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父母的爱,糊里糊涂
达真堪布:父母的爱,糊里糊涂
父母对儿女绝对是慈悲的,希望他们能离苦得乐,但是父母想都没想过要将儿女安置于佛果,让他们获得究竟的解脱。
父母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究竟的解脱,也没有想过要断除儿女相续当中的无明和愚痴,把他们从烦恼和轮回中解救出来。
父母对儿女虽然有慈悲心,但是没有菩提心。他们希望儿女能离苦得乐,也会教他们一些离苦得乐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背道而驰的,因为他们缺乏智慧。
现在父母对儿女最好的利益就是让他们上大学,出国留学,或者为他们多赚钱。那问题解决没有呢?也许这些大学生研究生他们内心的烦恼欲望更大、更不得安宁了;给儿女钱,让他们继承家业,也许他们的压力更大,内心的烦恼痛苦更强烈了……这不都是背道而驰吗?
父母缺乏智慧、没有菩提心就是这样的结果。父母想拔除儿女的痛苦、给予他们安乐这没有错,那么真正痛苦和快乐的因是什么呢?是恶业和善业。善业是快乐的因,恶业是痛苦的因。善有有漏的善和无漏的善,有漏的善还是轮回和痛苦的因。
善业也好,恶业也好,其根本是烦恼。烦恼的根是什么?是无明。什么叫无明?就是我执。所以要想让儿女脱离痛苦,就要帮助他们断除烦恼,帮助他们去除无明,这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利益。
作为儿女有时候也不能全听父母的。比如说《前行引导文》里讲:今天要上山学佛,今天要出家修行,真正有这个机缘和发心可以不跟父母商量,自己做主。这样是不是在伤害父母?不是,之所以不跟父母商量是因为他们不明白,这个时候要听佛陀和具德上师的。佛和上师不仅慈悲,还具有智慧。而父母对你只有慈悲,没有智慧。
若是你真正能够出家修行,尤其我们现在修的是大乘佛法、大圆满法,今生就能解脱,即身就可以成佛。你既然不顾父母的阻拦上山学佛了,那么你就一定要好好修行,不能让父母失望。若是你因为一想到这些而能更加精进认真学修的话,你很快就能有所成就,这个时候他们一定会高兴地说:“哎呦!我当初的想法真的错了,你现在这样多好啊!不仅自己快乐了,还可以帮助我们快乐,还可以度化我们。”
大家看看《百业经》里的公案,佛陀在世时很多人想出家父母不同意,他们就自己做主,最后获得了成就,然后到父母面前示现神通,把父母都吓坏了。世间人都相信神通,他们最后把父母都度进来了。
我不是要让大家不听父母的话,父母对儿女都慈爱得不得了,这个不用说了。但是父母在这个时候容易犯糊涂,不是他们对我们不好,而是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真正利益我们。
——摘自《入菩萨行论》讲记9
上一篇:延寿
相关文章
-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得到加持让身体健康起来?
-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不是造业?
-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报答上师的恩德?
- 难以报答是父母的情
- 孩子与父母四种因缘
-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四种因果
- 达真堪布: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修持净土与大圆满法?
- 达真堪布:我们有一句老话:“家丑不可外扬”,应该如何取舍?
- 达真堪布:我们可以做哪些实在的事儿去感恩父母
- 父母的钱偷不得
- 达真堪布:我们观修无常的目的是什么?
- 大连孝子王希海:天下老人都是我的父母
- 达真堪布:行持善法的九种方法
- 达真堪布:若是诸法的本性、自性不是空性,怎么能睡觉,怎么能吃饭呢?
- 达真堪布:我发善心做事,但为何结果却事与愿违?
- 达真堪布:若是有智慧,在哪都幸福,在哪都快乐
- 达真堪布:能活在当下的人才能知足
- 达真堪布:耗费精力在琐事上毫无意义
- 善事父母即是事佛
猜你喜欢
-
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
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问: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源于无明。无明指对人、事、物的错误认识。就人而言,认为有..
布衣百姓 2025-04-02 -
在互联网上传播SQ,是遏杀青少年罪恶的利刃!
在互联网上传播SQ,是遏杀青少年罪恶的利刃!色字头上一把刀。当今的互联网在传播色情方面真可谓是一把遏杀广大青少年的一把罪恶的刀,其广度和深度和参与人群之众,造化之深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不能比拟的。青春少..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4-02 -
慧远大师:三报论
慧远大师:三报论三报论释慧远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日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必由于心。心无定司。感..
慧远大师 2025-04-02 -
只要心中清净无欲眼前就有极乐净土
只要心中清净无欲眼前就有极乐净土只要心清无欲,看什么都很美,都觉得很可爱。清晨的境界,总令人觉得心很静、很欢喜。看着天色渐渐明亮,就像一盏光明的灯火照彻暗室,令人豁然开朗;四周的鸟啼声,也像一句句的念..
