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愿王浅说三者广修供养
三者广修供养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将万物供养佛,及施一切众生,内舍悭贪,外资福德,福圆慧满,号两足尊。 供养者将自己最贵重之物奉献贤圣,故名广修。当知供养得福,有福则物富,物丰能供养,如是物、供、福三者,循环不息,因果历然。 佛在何处?何处见佛?法界无形,虚空有状,十方三世一切刹土微尘,一一微尘性空,皆见法界佛,一一佛在微尘里转大法轮,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发普贤大愿,修普贤大行,行愿力故,深信清净,胜解现前,现量而见,现量而知,见佛菩萨海会,然后从理起事,随念所成,供养众具,皆悉满足,以上妙诸供具,所谓香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周遍法界,供养如来。又以天种种香:涂香涂壁,烧香腾空,末香布地,供养如来。又燃种种灯,灯炷如须弥山,灯油如大海水,供养如来。 即此事供,摄事归理,理性清净,目之为法,依法修行,心冥法界,福等虚空,故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性清净,如说而行,供养法身如来;利益众生,众生苦尽即证菩提,供养如来;广行四摄法,摄取众生从我学道,供养如来;神力遍法界,能代众生苦,供养如来;勤修一切善法,增长善根,供养如来;广学万行,自他两利,供养如来;凡有所作,不离菩提心,皆成佛事,供养如来。 法施无穷,财施有限,财法相比,千分万分不及一分、乃至迦罗、析人身毛百分不及一、俱胝百亿、那由他万亿不及一、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碎大地作微尘亦不及一,何以故,诸佛如来以法为师,得法成佛,成佛说法,尊重法故,众生如法修行,皆得作佛故。菩萨行法供养,见佛法身,圣心冥合,是名真法供养如来。 此广大最胜供养,事理圆融,财法无二,若虚空界尽,何用供养,以虚空无尽故,我供无尽,众生烦恼、众生业无尽,我供无尽,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供养,相续无间,身语意业清净,故无疲厌。相关文章
- 浅说“法”
- 随缘浅说
- 好运和厄运来临的十大征兆
- 参禅不能开悟的十大原因
-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三十大愿
-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二十大愿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六章 十大罗汉问疾
- 弘一大师:做人十大要诀
- 太虚法师:人生佛教浅说-皈依佛
- 近距离接触!西安寺庙中十大最著名的寺院
- 印光大师:放生十大功德兼修净土直达安养
-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第二辑(念佛与十大愿王)-皈依佛
-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 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皈依佛
- 因果报应十大自然的规律
- 佛经中,杀生者的果报有以下十大方面
- 修佛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蕴含无穷的奥妙与智慧!
- 学佛居士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
- 学佛人应警惕的十大问题!
- 学佛的十大行愿
- 学佛必读的十大佛经
猜你喜欢
-
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该如何消除?
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该如何消除?问: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该如何消除?慧律法师答:业障在于自心的执着,如果我们对相上不执着、不分别,那么,我们内心里面的业障就不存在。最大的业障是内在里面的习..
佛学常识 2025-05-14 -
只有于十二殑伽沙数如来处所,圆满善根的人,才得听闻此法!
只有于十二殑伽沙数如来处所,圆满善根的人,才得听闻此法!只有于十二殑伽沙数如来处所,圆满善根的人,才得听闻此法!起净信心恭敬尊重,命终时九十五俱胝佛,面现前来安慰!无比殊胜的法宝经典,名:《佛说大集会正..
入门知识 2025-05-14 -
圣严法师:生命与信仰的探讨
圣严法师:生命与信仰的探讨日期:2007年3月11日;地点:法鼓山第二大楼502会客室;与谈人:圣严法师(法鼓山创办人);龙应台女士(知名社会文化评论家、前台北市文化局长);佛教对永恒生命的信仰龙:在我来之前,您的..
圣严法师 2025-05-14 -
圣严法师:与索甲仁波切对谈
圣严法师:与索甲仁波切对谈2000年4月1日,《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来到正在举行佛七的农禅寺,在庄严而彷如海潮音的佛号声中,与圣严法师展开一场别致、深刻而又幽默的对谈。两位当代佛教重要精神领袖,对生..
圣严法师 2025-05-14 -
合乎因果的追求
合乎因果的追求一般人常以为,佛法要我们什么都不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佛法虽然教我们不要“贪求”,但却教我们要“求愿”,如此一来,个人不会失去奋斗的目标,社会也才有继续进步的动力。 “求愿”就是许愿、发..
