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雀尚且反哺,为人子女的孝道你做到了吗?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是甘旨奉养,让父母在生活上获得适度的孝养,没有缺乏;第二是光宗耀祖,为人清白,事业成功,名利双收,道德令人敬重,让父母祖宗都得到荣耀,这是中品的孝顺;第三是上品的孝顺,就是引导父母有道德、有慈悲、有宗教的信仰,不但此生他可以安身立命,就是百年之后,也能有好去处,这是最上品的孝顺。
——星云大师
不是把身体放在老人身边就算尽孝,而是要用我们的心去体贴他们的心,看到他们生命的精神需求。因为老人家上了年龄,身体肯定是不如年轻人,怎样照顾他的身体都没办法,这对于人类来说是最大的精神折磨。唯一能改变的是心,所以我们要把父母的心当作小孩去呵护。
真正的尽孝,是能够将孝落地,能够说服自己,能够在父母身后真正地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他们,看到他们生命的提升,能够让自己的祝福不是安慰自己,而是为父母的生命带来更多不可思议的提升,我觉得这才是孝的核心理念。
父母对孩子永远都不放心,这是一种情执,因此我们修行的时候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修舍心。所谓舍心,就是“愿诸众生远离亲疏爱憎,住平等舍”,可以理解为:对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认为和一切众生平等,没有分别心。
平常社会中定义的孝,只是对父母身体及物质方面的满足,很少有人能够给父母以精神上的慰藉。父母晚年的生活大概有二三十年,真正在卧床不起的时候,无论我们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都应该尽可能地守在他们身边。但是平常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生活,所以孝顺与否关键在于发心。
从历史的角度看,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从宇宙的层面看,我们把所获得的资源再回馈父母,这种方式就是尽孝,因为我们关心父母的灵性成长。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真的不是为自己而活,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深如大海,如果我们管不好自己的起心动念,这就是不孝。就好像我们自己不行善业,走在了父母的前面,这就是不孝。所以孝是什么?是对因果的遵循。
在《孝经》中说:真正的孝是对父母精神生命的滋养。可能在这方面只有人类才能做到,能够给他们内心一些真实的东西,这是大孝。
孝就像木头、柱子一样,立木支千斤!
后半部分来源:如孝法师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