禅宗文化 2025-04-02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本)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本)维摩义记卷第一(本)慧远大师著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ji义记一帙至。余得..
慧远大师 2025-04-02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末)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末)维摩义记卷第一(末)[慧远大师]次明法宝。法中有二。一摧邪法。二三转下明化正法。摧邪法中以无心意无受行者自无所著。以谓由也。由无心意无受行等便能灭邪故说为以。言无心意无忘心体。..
慧远大师 2025-04-02 -
大虚法师:《楞严经》讲记唵嘛呢叭咪“牛”
大虚法师:《楞严经》讲记(18)唵嘛呢叭咪“牛”幸好,那个“唵嘛呢叭咪牛”的故事,消除了我们的很多担忧和疑虑。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知道的人应该很多,所以师父就不啰嗦了。知道的人请举手,不知道的人请举手..
初识佛法须知 2025-04-02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本)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本)维摩义记卷第二(本)慧远大师著弟子品者。此品之中命声闻弟子问疾。良以声闻学在佛后故名为弟。从佛化生故复称子。从其所告以题章目名弟子品次随文释。于中略以三门分别。一对上生起以释..
慧远大师 2025-04-02 -
巴楚仁波切:以福德来赚钱
巴楚仁波切:以福德来赚钱巴楚仁波切曾对一位年轻人说了一段话,这段开示非常适合在家人,特别是今日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不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怀着勇气和耐心来从事,直到完成。你的心不应该追逐众人之口,..
禅理故事 2025-04-02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末)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末)维摩义记卷第二(末)慧远大师著次告罗睺令往问疾。对前八人明行修法。此对罗睺明其发心出家之法。罗睺佛子此名覆障亦云不放。在母胎中六年不出。故名覆障及不放矣。何故处胎六年不出。以..
慧远大师 2025-04-02 -
建立正信
建立正信通过学习《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末学才意识到自己对信仰的认知是模糊的,也正因为不具备正见,才会陷于迷信而不自知。导师告诉我们,迷为迷惑,分不清;信为相信、顺从,而迷信就是盲目地相信和崇拜。..
禅宗文化 2025-04-02 -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一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
宣化上人 2025-04-02 -
延参法师:不带怒气出门不带怨气处世
延参法师:不带怒气出门不带怨气处世心平气和的去面对自己应该处理的事情,该走的路宽,该过的桥窄,一步一坎坷,一步一欣喜,流走了岁月,苍老了容颜,唯独不改的是那份内心的道义,耿直,乐观,坚强,温暖。人生在..
禅宗文化 2025-04-02 -
高僧故事:才女丧夫醒悟无常 出家受戒德化四方
高僧故事:才女丧夫醒悟无常 出家受戒德化四方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选自《比丘尼传》,主人公是中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中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净检法师道场(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净检,..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4-02 -
死汉难悟道
一从前,有位禅和子在禅堂住了三年,以为人多,打自己闲岔,又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就去住山。在山里住了三年山,种菜做饭,凡事亲为,又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山也不住了,就去托钵。托钵两、三年,还是不悟道。一天,他遇到一位有道..
禅宗公案 2025-04-02 -
山鹑让老鹰俯首称臣,佛陀揭开越界大战真相
山鹑让老鹰俯首称臣,佛陀揭开越界大战真相佛陀在一次说法之中,向比丘们讲述了“鹰与鹑”的故事:一只刚成年的山鹑,不愿听从父母的劝告,离开自己熟悉的田垄地,独自飞到旷野中觅食。结果一不留神,被一只饥饿的老..
禅理故事 2025-04-02 -
宣化上人:凡是人有脾气,都是有罪业;
宣化上人开示:所谓无明,就是有脾气。一发无明火,就发大脾气了。为什么你有无明呢?就因为前生造的罪业太重了,所以有这么几句俗话说:“无明火,老虎神,这是前生罪业根。”无明火是前生罪业的根本。凡是人有脾气..
宣化上人 2025-04-02 -
每天吃什么?
云居道膺禅师专程前来拜访洞山良价禅师的时候,良价禅师问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道膺禅师回答道:我从翠微禅师那里来!良价禅师再问道:你在翠微禅师那里,他都教导些什么?道膺禅师道:翠微禅师那里每年正月都祭祀十六罗汉..
禅宗公案 2025-04-02 -
开着念佛机,让佛号种在八识田中
随着科技电子产品的发展,念佛机的品种越来越多,在多种品种中,可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声音,跟随念佛,提醒念佛,真的是好极了。在众多念佛机声调中,我最喜欢二种。一是印光大师在世的六字圣号念佛调;二是四字五音念..
禅宗文化 2025-04-02 -
谈放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谈放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又值观世音菩萨圣诞,独自一人前往公园放生的时候,在为物命念经咒之时,竟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名男子手持一个长网兜在等待着我把物命放入水中好去打捞。念完经咒,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我把二条..
放生心得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