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智慧的真正含义
-
传喜法师:自我追寻与智慧引导 开示-皈依佛
传喜法师:自我追寻与智慧引导开示2009年3月29日,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很有善根的,他博士生毕业了,大学毕业拿到学位后回家,他不满足这种生活,希望找到纯天然的生活。他九零年外出,九二年死掉的。我想,基本上与..
传喜法师 2024-06-02 -
达真堪布:行善没有空性智慧摄持,是不是不能解脱?
达真堪布:行善没有空性智慧摄持,是不是不能解脱?问:以无我空性的智慧摄持是无漏的善,能解脱;有漏的善不能解脱。凭我们现在的能力,做任何事都达不到无我空性智慧的摄持,那是不是就不能解脱了?答:这就看自己的..
佛学常识 2024-06-03 -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上师(微博)教言集: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他知道前世和今生的因果关系:有的人再怎样努力地工作,也还是赚不到钱,穷得叮当响,为什么呢?他的前世没有修好做好的缘故;有的人似乎不..
因果报应 2024-06-10 -
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译注 第九品 智慧
第九品智慧一、求解脱者需空慧1.此前诸要目,前面所说的发心、受戒等一切学处要目,佛为智慧说。是佛为了使人获得断二障的智慧而说的。故欲息苦者,因此,想要止息二障困苦的人,当启空性慧。必须努力引生通达空性的智慧..
汉传人物 2024-06-10 -
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集要 第九品 智慧
第九品智慧1.此前诸要目, 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 当败空性慧。2.世俗与胜义, 许之为二谛;胜义非心境, 说心是世俗。3.世见二种人: 瑜伽师一般。一般世间师, 前者所论破。4.复因慧差别, 层层更超胜。以二同许喻, 为果..
汉传人物 2024-06-11 -
第104集 度众的智慧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您收看《佛典故事选辑》。今天我们要讲的佛典故事是“度众的智慧”,我们将借由这个故事,进一步来说明释迦牟尼佛祂所教导的四摄法。在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一个国家的人民,他们..
佛典故事讲座 2024-06-15 -
传喜法师:佛教的智慧 开示-皈依佛
传喜法师:佛教的智慧开示2008年9月20日,慧日禅寺纳凉,现在不冷也不热,最好修行,这个心不受逼迫,这也是我们修行的一个顺缘。否则的话,现在我们坐在这边,温度升到三十度,升到三十三度、三十五度,那我们擦汗..
传喜法师 2024-06-23 -
【其他】文殊菩萨.般若智慧
文殊菩萨.般若智慧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是梵语音译,意译为妙德、妙祥、妙吉祥。文殊菩萨是般若智慧的代表,经常出现在般若系的经典之中,与普贤菩萨同为华藏世界的上首。经典中常说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诸佛之..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2024-06-27 -
舍利弗.智慧第一
舍利弗.智慧第一舍利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每当佛陀讲解佛法时,舍利弗都随侍在佛陀的身边。舍利弗又叫舍利弗多罗。他母亲的名字叫做舍利,而弗多罗是儿子的意思,舍利弗多罗就是舍利之子。舍利弗原来信奉别的教..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2024-06-30 -
烦恼是最高智慧
烦恼是最高智慧唐中宗神龙元年,武则天摄政,他下旨迎请嵩山慧安国师及北宗神秀到宫中供养,以便常常请教佛理,两位大师都推说南方有一位慧能,受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可以请他到宫中,于是武则天派内侍薛简前去迎请..
悟性时光 2024-07-18 -
索达吉堪布:想见文殊菩萨,想开智慧,最好能朝拜五台山
何时欲相见,或欲问法义,愿我无障碍,面见文殊尊!修行人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疑问,自己实在没办法解决。故而作者在此发愿:无论何时何地想请教法义,愿我都能无有障碍地面见诸佛智慧总集――文殊菩萨,解..
文殊花开 2024-08-09 -
这样诵经,能开智慧!
这样诵经,能开智慧!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 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就是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若是懂得诵经窍诀的人,他在一次诵经中就..
为人处世 2024-08-13 -
愿生,是智慧的结晶
宋朝有位有名的出家人,也是一位高僧,就是「元照律师」。元照律师小时候出家,学问智慧都很高,对戒律的修持很严格、很清净。他有次看到北朝时代慧布禅师的传记,慧布禅师本身有修持也很有愿力,他说往生极乐世界在..
佛教知识 2024-08-13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一章 概论
第一章 概 论一、讲解经名:《维摩诘所说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又名《说无垢称经》,因维摩诘汉译净名,故名《净名经》,如隋长安日严寺吉藏大师作《净名玄记》。从东汉严佛调至唐代玄奘,四百余年间,共有七译,今存..
汉传人物 2024-08-15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八章 文殊问疾品
第八章:文殊问疾品一、概说首先,如从全经的内容来看,从文殊师利问疾品,才真正和本经的法王维摩诘见面,所以,就本经而言,可以将此品以前划作序分,将此品以后,流通分以前划作正宗分,即包括:1、文殊问疾品,辩对治身心病,..
汉传人物 2024-08-15 -
普献法师:小故事=吃的智慧
普献法师:小故事=吃的智慧作为一个佛弟子,要有智慧:营养要均衡。过去我曾经因为没把握原则而吃出毛病来。记得当兵那一两年,吃素风气不像现在那么普遍,军中不供应素菜,我为了坚持素食,只好天天以酱瓜就饭。长..
普献法师 2024-08-15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自序
自 序在二千五百年前,现代人称谓的科学还没有明确分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以一体化的哲学出现的。如此以来,在现代人惯于用实用科学来量度一切的情况下,我们和释迦牟尼的思想隔阂便越来越大。以致于使我们对这样一..
汉传人物 2024-08-16 -
藏在身体里的智慧数码
一个青年去请教禅师如何做人。禅师说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样做人了。”青年问道:“我怎样看您呢?”禅师说道:“你看我有几个脑袋、几只眼睛、几只耳朵、几个鼻子、几张嘴巴、几只手、几条腿?”青年..
佛教知识 2024-08-16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四章 正宗分
第四章 正宗分在第二章中已将序分的证信序和发起序诠解,从本章起讲正宗分。一、说净土因果:1、长者发问: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
汉传人物 2024-08-17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三章 佛国品
第三章 佛国品一、概说:品,是品目,根据文意划出,以利学修方便。佛国,诸佛国土,佛本无所依,也就无国土疆域可言。但就依报说,以众生心为国土,而起种种方便教化。如言国家,必然包括其人民、土地、政权等。同业众生共同..
汉传人物 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