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光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1
序言:
人生一世匆匆而过,几十载如露如电。虽如是短暂,但世人不觉无常迅猛,于一生之中耽著五欲而沉溺其中。对人生之生死大事不闻不问,于人生真理而不觉晓,故不能乘真理之道而超生死。只能消极等待死亡,纵情声色,以期忘却死亡之恐惧。
法界众生无不厌苦欣乐,然则凡夫众生虽常求诸乐而不能得,心厌苦患却未能离,如影随之而常现前。奈何!奈何!皆因无始以来一念无明不觉而轮回生死,妄执人法落入二元取舍,故虽经无始流转而不能出离生死!
我等众生本与诸佛无别,所具体性本自具足圆满一切智慧功德,但因迷执而不悟真理,故不能开发本性之功德妙用,为生死所转。
大觉释迦世尊以三转*轮而觉诸众生,初转四谛*轮度化二乘声闻,二转般若*轮广宣空性妙义,化诸权小菩萨声闻等众入究竟一乘寂灭道场。三转*轮则阐述如来藏光明,以明空不二之义趣,导引诸行者穷尽佛之境界。
世尊三转*轮中,仅般若就宣讲了二十二年,由此可见世尊对般若之重视。《大般若梵》本共三十万颂,汉译则为六百卷,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梵本三百颂,而汉译则为一卷。此经在翻译之初未得到广泛弘扬,直到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之时,才得以弘传。大师独具慧眼依此经教化众生,为众生开示实相而印佛心。至此之后,此经便受到禅宗诸师广泛弘扬,成为了禅宗所依的根本经典。于五祖弘忍大师之后,一直到现在,佛教界之大德无不重视此经。此经之注疏,仅收藏于大藏中的,就多达六十余种,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样,是般若部中注疏最多的经典。据传说此经注疏,从古时至清朝时期,有八百多家注解。由此可见,此经在中国佛教界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乃至今时之佛教界的诸佛子皆莫不知此经也。
古今佛子读诵此经者难以计数,故此经之感应事迹亦比比皆是。无论消灾延寿、超拔救护、积资净障、调心伏魔,此经皆具足不可思议之功德。如堪布索达吉上师所翻译之《金刚功德经》中广泛地记载了此经的感应事迹。由此诸多感应事迹中,不难看出此经之殊胜特别,故愚僧亦劝请诸位法师大德,以及所有佛子道友精进弘扬诵持此经。
古时大德诸师所作注释,愚阅读后觉得法理玄妙幽深,虽殊胜难思,但文句生涩不适合当今之人学习。而今之诸山大德、长老、耆宿,虽亦讲述此经。奈何!此经义趣深幽,非只言片语而能尽诠。又凡诸佛经皆有外、内、密、无上密意之四种差别,故而诸师虽欲为众生开示此经妙旨,然亦不能探其究竟。
愚僧遍阅今之注解,个人认为于诸家注释中,当以堪布.索达吉所著之《金刚经释》最为圆满,堪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般若的义趣,而且在注释中,也比较细致地对比了几个译本的差别,并且能依中观见抉择本经义趣。这中解释《金刚经》的方式,是在汉地其他的注解中看不到的。
然则,当愚多次读《金刚经》时,越读越觉得此中法义甚深广大,依不同的角度观待即有不同的体悟。又语体文字不同方式的应运,也会表达出不同的意境。故在观察了种种因缘之下,发心讲解及注释此经,欲于此浊恶末世之中,以般若深慧觉悟众生!
再者,也是因为愚僧曾经看到汉地很多所谓的大德,在解释《金刚经》时,把此经归类为纯粹的理教,说本经没有事修实用。但当愚深入参悟时,却觉得此经乃是一切大乘理事教法的根本基础,如本经中所言之发心、住、修行、降伏其心等皆是大乘道之根本。此四种乃是经中最根本的要义,怎么能说本经是纯粹的理教呢?难道此四种不是实际修持中的关键吗?还有的人把《金刚经》中所宣讲的现空不二之义趣,讲成如阿罗汉所证的空性。众所周知阿罗汉所证的乃是灭尽明分妙用的单空境界,非是本经所宣讲之现空不二之义趣。为破除颠倒邪说,正本经之义趣,故不得不赶鸭子上架,而注释本经。
愚僧障深慧浅,修行境界亦不能堪比诸师,故虽注释此经,亦不敢妄言圆满。然而,诸弘法者皆有各自之因缘,语言文体亦有种种差别,故所阐述亦有不同之处。愚自觉对此经有所通达,亦有自己不同的体悟,故今以不同的角度和见解,依教理二证诠释此经。
故今!诚祈诸佛及历代传承祖师,护念加持!也望诸有缘者能悟入般若妙义,而共证涅槃极果。
四川色达然充寺祖古 嘉扬彭措(释照光)
于公元2009年8月20日序于包头静修中心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释迦座下 形象沙门 戒仁.照光 撰著
顶礼空明现觉性三尊!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师利法王子!
今释此经主要依世亲菩萨《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之观点,以当今之语言文体综合诸古大德的著疏广而释之。本通解之科判主纲乃是引用贤首宗二祖智俨大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中之科判而立,在细节处再分别判立。
全文分七大段解释:甲一明此教兴之因缘;甲二藏摄分齐;甲三明宗趣及能诠教体;甲四解释经题;甲五略述译者简史;甲六正释经文;甲七总结。
甲一明此教兴之因缘分二:乙一教法总兴之由;乙二别明此经兴起之由。
乙一教法总兴之由
诸佛如来应化世间,成等正觉,树大法幢,击法鼓演说教法,其唯一目的就是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破诸迷惘,入佛境界,得大安稳,获证涅槃。
所言佛之知见及境界者,即是众生现前本心。非离众生心性之外,别有佛以及知见和境界等事。故入佛知见者,即是明悟本心而现量觉悟本性。入佛境界者,即是究竟证悟本心。生死轮回之一切皆是由迷本心而起,故只有明见、证悟本心方能破诸迷惘,而出轮回之窘困。
众生虽然自具圆满的真如自性,但因妄覆而不现,所以要假借言教,开示标指方能悟入。故我佛释尊为明示无上菩提之道,而于无言真理之中,起方便言教而说三藏十二部经典。释尊一切言说皆是为利益众生而说,非自卖弄学问。乙一教法总兴之由竟。
乙二别明此经兴起之由分五:丙一为对治我法二执;丙二为遮断种现二疑;丙三为转灭轻重二业;丙四为显示福慧二因;丙五为发明真应二果。
丙一为对治我法二执
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阐明空性之宝典,亦是照昏瞿之明灯,能断众生种种疑网,而开启觉慧。故释迦世尊见权小行者落入单空等偏执,为破彼等谬执,亦为利益将来一切有缘众生而说此经。
凡夫众生为无明障惑覆蔽,而不知诸法无我之真意,故于诸法无我中而执有我,于无常中执著常有。由是不能随顺真理却起诸倒想,为三毒[1]等执持,故生种种烦恼痛苦。若欲令众生出离烦恼,则必当令其明诸法实相,了无常苦空之义趣,方能令彼等众生安神定志得大安稳。而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正具此德,能破除一切虚幻,显诸法真实境界,故此经乃是应众生因缘所感,释迦世尊发大悲心而说此经。
一切众生皆由不悟实相真理之故,起我、法二种倒执,由此二执起烦恼、所知二障。由我执[2]而生烦恼障,障碍自心本体,故心不解脱,造业受生而轮转于六道;由法执而生所知障,障碍本性智慧不得现前,而难获究竟解脱。纵使虽得权、小之修证,但不达诸法性相,纵出三界亦滞二乘,不得究竟成佛故名为障。
众生因有我执之故,随之而起贪嗔等颠倒。贪著世间七情六欲,不思诸法虚幻,人生无常之义趣,虽然于无量劫中经历生死轮回,亦不能彻底了悟人生真谛。更有甚者,为了获得欲望的满足,行不择手段及勾心斗角等丑恶之行,不惜造种种恶业。然而一时的满足,却招致累劫恶道之苦受,实在是愚痴的可怜!凡夫众生之所以有如是,乃皆因为误认为我为实有,故起我及我所的执著。于顺情悦意的对境生取著之心,而面对违逆之境,则起嗔之排斥之心。有情众生的贪嗔二种颠倒是有痴生起的,所谓痴即是有昧诸法实相而起,故若欲断除此三毒,则必先从破除痴暗下手。而佛经中的般若部诸经,皆是为破除众生妄执诸法实有而说,故唯有专心学习般若教法方能破妄显真。
