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一 第一篇 方便示导令悟本体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义贯
卷一第一篇方便示导令悟本体
第一章了妄识真、明心见性
第一节经题、译者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注释】
大佛顶:大为形容词,修饰佛顶,用以表示如来所证之功德。如何才能真正称之大呢?若真正大者,则必须是所谓无量无边,无有方所,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著一切处,于三界乃至十法界中,不著一切法;廓然如虚空,故能容受一切而无罣(gu牵挂)碍,亦不嗔恼,亦不生心忍受;广如大地,负载一切,离一切相,无有方圆大小、青黄赤白、前后三际断,具如是之德,以西洋哲学的术语来说,即是:具有这样的属性(Attributes),才能称作真正是大。那么,什么东西才具有如是之德?除了真如本性外,无有一法,得配如是之德。而如来即是亲证了真如本性,故得以大来形容如来之性德。
佛顶:梵文为乌瑟腻沙,又称无见顶相,此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其相为:顶上有肉,高起如髻,故又称顶上肉髻。此肉髻之顶是一切人、天、菩萨都见不到的,所以称为无见顶相,此是如来无量世修忍辱及谦下于人、礼敬三宝及善知识,故得如是之相;以谦下一切,故顶高起,为人所不能见。此无见顶相是佛三十二相中,最明显,也是最殊胜的一个,以其居于顶上之故。
又,大是如来所证的如如之理,不生不灭;而佛顶则是如来依本愿力,起于大悲,累世为度生而勤苦修行,所得之胜妙果报,乃最极清净之善法,超过一切人天、二乘、菩萨,故人天、三乘贤圣皆不能得见。这是所谓的不能得见,不仅是指不能看见如来有相之顶,其深密之义则是:见不到如来的最高境界,因为这最高境界是如来自证,其深秘奥。而这部经所呈现的境界、力用与法门,正是从这至高、最极秘奥的大佛顶上所出生的,因此此经的法门也是至高、奥妙的。
(附及,大佛顶三字,如前所说,大是修饰佛顶,佛顶两字是在一块儿的,应作一气读,因此名读是大、佛顶,而不是大佛、顶这样读就变成好象是在讲一尊大佛的头顶了!)
如来:梵文为多陀伽他(Tathagata)。义为:乘真如之道而来。如,为真如、不动、平等、不生不灭之义;此是佛所证之极理,因此即是佛智的最高代表。佛既证真如、平等、不动、究竟解脱的智慧,已体诸法皆如(金刚经云:如来者,诸法如义。),本不生灭;然见众生以不悟此法,而妄造诸业,枉受无量六道生死之苦,于是依本住法,起于大悲,不来而来度化众生;如是,度尽无量众生已,不见有一众生实灭度,亦不见自己在度众生,亦不作是念:我在度众生;彼为我所度。如是,如来虽来度众生,然亦来而无来。如是,无来而来、来而无来,故称如来。因此,如是大智,来是大悲,悲智双运,即是如来。又,无来而来主要是就众生而说的,即是大悲示现。来而无来是就佛本身而言的。再者,来,具体而言,即是来此世间示现成佛,乃至从兜率天下,入、住、出母胎,以及出家、修行、成道、转*轮、入涅槃等八相成道,皆是如来所现的来之相。
密因:密,是秘密。因,是本修因,亦即因地修行之根本。所谓因地有三种意义:
一、通称尚在菩萨位的修行,都叫因地,成佛时就称已达到果地;因此,因地(菩萨位)是相对于果地(佛位、佛果菩提)而言的,因为菩萨从初发心到十地,都是成佛之因,故是佛地之因,故称因地。(附及,此处的地,是境界的意思。)
二、因地,亦可指初发心,因为菩萨最初发菩提心,即是成佛之因。
三、因地亦可指菩萨初见道时,因为严格而言,菩萨在见道位(亦即禅宗所谓的初见性)之前,一切所修尚无有归趋,亦没有依据,亦很容易退心。但在见自本性后,即使只是刹那之顷,也都从此不再迷失,走冤枉路。此处的如来密因(如来秘密的本修因)就是指的这个见自本性而言。这个见本性的修因之所以称为秘密,有几层意义:
1、密是如来自行境界,九界不能得知,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故称为密。
2、是不共之义,此修因,由于不与人、天、外道、二乘、乃至权教菩萨共,只有一乘实教,决定成佛的大道心菩萨方才能得闻如来如是开示,而悟入,(小根小机之人则不能得闻,以不具大心、不具深弘誓愿,闻则生悔,乃至因疑法、忌法而生谤,反招大祸),因此这实是成佛的密诀,而这密诀是如来所自行、自证的,故称如来密因。
3、密,有宝的意思,因为是如来自己修行成佛的密诀,所以很宝贵;因为很宝贵,所以把它珍藏起来,不轻易示人,故称为密。譬如有人有一无价之宝,他就会把它珍藏起来,作为传家宝,不随便拿给人家看,只让他的继承人知道,旁人皆不知不见。如来亦如是:本妙觉心,从本以来,清净本明,所谓本觉(《圆觉经》称为净圆觉,《六祖坛经》称之为本性),这是如来的至宝,是不随便给人看的(所谓我于凡愚不开演),只给他的继承人(发大菩提心的佛子)看,以便绍隆佛种、继佛职志。以上为示密因之密字。
修证:修证是承上面密因而来的。有了密因,修行的密诀,就依之而修。从见道那一刻起,即矢志守着它,一刻也不愿离开它,不忍离开它,弘忍大师所谓:但信真谛,守自本心,又说:若解此义,但于行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人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见五祖大师《最上乘论》)。这个守心不二、不忘、不退、不失、不没,就是所谓的菩提心坚固,或道心坚固;因为菩提是觉的意思,所以菩提心即是觉心;若能如此守心不二、不忘、不失、不退、不没,当然就可以说是觉心坚固,如此觉心坚固,其心自然清净、明了、不动、不散、不乱、不杂、不坏、恶念不起、烦恼不生,如此,其心自然有道,故称道心坚固(亦即达摩祖师所说的心如墙壁)。这样就是修行,也是最高的修行,因为是依着如来密因而修,故是无上。证是证明、或悟入的意思。譬如世间学、数学、逻辑、或物理、化学等,有一命题或假设:设A大于B,小于C,若X等O时,则等等,让你去解一个程式,你解完后,发现假设与结果相符,你最后便说:原式得证。佛法中的修证也是一样:佛提出种种修行的方法与果地的境界(这就是假设命题),你依着去修(这就是解题),最后发现你所得到的答案,与佛所说的一致(这就是原式得证)。原式得证时,表示你解题的方法没有错,且在解题的过程中,没有犯什么严重的过错(也就是你修对了),因此你也能亲自证明如来所说的境界,《阿含经》所谓自作证,大乘所谓亲证,即亲身经历的意思,《楞伽经》所谓入如来地;入如来地也就是证菩提。
了义:了,是完全、圆满、究竟、通达之义。义,是道理之义。了义即是指佛在本经所阐发的道理是究竟、圆满、通达第一义谛理的。以佛所示之教有两大类:第一、不了义法,亦即是所谓的权法。所谓权法是佛为了摄受、教化、调伏、长养、成就根机未熟众生,而由其大悲心中所流露出来的甘露法乳,令一切有情闻后,易得信受奉行,普得增长善根,故不了义教亦即为方便教化门,或方便接引门,禅门所谓教下者,即是指此。第二、了义法,亦即所谓实法,这是佛为成就根熟众生,而自其萨婆若海所流出之自证境界之法,此法为直指人心、直示离言法性,无上甚深,故是诸佛及实教大菩萨之境界,非凡外权小之机所能趣入。本经所宣示的,即是此无上甚深微妙第一义谛(了义)之理与事。
