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法师:如何从善入门修证佛道
明海法师:如何从善入门修证佛道
(2006年3月)郭芳玲:我们现在从事慈善事业,各个宗教也都讲善。我想问,从善入门修证佛道,能不能达到般若境界,或者说怎样达到(般若境界)?请大和尚开示!
大和尚:释迦牟尼佛讲: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然后第三句是自净其意。就是先从做善事入手,慢慢达到无所住而行一切善,《金刚经》讲,行一切善而不住一切相,离一切相而行一切善。刚开始是要着一些相,慢慢达到不住相。
郭芳玲:那怎样由着相达到不着相呢?
大和尚:着相不用数说,我们都在着相,这不需要教(大家笑)。所谓着相就是从自我出发,只要从自我出发就是着相,从自我的欲望、自我的想法出发都是着相。在行善的过程中慢慢会看到一些自我的东西,固然在恶中是自我繁殖的基础,但在善中也会有自我的东西被发现,你能看到,你就可以开始超越它。能超越,我们就能做得更好,因为善有现在善,有未来善,有世间善,有出世间善,有究竟善。
人间的苦从哪里来,人间的恶从哪里来?人间的苦,人间的恶从自我而来!我们同样也看到,在今天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也给世界带来很多麻烦,一些宗教徒就是这麻烦的根源。因为信仰不同的宗教,因为同一宗教里对教义的不同理解,因为对利益的执著、门户之见,乃至于被政治力量、其它社会力量所利用的时候,宗教都有可能成为社会苦难的根源。所以说,上帝可以成为一场战争的理由,这不关上帝的事,这是因为执著,执著上帝,或把上帝作为手段。民主和自由也可以成为一场战争的理由,或者成为一些人把另外一些人杀掉的理由。你观察这些现象你就会知道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在释迦牟尼佛这里,佛出世讲的般若智慧,让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我执,战胜自我。
我们修证佛法,第一要先不给别人添麻烦,我们叫这是小乘,但这个不容易。只要我们心里有烦恼我们就会给别人添麻烦,我们就会把烦恼体现在语言、行动、待人接物上,我们就把这烦恼转加给周围的人,我们就把这烦恼拷贝给世界。
第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不仅不给别人添麻烦,还帮助别人解决麻烦,这叫菩萨。菩萨永远是帮助别人解决烦恼,他自己好像从来没有麻烦一样,他自己的烦恼自己消化了。菩萨分两种,第一种在不给别人添麻烦帮助别人解决麻烦的过程中,可能自己会生起一些烦恼。这个叫因地菩萨,他的烦恼跟凡夫不一样,他是为了帮助众生所以才烦恼。到了果地的菩萨,他不仅不给别人添麻烦,而且帮助别人解决麻烦,还要加一句,在帮助别人解决麻烦的过程中不给别人带来新的麻烦,也不给自己带来新的麻烦。这叫大菩萨,他只有拥有了大智慧,真正无所住才能做到这一点。
有时我们在帮别人解决麻烦的时候,我们的智慧不到位,我们可能还会给别人增添新的麻烦,或者给自己增添新的麻烦,自己产生烦恼,这不又成了轮回了吗?虽然我们行善,可是这善一旦被执著所摄受的话,它又成为一个轮回的因,我们说这是世间善。只有用般若智慧去摄持,世间善才能成为出世间善,成为究竟善。(罗玉生整理)。
上一篇:大悲咒一次读几遍
下一篇:明海法师:己丑年上元节普茶开示
相关文章
- 宏海法师:名字真的会影响命运吗?
- 宏海法师:念念不断即能见佛
- 宏海法师:这些深恩重爱会障碍我们成道
- 宏海法师:我的这颗心到底是哪个「心」
- 心定法师:禅定与智慧(三)禅定的入门-数息观
- 律航法师:念佛入门白话解-皈依佛
- 如瑞法师:未成佛道之前,要先结人缘
- 香道入门必看的小经验
- 宏海法师:怎样印证因果轮回是真实存在的
- 宏海法师: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 宏海法师:受苦能消业的前提是什么
-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入门的条件是什么!
- 净元法师:止观入门
- 宏海法师:亲人对佛法抵触,如何随顺他们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一章 佛道品
- 佛教法师讲经 明海法师:简介-皈依佛
- 明海法师:吉祥经(第一讲记)
- 明海法师:吉祥经(第二讲记)
- 明海法师:吉祥经(第三讲记)
- 明海法师:吉祥经(第四讲记)
猜你喜欢
-
广东南华禅寺新颜迎新年 八十老妇虔诚拜六祖
广东南华禅寺新颜迎新年 八十老妇虔诚拜六祖人山人海背母礼佛虔诚老菩萨瞻仰六祖真身等待濯洗圣泉的游客今天是阳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元旦假期的第一天。韶关地区阳光明媚,碧空万里。刚刚翻修过的南华禅寺亮丽堂皇..
禅理故事 2025-04-07 -
居家念地藏经,是否可行?
居家念地藏经,是否可行?看到很多佛友不清楚在家念地藏经是否如法。地藏经中有许多鬼神、鬼王等名词,害怕在家念地藏经会招来鬼魂,是错误的认识。地藏经也是经文,和金刚经、心经一样,只要有恭敬心在哪了念都可以..
佛本生故事 2025-04-07 -
居里夫人的两把椅子
居里夫人的两把椅子1895年7月26日,28岁的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后来人们习惯称她为居里夫人)与皮埃尔居里在巴黎结为夫妻。他们的婚礼十分简单,新房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般豪华。房子是一座坐落在巴黎郊外渔村的农舍..