由此故知,我法二执的根本既然是痴暗无明,那么唯有了悟诸法实相,无明方能灭尽。若无明惑业灭尽,则我法二执得除,烦恼以及所知二障则随之而断,当下即能超越生死轮回。释迦世尊为除众生我法二执之故,而说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丙一为对治我法二执竟。
丙二为遮断种现二疑
本经之全部义趣,皆是围绕着如何令根熟及根未熟之菩萨安心于道,得不退转及大自在而说。
科判中之种即根未熟之菩萨,而现即根熟之菩萨。根未熟之菩萨虽能于佛法结缘,但因不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义趣,不能发坚定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根熟菩萨虽发起菩提心,但因不悟染净无别,空有不二,轮涅一如之义趣,故难以即身而得成就。
根未熟之菩萨(指已经皈依三宝与大乘教法结缘的凡夫行者,以及二乘声闻。)菩提种子未有生起,皆因不知实相真理,故有所疑;根熟之菩萨(指权教之小菩萨)虽菩提种已经生起,但没有穷尽真空妙理,故心有所疑。彼等二种行者由有疑故,不能究竟的入于大乘胜境,心不安稳,菩提心未有坚固。
释迦世尊为断彼等二疑于此经中,随须菩提所问,而蹑迹节节断疑,如是乃至全经二十七段,皆为断疑故而宣说。丙二为遮断种现二疑竟。
丙三为转灭轻重二业
一切凡夫众生皆因轻、重二业,而感受轻、重二果。凡夫无智,于因果命运无力转变,故佛世尊为教众生转重业令轻受,灭轻业令不受,而说此经。如经中从: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至:当知是经亦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皆是在讲说如何转灭轻重二业。
凡修行佛道之人,无不想尽快的灭除罪业,而增广福德。本经之中广明如何究竟灭罪,如何积累无为功德。所谓罪由心生,凡夫心由迷种种法相而生,若依般若了悟诸法无相,而破灭相执,则一切罪障亦得以灭尽。般若乃诸法功德之源,若能悟般若义趣,于行持有相善法时,心不取著于相,则即得无相功德。
再者,诵持读诵此经可以灭无边罪业,亦可令一切重业转轻,所以在本经的感应事迹中,灭除罪业以及重业转轻屡见不鲜,此不赘述。丙三为转灭轻重二业竟。
丙四为显示福慧二因
凡修行佛道之人,皆知福慧二资粮乃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但若行者不悟般若妙理,心中未有生起妙慧,则所行一切施等六度皆落入有为福德之中,不能成为出世间之无为资粮。二乘声闻缘觉以及权教[3]菩萨真福德之性,则留滞于偏小境界,而不得增进道业。释尊为利益彼等行者,而宣讲般若义趣,明示唯有发起般若智,摄持一切所行,才能成就无相功德。
行者依般若智,照了诸法空相,而不住著法相,恒起觉观,智慧圆明,虽行种种道行,但不昧实相,如是所行皆为慧资粮,此乃成就法身之因;若行者开启般若妙慧,进而能以慧为根本,摄持施等五度,成就福资粮,此为成就应身之因。若无般若妙慧摄持,则施等五度非波罗蜜,则不是成佛之正因。故欲究竟菩提道业,则须福慧二严,方能成就两足尊之佛陀果位。此中所言之福慧,乃是无相功德与般若智慧,非是世间凡夫之世智辨聪,也非是世间有相福德。丙四为显示福慧二因竟。
丙五为发明真应二果
在佛陀时代,没有宣讲般若法义之前,凡夫众生皆执著三十二相之应化身为真佛,不知应化之身乃是真身所现影像,故执应化身而迷真身。释尊为破此等迷执,故此发明真应二果,乃是由前二因证得。前文所说福慧二因,福是无相真福,慧是般若妙慧,此二者皆是依实相为体,故非有相之因。
关于这一点,在目前的佛教界来说,人们普遍认为所谓的佛就是拥有三十二相[4],及八十种随形好[5]的形象。但在本经中,世尊却驳斥了这种观点,如经云: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再者,若从法身来说,佛是宇宙万法的本体,是无形无相的实相。法身无相,唯妙智而能契证。报化无实,唯无相功德而能圆成。真身乃应化身之体,应化身乃真身之用。若迷著幻相者,虽然见佛之应化身,但却非是真正见佛。若不被诸法幻相所迷者,虽不见幻化佛身,但却已经得见真佛,因见诸法实相之故。丙五为发明真应二果。乙二别明此经兴起之由。甲一明此教兴之因缘竟。
甲二藏摄分齐分三:乙一约一乘论;乙二约三乘辨;乙三自部种类所摄。
乙一约一乘论
此经乃是大乘教法之般若部所摄。经中唯说般若妙理遂其解行,而所有法门主伴不具[6],所述文义唯局一法,以此为验非即一乘圆教,乃属于贤首判教[7]之顿教[8]。因本经非是以渐次宣说,是无遮宣讲究竟空性之教言,故本经乃是为顿教之法。又本经以空性为体,于空中妙有所谈不多,故若仅以此观察,则非是一乘圆教[9]。
若从一切教法所流,皆依唯一真谛而起的角度来说,则为一乘圆教所摄,因所有方便教法皆依究竟方能建立之故。又本经虽宣讲真空义趣,但却不遮妙有,故本经亦是一乘圆实之教。如经中所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及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等,即心无所住而空寂,性光遍照而明然不昧。虽离诸相却不落空执,明见实相而无所见。此明空不二,空有圆融之教法,即是无上圆教。乙一约一乘论竟。
乙二约三乘辨
若就三乘教法而辨者,则有二种差别:(一)教法所诠为三,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故有三藏之别。依三乘来说,本经属于菩萨乘;(二)三藏教法为明大小二乘二教之义所说,故藏乘即分为二。
佛陀所宣教法,为成就戒定慧三学,故说三藏教法,亦即是经、律、论三藏。三学中之定学乃经藏(修多罗藏)所诠;而戒学则是律藏(毗奈耶藏)所诠;后之慧学乃是论藏(阿毗达摩藏)所诠。此经于三藏中属于经藏所摄。
三藏教法所对应者,乃是大小二乘,故亦有大、小乘三藏之别。以大小二乘三藏教法而言,此经乃是大乘三藏教法。乙二约三乘辨竟。
乙三自部种类所摄
本经乃是讲述般若妙慧之经典,故属于般若部所摄。般若部中之《大般若经》依梵本三十万偈译成汉文六百卷,总为十六会,而说法处却别有四处。说《大般若经》之四处:即灵鹫山、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竹林精舍。第一至第六会乃是在王舍城灵鹫山而说,第七、八、九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第十会在他化自在天说,第十一至十四会还同前誓多林说,第十五会也是在灵鹫山说,第十六会是在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说。
此《金刚经》是在第九会时宣说的,梵本有三百偈,而译成汉文则为一卷二十七段。
总而言之,此经乃大乘圆顿教法,大乘三藏中经藏所摄,般若部中第九会而说。乙三自部种类所摄。甲二藏摄分齐竟。
甲三明宗趣及能诠教体分二:乙一总明宗趣及教体;乙二别明宗趣。
所谓宗趣者,乃是经法所表诠之核心要义及法之作用趣向。而教体者,乃是能表诠宗趣的教义,教则以文字般若为体。
若以当今之语言来说,即是佛教教法的宗旨(宗)及目的(趣)。经文是文字教体,文字中所表之义乃是教义,而教义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佛教之宗趣。所以教义是由教言而宣说的,故文字般若是教之体。
乙一总明宗趣及教体
般若有三种:即实相、观照、文字般若。实相般若乃是毕竟空之空性,属于般若之体。所以,也是本经所表诠之宗趣,而观照及文字般若,乃是能诠之教体。即正所谓:依文字般若开解通达实相般若之义趣,发起观照般若之修持,而圆满证悟实相般若之境界。故实相般若乃是所诠之宗的核心要义,亦是最终所归趣。文字般若以明理为要(修行者依文字般若,而起闻思,则能通达法义,明白法理,不生颠倒。),而观照般若以摄事为要(修行者欲成就菩提道之修证,当于随缘对境中以空性智慧摄持,于一切事行心不颠倒散乱,常住清净正念之中。),理事相融方能证入实相般若之毕竟空的境界。
若依明理起事之角度而言,则理为教体,而事为宗趣。若如是分析,本经则依文字般若为教体,发起观照般若为宗旨,证入实相般若为趣向。乙一总明宗趣及教体竟。
乙二别明宗趣
若依教法与义理相对的角度而说,则立教为宗,而义理为宗归趣之处。是故,本经以立般若教为宗,明诸法皆空之义为归趣。