诸菩萨:菩萨(Bodhisttva)为梵文之音译,全称应为菩提萨埵,汉译省称为菩萨。菩提(Bodhi),梵文,义为觉、或觉悟。萨埵(Sttva),梵文,义为有情。菩提萨埵合称有三种意义:
一、正在求觉之有情,又称大道心有情;
二、已经觉了之有情,亦即菩萨已非迷位凡夫,而是已有证悟,位列贤圣(贤圣皆是已觉了之人,非是迷惑之凡夫);
三、求自觉、觉他之有情,菩萨为求自度、度他,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有开悟,亦令他开悟)之有情,亦即所谓上求下化(上求菩提一切智,下化六道诸众生。)
以此三义,故这种有情得称为菩提萨埵。诸菩萨:依本经而言,菩萨为求无上菩提,须历经六十位修证,也就是六十个阶段或证悟的境界。此六十位是:三渐次位、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位、十地、等觉、妙觉。(《华严经》与《菩萨璎珞经》则明五十二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此中十信为凡位;住、行、向为三贤位;十地为十圣位;《大智度论》所明者,为从十住开始,共四十二位。)因为菩萨的修证有种种差等,故称为诸菩萨,义即:各种阶位之菩萨。
万行:菩萨须依六度而修万行,自利利他之万行圆满后,方成菩提。又此万行如观世音之三十二应;地藏之冥阳两度、出入地狱、天上、人间;普贤之十无尽愿等,皆是菩萨之万行。乃至药师如来因中之十二大愿、弥勒之四十八愿,亦是其于菩萨位时之万行。
首楞严:又译为首楞伽摩。佛在《大般涅槃经》中解释首楞严为: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简言之即自利化他二事,亦即福德、智慧二事,或自受用、他受用(法身与应化身);详言之即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蕅(ǒu)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简称《弥陀要解》)云: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令断,二未生恶法不令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长;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五力者,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及破烦恼,名信力;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精进力;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若舍所见念著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名舍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爱见妄想,名定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调和适中,名念觉分。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名正见。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大涅槃,名正思惟。以无漏慧除四邪命,摄诸口业,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名正业。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以无漏慧相应勤精进修涅槃道,名正精进。以无漏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无漏慧相应入定,名正定。)、以及六波罗蜜、四摄、四无量心、四禅八定、灭受想定、三明六通、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等,悉皆成就、坚固、不动不坏、称为首楞严。若以本经而言,则为依于如来秘密之本修因(真如本性、或如来藏性)而起修,历六十阶,证二十五圆通,而契入如来觉性大海,坚固不动、不生不灭,从而从体起用,称为首楞严三昧。三昧者,定慧等持,定以自持,慧以化他。是故此三昧境界,即是佛之境界,此定即是佛定。佛自住于此三昧,用以自利、化他也。换言之,佛菩萨之一切度生事业,皆是在三昧中行,非于散乱中行(散乱何能度生耶?)如《准提陀罗尼经》中,释迦牟尼世尊为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即入准提三摩地(准提三昧),而说出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又如《地藏十轮经》述地藏菩萨每于晨朝,入于首楞伽摩三昧(即首楞严三昧)、加持众生。故知佛菩萨之定,非沉空味著之小定,乃自利化他、一体成就之大定。
经(Sutra):梵文,修多罗,有二义:
一、贯串之义,佛以名身、句身、文身,亦即种种语词善说,而将其所开示之教法贯串起来,令不散失,亦令受者易持,如线串珠,则易执持而不散失。再者,佛所开示八万四千法门有如一大串摩尼宝珠所成之璎珞(项链)其中每一颗珠皆各代表一大法门而此等诸宝珠则是由一条线贯穿于各珠之中心,故不散失,而得成一整体;此贯穿各珠中心之线,即是三世之佛心:由诸佛一贯之大悲一切智心中,流露出无量妙门,度脱众生。故此诸妙门,既由诸佛一切智大悲心中出,即不得离于此心,若离此心,法即散失、堕落;故一切法恒须以佛心为本、为依,方能持之不堕;行者如是持,方冀有朝一日得其心要入佛本心,更而得其全体之珠,而非但以得一珠二珠为已足。此为修多罗深秘之义。
二、修多罗是契合、契入之义。这是指佛一切所说,不但契理,而且契机。契理即是如理而说,指佛之所说,未有一法而违于理,皆与道理相合,不作妄说,故经中言:如来是如语者、是实语者、是不妄语者。然而,如理如实之语,则未必能令听者信解、受用。故佛语除契理外,还具契机的特色。契机的机字,有根机、时机、与机缘三义。亦即佛所开示之法,不但契合真理,且契合当时听者的根器(根机),并能配合当时的因缘(时机、机缘)。详言之,佛对上根且机缘成熟之人,即开示无上直指之法;对中下根人、或因缘未熟之人,即为说种种接引之法,以次第成熟之。若对下根人说无上法,即不相应,而不能信解、奉行;反之,若上根人为说下根法,亦不相应,不能得益。是故佛语一方面谛实、契理、顺理,一方面又能随众生之根、性、欲而达契机、随机;因而佛语于人、于法,皆能两全、圆满。
复及,末法时期谈佛法者,常太侧重所谓契机与随机,而几乎忽略了契理,因此常衍成于理不合,或于理无据之现象,如是即导致不如法说法,甚或为了一时契机或迎合时尚,而非法说法(不合佛法的言说,而说是佛法)、法说非法(明明是佛法的,却说不是佛法此即是谤法),而名之为方便,或方便说法。凡此种种即有哗众取宠之嫌,实不了契机与方便之真义。所谓方便,梵文为沤和俱舍罗,译为方便胜智,或方便善巧,简言之即是方法或巧妙的方法之意,乃八地菩萨方能现出之大智慧。故知方便绝非随便。
