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贤法师:楞严大义 第二章《楞严经》概述 二、传入中国的翻译历程
惟贤法师:楞严大义 第二章《楞严经》概述 二、传入中国的翻译历程
二、《楞严经》传入中国的翻译历程
《楞严经》很宝贵,唐朝时传入中国。那时,印度有个高僧叫般剌蜜帝,“般剌蜜帝”翻译成华语的意思是极量,也就是智慧高、才智高。他在印度,在国王宫中说法,由此关系,获得《楞严经》。当时印度国王有禁令,不准传此经出国,此经为国宝。般剌蜜帝为了将经传入中国,想尽了各种办法,后来就将两臂膀子割开,将写得很细的经藏入其内,待其膀子肉长好、皮肤的线缝长合之后才出宫。当时出国要经过许多关口的检查,经检查也没有检查出来,所以《楞严经》才得以传入中国。
般剌蜜帝首先到了广州,当时广州太守叫房融,是一位真诚的三宝弟子。房融就请他割膀取经,进行翻译。房融很有文采,秉笔确定文字,把《楞严经》译成中国语。由于房融文学水平很高,所以《楞严经》文词简洁、华丽。
《楞严经》译成后,般剌蜜帝就到京都长安去见皇帝,皇帝十分欢喜,把他接入宫中供养。后来武则天登位也欢迎他,也在宫中供养他。
武则天是很信佛的,她曾经有一段时间住在尼庵,带发修行,后来选入宫中,慢慢地位越来越高,一直到当上皇帝,并改国号叫大周,不过时间很短。她很尊重佛教经典,常读《华严经》、《楞严经》。禅宗有个祖师叫神秀大师,她就把神秀大师接进宫中供养,神秀大师在宫中发现了《楞严经》,认为很好,应传播出去。此后,《楞严经》才在全国普遍流传,深入民间。所以这一部经典传来不简单,经历很长时间,颇费周折。
当时文人学士都爱读《楞严经》,像近代名人章太炎、杨仁山等,这些人都很有学问,他们学佛就是因读《楞严经》。当他们在书摊上发现《楞严经》后,见其文辞优美,很是感叹,爱不释手,并由此发心学佛。
一般来讲,中国大藏经六千多卷,新编大藏经是两万三千多卷。藏经包括经藏、律藏、论藏。经藏是由佛亲口宣说,律藏是指佛制定的戒律,论藏是佛的大弟子们根据佛说的经来解释。大藏经由梵文译为中文,是很不容易的,在过去要成立译场。鸠摩罗什有译场,唐代玄奘法师也有译场,这些译场规模都很大,担任译经工作的人数都在千人以上,当时全是国库开支。
据《佛祖统纪》卷四十三载,译场所置之译官有下列九职:(一)坐于正面宣述梵文者,称为译主。(二)坐于译主之左,评量(批判、审查)梵文者,或判断译文正确与否者,称为证义。(三)坐于译主之右侧,审查译主所读梵文之正误者,称为证文。(四)听受梵文而将梵音如实写成汉字者,称为书字梵学僧。(五)将梵音翻译成汉文者,称为笔受。(六)连缀文字成句者,称为缀文。(七)对照梵文与汉文之正误者,称为参译,或称证梵语。(八)削删冗长之文以定句义者,称为刊定。(九)坐于南面润饰译文者,称为润文。
所以我们现在所读经典,都来之不易,能够读一部经也不简单,要尊重爱护。经就是圣言量,由佛亲口宣说,不要轻慢亵读,要放在干净的地方。
相关文章
- 仁清法师:念佛和诵经前是否应先上香
- 贤崇法师:《心经》今说—以空性洞鉴人生
- 宽见法师:能否施舍?取决于你的动机
- 寂静法师:学佛三年了,为什么还是觉得很苦?
- 宽运法师:患得患失的人生很可怕
- 佛教法师讲经 演培法师:简介(生平)-皈依佛
- 贤崇法师:禅修中的认识论与价值观
- 高僧故事:广钦法师感化猛虎 一次入定长达四月
- 演培法师: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一)
- 演培法师: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二)
- 演培法师: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三)
- 演培法师: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中(一)
- 演培法师: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中(二)
- 贤崇法师:快乐人生法则三种:奉献 使命 心量
- 演培法师: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下(一)
- 演培法师:佛法的因果论
- 演培法师:观世音菩萨灵感录
- 演培法师: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 演培法师:业及依业而有的轮回
- 贤崇法师:观己当知“四念处”
猜你喜欢
-
哭泣的石头
哭泣的石头 石堆里有一块小石头不停地哭泣,哭声惊动了他身边的一块大石头。 大石头问:小石头,你为什么不停地哭啊?小石头伤心地说:我不是小石头,我是会发光的金子,我想发挥我的光和热。大石头仔细瞧了瞧小石头..
近现代往生纪实 2025-04-01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三(本)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三(本)维摩义记卷第三(本)慧远大师著次释其文。此品有二。一维摩文殊问答辨法。二文殊所将八千大下明说利益。前中先遣来去之相。且置已下问答辨法。来去覆真故须拂遣。维摩先言。文殊后述。维..
慧远大师 2025-04-01 -
周海媚自曝是瓜尔佳氏后裔 祖先曾是广州县令
周海媚自曝是瓜尔佳氏后裔 祖先曾是广州县令新浪娱乐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香港女星周海媚[微博]因演出1994年版本的《倚天屠龙记》走红,她也被封为史上“最美的周芷若”,除了该封号以外,其身世背景也非常惊人,其实..