若依因与果相对而言之,则以明因为宗,证果而为归趣。本经中所言之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以及应无所住等,即是明因地修行并如何调伏自心,而成菩提因行。故依如是角度来说,则本经是以明菩提因行为宗旨,证究竟极果为归趣。
若依人与法相对而说,则般若教法为宗,而人则为归趣,因为众生依般若教法得成佛道故。如《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佛告文殊师利:我本行菩萨道时修诸善根,欲住阿鞞跋致地,当学般若波罗蜜。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学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解一切法相欲知一切众生心界皆悉同等,当学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欲学一切佛法具足无碍,学般若波罗蜜。
若从理与事相对的角度而言,则以明妙理为宗,发起六度事行为归趣。因为若不明般若妙理,则不能发起菩萨六度万行,所以本经是以明般若教理为宗,发起六度为趣。菩萨行者日常所行施、戒、忍、精进、禅定等,皆依般若妙慧为本,故而彼等称为波罗蜜。若前之五度不依妙慧摄持,则非是波罗蜜。因若无无为妙智所摄,施戒等皆是有为福德,非出世间功德,既非是出世功德,又何能言到彼岸?况且一切事皆依理所摄,若无般若妙理摄持,一切六度万行皆非能到彼岸之正行。
若依境与行相对而言之,当以境(实相般若境界)为宗,以行(发起六度万行)为趣。因显发阐明境教真实不虚者,是欲成其菩提行故。此中境亦即是佛陀境界,涅槃境界。若修行佛道之人不能了悟实相般若境界,则必不能知佛陀境界之殊胜,如是则亦难发起真正求佛道之心。所以若从境行而言之,则明境教乃是本经之宗旨,而发起菩萨六度万行乃最终所行。这也就是说修行佛道的人,以成就佛果为宗旨,但成佛最终的目的却是为度众生。
愚僧于此科中,以教理、因果、人法、理事、境行五种差别而明宗趣,也是为了令诸位同修道友,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般若于菩提道修行的重要性。
佛陀教法的建立,即是为了令众生明真理而设立。若修行佛道之人,欲明悟真理,必当依教而起闻思,方能明理而生定解;依所生定解,方能了知何为成道之正因,具足究竟正因,才能成就涅槃之归趣;然而修行佛法,及成就道业,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饶益众生,故而菩萨成就佛道之最终归趣是为度化众生。菩萨利益众生,若不以般若教法为宗,则不能破除众生迷执,亦不能断众生轮回之根;修行者若欲成就佛道,还当以明理为宗,依所明道理,发起事行而为归趣,如是理事双运,则能快速成就道业;修行者欲成为真佛子,当明悟诸法实相,以现量明悟实相之境界,而摄持一切所行,境行相应,则是真菩萨佛子。乙二别明宗趣。甲三明宗趣及能诠教体竟。
甲四解释经题分二:乙一判经题所属;乙二释经题名相之义。
乙一判经题所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依汉传佛教之判题种类,则本经题为法喻立题。汉传佛教的古大德判别经题有七种:单三、复三、具足一。
单三:即是单一以人、法、喻建立的经题,名为单三。例如:《舍利弗所问经》是单人立题,《证契大乘经》是单法立题,《金光明经》单喻立题。
复三:即是以前三种的两种互相组合而形成的经题,如人法、人喻、法喻,此三种称之为复三。例如:《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是人法立题,《如来师子吼经》是人喻立题,《妙法莲华经》是法喻立题。
具足一:即是人法喻三者组成的经题,例如《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这个经题就是人法喻三者具足。大及首楞严是譬喻,佛及菩萨是人,如来密因修证了义是法。又如《佛说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以及《大方广佛华严经》等,皆是人法喻三者具足,故称为具足一。
以上七种立题,乃是大部分汉传古德所用。然而在古大德中也有判经题为五种、八种、九种的,隋代三论宗祖师吉藏就是判经题为五种,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则判经题为八种以及九种。
慧远大师在《维摩义记》卷一则立法、人、事、喻、人法、事法、法喻、人事等八种,而在《观无量寿经义疏》中则除去人事,另加处、时,而为九种。他的这种判经题的方式和藏传佛教基本相同。乙一判经题所属竟。
乙二释经题名相之义
[金]有清净、影现分明、宝中最上、不可摧毁、破坏诸物等义。
[刚]乃坚固、常住之义。
[金刚]梵语跋折罗。帝释天有法宝名为金刚杵,能摧毁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乃一切金属中最刚最锐,故名为金刚。此金刚宝薄福者难见。
金刚之义有十四德:能破、清净、体坚、最胜、难测、难得、势力、能照、不定(置日中,颜色不定)、主(众宝之主)、能集(若得金刚,一切宝物自然汇集)、能益、庄严、无分别(虽有众德,但无分别)。如《梵网经古迹记》卷二云︰金中精牢曰金刚。《金刚仙论》卷一亦云:其体坚实能破万物,万物不能坏于金刚。而《涅槃经》云:譬如金刚无能坏者,而能碎坏一切诸物。无著菩萨云:金刚难坏、能断、细牢故。细者智因,牢者不可坏。
题目中之[金刚]二字乃是喻般若妙慧最极无上,能勘破诸无明幻相,摧毁业际颠倒等妄想,能拔济众生而出苦轮。一切众生虽受无明覆蔽,但般若妙慧本自具足不假外得,故众生虽受轮转,但所具之般若妙慧并未被无明所坏,只是受障而隐不得显发而已。若修行者能开发本有之妙慧,则必能摧破烦恼、所知、无明三障,如是亦能灭尽三有轮回。
[金刚]二字又喻般若妙慧乃是由不动本心而生。心乃真心,慧是真慧,非分别识心所起。真心清净不染一切,真心无相非诸缘合,离诸边乃是大空本体。空性能出生一切诸法,又不为诸法所障所染,故如金子一样纯净。真如自性离诸边因缘等相而不生不灭,故如金刚不动不坏。由如是等义,而知[金刚]乃喻真心,故真心之异名亦称为金刚心。如《教行信证》云:真实心即是金刚心。
从[金刚]二字所具之能断、能破之义来观待,则说明般若妙慧能破无明,能断烦恼。故唐义净三藏翻译此经时,把经题译为《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而隋笈多三藏则译为《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在六种译本中只有前二种经题不同,其它四种皆是相同的。
菩萨行者由般若智慧照破无明暗障,觉诸法皆空之实相境界,而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勇猛心,安住于空、无相、无愿中,其信心以及愿心不为诸烦恼结使所动,如金刚宝能成就满足一切,而又不为一切所坏,故称为金刚心。如《大智度论》云:一切结使烦恼不能动,譬如金刚山,不为风所倾动,诸恶众生魔人来,不随意行,不信受其语,嗔骂谤毁,打击闭系,斫刺割截,心不变异诸虫采啮,无所亏损,是名金刚心。由是故知,若诸行者欲成就道业悉地者,当觉起般若妙慧,摄持一切所行,依妙慧所起之信、力、愿等皆坚固不动,如此方能成就无为功德。如[金刚]所具能集之义,空性智慧能生世出世间一切功德,故能成熟行者道业。
[金刚]能集一切诸宝,然非任何所成。真心亦复如是,能生诸缘起法而自非缘起,具众妙德而无动摇,虽遍觉诸法但不起分别。真心具如是等义,故以金刚喻之。又真心乃般若妙慧之别称,故真心本不生灭,因此别名为金刚心。
又本经之经题中[金刚]二字,亦指真心佛性。因般若乃是佛智,唯有真心而能现起。故此中隐喻,欲成就般若妙慧而度烦恼河者,当以得悟真心为本修因,方能成就菩提道果。由如是角度而来分析,则本经题亦可判为单法立题,因金刚乃是真心之名,为般若妙慧之体,故整个经题唯法而立。
本经中整体要旨,即是为令佛子断疑生信,故而经题中[金刚]之内意,是说明成就佛道之正因,唯以得悟佛性而为本因。只有得悟佛性才能现起般若智慧,由是方能生起究竟正见,而断除凡夫之疑网。若疑网脱落胜解萌生,则已获得成就佛道之正因矣!