【义贯】
此经为开示自如来的大佛顶(无见顶)相上所现出之如来之秘密、依于因地本心修证、而达到之了义境界,及如来教敕六十阶位诸菩萨,依此因地而起自利利他之万行,悉皆达于究竟坚固首楞严之契经。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注释】
唐:中国唐朝,其时约在唐中宗神龙年间(西元七0五七0六)。
中天竺:天竺是古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区,共有七十余小国。
沙门:梵文(Sramana),义为勤息,即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息灭贪嗔痴三毒之人。
般剌密谛:这是译主的梵名,中文义为极量或极恭,又,此《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来是藏在龙宫;龙胜菩萨(亦即龙树菩萨之异名)至龙宫说法,见龙藏中有此经,拜阅之下,叹为稀有,便将全经默诵下来,以利益阎浮提众生;出龙宫后,便将此经诵出,记录下来,呈给王家,王家也把它视为稀有之法宝,珍藏在国库中,并且禁止传到外国。虽然此经尚未传到中土,但其威名早已为大家所知:曾有一位梵僧,见智者大师所立之三观,而告诉智者大师说与他们国中的《楞严经》之意旨相符合;于是智者大师便设了一个拜经台,西向拜经,但拜了十八年,终未得见《楞严经》(到现在,天台山的拜经台还在)。
话说本经译主般剌密谛,依于愿力,要利益中土之人,第一次身上藏着《楞严经》东来之时,被守边界的官吏查获,而不许他出境,这反而更激发了他宏法之愿,更加坚定,并且更加精进。他并想到了一个方法,可以将此经携带出境而不被发觉;他用极细的白绢书写此经,然后剖开自己的肩膊,将经文缝藏在其中,等疮口平复之后,再申请出国,海关搜查无疑,才得航海东来。大师于唐中宗神龙元年(西历七0五年)到达广州,那时正好首相房融被贬在广州,房融便请大师住在制止寺,于是剖膊出经,译成汉音,译事完毕,便速回本国,以解除边吏所受之难;由于译主藏经出国,国王因此罪责守边之官吏查缉不严,因此大师译经完成之后,便速即回国,原以自身承当所有罪责。大师如此冒险艰苦,乃至不惜身命荣辱,正是所谓重法轻身,所成功德,不可思议;我国之众生,均霑(zhān沾)其法施之益。
译:般剌密谛法师所译的,不是将原文译成汉文,而是将梵音的经文,用汉字拼出来,也就是所谓的音译,例如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一语,就是梵文的汉字之音译,若是义译,则为大智度或大智慧到彼岸。因此,《楞严经》虽经般剌密谛大师翻译成汉字,但因只是译其音,所以中土之人没学过梵文的,还是看不懂,故须再加以义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注释】
乌苌国:在北天竺,即阿育王的园苑所在,玄奘传称之为乌仗那。弥伽释迦:义为能降伏。
译语:即将梵音翻成中文。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注释】
罗浮山:在广东省广州东方博罗县西北之罗浮山脉中,长二八0余公里,高峰四百余座,为岭南名胜,寺院道观颇多;其中之宝积寺、龙华寺、资福寺、东林寺、南楼寺等五寺,已于明洪武二十五年(一三九二年)并入延庆寺(见明代陈琏撰《罗浮志》)
怀迪:唐代僧,循州(广东东阳)人,初住罗浮山南楼寺,博通内外典籍,并就梵僧学梵文。神龙二年(七0六)菩提流志译《宝积经》时,奉诏入经证译,后于广州府与一梵僧(盖即弥伽释迦)共译出《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
证译:亦即证义,为译场上担任证明梵文文义之职称。据《佛祖统纪》卷四十三载,古时译场,除译主之外,另设有八项职称,各司一项职事,证义即其中之一。任此职者,坐于译主之左,于译主宣读梵文之前,与译主共同评量该梵文文句之义;又于汉译之后,核对原梵文之义,而判定该译语是否得当。此即是证译师的职事。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注释】
菩萨戒:为大乘之戒法,依梵网菩萨戒则有十重、四十八轻。菩萨戒通在家、出家。《梵网经》云:欲受国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房融遵受佛戒,故称为菩萨戒弟子。又,菩萨戒一般汉传所用的戒本,大致有三种:
一、《梵网经》菩萨戒:如前所说,含十重、四十八轻,此戒本虽通在家、出家,然而一般都是用在出家戒场上。
二、瑜伽菩萨戒:含四重、四十三轻戒,出自弥勒菩萨所说《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
三、优婆塞菩萨戒:含六重、二十八轻戒,出《优婆塞戒经》(然而依本经,则欲受戒者,须依止比丘僧,于六个月中净四威仪,此师僧于六个月中观察许可后,方令于二十僧中受此六重二十八轻菩萨律仪;故若欲依此经而传授菩萨戒,恐非易事,因此智旭(藕益)法师在《优婆塞戒经笺要》中说:此经中既无开缘,所以最好授与通途(之)五戒、并梵网、地持等戒耳。)
除此三种以外,又有地持菩萨戒;其实这与前述第二项瑜伽菩萨戒同是出于《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品,两者内容大致相同,故可视为瑜伽菩萨戒的别本。
前正议大夫:前,先之义,曾任的意思。正议,即正谏。正议大夫,如同现在的监察委员。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名,为从唐朝开始设立的宰相的称号。唐朝的宰相有三:1﹒中书令(掌中书省)2﹒侍中(掌门下省)3﹒尚书令(掌尚书省)。基本上,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因此尚书省就有如现在的行政院之各部会)。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则是于三相之外,皇帝再派一个更亲信的官,去与三相共议政事。同,协同。平,平议(评议)。章,彰显。事,政事。亦即,在此位者,其职掌为协同(帮助)中书省及门下省的宰相一起办事,以使政事更加彰显(有绩效)。其实等于是督责中书及门下二省的上司。这是原本的意义。后来演变成:若在相位的头衔上没有加平章事三字,就等于有名无权的闲缺,尤以宋朝为然。故知本经之笔授者房融乃是当朝的宰相。
清河:河北省清河县,在钜鹿县东,为房融之故里。
房融:其子房琯(同管),亦曾为宰相,房融之事略系出自其子房琯所作之《房融传》。
笔授:亦是译场职司之名,秉笔确定文字,然后下笔。《楞严经正脉》言此为润文之人,也就是把译文润饰的更为文雅、畅顺。
第二节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祗桓精舍。】
【注释】
如是我闻:我,指阿难尊者,此句义为:此经为我亲从佛闻。
《大般涅槃经》中载:佛临入涅槃前,阿那律尊者教阿难问佛四件事:一、佛灭度之后,佛弟子将依谁而住?二、以何人为师?三、于经典结集时,一切经首应安何语?(亦即:一切经典应如何开始?)四、恶性比丘应如何处置?
