了七、八个上师,法名一大堆,以为这样子就很有福报,这种皈依只能说得到一些善种子,自己没有修行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用,事实上,这些皈依每次上千百人,双方都互不认识,也没有教你如何修行,毫无意义。 3.守戒律: 一个金刚上师会知道你的根本问题在哪里,容易犯的让你先守,就等于把你很基本的东西改掉,也许只有一、二条,但这两条修好,就能进入修行的领域。 要真正把佛学好,要不染世间的各种业障,心要愈转愈好,定力愈来愈坚定,心不散乱,因心一散乱就会恐惧害怕而疲倦,也会染到各种业障,要随时记得你的佛号与咒语,心才不会散乱,自己的定力好,能够心随所安,在什么地方心都非常安定,没有恐惧害怕,甚至到要往生时,心都很安定,能够自在于生死,这样学佛才有意义。 如果学佛的结果是绑住自己的事情愈来愈多,反而怕这个怕那个,到处是障碍,这种是学佛没有学通,反而不自在,这是没有把心转好,真正学佛的人是非常好,非常安定,有各种能力,但不表现出来,与常人一样,一旦有事情发生,有学佛与没有学佛的人就差很多,对事情的处理方法、心念都不一样。例如,到大陆参访,导游会带我们去买东西,学佛学的很好的人有慈悲心,知道这些人费尽口舌跟我们讲了半天,你又喝了人家的饮料,若都不买,对方的怨气一定很大,就会大大方方的买一些,学的不好的人会认为这里一定比外面贵,斤斤计较而不愿意买,有修行的人不会舍不得钱,很自然的就给人家这些钱,还会很高兴,认为做了一件让大家愉快的事。你只要把佛学好,就能做的自在无碍,做得比较圆满,没有学佛的人,做事就不会圆满,有一堆怨气。 学佛之后要看学佛是否走对路,要常常反省自己: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时,因受因果或业障主宰,慈悲心会暂时消失,否则应该是学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对。如果慈悲心没有增长,你一定要去反省学佛是否有问题发生。 如何查觉到慈悲心呢: ★当别人污蔑你或骂你或讲你不好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原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能够很自在的坦然面对他们,还是会十分的生气。 ★对别人的过失或占你便宜是否会耿耿于怀,或是会原谅别人。 一般学佛学的愈好的人,愈会原谅别人,对别人的过失不会太放在心上。例如刚才所说的问题,你会不会去买他的东西,会不会觉得人家服务我们这么久,我们应该买一点,有没有这个心就可以检讨我们的慈悲心。 ★比较潜意识的第一念:也就是面对问题的第一个反应,如上述情况,是我该不该买,等到认为我是学佛的,应该要买已是第二念,如果第一念就买,代表你的慈悲心相当好,潜意识已做到这一点,或是看到蟑螂突然出现,会不会拿起拖鞋就打下去,这是第一念,第二念才是学佛的人不该杀生就算了,如第一念想打,表示潜意识没有慈悲心,或慈悲心不够,如第一念是不伤他由他去,慈悲心就较好。 ★是否会自然的去吃素:很多人吃素是因为身体健康或学佛不能杀生,这种吃素就与慈悲心无关,若看到众生的肉会不忍心吃他而吃素,代表慈悲心有进步。 二、杂念是否减少: 刚开始修行的人,对外面的杂音会造成你的杂念,会干扰你的修行,但修到好的人就不会,杂音根本影响不到你,这些干扰对你根本没有障碍。 若平时没有好好的念佛,没有好好的持咒,定力不好,对外在的感扰没有办法排除。如果你很努力的修行,一般念佛念了三个月后,会有能力抵抗外面的杂音,你会感觉这个声音好像不是这个世间的,那你打坐时,外在的影响就非常小,你自己也会感觉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你一定要慢慢有这种状况,才是表示你有进步,要做到六根离六尘,是完全没有看到任何东西,耳朵听到的非常少,慢慢的就都听不到了,坐的也感觉不出来,才是脱离尘境的第一步,脱离尘境才是进入天界的层次,如果做不到还是在人界。 再来是内心杂念的掌控,要不随不制,你没有办法压制杂念,你压制杂念,你又多了一个杂念,压制杂念也是一个杂念,也要不随,一有杂念,要马上拉回来,好好的念佛或持咒,或是观空。 你在修行念佛持咒时如果能做到不随不制,久了以后就能够掌控你的心,外面的干扰、念头完全不会影响到你,你也不理会他而做自己的事,这就是自在无碍。 你要常观照慈悲心与杂念,若这两点都做的很好的话,学佛一定会进步的很快,而到很高的层次,同样的对外面的因果、业障,你也会有能力掌控而不会被牵著走,你的自主性也会非常强,你修行成功的机会就大,这两点要好好的常反省,如果修行非常久这两点都没有进步,表示走错路,大概不是贪福报就是著相修行。 三、定力是否有增加: 定力就是一个人任何时间都不散掉,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保持你的禅定,能约束你的心,不论外面有多放逸,你都能经常保持禅定,数息、念佛、持咒,心不会放逸。 四、心胸是否开阔,包容心是否增加: 一个人之所以不能包容别人,是把世间东西分的太清楚,都有我相我执,自己的利益摆第一位就无法包容别人。 修行好的人知道众生有各种习气,例如某人看起来很骄傲不太理人,就认为这种人不好,但他也是众生,骄傲不理人是他的习气,也是一类人,与你不同类的人而已,也不见得坏到什么程度,你要有这种想法,你就能包容他,这是属于慧的层次。 有些人做事的方法与你不同,或是长相比较丑一点,你就看他不顺眼,其实他也没有碍你什么事,你要当他是一类众生而包容他。 大的包容心是无所不包的,像菩萨一样,对各类的众生都能包容,学佛要愈学心愈开放,愈来愈宽大,能包容的愈多,对世间能够观到如梦幻的成就,包容心就会很大。 