[般若波罗蜜]智慧到彼岸之义。如《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云:佛言:得第一义,度一切法到彼岸。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复次须菩提,诸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用是般若波罗蜜得度彼岸,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诸佛圣者皆依般若智慧了悟诸法实相,而度脱生死轮回,故般若波罗蜜即是到彼岸之意。
[般若波罗蜜]中所具之智慧义,非世间智慧,乃是出世间无为智慧。世间智慧是分别心所生,不能断除无明惑业,亦不能令众生出离生死轮回,故非是佛法中所说之智慧义。般若智慧能照了诸法实相,穷尽万象底源,乃无相真慧,故为出世间之妙慧。
又般若波罗蜜亦即是诸法实相,如《大品般若经》中云:复次须菩提,诸法如法性实际,皆入般若波罗蜜中,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又如《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般若波罗蜜无边无际,无名无相,非思量,无归依,无洲渚,无犯无福,无晦无明,犹如法界,无有分齐,亦无限数,是名般若波罗蜜。远离一切戏论之大空本性,即是般若波罗蜜,一切法无自性不可得是般若波罗蜜义,如《大品般若经》中云:复次须菩提,分别筹量破坏一切法,乃至微尘,是中不得坚实,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乃是梵语音译,因其含义深广,故保留原梵语而不翻。若将般若二字翻译为智慧,则容易与世间分别智混淆,故不翻。如《大智度论》卷十八云: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到一切智慧边,穷尽其极,故名到彼岸。又菩萨获证般若妙智,照见诸法皆空,而发起六度万行,能令自他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而到涅槃彼岸,故菩萨二利之行皆称为般若波罗蜜。如《大智度论》卷八十五又云:一切菩萨道名菩萨行,悉遍知诸法实相智慧,名般若波罗蜜。由是义故知,本经所言之般若波罗蜜乃是大乘妙慧广行,而非是凡夫以及二乘之智行。二乘声闻缘觉虽心慕般若波罗蜜,但因住著涅槃果位等相,而终止化城。如《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云:凡夫人虽复离欲,有吾我心著离欲法,故不乐般若波罗蜜。声闻辟支佛虽欲乐般若波罗蜜,无深慈悲,故大厌世间,一心向涅槃,是故不能具足得般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菩萨成佛时,转名一切种智,以是故般若不属佛,不属声闻辟支佛,不属凡夫,但属菩萨。般若波罗蜜乃是菩萨道之本法,若离般若则菩萨道无法建立,故菩萨六度万行,亦称为般若广行。般若波罗蜜非是二乘智慧境界,乃是菩萨所具。故如《优婆塞戒经》卷七亦云:是智慧非波罗蜜者,所谓一切世间智慧、声闻缘觉所行智慧。是波罗蜜非智慧者,无有是义。是智慧是波罗蜜者,所谓一切六波罗蜜。非智慧非波罗蜜者,所谓一切声闻缘觉施戒精进。
般若波罗蜜乃是一切大乘道之基,大乘之教法、行法皆依般若义趣方能安立,若无有般若毕竟空之胜解摄持,则菩萨所行一切六度等事皆无所依。如《放光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欲使一切立于布施、戒、念,作务劝助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又诸经皆云:一切诸佛皆从般若中出。般若是诸佛之母,所以菩提道之一切功德皆依般若成就,如《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中显相品云:大王!一切药草皆依地生;一切善法皆依般若波罗蜜生。
[经]音译作修多罗,一般译为契经、正经、贯经。凡佛陀所讲之教言皆可名为经,佛经中有一部分虽然非是佛陀亲口所说,乃是佛之弟子菩萨及阿罗汉说的,但这部分经典是佛陀加持弟子说的,故也称之为佛经。如《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
[经]有贯穿、摄持、路径、常住不变等义。
佛陀一生中所弘扬之教法,当时并没有整理成册,经典的形成,乃是在佛圆寂后,由诸菩萨及阿罗汉等佛弟子,通过三次结集而成。佛陀的圣贤弟子们,把佛陀的教法整理归类,其目的是为了不令佛法散失。譬如:分散的纸张,若有风等吹拂,极易散落,如果整理成书函以线胶等贯穿成册,则不易散失。故而,诸大菩萨及大阿罗汉等,将佛陀所弘扬之义理分门别类,形成有系统之教体,如是贯穿佛之教言,而不至于教法散失隐没。因此,凡是佛教之经典的经字,都有贯穿之意;又佛陀一切言教,皆是应众生机缘而说,因能契众生之机,亦能契实相之理趣,故佛陀圣教之言,又称为契经;又众生由教法摄持,能悟因果等生死幻相之理趣,从而照见诸法实相,方能不散流于恶趣,所以经亦有摄持之意。
凡诸佛子,皆依止佛陀之教法而领悟诸法真谛,一切所行依教法摄持,佛法乃是众生成就菩提道之路径,故经有路径之义。
又,佛陀教法乃是真心极显而说,非是分别心所生的知识。因此是绝对的真理,离三时变迁而常住,故有常住之义。又虽教化世间,但不受世法染著,故经有不变之义。
又《华严经疏》中说经有五义:一涌泉义:涌泉义者,谓如来正教,义无穷尽,犹如涌泉,注而无竭也;二出生义:出生义者,谓如来正教,义理深长,展转出生而无尽也;三显示义:显示义者,谓如来正教,显示事理,无有隐覆,而能开悟群迷也;四绳墨义:绳墨义者,谓如来正教,如彼绳墨,楷定正邪,令诸众生归于正道也;五结鬘义:谓结鬘因线,线能贯华结以成鬘者。取贯摄之义,以喻如来正教,贯穿诸法,摄化众生也。
[金刚般若波罗蜜]是本经之别名,因有别于其它经典之故。而经字是一切经之通名,因所有经典共用故。