佛学问答类编 2025-04-01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三(末)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三(末)维摩义记卷第三(末)慧远大师著下明所成。所行是其功用之道所成是其无功用德。所成有二。一所成人。二所成事。依前利他化益天女。成就出世不思议德名所成人。依前自利。成就净报所居之室..
慧远大师 2025-04-01 -
仁清法师:念佛和诵经前是否应先上香
仁清法师:念佛和诵经前是否应先上香问:念佛号和诵经前是否上香?如果时间紧先不上香,念佛号诵经咒行吗?仁清法师答:上香、礼拜、穿上海青去诵经、念佛、做佛事,那是非常正规、非常传统的一种形式,那是非常庄严的..
佛学常识 2025-04-01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四(本)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四(本)维摩义记卷第四(本)慧远大师著第十六中初电天曰标人别说下彰所说。明无明二返举二相。分别有二。一随相说闇惑之心缘而不了名曰无明。缘智显了说之为明。二约心说。妄心性闇。设有缘解亦..
慧远大师 2025-04-01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四(末)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四(末)维摩义记卷第四(末)慧远大师著见阿閦品者。因行既成入佛境界能见诸佛。此品具论。于中初明见释迦佛后见阿閦。从后立称。名见阿閦。阿閦胡语此云无动。此品明见无动如来。是故名见阿閦佛..
慧远大师 2025-04-01 -
地藏经略谈地藏菩萨宣讲地狱果报
地藏经略谈(十九)地藏菩萨宣讲地狱果报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观众生业..
佛教因果定律 2025-04-01 -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上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上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上慧远大师著大乘起信论者盖乃宣显至极深理之妙论也。摧邪之利刀排浅之深渊立正之胜幢。是以诸佛法身菩萨皆以此法为体。凡夫二乘此理为性。改凡成圣莫不由之。是故..
慧远大师 2025-04-01 -
周泳杉老师: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周泳杉老师: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这是“祭则致其严”。祭则致其严,我们就看到了汉朝丁兰他刻木的故事。丁兰的父母过世之后,他太想念父母,于是把父母的形相刻成木头,“事死者,如..
佛学问答类编 2025-04-01 -
观音心经功德利益有什么
观音心经具有很多的作用,不仅能开智慧,还能开阔人的内心,让我们能用平静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而且,经常修持观音心经,我们还能得到菩萨的加持。《观音心经》的加持力甚大,可以降服妖魔,化险为夷,满足善愿,成..
心经经典 2025-04-01 -
宣化上人 :大悲神咒,妙用难思
文:宣化上人大悲神咒,妙用难思诵持〈大悲咒〉所得到的好处,就是尽未来际也说不完。今天是大悲七开始。晚间洒净之后,开始诵持〈大悲神咒〉。这个〈大悲咒〉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说的神咒。观世音菩萨为怜..
宣化上人 2025-04-01 -
贤崇法师:《心经》今说—以空性洞鉴人生
刚才各位都念过了《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么大家知道,《心经》是怎么来的吗?在中国人人皆知的传说即是来自于玄奘。在许多人心目中,他就是那个在《西游记》中那个懦..
汉传人物 2025-04-01 -
圣地莲花开:母亲的垂念与儿子的一吻!
圣地莲花开:母亲的垂念与儿子的一吻!我们这次到佐钦,是居住在林喇活佛家的,有时在空闲时,是可以听到一些故事的,有一天,在温暖的阳光下,我听到一个特别感人的故事,是关于第五世林喇活佛的母亲扎西秋措的故事..
金玉良言 2025-04-01 -
每天都在做什么
某僧问赵州禅师道:师傅!修行的人像什么样子呢?赵州禅师说道:我正在认真地修行。僧再问:怎么?连师傅也要修行吗?赵州禅师说道:当然。我要穿衣也要吃饭呀!僧不解:穿衣吃饭,这是日常琐碎事情,我要知道的是什么叫修行?赵..
禅宗公案 2025-04-01 -
中秋放生记
中秋放生记天地万物众生,皆有灵性,皆知趋吉避凶,能会贪生怕死,皆有悲欢喜怒,今朝放生,物类皆知感恩图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今年我过了一个简单而有意义的中秋节。头天晚上,我老公就问我,明天过节要买..
放生心得 2025-04-01 -
因果可畏:好人头上有灵光,虎不敢吃
因果可畏:好人头上有灵光,虎不敢吃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先母张太夫人,雇了一位烧饭的张婶。以下是这位张婶亲见亲闻所讲的事实:我的家乡,有一个穷人外出讨乞。他走了半天,在傍晚时分,感觉迷了路。但见石径崎岖,..
布衣百姓 2025-04-01 -
无数次生死轮转
无数次生死轮转心灵的律动,很难用笔墨来描述。总的来说,大喜悦甘露般的体验,来源于三世诸佛的悲心,得于善知识的启发与开导,这里,我要先敬礼三世佛陀悲心总集所化现的大悲怙主——圣观自在。敬礼曾为我显现一切..
放生心得 2025-04-01 -
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文益禅师问修山主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老兄你怎么理解?修山主答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文益禅师又问道:这样领会,又怎么能行呢?修山主不答而问道:那么,和尚你又是怎么领会的呢?文益禅师说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修..
禅宗公案 2025-04-01 -
堕胎之后真的会有婴灵跟着吗
堕胎之后真的会有婴灵跟着吗不被超度的婴灵会怎样?不去超度婴灵,其实也只有两个结果,但这 两个结果,哪一个都是残忍的。第一个结果:等待阳寿尽了,再去投胎。或许,很多缘主看来,这也无不可,但是,这其中有太..
佛教基础知识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