佛答:一、如来灭度后,佛之弟子应依四念处而住;二、以戒为师。以上二者为答自修四念处为定慧等持;以戒为师为不舍戒律;戒律者慈悲也,故不舍戒律即是不舍悲心。是故如来答:佛灭度后,佛弟子应如是自修;自住定慧,不舍悲心(毘尼)。三、将来结集经典时,一切经首应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某大众俱。这是答如何利他。四、恶性比丘,再三劝诫,怙恶不悛(huebquan坚持作恶、不肯改悔),则应默摈(bn排开)之,不与共语,亦不共住。这是答如何令僧团清凉和合,这条与自修,化他,及护持正法,令法久住,皆有关系。
一时:为在某一个时候。佛经之所以不定说为何时,是有深义的。因为佛法是属于一切众生之法,而非专属某一国度、或某一民族;而且佛住世说法时,常于各国游行布教,而各国的纪年与历法亦皆不同,为免诤论,故只标一时。
佛:梵音为佛陀,意义为觉者,或已开悟之人。而如来之觉为正遍知觉,即于三世十方,世出世间,一切因缘业果,如来以佛眼佛智,无不照了,故称正遍知觉,又称等正觉。
室罗筏城:即侨萨罗国(Kosala)之都城,此国之主为波斯匿王。此国在中印度,位于迦毘罗卫国之西北,波罗奈因之北方。此亦即《法显传》所谓之拘萨罗国。世尊曾前后于此居止二十五年,经常于此开示佛法。
祗桓精舍:精舍,为精修梵行者所居之舍。此精舍又称为祗树给孤独园。祗树,为祗陀太子之树之义,祗陀太子为波斯匿王之太子。给孤独,为须达多长者之雅号,因长者常好施一切贫穷、孤苦之人,故时人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须达多长者为建一僧坊,供养释尊及弟子,便依祗陀太子之要求,以黄金布满祗陀花园,而购得此园以建精舍。祗陀太子言:虽黄金布地,但树所在处,黄金不遍,园为你所有,但树仍属我所有,我愿以此等树,与你的园,一齐供养如来。因此便称此精舍为祗树给孤独园。桓者,林也。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注释】
大比丘众:比丘,为佛门出家男众弟子,受持二百五十戒,称为比丘。又,比丘之原义有四:
一、怖魔:由于佛弟子执持如来清净戒法,当得出离三界尘染,故魔大怖畏。
二、乞士:比丘僧,须离诸世间一切名、利、作业,不与俗人争名、争利、争位,故乞食以自活。又此乞食有两种:1、向众生乞饭食(段食),维持色身,以修梵行;2、向佛乞法食,以长养法身慧命。又,佛制比丘乞食以自活命(是为比丘之正命不以世间之行业而自活命),除了有如上的二义:1、离俗不为世俗行业;2、无争不与俗争名、利、权、位,迥然超出世间;此外,尚有如下之义:3、寡欲知足比丘乞食而活,不但能食物上少欲知足,因不作世间行业,故没有收入,因此其他衣、住、行等等也都必须寡欲知足;4、修行忍辱众生根器不一,有的众生有善根,知道恭敬布施修行人,有的众生根器下劣,不但不知布施修福,反而毁谤辱骂讥笑,故比丘乞食实为常行忍辱,成就忍辱行之要道;5、去我慢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依世俗人之见解,最为可耻之事不过向人乞讨,向人伸手,有伤自尊心,所以世人非不得以,绝不出此;而修行人为成就法身故,乞食而活,正好于此调伏无始以来之我慢习气,破除我慢;6、修行无我佛之无我智非但言说,是要从实际的定慧观行以及四威仪中去作的;承上所说,比丘于乞食中,破除我慢,我慢既破,无始以来之我执、我见、我爱等我相,亦皆随而易破,我相破已,即是无我,若得无我即是无我智现前。是故《金刚经》中,佛虽开示无我无相之法,然亦从佛示现自持衣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为始,正显体现无我第一义空理之本,乃自乞食始。又,大乘佛教中,出家众虽未日日托钵行乞,然种种化缘,及不作俗业,依信施活命,乃至寺中点灯、打斋等以维持寺院开支,其实质上皆与依靠信施之乞食无异。今处末法,有出家众自言不靠他人布施,而作种种行业(或工或商,或兼工商贩卖),自食其力,实乃不解佛比丘乞食之深重义理。
三、破恶:比丘以修习戒定慧,故能破贪嗔痴慢等恶法。
四、不生:不生有二义:⑴烦恼不生以比丘修习三圣学,四圣谛,故烦恼不生。此不生为制伏、止息烦恼,令暂不生(不起现行),非毕竟断,名为不生;此当前三果位。⑵不再来三界中受生这是指已证四果阿罗汉道的圣僧,因为他们已达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此中我生已尽,指我这是最后身;梵行已立,指一切圣道清净之法(梵行)我皆已成就圣道已修;所作已办,指一切烦恼我皆断尽;不受后有,指不再来三界中受生(受后有之身),因为烦恼已断,故不再受三界之烦恼身。
以上怖魔、乞食、破恶、不生,为比丘之四种意义。因此经文中大比丘实系特指已证得阿罗汉道的比丘僧。
众:梵文为僧伽,译为和合,故得称和合众。僧众以和合,故得共住、共修。
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释尊的常随圣众,俱,在一起之义。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毘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注释】
无漏:漏,即是烦恼之异名。三界有三种漏:欲漏、有漏、无明漏。圣人已破淫、怒、痴诸烦恼,故达于无漏(无烦恼)之境界。
阿罗汉:梵文Arhat,又译为阿罗诃,其义为:1、无生阿罗汉烦恼已不再生起,故称无生。又,阿罗汉此身是最后身,更不再来三界受生,故称无生。2、杀贼阿罗汉具足戒定慧,能杀烦恼贼。3、应供阿罗汉成就涅槃圣道,为世间第一福田,佛说若人供养阿罗汉,得福无量,是故一切世间之众生,为令自身速离贫苦厄难,速得福智资粮,应当供养阿罗汉,故称应供。
佛子住持:佛子为佛之真子,以能绍继佛志,拔济众生,故称佛子。又《法华经》说菩萨是从佛口出,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堪绍佛种住持有二义:1、住法王家,持秘密藏(即首楞严之密法);2、住首楞严三昧,持如实修证。
善超诸有:超,是超越。有,具有二义:
一、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亦即是三界,以三界皆是有法,有因有果、有生有死,而非涅槃之无生,故三界又称为三有;又,三有亦即是三界之生死;欲有即欲界之生死;色有即色界之生死;无色有即无色界之生死;以三界皆有生死、有烦恼、有苦,故称为三有。
二、二十五有二十五有为从三界开出(开出之义为:再进一步详细分类,亦即广说):
⑴欲界有十四有四恶趣(阿修罗、地狱、恶鬼、畜生)、四大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六欲天(⒈四天王天、⒉忉利天、⒊焰摩天、⒋兜率天、⒌化乐天、⒍他化自在天)。
⑵色界有七有四禅天、大梵天、净居天、无想天。
⑶无色界有四有即四空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以上十四加七加四,合共二十五,故称二十五有。又所谓二十五有,亦即在三界中共有二十五种果报之义,众生于三界中无始生死往来,不离此二十五处。此言:这些大比丘众,都能以如来之妙善方便法门,超越三界诸有生死之苦果。
能于国土成就威仪:国土,即佛土,亦即佛所化生之土,或称一佛世界,即三千大千世界。威仪,即行住坐卧四威仪,成就威仪,亦即是成就戒法庄严之义。此言:这些大比丘,都能于佛化之国土,具足戒品,一切时中成就四威仪。