[金刚般若波罗蜜]此七字,若和在一起而究竟解之,则即是如来之意。因金刚即如实、不动、不变之意。所言如实者,乃诸法如义,不动者乃无相空性,不变者即是实相。又金刚乃绝对坚固之意,一切诸法中唯有实相境界,乃究竟不坏不灭。再者,从金刚破坏摧毁之意来看,唯有如实绝对之真理,能摧毁破灭一切邪说邪见。所以金刚乃如来之如义,而般若波罗蜜即如来之来义。此中般若波罗蜜是到彼岸之意,而如来中之来,即是来去之意。正所谓:乘如实真理之道,去涅槃彼岸,驾驶真理之舟来渡众生。因此,若了悟此经题与如来二字的含义,则必能领悟个中精髓。
若依体、用、趣向三者的角度解释,则[金刚]是不动真心,故是为体;而般若乃真心妙慧,是真心之慧用;波罗蜜乃是涅槃彼岸,为般若之极境。不动本心妙慧能令一切有情出离生死而达涅槃彼岸,故为前二者之归趣所向。
但若依基、道、果三者而言,则金刚心为成佛之正因,即是成佛之基;而般若妙慧乃是正助,乃菩提道之行法,故是道;波罗蜜是道之趣向的极果。
总而言之,本经题所蕴含之法义,即是说明:欲成就究竟涅槃之果位,必当以了悟不动本心之实相般若为因,发起般若观照之智为正行,以大悲行施、戒、忍等为方便,现量圆成离戏空性而为究竟。
如是则知,本经是以阐明诸法毕竟空为要旨,断除空有诸疑为总纲,发起行者现空等持之行为教行,依经之诵持灭罪积福为方便,证入般若空性为归趣。
又[金刚]者乃不动本心,所谓之不动本心,即是众生生灭身中不生灭之自性。一切众生之生灭身中皆有不生灭之自性,如《楞严经》中佛陀为波斯匿王以色身变异,而众生所具之见闻等性不变之理趣,阐明不离见闻根性,即是自性无生无灭之涅槃境界。而本经题之金刚亦是标明身中不动不变者,即是般若空性。故欲成就佛道者,当证悟此性,才能到达涅槃彼岸。也正所谓是:欲证不生灭之涅槃,当悟不生灭之本性,方能证入涅槃境界。乙二释经题名相之义。甲四解释经题竟。
甲五略述译者简史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姚秦]这是朝代名,是属于我国东晋十六国时期,若以公元纪年则是在公元304-439年,这是译者翻译经典所在国家之时代。
[天竺]是译者之故乡本国,是古印度的别称。当时的古印度地域非常广博,分东南西北中五大域。我国的新疆以及西藏部分地区,在古代时期曾属于印度。
鸠摩罗什法师的出生之地是在天竺的龟兹国,而龟兹国即是今新疆自治区库车县一带,北倚天山,南对昆仑,西通疏勒,东接焉耆,为丝路北道之要冲。
在唐末宋初时期以前,新疆地区都是信仰佛教的,直至宋朝初期被伊斯兰军队征服,从那以后新疆各地才成为了伊斯兰教信徒所聚集的地方。
[三藏]在佛法中是指经、律、论三藏教法,而此处则是三藏法师的简称,所以此处之三藏乃是标明译者在佛教中的学识及资历,也就是通达经律论三藏教法之法师的尊称。翻译本经的鸠摩罗什法师,乃是通达大小二乘三藏的法师。
[鸠摩罗什]汉意为童寿之义,即少时便有长者风范,故称为童寿。法师乃是东晋时期最具盛名的佛教译经师及僧教育家。
[鸠摩]乃是俗家之姓氏,罗什乃是法师的名字。名字汉义为童寿。在汉传佛教来说,出家的僧侣完全抛弃俗家姓氏以及名字,而另起法名以及字号。其实在原始佛教中并没有这样的例子,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佛陀诸大弟子的名字得到考证。
罗什乃天竺龟兹国[10]人,其先代乃是婆罗门种族,在印度世袭国相之位。
罗什之祖父名达多,风流倜傥,喜好广交朋友,故名重于国,为国君所器重,而拜为国相。
罗什之父名鸠摩炎,从小聪明有懿节,淡泊名利,笃信佛法。在其成年后,按当时相位世袭之制度,必定要继承祖上的宰相之位。但他心慕佛法,不喜世俗之名利地位,故毅然舍弃相位而发心出家。
他出家后勤学佛法,后东度葱岭[11]前往龟兹国,因他舍弃相位而出家,在当时也是名动天下。龟兹王也早闻鸠摩炎之大名,心中对他充满敬仰。当听闻鸠摩炎来到了龟兹国,国王自己率领文武大臣出郊外而迎接。最后见鸠摩炎具大智慧辩才无碍,通达教法,故封鸠摩炎为龟兹国师。
当时,国王有一妹妹年方二十,名耆婆,非常聪明,思辨敏捷,而且具足过目不忘之特殊能力,凡诸法义皆能一闻而即复诵。不仅内在具足如是智慧,且其身体上有代表祥瑞的赤黡,相貌也非常美丽。其美貌之名誉满周边诸国,故诸国王都欲娶她为妻。而公主耆婆只重才智德行,不重世俗地位,故对各国王者之求婚不予理睬。
但当耆婆公主见到鸠摩炎后,即被鸠摩炎的才智倾倒,因此油然生起了难以抑制的爱慕之心。但因鸠摩炎乃是出家僧侣,虽心中爱恋却也无奈。本想放弃这种情感,但由于往昔之因缘力故,虽欲断绝,而爱慕之心反更增盛。最后鼓起勇气向鸠摩炎表白心意,但遭到了拒绝,因此心中闷闷不乐。从而患了心病,日渐消瘦。
国王见自己的妹妹有心事,每日不开心,故问其何故不开心。耆婆公主最后将自己的心事告诉了国王,并说明此生非鸠摩炎不嫁。国王虽知逼迫僧众还俗有大罪过,但因疼爱其妹之故,最后逼迫鸠摩炎还俗迎娶公主耆婆。鸠摩炎虽道心坚固,但深知此中有大因缘,故还俗娶耆婆为妻。
耆婆与鸠摩炎结婚后,不久就怀上了罗什。自从耆婆怀上罗什后,就觉得自己神悟超解,而且是平日的几倍。
当时,耆婆听闻雀梨大寺名僧辈出,而且还有得道之高僧。心生敬仰,故即与王族中之贵妇、小姐及具有德行的出家尼众,前往设供请斋听法。在寺院中设供请斋完毕,后来听法时,耆婆忽然间就通达了天竺语。而且在闻法之问答中,其难问之辞必穷渊致。当时大众见如是等稀有之事,皆出声赞叹。在众中有一阿罗汉,名达摩瞿沙说:此女有如是通智,其所怀必是智子,如佛陀时代之舍利弗在母胎中亦能现如是等稀有之事。
当鸠摩罗什出生后,其母耆婆公主欲发心出家,而其父鸠摩炎不同意,故未能遂愿。后来耆婆又生下一子,名弗沙提婆。生下罗什之弟弗沙提婆后,在一次出城旅游时,看到山林坟间到处都是散落着人的枯骨,于是心中有了极深的感触,悟到了凡轮回中的一切皆苦,无有真乐,故而发誓此生必定要出家修道。但因丈夫不同意,便发心若不许出家就绝食,最后在绝食六天后,鸠摩炎看到耆婆已经奄奄一息了,怕耆婆真的有个好歹,故同意了她出家的要求。并劝耆婆进食,但耆婆执意要落发后才吃饭,无奈之下,鸠摩炎即请尼师等众来家中为耆婆落发,耆婆在剃度后才开始进食。耆婆出家后的第二天就受了比丘尼戒,她出家受戒后就一心专学禅法。昼夜精修,不久就证得了初果罗汉的境界。
