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7--饮食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7--饮食篇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7--饮食篇佛说:“饮食取节便身”。饮食是维持生命,供给体力的必需品,我们每人应该有适量的食料,然而必须有一定的节制,最忌过量。过量必伤胃肠。杂阿含经,佛说:“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所以能节饮食,就能免病,保持健康。反是,就使珍馐满席,也不足以言营养的。超过一定分量的饮食,就不能消化。徒然使胃肠疲劳,增加一些废物的排泄,造成胃肠疾患的机会。佛又在善生经中,教诫我们要“食知止足”。这是饮食卫生的第一要则。(1)蔬食卫生食物种类虽多,可是不外乎植物和动物两种。而植物的营养价值比较动物更为有益而无害。蔬菜类是维持我们体力的原动力,因为蔬菜所含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营养分,虽没有谷类和豆类的丰富,但纤维很多,能助胃肠的蠕动,大有辅助消化的功能;且含有铁分和种种芳香刺激剂,更可以清新血液帮助血的循环。所以讲求卫生的,蔬菜是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物。因为我们不食肉类,于健康并无妨碍,若是不吃蔬菜,便将罹坏血症——一种很危险的病症。佛教徒最注重卫生,所以我们主张蔬菜。(2)蔬食与肉食的问题友人曾立群先生,是留德医学博士。他任上海同德医学院教务主任已有二十年了,在医学界是一个有权威者。他曾把蔬食和肉食的利益,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评述:“人生自襁褓以达成人,身体长大,建设需资。即平时劳作消耗,亦应随时补充,方符新陈代谢之常则。若将吾人平时所进各种食品,作化学分析的研究,其所得成分,大略可分为无机之水及盐类,及有机之蛋白质、维生素、炭水化物、脂肪等各种。按水与盐类,不特渗透所需,亦各种细胞中之重要原质。蛋白质为建造组织所必需;维生素依其名称所指,为生命所不可少;炭水化物能生力;脂肪偏重于热之发生。诸是等类,凡动植物质各种食品,虽各有多少偏废;但大部含存,无分彼此。如蚕豆含蛋白质百分之十八。豕肉含百分之十七。菠菜含炭水化物百分之四。牛肝含百分之二。菜油、豆油、牛脂、乳酪,均系含脂肪之著名者。新鲜之莴苣、生菜、莞豆、兽肉,俱各含有甲乙丙丁各种维生素。然植物之中尚含有一特殊之物质在。于化学分析中,亦属于炭水化物,但非如淀粉、糖类之能消化及溶解者,是纤维质也。纤维质不能消化,惟具有刺激肠胃粘糢,促进胃肠蠕动之功。胃肠既能充分蠕动,于是消化之力始更加强,而粪便亦较易排泄且更畅顺也。肉类虽有纤维,但类似其名而异其质,不可同日而语。夫粪便畅通,始得胃纳旺盛。消化既强,食物方得实惠。养生者苦口提倡蔬食,职是之故”。“动物之肉,可供餐食者,除含毒者仅拚死而嗜之者外。兽有牛、羊、豕、鹿;禽若鸡、鸭、鹅、鸽;鱼如鲈、鳜、鲤、鲫。其他虾、蟹、蛤、蚬、龟、鳝、鳗、海参之属。非特食其肉,即其乳血卵鳍等,亦莫不以之佐餐。但此等动物,于其生活之经过中,随时随地可以染得细菌,或被任何寄生虫侵入,因而致病。吾人倘非专家,莫知其底蕴,以为完全强健,毫无遗憾,草草宰而烹之。但煮未熟透,或竟酱浸、醋浇、活剥、生吞,于是乎其体中所潜伏之细菌,蛰居之寄生虫,遂由之而传入人体,危险因是而得。