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12
皆愿作佛第十
本品唯见于汉吴两古译。品中有两要义:一者,阿阇王子等闻经欢喜,发愿成佛,如阿弥陀佛,释尊即为证明,是为启发我等,今日得闻此经,亦当如阿阇王子,发起大愿也。二者佛说是诸王子,已于无量劫中行菩萨道,过去生中即佛弟子,故今复相值,此表一切诸法不离因缘。故知我等今日得遇此经,闻是净宗妙法,亦必多生以来,蒙受两土导师教化济度,故于今日方能有如是殊胜因缘也。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闻之皆大欢喜。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前作礼。以华盖上佛已,却坐一面听经。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
此王子与五百长者,正是现在与当来一切含灵之典范。「闻之皆大欢喜」,此欢喜非一切世乐可比,乃因弥陀究竟圆满、超世希有之大愿而喜;为弥陀圆证菩提,大愿成就而喜;为弥陀证此究竟方便,以持名妙法普度一切而喜;为我等与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以度生死而喜;并为我等亦可辗转教导众生,普令度脱而喜。
佛即知之。告诸比丘:是王子等,后当作佛。彼于前世住菩萨道,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今供养我,复相值也。时诸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
「佛即知之」者,「如来悉知悉见」也。《观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以人心与佛心,无毫厘许间隔。故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大众发心,「佛即知之」,并立即证明曰:「是王子等,后当作佛」,乃为授佛记也。是表愿力不可思议。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弥陀以四十八愿接引众生。一切皆赖信愿行为资粮而登彼岸。是故省庵师云:「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供养四百亿佛。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今供养我,复相值也」。表善根与因缘之不可少也。本经《福慧始闻品》曰:「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今我等能遇是经,复能信受,则决非小缘。盖由于过去生中,非于一佛二佛而种善根,实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也。故亦应如阿阇王子等,闻经发愿,持六字之德号,入一乘之愿海,辗转教授,同证弥陀也。
(第二卷终)
谢谢来访!欢迎经常来上品莲生的空间访问交流
请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莲生的空间”,即可进入本空间。
点击(上品莲生的空间 )即可进入
相关文章
- 四种清净明诲
-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 第二卷
- 楞严经如说第二卷
- 圆瑛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二卷
- 法藏法师:习性与我执,自性清净,求生极乐世界
- 彻悟大师:西方依正庄严。皆一切众生性所本具。特借弥陀大愿为增上缘因。一显发耳
- 只要心中清净无欲眼前就有极乐净土
-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上
-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下
-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
-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末
- 大安法师:不明经意能诵经否、东林大佛更庄严
- 夏坝仁波切: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 除了心清净 世上没净土
- 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
- 智谕法师: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讲记
- 大安法师:如果犯五戒的话,忏悔可以得清净吗
- 智谕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清净慧章
- 雪漠:功德是清净行为的反作用力
- 黄念祖居士:劝看破世缘一心念佛
猜你喜欢
-
波耶王自献头颅
波耶王波罗奈国有个国王,名叫波耶。他当政时以仁慈之心治理国家,从不用武力,老百姓也都遵纪守法,国内太平无事。武器、监狱等全部废除了,大家丰衣足食,连天神也赞叹波耶王的善行。邻国的国王,听说这个国家如此..
佛典故事 2025-04-18 -
陪读亦是修行
陪读亦是修行年底到了,孙女孙子放假了,我这个当奶奶的自然承担起照看孩子们的任务。虽然忙碌,内心还是蛮欢喜的。因为孩子放假的日子屈指可数,正月初十就会上学了嘛。但无常来了,因疫情影响,孩子们的上学时间推..
金玉良言 2025-04-18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的意思是什么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经文中记载了观音菩萨法号的由来和普度众生的事迹。经常念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就会让我们有一个慈悲的心肠,懂得更多的帮助他人,同时也会积累到大量的功德,让自己受到诸佛..
普门品经典 2025-04-18 -
法藏法师:断恶
法藏法师:断恶断恶精进,对于一个初修行者来说,既不能离开事相上的多寡,却又不只是事相上的多寡而已。所以每天拜多少佛、坐多久禅固然重要,可是更重要的却是,必须透过这些事修,让自己的心智、性格与行为模式等..
法藏法师 2025-04-18 -
法藏法师:同体大悲
法藏法师:同体大悲同体大悲悲情,是站在佛法的立场上,真正地「看」到他人的苦,而产生的一种真心想帮助对方离苦得乐的「愿心」。不是因为「我喜欢」或者「有好感」之类的理由,而是因为「我对他已没有私(贪)心,而..
