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智慧的真正含义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五章 方便品
第五章 方便品一、方便本义方便,就是权宜。圣人为教化故“以沤和之智,通权达变”,妙适时宜,随方曲济,利益众生。如疏赞云:“利乐仪轨曰方,应时而济曰便。”有三层意思:一、方是方法,便是便用,有权实二智的方法,便可以..
汉传人物 2024-08-21 -
鬼谷子人生全息智慧体系
鬼谷子人生全息智慧体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家族、一个人其安身立命的智慧究竟是什么呢?鬼谷子用他的智慧体系做了回答,那就是入世与出世双修,性与命双修。春秋战国的特殊社会背景,连年的战争,频出热衷..
佛教寓言故事 2024-08-21 -
遇到烦恼不顺心时,记住这三句话,烦恼即生智慧
遇到烦恼不顺心时,记住这三句话,烦恼即生智慧烦恼是生智慧的来源,遇到不顺心时看,记住三句话,烦恼即生智慧佛教文化进入中国近走过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佛教中国化的今天,佛家文化的伟大的同时,离不开古贤大德们..
金玉良言 2024-08-23 -
宣化上人:为何有超人的智慧?
宣化上人:为何有超人的智慧?处处认真修行,处处谨慎持戒;无论在什么时候,以身作则。我们要借假修真,效法诸佛菩萨超人的智慧,难思的神通。为什么会有超人的智慧?为什么会有难思的神通?一言以蔽之,因为诸佛菩萨..
禅宗文化 2024-08-28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四章 菩萨行品
第十四章 菩萨行品一、本品的来由菩萨行品在叙述佛陀依众香菩萨所请,为各位菩萨说尽、无尽解脱法门,并说明菩萨的大行而得名。折衷疏说:此品的菩萨行品是相对于声闻行说的,相形之下,优劣自现。文中说:一切大海和深洋..
汉传人物 2024-09-01 -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智者回眸 智慧从实践中生起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智者回眸智慧从实践中生起临终的反向关怀是一件人生的大事,无论对己对人,都具有莫大的功德利益。能够达到这种能力的人,也并不是一般凡俗之流、泛泛之辈,而是超越自我为中心的狭隘,具有同体大..
达照法师 2024-09-02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九章 不思议品
第九章:不思议品一、概说教化众生,弘扬正法不外乎二大方法:1、说法;2、观神通;在问疾一品中,维摩诘以各种因缘阐明大乘理体,现在在不思议品中引发妙用,显观神通,以“形声益物”。又在前品中表明能化之疾,有空悲二道,..
汉传人物 2024-09-04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二章 入不二法门品
第十二章 入不二法门品一、什么是不二法门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了悟诸法实相为“入”,悟到世出世法不二,事理不二,为“不二”。不二是同一、统一之意。体了诸法的性相..
汉传人物 2024-09-04 -
用佛的慈悲智慧来包容别人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讲故事。这个小和尚对自己的头脑、学问、智慧还算比较自信。聪明人当然愿意和聪明人交流,那确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而遇到学识浅薄、思维混乱、说话缠夹不清的师兄师弟,每..
佛教知识 2024-09-05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一章 佛道品
第十一章 佛道品菩萨发心共有二种:一、上求佛道,二、下化众生。在上一品中专门阐明如何广度众生,在这一品中,阐明怎样上求佛道。这就是这一品的来历。佛有二个含义:一、自我觉悟。二、使他觉悟。道也有二种:一、虚通..
汉传人物 2024-09-06 -
运用佛法的慈悲智慧来处理婆媳关系
2017年,是我先生家族最不幸的一年。特别是他弟弟的突然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萎靡不振,情绪低落,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我想帮他,可没智慧不知如何帮。一天,一位同学打电话叫我参加沙龙,我本着带..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4-09-07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章 观众生品
第十章 观众生品一、概述观是菩萨的能观之智,众生是所观之境。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必先以妙观察智观察其生起的缘由。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得以延续之意。从佛性上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因被妄想尘劳覆盖,不能..
汉传人物 2024-09-07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六章 十大罗汉问疾
第六章 十大罗汉问疾一、概说所学修的知行在师父的后面,叫弟。见解从师父学来叫子。所谓:“师视资如弟,以兄自居;资事师如父,以子自处”。三乘皆称弟子,现在所说是声闻弟子。方便品中维摩示疾,引发出折伏摄受大众的因..
汉传人物 2024-09-08 -
运用佛法智慧改善亲子关系
运用佛法智慧改善亲子关系运用佛法智慧改善亲子关系在上个月的菩提沙龙中,主持人智健师兄问一名来参加的朋友:你为什么想加入三级修学?那位朋友说,想用佛法智慧解决她和子女的烦恼。家庭关系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让..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4-09-09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七章 四大菩萨问疾
第七章 四大菩萨问疾一、本品缘由本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弟子品而来。因为在弟子品中佛命十大弟子们前去问疾,他们各述本缘,都言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任务只有落到诸位菩萨的身上了。又,在前几品里我们就听闻了维摩诘..
汉传人物 2024-09-09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二章 序分
第二章 序 分一、序:序,有发起缘由之意。每部经的讲解,通常都分作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相当于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又相当于剧本的序幕、情节发展,进入高潮和尾声;这些大致相同相近的文体结构有利于叙述说理,..
汉传人物 2024-09-10 -
如瑞法师:修行离不开慈悲智慧
修行离不开慈悲智慧如瑞法师我常常说,不是我们知道的少,而是我们离道太远。学也许很容易,但是实修恐怕就难了。实修就是要把我们所学到的认真地去观察思维,用心去体会。大家都懂得缘起性空的道理,知道要离开对虚幻的..
汉传人物 2024-09-10 -
宣化上人:什么叫智慧-皈依佛
宣化上人:什么叫智慧宣化上人讲述,什么叫智慧?智慧度愚痴,有智慧就没有愚痴,有愚痴就没有智慧,这两个是不可并列的。可是,我再给你们说一个比较容易明白的:智慧就是愚痴,愚痴也就是智慧。有人说:「那我现在..
宣化上人 2024-09-18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八章 《维摩经》及其它
第十八章 《维摩经》及其它一、版本真谛法师的《部执异论疏》中记载:佛灭度后二百年左右,于中印度王舍城北面,央崛多罗国的大众部中《维摩经》、《华严经》、《涅槃经》、《胜鬘经》、《金光明经》、《般若经》等诸大..
汉传人物 2024-09-22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七章 流通分(嘱累品)
第十七章 流通分(嘱累品)一、概说嘱累,嘱,是付嘱,累,是凭累、担累,佛以如来家业相付,这是重任,有荷负,故言累。也是佛谦下之词。殷勤付嘱,缘累不轻,付嘱凭累,是法水长流,群生信解,所以叫嘱累。在全经中,流通分非常重..
汉传人物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