五、对世间各种欲望是否减少: 2024-01-23 02:08 学佛 上一篇:学佛之人要常念这三个字,有很大的力量! 下一篇:学佛,从哪里开始,怎么学? 发表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青年学佛三遇鬼妻 最终发现恐怖真相 在家学佛,应该如何确定每日的功课? 找自己 大安法师:学佛需要有正知见 大安法师:学佛后患病对佛法失去信心,要怎么解决 贫女乞食 学佛几年仍生不起出离心和求往生的心,如何培养出离心并具足真信切愿? 星云法师:学佛前后 学佛,让自己改变每一天,知足常乐,那就叫快乐人生 定弘法师:是不是我没有真正学佛,学得不如法,才会感召这个 呷绒多吉上师:连载学佛人切勿以追星的心态抉择上师 雨 学佛具备最低的条件:善根、福德、因缘 大安法师对文化人学佛的开示 如何改变过去已造的罪业? 因为我生病,找大仙看,结果叫我供仙堂。因我那时没有学佛,不懂 学佛不能一概而论 大安法师:初学者如何辨别邪师 妙江法师:都说学佛是修心 那“心”是啥你知道吗?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猜你喜欢 金刚经从哪里诵起 念诵心经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金刚经的念诵仪轨去念诵,这样念诵金刚经才更加的虔诚,但是不管是怎么念诵,诚心是非常重要的,念诵的时候是不能有杂念的,具体念诵的仪轨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步骤一:香赞炉香乍.. 金刚经经典 2025-03-31 宽运法师:患得患失的人生很可怕 宽运法师:患得患失的人生很可怕太虚大师说我们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人生改善,后世增胜,了生脱死,法界圆明。一切都是为了人生改善,但改善一定是脚踏实地,不是患得患失的。如果在空中的楼阁,而且更让我们增加烦.. 佛本生故事 2025-03-31 楞严经述旨卷第七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陵西星述旨广陵后学 龚延庚 校定△摄持轨则第二十四承前卷阿难问摄持轨。则前示内摄。此示外摄。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至)张于门侧左右安置。当.. 楞严经感应 2025-03-31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下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下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下慧远大师著自下第二释心生灭门。此中有二。一者略表其体。二此识有二。以下广说其义。心生灭者显名也。依如来藏者是第八识也。有生灭心者是第七识也。此言依者同.. 慧远大师 2025-03-31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慧远大师著第二番中亦有四门。一定障相。二释障名。三明断处。四对障辨脱。言定相者。云何得知。五住性结为烦恼障。事中无知以为智障。如涅槃说。断除一切贪嗔痴.. 慧远大师 2025-03-31 岩茶的三闻三看三品三回味 岩茶的三闻三看三品三回味 岩茶的三闻三看三品三回味【三闻】即干闻、热闻、冷闻。干闻:主要闻干茶的香型,以及有无陈味、霉味和吸附了其他的异味。热闻:是指开泡后乘热闻茶的香味,茶香有甜香、火香、清香、花香.. 布衣百姓 2025-03-31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末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末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末慧远大师著自下第二明对治邪执。于中两门分别。一者明种种邪执不同。显示正义。二者随文解释。就初中有三。一者就事识中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二者据妄识中对治邪.. 慧远大师 2025-03-31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一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一佛说无量寿经义疏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经隋京师净影寺沙门慧远撰疏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一[疏]圣教不同。略要唯二。一声闻藏。二菩萨藏。教声闻法。名声闻藏。教菩萨法。名菩萨藏。声.. 慧远大师 2025-03-31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问: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殊胜的信心,而且不退转?答: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自己好好地消除业障、积累资粮,业障消得差不多了,福慧资粮积累得差.. 