鸠摩罗什在七岁的时候,也发心出家了。他出家后,充分地显示出自己的不凡,从师受经日诵千偈而不忘。每一偈颂有三十二字,故千偈即是三万二千字。字数虽然如此之多,但罗什一日之中就能背会。他不仅记忆力超凡,而且思辨的能力也非常厉害,老师讲过一遍,他就能通达其义。
当时龟兹国的人,因为其母乃是国王之妹的缘故,供养亲近者非常多。因如是因缘,而使得耆婆和罗什很难得以清净,因此耆婆就带着罗什躲避到外地。当时的罗什年仅九岁,随母渡辛头河至罽宾[12]。
在彼国遇到了当时著名的大德法师槃头达多,法师乃是罽宾王之堂弟。师渊粹有大量,才明博识独步当时,三藏九部[13]莫不该练。据说槃头达多从早上到中午就能造一千佛法偈颂,从中至晚上亦能作千偈。因法师具足如是通智,故而名播诸国,无论远近之佛子皆亲近法师。
鸠摩罗什到罽宾后即崇以师礼,从其受学《中阿含经》与《长阿含经》共四百万言。槃头达多在教导罗什的过程中,感受到罗什的不凡,故经常赞叹罗什神俊非凡。由于槃头达多的赞叹,也使得罗什的名声为罽王所闻,为考证罗什之不凡,国王即请罗什入宫,集诸外道论师,而举办辩论大会。当诸外道论师看到年幼的罗什后,他们心中很是不屑,认为如此年轻的人能有什么智慧。但令大家想不到的是,在整场的论议中,罗什以自己超凡的智慧,挫败了所有外道论师。最后使所有外道论师折伏而愧惋无言。
罗什在辩论中获得了胜利,罽宾王更是从内心深处恭敬罗什。将外国进贡之肉、粳米、面等各三斗,酥六升而供奉罗什。国王差遣大僧五人,沙弥十人,每日往罗什所在寺院探视侍候罗什,国王持弟子礼恭敬承侍罗什。其母耆婆见国王对罗什尊崇如此,恐怕长此以往对罗什之修行无有利益,故在罗什十二岁时,耆婆携带罗什回到龟兹国。
龟兹诸国听闻罗什之名,知其已经返回龟兹国,故皆以重爵之位欲聘罗什为官。罗什虽然年幼,但本就是具大智慧之人,故而对世俗之高官厚禄不屑一顾,因此也就毫无迟疑地拒绝了世俗之官位。
时耆婆将罗什带至月氏北山(今甘肃与新疆交界处)修行。有一罗汉见而异之,告诫罗什母道:常当守护,此沙弥若至三十五不破戒者,当大兴佛法度无数人,与优波掘多[14]无异,若戒不全无能为也。
罗什进到沙勒国(今新疆库什一带)见巨大佛钵,玩心顿起,将其顶戴于头上。将巨钵顶在头上后,心中生起分别念:钵形如此巨大,为什么这么轻呢?此分别念生起的刹那,罗什即感觉到顶上之钵重不可思,无力顶戴,故从顶落下。母亲问他何故将佛钵掉落于地?罗什答:儿心有分别,故钵有轻重。其母见罗什深悟一切唯心造之义趣,心中非常欣慰。
母子二人在沙勒国停留一年,当年冬季罗什诵阿毗昙,虽无人教授其义趣,但罗什却能于十门修智诸品而备达其妙,又能于六足论[15]之诸问难无所滞碍。沙勒国有三藏沙门名为喜见,见罗什如是超群的智慧,心生欢喜,而劝请其王道:此沙弥不可轻,王宜请令初开法门。凡有二益:一、国内沙门耻其不逮必见勉之。二、龟兹王必为罗什而出使我国,必来交好。沙勒国王闻其所言很有道理,即设大法会,请罗什升座讲说《转*轮经》。龟兹王闻法讯后,果然遣重使出使沙勒国,感谢国王对罗什的照顾与恭敬。
罗什在说法之闲暇时,经常寻访参学外道经书。他善学韦陀含多论,多明文辞制作问答等事。又博览四韦陀典及五明诸论,阴阳星算莫不必尽,妙达吉凶而言若符契。
罗什生性率达不拘小节,有诸修行者不知罗什内在境界,故而对罗什之行为颇存怀疑。然而罗什自无愧于心,故也不介意大家如何看待自己。
当时,有莎车王子与参军王子兄弟二人,不喜王位而乐佛法,后抛弃王位而出家修道。兄字号为须利耶跋陀,弟字号为须利耶苏摩。苏摩才伎绝伦专以大乘为化,其兄及诸学者皆共随侍而学。罗什亦宗而奉之,亲好弥至。苏摩后为罗什说《阿耨达经》,当讲到阴界[16]诸入皆空无相时,罗什心生不解而问道:此经更有何义,而皆破坏诸法?答:眼等诸法非真实有。罗什之所以有如是之问,乃是因其从未听闻过大乘教义,而他所学之小乘之教义,与此处所宣讲之大乘教法有所不同,故有如是疑问。在小乘教法中,认为眼等物质五根,乃是虚幻假法,而胜义根为实有。故而,当罗什在听闻到阴界诸入皆空无相之时,以自己所执胜意根为实有的观点,而问须利耶苏摩。苏摩则进一步以凡据因而成之法皆是无实的观点,驳斥罗什之所说,使他哑口无言。
从此以后,罗什即开始研核大小乘教义之差别。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才知道大乘所宣讲之教理乃是有所归趣的。有此认识后,遂专务方等[17]诸大乘教法。罗什舍小乘而入大乘后,曾感叹道:吾昔学小乘,如人不识金,以鍮石为妙。
鸠摩罗什不管学习任何知识都是非常的认真,专学大乘教法后,为通达大乘义要而广闻博思。在大乘教义中他偏爱中观的观点,故而常受持读诵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中观论著。
未几,罗什便随母到温宿国[18]。当时在温宿国有一个道士,神辩英秀振名于诸国。此道人手击王鼓而自誓言:论胜我者,斩首谢之。罗什闻后即至彼处与之辩论,最后道人被罗什辩败,归依罗什座下。由此事件之故,罗什之名遍满温宿国诸国。
龟兹王得知罗什在温宿国,便躬往温宿迎罗什还国,祈请他广说诸经。此时的罗什已经声名显赫于四方,无论内道还是外道皆宗仰之。
罗什在二十岁时受戒于王宫之中,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过了一段时间后,其母耆婆辞别罗什前往天竺。于临别之时,对龟兹王授记道:汝国寻衰,吾其去矣,行至天竺进登三果。又对罗什说道: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传之东土,唯尔之力。但于自身无利,其可如何?罗什道: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蒙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
耆婆走后罗什留住于龟兹国,驻锡于新寺。后于寺侧故宫中,初得放光经。从而精进披读,由精进故魔来相扰,以神通力障蔽文字而不显。罗什知道此乃魔障所为。虽遭如是魔障而誓心不退,魔见不能障碍罗什,故无奈而去,书上之经文又显现了出来。经文复原后继而习诵之,但突闻空中有人说道:汝是智人何用读此?什答道:汝是小魔宜时速去,我心如地不可转也!