从佛转轮:随从佛世尊转正*轮,度化有情。轮有七义:一、摧辗:能摧辗烦恼故;二、运载:能载众生至彼岸故;三、圆满:佛之法门初善、中善、后亦善,故究竟圆满,譬之如轮;四、无量无尽:佛之法门无量无边,譬如轮之转动,无有始终可得;五、一切通达:佛之法门,譬如轮之有辐、有辏、诸辐通达于四方,而无障碍;六、万法归一:佛之法门无量,譬如轮之众辐,然众辐亦皆归于一辏,如众海水,等同一味,谓菩提味、涅槃味;七、万法中空:佛之法门力用虽无量,譬如众辐,然辐之用系于一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圆孔,可以插轴。),以毂中空,故有轮之用;如来法亦如是,诸法体空,无相,故成法之无尽力用,得度众生出于有为。
妙堪遗嘱:妙,智慧殊妙。堪,能。遗嘱,佛临涅槃前,所附嘱弟子度化有情之遗志。此言,这些大比丘,都证入了胜妙之智慧,而堪能绍继如来度化一切有情之附嘱。
严净毘尼:严,庄严。净,清净、净持。毘尼,梵文毘奈耶(Vinaya)、或毘尼耶之省言,戒律之总称。此言:这些大比丘僧,于敬持如来律法方面,都能清净、庄严。戒品清净即不破戒、不漏戒、不缺戒、不污戒。以戒品清净,故得四威仪妙相庄严。
弘范三界:弘,大。范,模范、师范。能为三界一切众生之师范。
应身无量:应,应机、感应。应身,即三乘贤圣,为度众生,应其根机及因缘,而示现之身。此随机而应之应身,虽非其本身,然亦依于其本身(自受用法身)而得变化示现他受用身。阿罗汉已证神足,故能于自身作种种不思议变化。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未来,未来世之众生。尘累,六尘之负累;众生以缘取六尘,而自障蔽自心本明,而成为灵明本性之负累。此言:这些大比丘僧,能拔济未来之众生,令其超越六尘之负累,而得解脱三界苦难,因此不负如来之殷勤嘱托。
【义贯】
这些大比丘僧皆是已证圣道,离欲无漏,烦恼永息之大阿罗汉;彼等皆是佛之真子,安住护持如来正法,自身善修如来无量妙法而得超脱三界二十五有等诸有系缚,并且能于此娑婆国土(乃至十方佛土),成就三千威仪,随从佛世尊转正法轮;并且以其所证深妙之智慧,而堪能绍继如来遗嘱之度生事业,是故彼等皆能庄严净持毘尼戒品,弘范于三界(为三界众生之师范),并能随众生之机缘,而示现应身无量,以度化解脱现在之众生于生死中,更能救拔赈济尽未来际无量有情,令皆超越诸尘劳之负累,而得解脱。
【诠论】
本段经文,看来与一般经文之序分中,陈述与会大众之大比丘,好象没什么不同,而实际上,本段经文中即暗藏了许多玄机,此言何解?我们知道,所谓佛子,依理而言,即是指菩萨,以菩萨为能绍隆佛种,故为佛之真子,而堪称佛子。但本经文中,明明是在讲阿罗汉,为什么经文又称阿罗汉为佛子?岂不有违道理?接着又说这些阿罗汉从佛转轮,妙堪遗嘱,阿罗汉怎么能绍继如来遗志,度化众生?他们不是都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此是最后身,即将入涅槃了吗?既马上要入涅槃,如何还能继佛遗志?再下去,经文又说他们能应身无量,度脱现世众生,不仅此也,而且更能拔济未来之众生,令越诸尘累,而得解脱这岂不是菩萨境界了吗?这正是本经的玄机,也是本经一经的大旨。何则?
依藏教、通教、乃至别教,二乘与菩萨是有别的;形相与智慧皆别。但依于圆教,则心、佛、众生平等无二,三乘会归一乘,唯一佛乘,无二无三;三乘、五乘只是如来大悲智慧之权说化导,一乘为实,众生毕竟成佛,此是《法华》之大旨,故《法华经》中佛与在家出家、三乘贤圣皆授记成佛。而《法华》一佛乘之得以建立,乃依于《大般涅槃经》佛所开示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故一切众生当得作佛。是故,在通教中,声闻人被斥为焦芽败种,然于圆教中,则得授记,将回小向大,当得作佛。
又,依《楞伽经》,阿罗汉有两种,一为实法阿罗汉,即是实取涅槃灭度者,二为权法阿罗汉,乃为菩萨依本愿力,为护持如来,及护正法而示现者,此类阿罗汉,以是菩萨示现故,故不实取涅槃,而继佛种性,度化有情,尽未来际,象大迦叶尊者,现仍于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菩萨下生成佛,而传于释尊衣法,即是菩萨示现之权阿罗汉。又如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所载,罗喉罗亦为护如来正法,不入涅槃,亦是权阿罗汉之一例。又宾头卢尊者,表面上虽是受佛教敕,不准入涅槃,永住此世间受众生供养,然亦是慈悲示现之权阿罗汉。菩萨悲心之深,不拘本身形相,于此可知。
本经因是如来开示真如本性之圆顿大经,故已超越藏通别教之三乘分别,而以万法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而会三乘于一乘圆教,是故暗示此等大阿罗汉本身实亦是菩萨示现,并藉此以默示本经真如一相之深旨。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注释】
舍利弗:梵语,舍利为鹙(qiū一种水鸟);弗为子。因舍利弗之母,其名为鹙,印度人常以母之名为名,故名为鹙子。有时亦翻为舍利子,即是华梵合并之翻译。舍利弗为佛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常代佛宣说法要,或重诵佛所讲之经。诸佛菩萨之示现,皆有本、有迹,本即其本身;迹即其示现。舍利弗为释尊之十大弟子之首,此为其迹现,而其本则为过去之金龙如来,今倒驾慈航,助佛转轮。
摩诃目犍连:梵文摩诃(Maha),大之义。佛弟子中,仍有同名目犍连者,此言大目犍连,以示有别。目犍连为佛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阿含经》云:我佛法中,神通轻举,飞到十方者,目犍连为第一。
摩诃拘絺罗:梵文拘絺罗为膝,大膝为舍利弗之母舅,出家前又号长爪梵志。拘絺罗在佛弟子中,为四辩才第一。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义为满愿;弥多罗尼子义为慈子。故常合译为满慈子。富楼那为佛弟子中,论说第一。
须菩提:义为空生、善现、善生。故《大般若经》中常译为善现须菩提。须菩提为佛弟子中解空第一,其本为过去青龙如来。
优波尼沙陀:义为尘性,以观尘性空而得道果。本经中,优波尼沙陀自陈圆通时说: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无二,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所以,尼沙陀这个名字是释尊印许他所证的法,为显其法,而赐其如是名。
而为上首:就是领众带头在前之义。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注释】
辟支无学,并其初心:辟支,即辟支佛道,亦即缘觉,亦译为独觉。缘觉与独觉所修虽同,但他们的修行因缘则不同:缘觉是出现在有佛之世,闻佛开示十二因缘之法,因而修行而得开悟缘起无常之理,得证涅槃者;独觉是在无佛之世,自观世间兴衰法,得悟无常、因缘之理,证入涅槃者。辟支佛乘与声闻乘人,因无度生之悲愿,亦不趣求无上菩提,故在通教上合称为二乘。无学,为二乘已证道果者,在此则为指已证辟支佛果者。初心,为指于辟支佛乘初发心之学人。
属:值,正好碰到。
休夏自恣:休夏,即结夏。佛制比丘每年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结夏安居专心办道,不外出行乞,或作其他事。自恣,恣为任之义,即于安居三月完了,众僧齐集,大家一齐共同检讨三月修行的得失,通常是自举所犯过错,而不是自述功德。详言之,即若自知已过,便自行陈说,若自不知过,则恣任僧举。自恣时之白文为:大德长老,或见我过,或闻我罪,或疑我犯,恣任所举,哀愍我语,我当忏悔(这是何等的境界!修行人当如是为护法身慧命,不顾世间虚假颜面,如是庶几速与无我智相应乎!然而末法时期,这种自恣之法,早已不能行了!)
