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慈心不杀
尊重生命慈心不杀
有一位心怀慈仁的贤人,出生在一个以屠杀羊只为业的人家。长大成人后,父母很高兴的要将杀羊的家业托付给他。但是慈悲的孩子看到羊只临死前的挣扎与哀鸣,心中有如刀割,不忍见其被杀,于是忧伤的恳求父母不要再杀羊了,并坚定地表示不愿接下这个杀生的行业。
他的父母一生都以屠羊为生,眼中只看得到宰羊所得的利益,怎么说也不愿意放弃这个赚钱的行业。两人不能理解孩子的恳求,便商议出一个妙计──无论如何一定要让孩子有勇气持刀杀羊。于是他们将孩子和一头羊、一把利刃,一起关在屋中,并恐吓孩子:“如果你不杀了羊,就让你无法出来见到天日,也不让你吃任何东西!”
被父母关在屋内的孩子,看著这头茫然无助的羊,再看看一旁的刀,想著:“我如果杀了这只羊,将来必定终生都要从事杀生的行业。这是何等残忍的事,我岂能为了自己,而杀害这些无辜的生命?”于是便拿刀结束自己的生命,希望藉由自己的舍身,能让父母有所觉悟,从此停止屠杀的行业。而这孩子也因舍身护生的善行,死后即得生天的善果。
杀生,是指故意断绝有情之生命。众生都爱惜自己的生命,小至?飞蠕动的虫蚁,也一样畏惧死亡。佛菩萨教导我们应以慈悲心,平等看待一切众生。不杀生,即是尊重一切众生的慈悲、平等心。而佛法提倡吃素的原因,就在这念不忍众生受苦的慈心。
古德有偈云:“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可知世间的刀兵战火,众生遭受烽火连天的无情杀劫,都是由于杀业所造成。人与动物不断地互杀,彼此生死辗转于六道之间,生而又死,死而又生,永无休止。有一次寒山大师经过一个村庄,一户人家正好在娶亲。当时这户人家中高朋满座,主人杀鸡宰羊宴请宾客,客人们吃得正欢喜时,寒山大师却于门前放声大哭。主人问他为什么哭泣?寒山大师便念了一首偈子:“六道轮回苦,孙子娶祖母,牛羊为上座,六亲锅内煮”,来表达众生无始以来互相食啖杀戮的悲惨。《楞严经》有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可见六道众生实可悲,不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而一再地胡为妄作。若能明白一切众生都与我们有亲眷的关系,都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怎么忍心去杀害他们呢?
孟子云:“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想想一只动物临死之前的嚎啕哀叫,心里是何等悲伤无助!《梵网经》云:“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基于慈悲心,护念这些动物的苦,知道众生都有佛性,有这样的正知正见而发心吃素,就是慈悲。更进一步,连一只蚂蚁、蚊子都不忍心伤害,积极地护生、放生,就是真正的慈悲心、平等心。《弥勒菩萨偈》云:“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修行人发菩提心,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行,长养慈悲心是最重要的前方便。
古德云:“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修行,就是要修正行为,让我们不执著这个身体,而是运用这个业报身,听经闻法、用功修行,成就转凡成圣的道业。所谓“身安则道隆”──饮食,只是为了支持这个色身,让我们可以继续修行。如果因为自己的贪欲,在三寸之舌上费尽心思,让鱼儿开肠破肚、鸡鸭受刎颈拔羽之苦,为满足个人短暂的口腹之欲,让其他生命饱受煎熬与迫害,于心何忍?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菩萨视一切众生如其子,所以也不希望众生自食子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自己在受伤或生病时,身心都承受极大的痛苦,这个能知道痛苦的心就是佛性。人们重视自己短短不到百年的生命,为了追求个人的贪爱与执著,加诸于他人及众生的痛苦何其之多,若能感同身受一切众生所受的苦,而不去伤害他们,甚至保护他们,就是佛法所教导大众之慈悲心、平等心,亦是行者当具足之“普度众生”、“愿代众生受苦”的菩萨愿心。
分享到: 18 Loading...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
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问: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源于无明。无明指对人、事、物的错误认识。就人而言,认为有..
布衣百姓 2025-04-02 -
在互联网上传播SQ,是遏杀青少年罪恶的利刃!
在互联网上传播SQ,是遏杀青少年罪恶的利刃!色字头上一把刀。当今的互联网在传播色情方面真可谓是一把遏杀广大青少年的一把罪恶的刀,其广度和深度和参与人群之众,造化之深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不能比拟的。青春少..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4-02 -
慧远大师:三报论
慧远大师:三报论三报论释慧远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日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必由于心。心无定司。感..
慧远大师 2025-04-02 -
只要心中清净无欲眼前就有极乐净土
只要心中清净无欲眼前就有极乐净土只要心清无欲,看什么都很美,都觉得很可爱。清晨的境界,总令人觉得心很静、很欢喜。看着天色渐渐明亮,就像一盏光明的灯火照彻暗室,令人豁然开朗;四周的鸟啼声,也像一句句的念..