罗什在龟兹国停住两年,期间广诵大乘经论洞其秘奥。龟兹王为请师常转*轮,造金师子座而供养之,并以中国之名贵丝绸做成锦褥,铺在法座之上。
法座造成后,即请罗什升座说法。师因念自己的老师仍未悟大乘教法,故为度化自己老师之故,不欲常住龟兹国,而欲离去度化自己的老师。但正当罗什欲离龟兹国之际,其师槃头达多忽然来到龟兹。
龟兹国王见大师远来,而问道:大师何能远顾?达多言:一闻弟子所悟非常,二闻大王弘赞佛道,故冒涉艰危远奔神国。罗什见老师已来,正好能圆了自己的心愿,遂为师说《佛说有德女所问大乘经》,此经多明因缘空假。然罗什与其师以前是不信这种道理的,因此故先为师说此经,以破其谬执。
然其师问罗什:汝于大乘见何异相而欲尚之?什说:大乘深净明有法皆空,小乘偏局多诸漏失。
师闻罗什语而道:你说一切皆空,这样的道理太可怕了!哪有这样的道理呢?你为何要舍有法而爱著于空呢?这就如同往昔之时,有一个狂妄愚痴的人请人纺线,他要求所纺织的线要最细。纺织师傅特意细心地纺出最细的线,其线细若微尘一样,若不注意都看不见有线存在。但这个狂人还是嫌线粗。纺织师傅听后很是生气,就指着面前虚空说:这是最细的线。而狂人道:那为何看不见呢?织师道: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何况他人!狂人闻言后大喜,将工钱付与了织师。我今亦以此义而对你说,你所说之空法亦如此喻也!
罗什闻师所说言语及譬喻后,耐心的为师开示,如是往复开示经一月有余。其师才真正信服,后随即反过来拜罗什为师。而更说道:和尚是我大乘师,我是和尚小乘师。
经此事后,罗什之名更是遍传西域诸国,各国信服而叹其神骏。每年讲法时,诸王皆长跪法座两侧,以自身体而为登法座之梯凳,请罗什踏背而登法座。诸王对罗什之恭敬,可谓是隆重至极!因此罗什之声誉不仅在西域广为流传,即使是当时的中国亦有所闻。
时,正值中国南北朝时代,前秦世祖宣昭皇帝符坚称帝于关中。苻坚乃是一个贤明君主,治理国家备具功业。当时有外国前部王及龟兹王弟,来朝见苻坚。二王见到苻坚后,广说西域诸国物产丰富,祈请苻坚帮助自己争夺王位,并表明愿意归附苻坚。
至符坚建元十三年岁次丁丑正月,有太史[19]启奏说:天有异象,西边有一颗非常明亮的星出现。这即是说明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
苻坚闻所奏而言: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沙门释道安。但即是西边之星,定是指罗什而非中原之道安。随即便派遣使臣出使龟兹国,向龟兹国王所求罗什,但遭到了拒绝。
至十七年二月,善善王、前部王等,又请苻坚派兵西伐。后十八年九月,苻坚任命骁骑将军吕光、陵江将军姜飞,汇合前部王及车师王等,率兵七万,西伐龟兹及乌耆诸国。
临出发前,苻坚为大军饯行于建章宫。苻坚对吕光说道:夫帝王应天而治,以子爱苍生为本,岂贪其地而伐之乎,正以怀道之人故也。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大宝,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
吕光率大军攻城略地,一路势如破竹,直奔龟兹国而来。此时身在龟兹国的罗什对国王说道:国运衰矣,当有劲敌,日下人从东方来,宜恭承之勿抗其锋。奈何!龟兹国王白纯不欲将罗什献出,故而领兵迎战吕光。最后龟兹国王白纯战败,被吕光当场杀害。后吕光立其白纯之弟白震为龟兹国王。
吕光掳获鸠摩罗什,看他年纪尚小,不知他智慧高深,就把他当凡夫俗子来戏弄。强迫鸠摩罗什与龟兹公主成亲,鸠摩罗什苦苦请辞。吕光又命令鸠摩罗什骑猛牛、乘恶马,想看看他从牛背和马背掉落的滑稽相。几番的恶意欺负,鸠摩罗什都忍辱负重,丝毫没有怒色。最后吕光感到惭愧,才停止轻慢的行为。
吕光率军返国,中途在一山下安营扎寨。待将士们休息后。罗什来见吕光,并告诫吕光:不可在此扎营,否则会有事情发生,令士兵徒增伤亡而狼狈不堪。应当于高处安营。吕光自恃多年用兵,深知地理安营扎寨等事,并不接纳罗什之告诫。结果至深夜时,天降大雨而洪潦暴起。水深数丈,营寨被洪水冲毁,士兵死伤数千人之多。
事后,吕光想起罗什先前之告诫,才知罗什确实有神异之处。后悄悄地问罗什以后当如何?鸠摩罗什又对吕光说:这凶险死亡的地方,不宜久留,推算时运和定数,你应赶快率兵返国,中途一定可发现福地,适合居住。
吕光听从鸠摩罗什的建议,迅速率军离开。当大军到达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时,闻知苻坚已被姚苌杀害。吕光遂下令三军缟素服丧,并自立为帝,国号凉(史称后凉),建元为太安。
太安二年(公元387年)正月,姑臧的地方刮起大风。鸠摩罗什说:不吉祥的大风,显示将有叛乱发生,但不必劳师动众,自然能平定!
果然,至吕光龙飞二年,张掖的临松、卢水胡、渠男成、蒙逊等人造反,公推建康太守段业为盟主。
吕光即派遣爱妾所生的儿子──秦州刺史太原公吕纂,率领精兵五万前往讨伐。当时人人认为段业等只是乌合之众,而吕纂拥有威声,势必能够平定乱事。吕光也满怀信心去拜访鸠摩罗什。鸠摩罗什说:我观察此行,并不能获胜而归。
不久,吕纂在合梨被打败。后来,郭馨也起兵作乱,吕纂便率领大军返回,又被郭馨打败,全军覆没,吕纂只得弃甲归国。
吕光非常器重大臣张资,有一次张资卧病在床,吕光十分焦急,延请许多名医来为他治疗,但是医药无效。正在吕光焦急之时,忽然有一位国外的修行人,名叫罗叉,自称能治疗各种疾病,并且非常自信的说能够令张资病愈。吕光信以为真,赏赐罗叉许多珍宝,请其为张资看病。
鸠摩罗什知道罗叉骗人,就前往告诉张资:罗叉不能治愈你的病,只有徒劳无功罢了!人的运数虽然隐微不见,但可以某些现象来测知。说完后,鸠摩罗什就用五色丝结绳,然后燃烧成灰,再投进水中。罗什说:如果灰末浮出水面,又聚合成丝绳的样子,这就显示张资的病不能痊愈。若灰在水面上散开,而没有聚成原来的绳子模样,这就表示张资的病能痊愈。结果,当罗什将烧成的绳灰,倒在水里时,于刹那间绳灰便浮聚在水面,又结合成原来丝绳的模样。张资看到这个情景后,知道自己确实不能痊愈了。
张资服药几天,便病故了。不久,吕光也死亡了。吕光的太子吕绍便继承帝位,但过了几天,吕纂杀害吕绍而自立,建元咸宁。
吕纂咸宁二年,怪事连连。发现一只母猪生下小猪,一身三头。又夜里有飞龙从东厢的井中出现,而爬到大殿前蟠卧,等到天亮时就消失了,吕纂认为这是一种祥瑞,所以称大殿为龙翔殿。不久,又传来有黑龙在九宫门飞跃的消息,于是吕纂又把九宫门改为龙兴门。
鸠摩罗什对吕纂说:近日妖猪出现,是象征怪异的事将发生。潜龙出游,也不是吉祥。龙属于阴类,出入有定时,但是近时常常出现,象征灾害要来临。一定会发生部下篡位的事,你应克己修德来挽回天运。但是吕纂却不采纳忠告。
有一天,吕纂和鸠摩罗什下棋。吕纂吃掉一颗鸠摩罗什的棋子,吕纂说:杀胡奴头。鸠摩罗什回答:不能杀胡奴头,胡奴将杀人头。鸠摩罗什的话,是有影射的意义,但是吕纂未能醒悟。
吕光的弟弟吕保,有一个儿子名叫吕超,吕超的小字叫胡奴,后来果然杀死吕纂,拥立兄长吕隆为帝。当时,大家才恍然大悟鸠摩罗什的预言。
姚苌杀死苻坚建立后秦,拥有关中之地,曾虚心请鸠摩罗什莅临,但是吕氏王族,恐怕神奇智慧的鸠摩罗什,一旦为姚苌所用,将会不利吕氏建立的凉国,于是不准鸠摩罗什东行。