【义贯】
复有无量的辟支佛乘已证道果的无学圣人,并其初发心的学人,一同来到佛所,正属(值遇)诸比丘休止一切活动,结夏安居三月完毕,正要作自恣(自我检讨)的时候。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注释】
十方:四方(东、南、西、北)加四隅(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再加上、下,称为十方。
菩萨:大道心有情,详如经题中释。
咨决心疑:恣,询、问。决,决断、解决。心疑,心中的疑惑、疑问。又,疑在唯识五位百法中为六大根本烦恼之一。(六大根本烦恼为:贪、嗔、痴、慢、疑、恶见。以疑能令人于正法、正理心生犹豫,而踟蹰不前,不得安心如法修行,因而令心恼乱不安,故为一大烦恼。一切修行人皆应速求善知识决疑决断心中疑惑,永断疑网,否则智眼永远被疑惑所障,不得开显。)此言:来咨问决断心中之疑惑。
钦奉慈严:钦,敬也;又钦,重、殷重也。奉,奉事。慈,母。严,父。此言:诸菩萨众,皆敬事如来,如奉事父母一般敬重、殷勤。
将求密义:将,欲、想要。求,请问、请示。密义,此与《六祖坛经》中,道明法师问六祖大师: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中的密意相同。密义为秘奥之道理,此理因为凡愚障重不解、不相应,恐生疑谤,故如来不常开示,唯对大根器人说。以不常开示,故称之为密。又,此理幽隐高深,为如来自行境界,非凡外权小能知能解,故称之为密。然而此密,虽为如来密因,不与他共,而此密实为一切众生本具、共有,故六祖答道明上座云:若汝返照,密在汝边。是故,此密虽各人皆有,然迷而不悟、不知不觉,故非密成密,须求善知识指示,乃得开解、知见。
敷座宴安:敷,铺也。宴,即安也,恬然安祥寂静之义。安,安坐,身心不动。
法筵:筵,同宴、席也。法筵,犹法席。以法会为供给大众法食,故如同宴席。
得未曾有:从来没有这么欢喜过;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好的道理。
【义贯】
此时,十方世界的诸大菩萨,都为了向如来咨问,以求决断心中的疑惑,而来钦敬奉事如慈母严父的佛世尊(以如来为一切众生之法身父母故。)将欲求乞如来开示无上密要之义理。就在这时(即时)如来自行敷座,宴然安坐,身心不动,而为诸与会中之法众,宣示深奥之理,而令此法筵中的清净大众,皆得未曾有之法喜。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注释】
迦陵仙音:迦陵,全名为迦陵频伽,义为妙声,是一种鸟名,此鸟之音和雅,令听者皆观悦;在此为比喻如来的法音,如来梵音和雅,闻者莫不欢悦。仙,为大仙,指如来。仙之原义为已成正果之修行人。
道场:有二义,一为修道之场所,二为讲道、传道之场所。这里指祗桓精舍,为众僧自咨办道,及如来宣说正法之场所。又,有人修道、有人传道之处,即是道场,然若无道,纵有种种庄严具,亦不得谓为真实道场。又,直心、深心、菩提心等,是菩萨道场。
文殊师利:义为妙吉祥,以其出生时有十种祥瑞。文殊主大智,曾为七佛之师,其本为过去龙种尊王佛,现在为北方之观喜摩尼宝积佛,未来成佛,名为普现如来。
十方界:为十方之佛世界。一佛世界为一三千大千世界。
【义贯】
世尊如迦陵频伽鸟的大觉金仙之美妙梵音,普遍至于十方佛世界,于是十方如恒河沙数一般的无量菩萨,皆闻声而来聚集于此祗园道场,此菩萨众中,以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注释】
波斯匿王:波斯匿,义为月光,波斯匿王在过去龙光佛的时候,与释迦菩萨同为地上菩萨;那时释迦位居第八地,而波斯匿王为四地菩萨。今释尊成佛,他就大权示现,内秘菩萨行,外现国王身,以助佛法化。
讳日:即忌日,即去逝之周年纪念日。此日之所以称为忌日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一天有许多避忌或忌讳之事,也就是不可作或不该做之事,尤其是歌舞、饮酒、欢乐之事。因为此日既然是先亡之纪念日,理应哀悼,以示敬意及孝顺之义,何况还在这天大肆畅饮、笑谈、欢乐。
营斋:营,办。斋:素食饭菜。在父亲的忌日那天供佛及僧,是为了增进亡父的冥福。又,众僧自恣之日,亦即佛欢喜日;在《盂兰盆经》中,佛告目犍连,可于是日斋僧,以救拔其母,故波斯匿王遵教于此日设供,而修孝顺。
宫掖(y):宫殿中之旁舍,称为掖庭。
亲延:延,请也。亲,亲自。国王亲自延请诸大菩萨,而非派人去请,表示十分尊重菩萨。
【义贯】
那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的忌日(讳日)而营办素斋,敦请佛到他的宫中之掖庭里受供;波斯匿王亲自到祗桓精舍迎请如来,广设珍馐皆为无上之妙味;国王并(兼复)亲身去延请诸大菩萨。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
【注释】
长者:在佛法中称长者,不只是说年纪高,而是应具有十德,方才配称长者:一、姓贵;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净;八、礼备;九、上叹;十、下归。
居士:居家修道之士,即优婆塞、优婆夷。佛法中,须正式于僧中受三皈、五戒,方得称为优婆塞、优婆夷。
饭僧:设斋饭供僧。饭,在此为动词。
伫佛来应:伫,等待。应,应供。伫佛来应,在此之义为:城中长者及诸居士,知国王亲自供佛,则各地一定有很多僧众及菩萨来应供,他们在门口等待,希望佛慈悲,分派一些弟子及菩萨圣众让他们供养,以修无上之福。因为国王如不请佛,平常便不可能有这么多圣僧齐集一地,接受供养,所以这是一个很稀有难得的修福机会。
【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注释】
敕:诫也、教也、令也。
分领:分配、领导。因文殊为诸菩萨之上首,所以佛命文殊作分派之工作,诸菩萨及阿罗汉皆能信服。
斋主:供斋之主人。
【义贯】本节从略
第三节 阿难示堕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即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