禅宗文化 2025-04-02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本)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本)维摩义记卷第一(本)慧远大师著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ji义记一帙至。余得..
慧远大师 2025-04-02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末)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末)维摩义记卷第一(末)[慧远大师]次明法宝。法中有二。一摧邪法。二三转下明化正法。摧邪法中以无心意无受行者自无所著。以谓由也。由无心意无受行等便能灭邪故说为以。言无心意无忘心体。..
慧远大师 2025-04-02 -
大虚法师:《楞严经》讲记唵嘛呢叭咪“牛”
大虚法师:《楞严经》讲记(18)唵嘛呢叭咪“牛”幸好,那个“唵嘛呢叭咪牛”的故事,消除了我们的很多担忧和疑虑。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知道的人应该很多,所以师父就不啰嗦了。知道的人请举手,不知道的人请举手..
初识佛法须知 2025-04-02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本)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本)维摩义记卷第二(本)慧远大师著弟子品者。此品之中命声闻弟子问疾。良以声闻学在佛后故名为弟。从佛化生故复称子。从其所告以题章目名弟子品次随文释。于中略以三门分别。一对上生起以释..
慧远大师 2025-04-02 -
巴楚仁波切:以福德来赚钱
巴楚仁波切:以福德来赚钱巴楚仁波切曾对一位年轻人说了一段话,这段开示非常适合在家人,特别是今日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不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怀着勇气和耐心来从事,直到完成。你的心不应该追逐众人之口,..
禅理故事 2025-04-02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末)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末)维摩义记卷第二(末)慧远大师著次告罗睺令往问疾。对前八人明行修法。此对罗睺明其发心出家之法。罗睺佛子此名覆障亦云不放。在母胎中六年不出。故名覆障及不放矣。何故处胎六年不出。以..
慧远大师 2025-04-02 -
建立正信
建立正信通过学习《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末学才意识到自己对信仰的认知是模糊的,也正因为不具备正见,才会陷于迷信而不自知。导师告诉我们,迷为迷惑,分不清;信为相信、顺从,而迷信就是盲目地相信和崇拜。..
禅宗文化 2025-04-02 -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一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
宣化上人 2025-04-02 -
延参法师:不带怒气出门不带怨气处世
延参法师:不带怒气出门不带怨气处世心平气和的去面对自己应该处理的事情,该走的路宽,该过的桥窄,一步一坎坷,一步一欣喜,流走了岁月,苍老了容颜,唯独不改的是那份内心的道义,耿直,乐观,坚强,温暖。人生在..
禅宗文化 2025-04-02 -
高僧故事:才女丧夫醒悟无常 出家受戒德化四方
高僧故事:才女丧夫醒悟无常 出家受戒德化四方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选自《比丘尼传》,主人公是中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中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净检法师道场(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净检,..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4-02 -
死汉难悟道
一从前,有位禅和子在禅堂住了三年,以为人多,打自己闲岔,又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就去住山。在山里住了三年山,种菜做饭,凡事亲为,又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山也不住了,就去托钵。托钵两、三年,还是不悟道。一天,他遇到一位有道..
禅宗公案 2025-04-02 -
山鹑让老鹰俯首称臣,佛陀揭开越界大战真相
山鹑让老鹰俯首称臣,佛陀揭开越界大战真相佛陀在一次说法之中,向比丘们讲述了“鹰与鹑”的故事:一只刚成年的山鹑,不愿听从父母的劝告,离开自己熟悉的田垄地,独自飞到旷野中觅食。结果一不留神,被一只饥饿的老..
禅理故事 2025-04-02 -
宣化上人:凡是人有脾气,都是有罪业;
宣化上人开示:所谓无明,就是有脾气。一发无明火,就发大脾气了。为什么你有无明呢?就因为前生造的罪业太重了,所以有这么几句俗话说:“无明火,老虎神,这是前生罪业根。”无明火是前生罪业的根本。凡是人有脾气..
宣化上人 2025-04-02 -
每天吃什么?
云居道膺禅师专程前来拜访洞山良价禅师的时候,良价禅师问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道膺禅师回答道:我从翠微禅师那里来!良价禅师再问道:你在翠微禅师那里,他都教导些什么?道膺禅师道:翠微禅师那里每年正月都祭祀十六罗汉..
禅宗公案 2025-04-02 -
开着念佛机,让佛号种在八识田中
随着科技电子产品的发展,念佛机的品种越来越多,在多种品种中,可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声音,跟随念佛,提醒念佛,真的是好极了。在众多念佛机声调中,我最喜欢二种。一是印光大师在世的六字圣号念佛调;二是四字五音念..
禅宗文化 2025-04-02 -
谈放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谈放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又值观世音菩萨圣诞,独自一人前往公园放生的时候,在为物命念经咒之时,竟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名男子手持一个长网兜在等待着我把物命放入水中好去打捞。念完经咒,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我把二条..
放生心得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