姚苌死后,太子姚兴继位,又派遣使者到凉国敦请鸠摩罗什,但依然徒劳无功。
后秦姚兴弘始三年(公元401年)三月,在庙庭的逍遥园,青葱竟然变为香芷,这被公认为祥瑞,象征有大德智人将会到来。同年五月,姚兴派遣陇西硕德,西伐凉国吕隆。吕隆军队溃败,至九月吕隆上表归降,鸠摩罗什才能前往关中,此时,他已五十八岁了。
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鸠摩罗什抵达长安。姚兴万分喜悦,以国师之礼待鸠摩罗什。次年并敦请他到西明阁和逍遥园翻译佛经,又遴选沙门僧契、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睿、僧肇等八百余人参加译场。
鸠摩罗什译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经》、《法华经》、《大智度论》、《维摩经》、《华手经》、《成实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经》、《坐禅三昧经》、《弥勒成佛经》、《弥勒下生经》、《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佛藏、菩萨藏等等。有关翻译的总数,依《出三藏记集》卷二载,共有三十五部,二九七卷;据《开元录》卷四载,共有七十四部,三八四卷。
东汉明帝时,佛法传来中国,历经魏晋诸朝,汉译的经典渐渐增多,但是翻译的作品多不流畅,与原梵本有所偏差。
鸠摩罗什羁留凉国十七年,对于中土民情非常熟悉,在语言文字上能运用自如,又加上他原本博学多闻,兼具文学素养,因此,在翻译经典上,自然生动而契合妙义,在传译的里程上,缔造了一幕空前的盛况。
从鸠摩罗什所翻译的经典而言,可知他致力弘扬的,主要是根据般若经类而建立的龙树一系的大乘中观思想。他所译出的经论,在我国佛教史上,带来巨大的影响。
《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后来道生弘扬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代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因此,鸠摩罗什被尊为三论宗之祖。三论再加上《大智度论》,而成为四论学派。此外,《法华经》是天台宗的绪端;《成实论》为成实宗的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为净土宗的依据;《弥勒成佛经》促成弥勒信仰的发展;《坐禅三昧经》促进菩萨禅的盛行;《梵网经》使我国能广传大乘戒法;《十诵律》是研究律学的重要典籍。因此,可以说鸠摩罗什在佛教史上,承先启后,功不可没。
鸠摩罗什非常喜好大乘教法,志在广演阐明妙理,但观察当时我国的情况,不禁叹息说:我如果下笔作《大乘阿毗昙》,这绝不是迦丹子所能相比的。现在中国,具有深知远识的人很少,恐怕很难获得共鸣。我在此地,好像折断羽翼的飞鸟,将要作什么论著呢!鸠摩罗什于是凄然作罢!
后来,鸠摩罗什只著有《实相论》二卷,以及注解《维摩经》,他的文辞婉约清丽,不待删改而文采斐然。曾与庐山慧远书信答问,后人特将他回答慧远问大乘义十八科三卷,辑为《大乘义章》。
姚兴常常异想天开,对鸠摩罗什说:大师!您聪明超群,悟性卓越,是天下第一。如果您逝世了,法种便断绝,没有人可继承。于是,姚兴逼迫鸠摩罗什接受十名女子。
鸠摩罗什苦不堪言,但为了译经大业,只得忍辱。从此之后,鸠摩罗什不住在佛寺僧房,另外迁往他处。每逢升座讲说经义,时常语重心长地说:譬如臭泥中生长莲花,只须采撷莲花,不必沾取臭泥啊!
有人对于鸠摩罗什生起轻慢心,也妄想仿效。鸠摩罗什便集合大众,来到盛满铁针的钵前,他面色凝然地说道:如果各位能学我将这一钵的针吞下,就可学我的行为。否则,希望大家各自安心办道,谨守戒律,切莫再滋生妄想!说完话,立刻把那满钵的铁针吞下,宛如吃饭般轻松。大众看见这稀有的示现,都目瞪口呆,感到非常地惭愧。
鸠摩罗什在龟兹国,曾从卑摩罗叉律师学习。当卑摩罗叉入关中,鸠摩罗什非常欣悦,特地前往礼拜。卑摩罗叉不知鸠摩罗什被逼迫之事,就问:你在汉地有殊胜的因缘,受法的弟子有多少人?鸠摩罗什回答:汉地的经律尚不完备,新经和诸论,大部分是由我传译,有三千徒众跟随我学法。但是,我业障深重,没有依照师父的教诲!
有一位杯渡比丘,在彭城随缘度众,听说鸠摩罗什在长安,竟喟然叹息:我与他戏别三百余年,未能相逢,恐怕要等到来生再聚。他的言说乃预示罗什将不久于人世了。
鸠摩罗什心知世寿已尽,但还希望继续译经弘法,当他稍觉身体四大不调,便为自己持咒三遍,又请外国弟子共同诵念,然而回天乏术。圆寂之前,鸠摩罗什向僧众告别说:我们因佛法相逢,然而我尚未尽到此心,却将要离去,悲伤岂可言喻!我自认为愚昧,忝为佛经传译,共译出经三百余卷,只有《十诵律》一部尚未审定,如果能保存本旨,一定没有错误。我希望所有翻译的经典,能够流传于后世,而发扬光大。如今我在大众面前,发诚实誓愿──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的身体火化之后,舌头不会焦烂。
后秦姚兴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即东晋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于是在逍遥园火化。当飞灰烟灭后,他的形骸已粉碎,只有舌头依然如生。这正应验了他以前的誓愿,留给我们无尽的沉思和缅怀!
通过译者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来罗什乃是一位真正具德的大成就者,而圆寂时的誓言和荼毗后舌头未坏的事迹,也证明了他所翻译的经典是符合诸佛义趣的。因此也是值得我们后学佛子信赖的。
又,通过对译者传记的学习,也可以得到很多修行启示。如:从罗什之母耆婆的发心出家,也可以看出,一个人若不了悟人生的苦空无常,又怎么真正地发起出离心来呢?耆婆出家后就带着罗什离开了龟兹国,若不离开家乡,则每天都会有很多世俗的应酬,以及因为世俗的权力而获得供养。如果是这样,那么自己出家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这说明一个修行者,在起初修行之时,应当离开自己的家乡,不要守在自己很熟悉的地方,要到远方去,这样自己就不会有很多世俗人情的干扰,也会断除掉自己对环境的执著。
再看罗什的父亲鸠摩炎的经历,他起初抛弃相位而出家,但后来在特殊因缘下还俗,并且娶了耆婆为妻,此后便很执著妻子家庭,乃至于妻子要出家,他都不肯。这说明他已经牢牢地被家庭妻子的镣铐束缚了。从此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道理,凡是初修行佛法者,先应当远离贪染的对境,否则就会为境界所转,如鸠摩炎一样。
从罗什小时就能辩败外道来看,这说明了入道不在先后,达者为先的道理。因此,凡修行佛道之人,不可轻视后学,不可妄生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