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放下贪念,方得解脱
佛说,放下贪念,方得解脱
贪作为佛教三毒之一,对我们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贪,超出了我们身心的需求,我们身心负担不起我们贪恋之物,故对我们身心造成伤害。太过贪恋某物,并不会让我们得到更多,反而束缚了我们,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东西。
我们应该懂得适可而止,要能放下贪念。
贪口腹之欲
虽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口腹之欲,是我们人最基本的欲望,也是不可或缺的欲望,然而太过贪恋口腹之欲,也不是什么好事。
人在饮食这方面,很难控制得住自己,看见什么美食,闻到什么美味,都想去尝一尝,而且一尝发现美味至极,就很难管住自己的嘴,开始暴饮暴食。尤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想吃什么都能吃到,也能吃够,但是我们的身体只能承受我们所需的,摄入的食物太多了,我们的身体哪承受得起,于是各种毛病就来了。这种时候不是你不能贪吃,而是要比常人少吃,常人该满足的欲望这时候你都不能满足。
不可太过贪恋口腹之欲,这是对身体的一种毒害。
贪名利
名利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哪能说放下就放下,有些人可能这一辈子都在追名逐利。不过太过贪名利,会让我们失去很多。
贪名利,我们会失去爱的能力。有些人为了名利,什么丧心病狂的事都做得出来,仿佛身边的人都不是人。这样的人眼里除了名利,什么都容不下,你能为他带来利益,他就热情相待,你对他没有价值,他就对你冷淡冷漠。这样的人,为人们所唾弃,为人们所不齿,就算能得到名利,也丢失了很多人生的乐趣和美好。
放下名利,能收获更多名利外的美好。
贪色
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历史上许多枭雄,现在很多当官的,最后都因为贪色,英名扫地。“食色性也”,色与食在我们人身上占有同等地位,人没有不色的,然而贪色,很多时候会误大事。
很多人贪色,为了满足一时的欲望,没有权衡好利害关系。在卿卿我我的时候,女人讲一些甜言蜜语,很多人一时就糊涂了,干出一些蠢事。你这一时的欲望是得到了满足,但是说不定就把身家都搭进去了,事后再后悔就来不及了,这一辈子说不定就毁了。所以在面对诱惑时,千万不能贪图美色,图一时之快。
放下色欲,方得解脱。
凡事不可太过,适可而止,万不可贪。
相关文章
-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一
-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二
-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三
-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四
-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五
-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六
-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十
-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十二
-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十四
- 太虚大师:佛说无量寿经要义
-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九
- 智谕法师:佛说魔逆经通义
- 智谕法师:佛说幻士仁贤经讲记
-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十一
- 孝养父母──佛说往昔母亲迦旦遮罗之因缘
- 律航法师:佛说无量寿经 的纲要-皈依佛
- 律航法师:佛说无量寿经 五重玄义-皈依佛
- 律航法师: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解-皈依佛
- 佛说阿弥陀经站着还是硊着念
- 佛说阿弥陀经的回向文是什么
猜你喜欢
-
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
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不敬王者论晋释慧远晋成康之世。车骑将军庚冰。疑诸沙门抗礼万乘所明理。何骠骑有答。至元兴中。太尉桓公。亦同此义谓庾言之未尽。与八座书云。佛之为化。虽诞以沦茫浩。推乎视听之外。..
慧远大师 2025-04-03 -
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佛教反对执着,但佛教赞赏对真理的坚持追求。学佛也一样,选定了法门,就要锲而不舍地进行努力的修练,不可朝三暮四。今天学这法门,明天学那法门,门门会点,门门皆不通,就像要去北京,一会想坐飞机,一会儿又回过..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正问不问
僧问:如何是正问正答?洞山良 禅师曰:不从口 道!僧曰:若有人问,师还答否?师曰:也未问!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于自己的傲慢你看得到吗?
对于自己的傲慢你看得到吗?当我们生起傲慢心时,脸上容易露出坚硬、拒绝的表情,行为和语言上也会显得别扭,不能放松、敞开地同别人交流。傲慢心强大的人处处想表现自己,希望获得别人和公众的认可、赞扬;不愿意与..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武夷岩茶与佛教不解之缘
武夷山,重峦叠嶂,丹霞地貌,终年云雾飘绕,空气湿度大,适合茶树生长,为出产名茶提供得天独厚条件,而佛家之所以把寺庙修筑于深山密林,就是仿照他们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道理。把寺庙修建于红尘之外,少有人世纷争干扰,没..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可以在室外读地藏经吗
在室外也是可以去读地藏经的,只要让自己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在去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到他人,就能使自己可以去读地藏经,这样也是能使自己会有好的感触,从而能够加深自己对自我的把控。1. 在室外读地藏经也是能使自己..