佛本生故事 2025-04-07 -
法藏法师:身苦大患,断烦恼,了生死
法藏法师:身苦大患,断烦恼,了生死身苦大患,断烦恼,了生死身苦大患身是大苦具,三轮苦相逼;昼夜常不息,众生知者稀;以小苦为乐,汲汲错营求;如搔痒出血,也如饮鸩酒;虽有小乐时,后苦无量巨;现世如炬燃,来..
法藏法师 2025-04-07 -
法藏法师:习性与我执,自性清净,求生极乐世界
法藏法师:习性与我执,自性清净,求生极乐世界习性与我执,自性清净,求生极乐世界习性与我执何谓习性?在你的理性中认为该这么做,然而却没有这么做。在你的背后似乎有一个黑影,一再地推着你去做不想做的事,比如..
法藏法师 2025-04-07 -
延参法师:想要生活过得去,就得学会自黑、自嘲、自我批评
延参法师:想要生活过得去,就得学会自黑、自嘲、自我批评延参法师生活特别欣赏某些人哭得难看,会引来一大批人围观和点赞。生活给人生所有的刁难其实是一种机锋,是一种禅风,是一种生命的活泼,活起来令人有些无奈..
布衣百姓 2025-04-07 -
法藏法师:梵呗之应用,回向的功用
法藏法师:梵呗之应用,回向的功用梵呗之应用,回向的功用论及梵呗之应用,主要分三方面:一者用于日常朝暮课诵及六时行道当中(上供、过堂等亦属之)。二者用于讲经前后及授归、授戒、拔荐、度亡等法会仪式之中。三者..
法藏法师 2025-04-07 -
法藏法师:佛法是彻底的因果法,因缘果
法藏法师:佛法是彻底的因果法,因缘果佛法是彻底的因果法,因缘果佛法是彻底的因果法记得一件事:天底下绝没有「偶然」的过失,也绝对不会有「偶然的」受伤害,我倒霉、我受到伤害,没有这种事。只有牙齿才会咬到舌..
法藏法师 2025-04-07 -
闻法所获利益是盗贼夺不去的最胜财富
寻常外财,可为盗贼所夺,为水所冲,为火所焚,为官家所没,然闻法所获之财,何者亦无法抢夺,为最胜之财富。《续高僧传》中有一精彩公案:昔有高僧僧安,持戒精严,且坐禅、讲经。一次,其于王屋山,聚徒二十余人..
佛本生故事 2025-04-07 -
法藏法师:对孩子们的勉励语
法藏法师:对孩子们的勉励语对孩子们的勉励语爱自己,不是爱护自己,爱护有一种怕被伤害的意思。爱自己是看得起自己,爱自己非常重要,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够去爱别人、尊重别人,也比较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爱是不需..
法藏法师 2025-04-07 -
放生三年的人生起伏和感悟
我原来一直潦倒不堪,身体又不好,患乙肝三大阳,发展到肝腹水了,当时已经在生死边缘了。后来因为坚持放生而彻底地改变了命运。肝病痊愈了,运气也好了。我把这番经历记下来了,很多朋友看过我的文章,都非常羡慕我..
放生心得 2025-04-07 -
平淡无味之中
平淡无味之中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我参禅啊!弟子回答道。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还告诉我们终日坐禅不可以躺卧吗?..
禅理故事 2025-04-07 -
根源会
文殊心道禅师是一位禅者,但他参究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多年,可是对心识的问题仍不能契会,于是就行脚参访。一日到太平佛监禅师的地方,想以赵州庭前树的公案,向佛监禅师请示,但自觉禅师预先知道他的意思,就刻意说:先师无..
禅宗公案 2025-04-07 -
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有一次仰山慧寂禅师问双峰禅师道:师弟近日可有什么见地?双峰:据我所知,实无一法可得!慧寂:你这样仍然停滞在尘境之上啊!双峰:我无一法可得,怎可又说我停滞在尘境上呢?慧寂:以为无法可得,其实就已有一法可得。双峰:我..
禅宗公案 2025-04-07 -
少为人知的富贵密码
少为人知的富贵密码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而改变的。纵使他现在已经有了凶恶的面相,可是他却经常起慈悲心,那凶相不久便..
佛本生故事 2025-04-07 -
宣化上人:为什么有人作恶却无恶报,有人行善却得恶果?
恭录自《华严经浅释》有善根的众生,因为在前生种了很多善根,福田中的功德满了,所以今生有福报、有善根。有的众生,今生不作善而作恶,为什么没有恶的果报呢?这个问题,是一般人了不解的。这是因为前生种了善根,..
宣化上人 2025-04-07 -
面对逆境时的选择
面对逆境时的选择 有一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靠乞讨为生。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来到了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自尽前,他细数自己遭遇的种种失败与挫折,不仅为自己悲惨的命运嚎啕大..
禅宗文化 2025-04-07 -
放生咒及放生注意事项
放生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为所有物命行三皈依并为其念佛。我们救放众生的性命,他们虽然满心感谢观喜,却都还是畜生,尚在三涂中受苦,未能真正解脱。我们惟有以至诚心为其三皈依,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馈鬼..
放生心得 2025-04-07 -
枯木倚寒
从前,有位老太婆建立一座茅庵,供养一位和尚修行。多年来,她常令一名妙龄少女嘘寒问暖,送水端饭。后来,有一天她决定试试和尚的修行怎么样了。她叫那个女子抱住和尚问道:这个时候感觉如何?"女子遵照老太婆指令去做,和..
禅宗公案 2025-04-07 -
幸灾乐祸也会大祸临头
幸灾乐祸也会大祸临头乐祸祸至的胡种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相互倾轧,天下大乱。董卓奉大将军何进徵召,率兵入洛阳诛杀宦官,未到,何进被宦官所杀,袁绍乃尽杀宦官。董卓进京后,杀何太后,废少帝,立献帝,威震四方..
禅理故事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