【注释】
阿难:全名为阿难陀,义为庆喜,为佛之堂弟,白饭王之子。阿难为在佛成道之日出生,佛的父王净饭王听到太子成道,又听皇弟得子,实为一门双喜,故赐小王子名为庆喜。
别请:别,特别,个别。指在家居士于僧众中,特别指定某僧接受供养,称为别请。又,由僧众中别请四人以上,称为别请众食。出家人接受在家人之斋食供养,必须依照僧腊,次第赴请(相对于别请而言,这称为僧次请),这样才如法;应知于平时受别请是戒律上所禁止的,犯者得波逸提罪。因为施食之利养是属于十方僧的,若受别请,即是取十方僧物,故大小乘律皆禁之。然而受别请亦有开缘(即于某些特别情况下,受而不犯),如病时、行时、作衣、施衣等时,无犯。现在因为是自恣时,即是施衣之时,故阿难可受别请而无犯。
不遑(hung)僧次:遑,及,赶上。次,列。阿难因受远地之人别请,而赶不及参与众僧之列。
上座:《毘尼母经》说:出家戒腊从二十夏到四十九夏,称为上座;(零夏到九夏称下座;十夏到十九夏称中座;戒腊五十夏以上称一切沙门、国王所尊敬,称为长老)。又,依《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有三种上座:
1、生年上座即戒腊二十夏以上者。此生年非指世间之年纪,而是指出世间之年纪,盖佛说出家受具足戒,才是真生,以于法中出生,故出家受具名为生年,非关世俗之年龄。2、法性上座为已证得涅槃法性之阿罗汉,不问其老少、戒腊,皆得为上座。3、世俗上座即大族大姓出身,有大眷属、大徒众、众所推尊者。
阿阇黎:梵文(Acarya),又译为阿阇黎耶,义为执范师,为能矫正弟子行为,并为其轨则、师范的高僧之敬称。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载:阿阇黎有五种:
1、出家阿阇黎:为出家时授与沙弥十戒之师。
2、羯磨阿阇黎:为受具足戒时之羯磨师,又称受戒阿阇黎。
3、教授阿阇黎:于受具足戒时,屏处问遮难,教令乞戒,及教授威仪之师。
4、授经阿阇黎:学人从其教授经典、法义,乃至四句偈者。
5、依止阿阇黎:比丘依之而住,乃至一宿者。
以上为显教之阿阇黎,此外尚有密教之真言阿阇黎,又称金刚阿阇黎。《大日经疏》卷三说:若对曼荼罗之种种支分,乃至一切诸尊、其真言、手印、观行及悉地,皆悉通达,得传法灌顶者,是名为阿阇黎。
途中独归:律制比丘五夏未满,不得暂离依止。今阿难出家已十二年,故得无上座或阿阇黎相伴而独行。
【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注释】
其日无供:即那一天在路上,没有人请他到家里受供养。
应器:梵语为钵多罗,义为应法器,也就是钵。因为僧人之钵,于体、色、量三者,都须应法(即合法、如法),故称为应法器、简称应器。钵之体(亦即材质),有铁、瓦(即陶、瓷)二种;钵之色,熏成黑赤色、或孔雀咽色、或鸽色;钵之量:应已之食量而为,极大亦不可超过三升,最少也要能容下一升半。
次第循乞:循,顺也。僧众分卫(即乞食)时,不拣别净秽贫富,顺著门户之次第而行乞。
【义贯】本节从略。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注释】
心中初求:初,本来之义。
最后檀越:檀越一词为华梵合并。檀,梵语檀那,布施之义。越,超越。以行布施,而获福报,得超越贫穷之海,故称施者为檀越。最后檀越,因大家都已准备供佛及僧,剩下还没有准备供的,阿难称为最后的檀越。
无问净秽:小乘乞食,一向避开五种人家:一、官家;二、倡优家;三、屠户;四、沽户(卖酒家);五、淫舍。阿难因发心等慈,所以决定不避秽户。
刹利:全文为刹帝利,义为王种,这便属净家。
旃陀罗:义为杀者,即是以杀为业者,是为秽家。
方行等慈:方,法也,效法之义,谓效法佛菩萨而行平等之慈心。
发意:即发心。
【义贯】
阿难心中最初只求最后一家尚未供佛菩萨的檀越家,以为他的斋主,而无问其家是净家还是秽户,是属刹利的尊姓之族,及行杀为业的旃陀罗秽种,意欲效法(方行)佛菩萨之平等慈心,而不拣择低微下贱种姓之人家,发意要圆满成就一切众生无量之功德。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注释】
世尊:梵文为薄伽梵。因如来十号具足,能为六凡、三乘、九法界之所尊敬,故称世尊。
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须菩提认为富人好逸乐,难修行,故今世福报受尽,来世堕于恶道,为愍此等,故舍贫乞富,令来世不堕落。大迦叶的想法正好相反:他认为穷人因为累世不修福,故世世贫穷,因而更加无法修行而超脱贫苦;因此大迦叶舍富就贫,令种善根。这两位尊者之用意虽善,但心却不平等,故为世尊所诃。
无遮:无遮限(亦即没有预设什么限制)之慈心,究竟平等。
度诸疑谤:若专向贫人求乞,必致招俗人疑心;若专向富人求乞,则会招来毁谤。平等行乞则可度脱众生的疑谤之心。
【义贯】
这是由于阿难早已知如来世尊诃责过须菩提及大迦叶两位尊者,说他们身为阿罗汉之圣者,而对待众生之心却不均平,有所偏颇。
阿难心中非常钦敬仰慕如来所开示阐明的无有遮限的等慈之心,如是更可度化诸众生的疑心及诽谤,令不造罪。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注释】
城隍:隍,为城外的壕沟;无水的称为城隍,有水的叫城池。
徐步郭门:徐步,安祥慢步。郭门,护城之门内门称为城门,外门称为郭门。
肃恭斋法:肃穆恭敬,敬持化斋之法仪。
大幻术:即虚幻之咒术,能变化物像,迷惑于人,令人失性,为其咒术之力所摄,不觉而随从其命。此幻术能咒令日月堕地,令梵天下降,威力强大,故名之为大幻术。
摩登伽:义为小家种,或下贱种,为其母之名,其女名为钵吉蹄,义为本性,谓虽堕为淫女,然本性不失。
娑毗迦罗先梵天咒:娑毗迦罗义为黄发,又译为黄发外道。先梵天咒,此派外道伪称其咒为过去梵天所授。黄发外道将此咒传给摩登伽。
摄入淫室:摩登伽女因见阿难具佛之二十相好,心生爱染;又因过去五百世曾与阿难为夫妇,爱业所感,一见欢喜,不能自已,必欲与之结为夫妇。便求其母满其所愿。于是其母便持咒修法,引摄阿难,阿难不觉为咒力所摄,心意恍惚,入于其家室、更至于摩登伽女之寝席。
戒体:即是受戒之时,登坛白四羯磨竟,所得之妙善无漏色法,称为无作戒体。