地藏经经典 2025-04-03 -
宣化上人:今天农历腊月廿九 恭迎华严菩萨圣诞
殊胜吉日请吃素、放生、诵经、礼佛、供灯,广做功德,回向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顶礼贤首四祖清凉澄观国师!华严菩萨清凉国师节选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宣..
宣化上人 2025-04-03 -
武夷岩茶与佛教不解之缘(一)
武夷山市茶艺团每场茶艺表演,都少不了展示武夷茶文化的代表作武夷禅茶,深受来武夷山旅游的中外宾客赞誉。这一让人回味无穷的禅茶表演,深刻揭示了武夷岩茶与佛教的渊源关系和博大精深武夷茶文化内涵。以佛家道源著称..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佛的认识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学术界和考古界一致公认)也是产生得最早的宗教,佛教既是重理智的宗教,也是强调实践的宗教。它的理智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法华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法妙难思”。对佛教,如果缺乏..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步步不迷方
罗浮山的显如禅师初访湖北省大阳山警玄禅师,大阳禅师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显如:益山。大阳:益山离此多远?显如:五千里。大阳:你与么来,还曾踏着地吗?显如:不曾踏着。大阳:那你会腾空了?显如:我不会腾空。大阳:那你怎..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就好像香草和臭草这样的一个关系;又像枭鸟和凤凰的差异。所以一个人交结朋友,一定要亲近善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善人他所..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此乃真古佛也
法远禅师的忍辱精神堪为后世学道者的楷模。法远禅师曾经与天衣义怀禅师率众同参叶县归省禅师。归省禅师一见他们,便大声呵斥道:汝辈踏州县僧,来此何为?我那有闲饭养你闲汉耶?骂完,要将他们赶走。众人却站在那里不动身..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初学放生者及放生摸索者的15个建议
对初学放生者及放生摸索者的15个建议(1)哪种动物被吃的概率最大,且吃的人数又非常多,就应首先考虑放生哪种动物,且要多放生。如菜市场上的鱼类(非金鱼等观赏鱼类),他们被吃的概率最大,为100%,没有谁会将它..
放生心得 2025-04-03 -
鞋子上的小泥点
鞋子上的小泥点明朝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张瀚的人,在京城都察院任职。张瀚才貌双全,深得御史大人的赏识和器重。由于当时明朝官场腐败混乱,不正之风盛行,张瀚在都察院一年之后也沾上了一些不良嗜好。御史大..
禅宗文化 2025-04-03 -
不费一文的护生方法
不费一文的护生方法1、明代文学家张岱编撰的《夜航船》二十卷“方术部”记载:遇人捕鱼鼈飞禽之属,但念“南无宝胜如来”,捕者终无所获。(《金光明经》记载:释尊往昔有一世爲流水长者子,用大象负水救了因池水干..
放生心得 2025-04-03 -
死而复活
南泉普愿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突然大吼一声,把侍者吓了一跳,赶紧走到南泉禅师的身旁,南泉禅师道:你去涅槃堂看看,是不是有人逝世了?侍者走到半路上,碰巧遇到涅槃堂的堂主,于是相偕一同去报告南泉禅师:刚才有一位云水参..
禅宗公案 2025-04-03 -
鹦鹉王与恶受王的故事
鹦鹉王与恶受王的故事从前在印度的迦尸国,国王名叫恶受,不行善道,百般虐待子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坏事,乃至远从各地来的商人,所带着的珍奇宝物都被他夺取,也不付报酬。此事被大家相互传说着,以致恶名远播。那时..
佛典故事 2025-04-03 -
平凡知花:念佛念咒要有信心和毅力--唵嘛呢叭咪牛的故事
平凡知花:念佛念咒要有信心和毅力--唵嘛呢叭咪牛的故事在西藏边境的山区里,住著一位孤独的老婆婆,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去逝了,所以她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到处向人寻觅解脱的方法。终于,她得到了高人的指点,叫她念观..
布衣百姓 2025-04-03 -
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
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问: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源于无明。无明指对人、事、物的错误认识。就人而言,认为有..
布衣百姓 2025-04-02 -
在互联网上传播SQ,是遏杀青少年罪恶的利刃!
在互联网上传播SQ,是遏杀青少年罪恶的利刃!色字头上一把刀。当今的互联网在传播色情方面真可谓是一把遏杀广大青少年的一把罪恶的刀,其广度和深度和参与人群之众,造化之深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不能比拟的。青春少..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