疾病如结核,脾蜕疽等。虫如包虫、旋毛虫、条虫等,其尤著者也。以故在现今完善之社会中,牲畜之牧养,有兽医为之监督。屠宰场中,更有详密检查之设备,庶几防患于未然。但其范围仅及于普通之畜兽耳。他如鱼、虾、鸡、鸭,以及其他野味,常人莫能察知其病态,更无从逐个检查,以别其可堪供食与否。既莫能充分的防于前,但求其次于后。于是烹饪务必足其热力,方使菌与虫经高温度而死亡尽绝。自此始以为可以无贻后患矣。不然,不仅此也,鱼肉之类,极易腐馁。而既病者之尸体,其腐馁之程序更早且速。其腐馁也,起于不知不觉之间,当时即生一种妥美毒。此毒质也,虽经沸煮亦不能消灭破坏,一朝随食物达入人体胃肠,吸进血液,导行循环,即感中毒现象。轻者缠绵似伤寒,转展床褥之间,寒热不能即止;甚且兼发咽喉,眼肌等麻痹状态。重者急剧如霍乱,呕吐交作,可以致命于俄顷。由是观之,肉食者正如抱薪救火,不知危险之在于眉睫,知命者可以明矣”。医学大家丁福保先生说:“世人多喜肉食,曾不一究其利害。大凡通常食肉中,皆含有一种疲毒。此疲毒当畜类死亡之际而生。即使杀一壮硕无病之牲,于其将死未死间亦能生此种疲毒。人食之必为患。故肉食一事,洵有损而无益。吾人主张蔬食既可养生,且免毒害。蔬食云者,乃取天然真味,鲜洁甘美,有足资生者焉。酱、酱油、豆、豆腐,其功效视卵为胜。一合之豆,其营养分可敌肉垂及二两;其他为牛所无之营养分,豆乃悉备之。饮食之道,贵乎养生。吾人所食,宜取其精力之富者。显精力为阳光所自出。得阳光之热,能吸收其精力者,厥维植物。是故摄热蕴精,莫富于种子果实也。其所蓄之精力,无不具有淀粉、蛋白质、醣质、盐质、脂肪等。惟植物之脂肪及蛋白质与动物大异。盖动物之脂肪及蛋白质,均有碍于消化也。最适宜于消化者,特卵及植物之蛋白质耳。谷类等物皆含有之,而豆类独富。蔬菜含蛋白质甚少,果类除胡桃而外则无之。属于动物者则以卵为最多矣。至于其他动物之蛋白质,非独不宜于消化,且已组织成机关之用。养育之生机不具,于人体毫无裨益。于此可见动物之蛋白质与植物之蛋白质,其新陈优劣,显然甚明”。卫生学家说:“地上所生的植物,受日光长成的,食之最能补身,胜于肉食”。蔬食比较肉食更为有益卫生,已为有识的人们所公认了。二、饮食常识食物的目的是:供给热力,促进生长,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供应和补充精力的产生。每一种食物大多数总是含有一种以上的化学成份的。这种化学成份,我们叫它做营养素。它是:1、蛋白质,2、脂肪,3、炭水化合物,4、矿物质,5、醣类,6、维他命,7、水份。(1)节食与摄生食物勿贪多,以能消化尽为原则。食的时候,要细嚼缓咽,使津液拌和入食物之中,我们应该使口齿负一部份消化的责任,以省胃力。食物的温度要适中,不可过冷或过热。冷热过度的食物,非但损伤牙齿,而且能妨碍消化。过硬的食物要伤牙齿,勿要轻易地咬嚼。进食要有定时,每日三次已足。以午餐为主,早晚不宜过饱。并应戒除不依时的杂食,使胃肠减少劳作避免疾患。食后不宜立即作事,更不宜用脑;因为饮食之后,血液正聚在胃部,做消化的工作,脑中血液较为减少。若这时去做用脑力或其他的事务,势必使正在胃部工作的血液,转而向脑部或其他方面分散,使胃部消化迟钝,而起消化不良的病症。进食时不宜饮水,饮水应在食后一小时。以免稀释消化液,发生消化障碍。水为人体必需品,所以每日三餐外,须给以数次的饮料。最佳的饮料,为沸过的开水。茶和咖啡有兴奋作用,不宜多饮。当食欲微觉不佳的时候,就应该减少饮食。因为这是胃肠的消化力已经减弱了的警报。假使再加重它的负担,它将同负荷过额重量的牛马一般,要一蹶不振了。