【义贯】本节从略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注释】
斋毕旋归:通常佛受斋供后,都会为斋主说法,令其除得福之外,更得智慧,以令速入菩提解脱之道。旋,立刻。今日如来斋毕,便马上要回精舍,必有非常之因缘。
俱来随佛,愿闻法要:因佛在受供处未开示法要,所以国王等人都随佛回到精舍,要听佛开示法要。
【义贯】本节从略。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注释】
提奖:提,提携;【奖】劝勉也。
【义贯】本节从略
【诠论】
化佛居于佛顶,表尊中之尊,其所说之咒即为密中之密。佛顶代表诸佛之极果,而宝莲花则代表如来密因。光代表佛大无畏之智慧,故能破魔。百宝则代表佛所成就的无量功德。是故大佛顶法为最殊胜之法,显密皆然。
第四节 阿难请定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注释】
无始来:长久以来,言时间之久远。
一向多闻:佛赞阿难有八不思议,其中之一为法不再问,义即:阿难闻佛说法,一听便记住,从不忘失一字,故为佛弟子中之多闻第一。
未全道力:全,完全,究竟成就之义。道力者,定慧之力;又,道力为成就三十七助道品所得之力用,称为道力,而三十七品,从四念处开始,主要都是在修定或定慧等持。故道力具言之即定慧力,简言之即定力。若有定力所持,便不会被邪咒所摄,即不会有示堕之事发生。
妙奢摩他、三摩、禅那:阿难此时不知十方如来得证菩提所修的定之名称为何,故姑举此三种定之名而言,然实不了其中底蕴,只知其神用之奥妙,甚至可以放光,动地、化佛、救苦,故称之为妙,这个妙字在此贯其下之三个定名,只是经文避免繁复而省略,具言应是: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这三个,虽然都是定的名称,但是有差别的:
一、奢摩他:梵文Samatha,义为止,止息乱心之义,若得奢摩他,即是所谓得定。这是一般修定的第一步功夫。
二、三摩:梵文全文为三摩钵底Samapatti,义为观。通常修定的程序是先止后观,亦即先修奢摩他,令心得定后,再修观,开大智慧,破除烦恼。
三、禅那:梵文Dhyana,此为止观双运之法。禅那亦可为一般定的通称或总名,代表所有的禅定。若以三观而言,则奢摩他为空观,三摩钵底是假观,禅那为中观。
最初方便:方便即法门,此亦即最初入手的法门。
【义贯】
阿难被文殊菩萨带回来,见到佛以后,便五体投地顶礼佛足,悲伤啜泣,悔恨自己从无始以来,一向只于教理上求多闻多知,而未能亦于思修上成全定慧道之力。于是殷切勤谨地启请世尊开示,十方如来之所以得成就无上菩提,所修之奥妙的奢摩他,或微妙的三摩钵底,或神妙的禅那等,这些佛定的最初入门的方便法门。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注释】
于时:于此时,当此之时。
承受圣旨:圣,圣人,指佛;旨,意旨,所言之要旨。
【义贯】本节从略
【诠论】
因为阿难问的是佛定,也就是佛所行的境界,所以不只是阿难或初发心人,及未证道者想听,连十方的大阿罗汉及菩萨等,也都想知道如来所行境界。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注释】
尔时:那时。
舒金色臂:舒,张开。金色臂,如来三十二大人相之一为身黄金色,如紫磨金(见《中阿含经》卷第十一:《三十二相经》第二大正藏卷一,四九三页四九四页)。故佛身金色,为佛世尊在大小乘经典中,皆如是金口亲说,并非神话,或今世学者所谓神格化。(作)为佛弟子,于佛亲言,应一心谛受,不应依于凡夫六根境界以判圣人境界,而妄生疑、不信。
三摩提:梵文(Samadhi),又译为三摩地,中国古代又省译为三昧(而三昧一词虽是简便,实是讹化)。三摩地义为等持,等为定慧均等,又称为等引或等至,为一切禅定修行最高成就之总名,亦即于一切禅定修习成就时,便得三摩地,但由于所修的法门不同,而有种种不同的三摩地(三昧),如念佛三摩地、法华三摩地、般舟三昧、一行三昧、如幻三昧等,而本经中佛所开示的,即大佛顶首楞严三昧,亦即是佛定,或首楞严大定。
大佛顶首楞严王:以此三昧为依于佛顶,力用无上,为诸定之最上者,故称为王。又此定为依于如来本修密因(亦即如来藏性)而起修,故此三昧之行者,须先悟了本具之性,方得真修。
具足万行:因为此首楞严王,不但具足一切三昧,乃至具足诸波罗蜜,所以六度所摄之万行,具在其中。
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一门,即此首楞严金刚三昧门。超出,为超越出过九法界之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妙庄严路,为殊妙庄严之修行路,因此中行人,以首楞严之定慧而自庄严,故称庄严;又此三昧,可引导行人,速历六十位修证,速达无上菩提,速获法身,无量庄严,故称此法门为妙庄严路。
【义贯】
尔时(那时),世尊即在大众之中,舒张其紫磨金色的手臂,而摩阿难顶,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说有一种三摩提,是如来所行,名为大佛顶首楞严王,此三昧即具足一切波罗蜜及阿难所问之三观等万行,十方如来以此一妙法门,而得直超越出过九法界二死,达于无上殊妙庄严境界之修行路。汝今应舍虚妄分别之心,而以真心谛听谛受。于是阿难顶礼而伏地听受如来慈悲大法之妙旨。
【诠论】
在此,如来即正答阿难,佛所行定之名,既非奢摩他、或三摩钵底,亦非禅那,而是大佛顶首楞严三昧,因为阿难所说那三种定,是一般藏教及通教行人所修。佛之所修,非比寻常,乃一乘圆顿之法。
又,此节经文,系依圆瑛法师所言,应置于此处,经文方得顺畅;虽然以前流通本都是放在七处徵心中,第一番破执心在身内以后。本人觉得圆瑛法师所言甚是,故亦从之,读者请详。
第五节 七处徵心七处破妄(令明真心)
A﹒引言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注释】
同气:同一祖宗之气脉、气血、气质。
情均天伦:均,同也。在感情上犹如同胞兄弟。
顿舍世间深重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