佛学常识 2025-03-31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二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二隋京师净影寺沙门慧远撰疏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二自下第二叹其自利利他功德。行能益己。名为自利。行能兼润。说为利他。菩萨所行。要不出此。故赞叹之。于中初略叹。菩萨经典究畅下。广.. 慧远大师 2025-03-31 陌生人的一碗面 陌生人的一碗面陌生人的一碗面陌生人请一碗面,我都那么感激,而我妈一个人辛苦地养我也煮了二十多年的面和饭给我吃,我怎么没有感激她呢?....。 别人给予一点小惠你就“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父母的一辈子恩.. 布衣百姓 2025-03-31 帮助动物往生的经历及思考 帮助动物往生的经历及思考大概是8~9年前,一次我给鸿老师送光盘回来的路上,遇到一只刚死的小鸡雏,摸摸身体还是温的,于是我就把它放在自行车的车筐里.回到单位,我把它用一个塑料袋裹起来,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然后打开念.. 放生心得 2025-03-31 在家念佛人的福音:听太虚大师开示散心念佛终身不改的好处 在家念佛人的福音:听太虚大师开示散心念佛终身不改的好处太虚大师重要开示:散心念佛终身不改是深信切愿,临终定生极乐。在家念佛人的福音:听太虚大师开示散心念佛终身不改的好处。净土法门的修行有因有果,比如老实.. 佛学基本知识 2025-03-31 水分千派,流出一源 北京大觉慈舟方念禅师,西京万寿幻休常润禅师之法嗣,俗姓杨,别号清凉,唐县人。方念禅师十岁出家,投金台广德大慈禅师座下落发。自念生死事大,受具足戒后,方念禅师即辞师参方,游历讲肆,博通性相二宗宗旨,后于暹、礼二法.. 禅宗公案 2025-03-31 邪淫的赶紧看看有几相 邪YIN的赶紧看看有几相一、头发常肮脏油腻,暗淡而无光泽;并开始掉头发,年纪轻轻就成为秃头;头皮常发痒,头屑众多且头屑块大。二、会得早泄,夫妻生活不和睦!导致猜忌!容易得性病!艾滋病,梅毒,阴滋病,子宫癌,子.. 戒邪淫故事 2025-03-31 罗马尼亚爆大规模示威 外媒:撤"放生"贪官法令难平众怒 外媒称,数十万民众2月5日晚间走上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和其他城市的街头举行反政府抗议示威,尽管政府此前已经宣布撤消了一项引起争议的有关反腐败措施的法令。据BBC中文网2月6日报道,罗马尼亚政府在1月31日宣布.. 护生漫谈 2025-03-31 宣化上人:增福、增寿、增禄的方法 宣化上人开示于夏威夷檀华寺一九八九年七月二十二日谚云:“有德真富贵,无道是清贫。”一般人以为金银珠宝才是财富,实则非也,这种外在财富,随时都会被人抢去。故古德曰:“富润屋,德润身。”人无道德,就是真正.. 宣化上人 2025-03-31 金刚经会增加财运吗 大家都说念诵金刚经是有好处的,可以帮人积累功德,还可以帮助人解决烦恼,那么读诵金刚经会增加财运吗?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答案,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吧!经常念诵金刚经可以让一个人的运气变得很好,尤其是财.. 金刚经经典 2025-03-31 鬼真的怕恶人吗? 鬼真的怕恶人吗? 鬼怕恶人 纯粹是自我安慰,因为鬼类众生又不是人类,除了走衰运的及阴阳眼或天眼的能看见外,绝大多数人是看不见的,人类对他们又伤害不了半点,怎么会怕你呢 ? 鬼避阳气很旺的人,是因为年青力壮.. 金玉良言 2025-03-31 楞严经述旨卷第八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广陵后学 陈治道 校定△三种修行渐次第二十六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至)具足如斯虚妄乱想。三渐次功夫。直到等觉地位。皆此法门修入。.. 楞严经感应 2025-03-31 本月热门文章 念了准提咒如何回向给儿子80 大宝法王 | 六字大明咒的六种利益59 宣化上人:要修无相的功德_357 因果的大网络57 海丰岛上初遇亡魂57 非常重要:佛前上香烧几支香才好57 大安法师:道德危机的原因与对策(二)(文字版)56 宣化上人:为了护持正法,必须日日诵持〈楞严咒〉56 道坚法师: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内容提要55 念准提咒求财55 更多 热门标签 轮回(2) 吕香光(1) 地藏王(1) 八十八佛(4) 佛门(11) 世俗(3) 讲经(1) 人身难得(2) 信佛(23) 佛性(14) 香火(1) 善导大师(1) 四大天王(1) 法器(7) 因缘(221) 功德(145) 菩萨(312) 地藏经(58) 回向偈(2) 佛法(161) 发愿(1) 末法(1) 佛经(80) 成就(30) 开悟(36) 阿弥陀佛(115) 回向文(2) 解脱(119) 师父(21) 居士(333) 随机推荐 培养无分别心 一个无需解释的故事 达真堪布:你能健康一生吗? 往生咒念诵21遍视频 佛陀成佛后受到的3个前世果报:金枪、马麦、头痛三日 颠倒凡夫如何得到临终的正念 日中一食过午不食的感受 宣化上楞严经浅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