佛遗教经,节食章:“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所以在这时必须减食,使胃力恢复正常。在工作、远行或运动以后,觉得体力疲乏时,不宜多食,也不宜急急就食。应该静躺或倚坐一会儿,再进食物。在进食的时候,须要有愉快的情绪,不要让愤怒闯入我们的餐席中来。在食前或食时遇有不可避免的事故,使我们不得不生气的时候,那时还是牺牲一餐避免用膳,这要比勉强进食妥善得多。(2)食物要清洁铁罐头装的食品开启后,要立即把食物倾倒出来,移置在瓷、瓦或其他容器中,因为留在罐中,空气进去,起了化学作用,食物容易变坏,吃了容易中毒。若装食物的罐头是瓷的或玻璃的,就可不必把食物完全倒出,只要把瓶口盖好就是了。食物、食器和贮食物的处所要注意清洁,否则就要妨碍健康。最好不要在碎裂了的瓷器中盛食物,因为裂缝之中容易藏垢纳污,有被微菌侵入的可能。
上一篇:爱的信物
下一篇:无量寿经女声读诵60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慧远大师:念佛三昧诗集序
慧远大师:念佛三昧诗集序念佛三昧诗集序晋庐山释慧远序曰。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则无幽不彻。斯二乃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是故靖恭闲..
慧远大师 2025-04-03 -
对吃肉越执着,业障越深重!
对吃肉越执着,业障越深重!人要是有业障,真的会听到邪知邪见。比如说,有的人得了皮肤病,听说蛇肉可以治好,吃了几条蛇后,不仅没有好,而且更加的严重。或者有人说:怎么吃素都吃不过牛,我就吃肉,人心好心善就..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慧远大师:佛影铭
慧远大师:佛影铭佛影铭晋沙门释慧远。佛影今在西那伽诃罗国南山古仙石室中。度流沙从径道。去此一万五千八百五十里。感世之应。详于前记。夫滞于近习。不达希世之闻。抚常永日。罕怀事外之感。是使尘想制于玄襟天罗..
慧远大师 2025-04-03 -
陈静瑜:你愿力很轻的时候,绝对是业力占主要
陈静瑜:你愿力很轻的时候,绝对是业力占主要有位同学问,说:“老师,还是有疑问,快死的时候阿弥陀佛不现前,我怎么办?他还是不来接我。”我说:“这个你就放下,最关键的原因你善根不够,所以你会产生这种“疑”..
布衣百姓 2025-04-03 -
慧远大师:明报应论并问
慧远大师:明报应论并问明报应论并问释慧远问曰。佛经以杀生罪重。地狱斯罚。冥科幽司。应若影响。余有疑焉。何者。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寄生栖照。津畅明识。虽托之以存。而其理天绝。岂..
慧远大师 2025-04-03 -
寒号鸟
传说有一种小鸟,叫寒号鸟。这种鸟与众鸟不同,它长着四只脚,两只光秃秃的肉翅膀,不会像一般的鸟那样飞行。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长满了绚丽的羽毛,样子十分美丽。寒号鸟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慧远大师:沙门袒服论
慧远大师:沙门袒服论沙门袒服论释慧远或问曰。沙门袒服。出自佛教。是礼与。答曰然问曰。三代殊制。其礼不同。质文之变。备于前典。而佛教出乎其外。论者咸有疑焉。若有深致。幸诲其未闻。答曰。玄古之民。大朴未亏..