为人处世 2025-05-14 -
圣严法师:禅与净土的修行法门
圣严法师:禅与净土的修行法门佛法、佛教、佛学 佛法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所说的,成佛的观念、成佛的目的,以及如何成佛的方法。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以后,把自己的经验和自己所发现的宇宙人生的道理告诉别人,这些人后..
圣严法师 2025-05-14 -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人世间最无私的就是父母的爱,人世间最难以报答的就是父母的恩,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敬父母。人来到世上,随着自己的长大,耳闻目睹父母脸庞从年轻变憔悴,头发从乌黑变白..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5-14 -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果茂整理。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不过,佛教的确赞叹出家的功德,那也并不等于反对在家人结婚,信了佛教的人也不会都该出家。其实,唐宋时代,在家的佛教..
圣严法师 2025-05-14 -
圣严法师:宗通与说通(禅与教)
圣严法师:宗通与说通(禅与教)佛陀涅盘后,渐渐形成这样的趋势:通经说法的称为法师,持律讲律的称为律师,讽赞并读诵经法的称为经师,研究阿毗达磨的称为论师,习定学禅的称为禅师,修持观行的则称为瑜伽师。以中..
圣严法师 2025-05-14 -
每天读楞严经如何
每天读楞严经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所以现在有许多人都在读楞严经,因为他们在读楞严经的时候都感受到了好处。每天读楞严经比买黄金更赚得多,读楞严经一遍,就等于几万万盎司的黄金那么有价值,不过不能用贪心来..
楞严经经典 2025-05-14 -
嘎玛仁波切:因果可曾放过谁
嘎玛仁波切:因果可曾放过谁杀生之欲,最开始源于简单的动物本能,弱肉强食,为了生存而杀生,似乎比较能被原谅。而现在的人类,大部分都为了满足自己的口欲杀生,麻木不仁,甚至以此为乐。为了满足欲望,很多人挑三..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5-14 -
宣化上人:谁若想得度,谁就念佛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因为阿弥陀佛和十方一切众生都有大因缘。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就是他没有成佛以前,是一个比丘,名字叫法藏。法藏比丘发了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是要度众生成佛的;其中有一愿是这样说的:..
宣化上人 2025-05-14 -
命运要自己来改变掌握
命运要自己来改变掌握有时候可能你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交上好运。如果你能因此抓住机会,提升自己,好运也许就会延续,你的未来就会得到改变。但是,如果你一味依赖于别人,等待别人一次次帮你,助你,提携你,那么,..
金玉良言 2025-05-14 -
金光明经求财供养感应
金光明经的修行是非常需要时间的,可能很多人修行的时候都会觉得一直修行佛法是很无趣的,然后无法静下心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念诵清心咒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习。多多的念诵金光明经是有很多的感应的,下面我们就来看..
佛经感应 2025-05-14 -
向北传到中国的“小乘佛教”,为什么被称作“南传佛教”?
向北传到中国的“小乘佛教”,为什么被称作“南传佛教”?有漏君经常遇到一些朋友,对佛教文化有些误解,很多人会本能地认为,在中国,有汉传、藏传两大佛教体系。其实,还有一大体系——南传佛教。南传佛教“势力”..
悟性时光 2025-05-14 -
放生善报之愈疾
放生善报之愈疾人雀互救赵履乾明朝成祖皇帝的永乐九年,北京一带闹了饥荒。成祖皇帝下令打开粮仓,救济灾民。农民赵履乾一家八口人,差一点要饿死;而履乾的后脊梁背上又生了个毒疮,因此,不能前去领救济粮。正在这..
放生因果 2025-05-14 -
宣化上人:《楞严经》揭示十类可怜愍者
第一:顽类彼枭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顽类。那一些个枭鸟之类的。这里边不单单就是鸱枭鸟这种猫头鹰,还有其他相类似的这种恶鸟,这叫“枭伦”。那么业报偿足,恢复人形了,再生做人;这种的枭鸟托生做人,..
宣化上人 2025-05-14 -
呷绒多吉上师:正行无缘很重要
呷绒多吉上师:正行无缘很重要上师教言集:三殊胜的第二个是“正行无缘殊胜”。为什么行持善法的过程中要做到“正行无缘”呢?这样善法不容易被破坏。比如,我们今天做善法没有以“正行无缘”摄持,有这样的念头“看..
五福临门 2025-05-14 -
宣化上人:怎样用楞严咒
摘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长命者,即得长命。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
宣化上人 2025-05-14 -
戒淫感应
戒淫是非常好的,无论是对我们修行和对于我们身体都是很好的。在戒淫之后我们会感觉到每日的生活都是很轻松的,当然若是没有办法的话,我们可以慢慢的来戒淫,而且网络上有很多戒淫的经验,我们可以适当学习。戒淫的..
学佛感应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