慧远大师 2025-04-03 -
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
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不敬王者论晋释慧远晋成康之世。车骑将军庚冰。疑诸沙门抗礼万乘所明理。何骠骑有答。至元兴中。太尉桓公。亦同此义谓庾言之未尽。与八座书云。佛之为化。虽诞以沦茫浩。推乎视听之外。..
慧远大师 2025-04-03 -
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佛教反对执着,但佛教赞赏对真理的坚持追求。学佛也一样,选定了法门,就要锲而不舍地进行努力的修练,不可朝三暮四。今天学这法门,明天学那法门,门门会点,门门皆不通,就像要去北京,一会想坐飞机,一会儿又回过..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正问不问
僧问:如何是正问正答?洞山良 禅师曰:不从口 道!僧曰:若有人问,师还答否?师曰:也未问!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于自己的傲慢你看得到吗?
对于自己的傲慢你看得到吗?当我们生起傲慢心时,脸上容易露出坚硬、拒绝的表情,行为和语言上也会显得别扭,不能放松、敞开地同别人交流。傲慢心强大的人处处想表现自己,希望获得别人和公众的认可、赞扬;不愿意与..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武夷岩茶与佛教不解之缘
武夷山,重峦叠嶂,丹霞地貌,终年云雾飘绕,空气湿度大,适合茶树生长,为出产名茶提供得天独厚条件,而佛家之所以把寺庙修筑于深山密林,就是仿照他们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道理。把寺庙修建于红尘之外,少有人世纷争干扰,没..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可以在室外读地藏经吗
在室外也是可以去读地藏经的,只要让自己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在去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到他人,就能使自己可以去读地藏经,这样也是能使自己会有好的感触,从而能够加深自己对自我的把控。1. 在室外读地藏经也是能使自己..
地藏经经典 2025-04-03 -
宣化上人:今天农历腊月廿九 恭迎华严菩萨圣诞
殊胜吉日请吃素、放生、诵经、礼佛、供灯,广做功德,回向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顶礼贤首四祖清凉澄观国师!华严菩萨清凉国师节选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宣..
宣化上人 2025-04-03 -
武夷岩茶与佛教不解之缘(一)
武夷山市茶艺团每场茶艺表演,都少不了展示武夷茶文化的代表作武夷禅茶,深受来武夷山旅游的中外宾客赞誉。这一让人回味无穷的禅茶表演,深刻揭示了武夷岩茶与佛教的渊源关系和博大精深武夷茶文化内涵。以佛家道源著称..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佛的认识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学术界和考古界一致公认)也是产生得最早的宗教,佛教既是重理智的宗教,也是强调实践的宗教。它的理智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法华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法妙难思”。对佛教,如果缺乏..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步步不迷方
罗浮山的显如禅师初访湖北省大阳山警玄禅师,大阳禅师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显如:益山。大阳:益山离此多远?显如:五千里。大阳:你与么来,还曾踏着地吗?显如:不曾踏着。大阳:那你会腾空了?显如:我不会腾空。大阳:那你怎..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就好像香草和臭草这样的一个关系;又像枭鸟和凤凰的差异。所以一个人交结朋友,一定要亲近善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善人他所..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此乃真古佛也
法远禅师的忍辱精神堪为后世学道者的楷模。法远禅师曾经与天衣义怀禅师率众同参叶县归省禅师。归省禅师一见他们,便大声呵斥道:汝辈踏州县僧,来此何为?我那有闲饭养你闲汉耶?骂完,要将他们赶走。众人却站在那里不动身..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初学放生者及放生摸索者的15个建议
对初学放生者及放生摸索者的15个建议(1)哪种动物被吃的概率最大,且吃的人数又非常多,就应首先考虑放生哪种动物,且要多放生。如菜市场上的鱼类(非金鱼等观赏鱼类),他们被吃的概率最大,为100%,没有谁会将它..
放生心得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