法藏法师 2025-04-18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四十二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四十二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四十二卷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业品第四之十今应思择成业道相。谓齐何量名自杀生。乃至齐何名为邪见。且先分别杀生相者。颂曰杀生由故思他想不误杀论曰。要..
佛教因果定律 2025-04-18 -
法藏法师: 三昧略释
法藏法师:三昧略释三昧略释所谓「三昧」,是梵语的Samadhi音译,又译作「三摩地」、「三摩提」等,意译为定、等持、调直定或正心行处……等。乃指心识离开惛沉与掉举(等),而能不散乱、专注于一境(持)的意思。依此..
法藏法师 2025-04-18 -
法藏法师:怎样成就一位具格的弘法者
法藏法师:怎样成就一位具格的弘法者怎样成就一位具格的弘法者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僧人若具备出离心、惭愧心、调柔心与佛法正见等基本的标准,即使没有具体的「讲经说法」,他也已经成就了令佛法常住在世的功德了。..
法藏法师 2025-04-18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四十一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第四十一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四十一卷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业品第四之九又经中说业有四种。谓或有业黑黑异熟。或复有业白白异熟。或复有业黑白黑白异熟。或复有业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
佛教因果定律 2025-04-18 -
法藏法师:净土行者如何修持「礼敬门」
法藏法师:净土行者如何修持「礼敬门」净土行者如何修持「礼敬门」《往生论》中所示的「礼敬门」,对念佛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门,其内容简单的说,就是五体投地来礼敬、仰祈弥陀佛的悲愿不舍摄受往生。由于我们过去愚..
法藏法师 2025-04-18 -
阿秋喇嘛:上师与弟子
阿秋喇嘛:上师与弟子一个人能够在现世中遇到一位证得究竟智慧的上师,依止他,经由他的指导而生起强烈的出离心与菩提心,并通过亲近上师身语意而涌现对实修实证的渴慕,进而全身心地摈弃今生,把自己投入到实证的行..
禅理故事 2025-04-18 -
大安法师:中国第一篇净宗文献
原文 惟岁在摄提格,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法师释慧远,贞感幽奥,霜怀特发。乃延命同志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于庐山之阴,般若云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率以香华敬荐而誓焉。惟斯一会之众,夫缘化之理..
大安法师 2025-04-18 -
读了金刚经的不良反应
诵读金刚经是修行金刚经非常不错的一种修行的方式,经常诵读金刚经是会让我们看清楚这个世界的本质的,让我们能明白任何的困难和事物都是虚妄的,是对我们造成不了伤害的,所以自己也就不会被这些事物所迷惑,让我们..
金刚经经典 2025-04-18 -
谈离奇因果
谈离奇因果先大父以总角之年,投效军旅,时值前清同光之际,捻军横行于黄淮间,清军连营数百里,以事剿阻,而以淮军为中劲,先大父隶焉。初为弁目,屡建奇功,不数年洊升至千总。捻平,与教匪战,每歼其渠魁,再晋守..
放生因果 2025-04-18 -
花猫救命
花猫救命这是在辽宁省新金县普兰店被传为奇闻,李娜是新金县音像打字复印中心的打字员,她养了一只小花猫。2月3日晚,李娜被房中煤炉子倒烟冲出的一氧化碳熏昏不省人事。这时她养的花猫跑到她父母的房门前,又是叫,..
放生因果 2025-04-18 -
楞严经适合什么人修呢
修行楞严经能够让我们远离一切魑魅魍魉的伤害,也能够为我们增强定力和意志,使我们在面对任何诱惑和挫折时都能保持自己的本心,而且通过修行楞严经还可以帮助我们破除执念和魔障,使我们在修行时更加的快速和坚定。..
楞严经经典 2025-04-18 -
烫死蚂蚁后绝宗
烫死蚂蚁后绝宗三国时代的桓谦,在家里有一次看见一寸多高的很多小人,从土坎里边出来,向着切肉的地方找吃的,然后再按原路回来,进到土坎里。他怀疑是一种什么妖怪,这时,有个蒋山的道士名叫朱应的,叫他用沸滚的..
放生因果 2025-04-18 -
大安法师:拜经、每天念多少、持名浅深、回向
问:请问当初是何因缘促使你对经文——《华严经》等——一字一拜的?拜完后有何感受,有何感悟?答:我原来觉得自己记忆力很差,根机很钝,所以我对净土五经倒是一字一拜,大概拜过三遍。就算密宗讲的十万个大头加行..
大安法师 2025-04-18 -
洗脚的水盆
洗脚的水盆罗怙罗尊者在年幼时,即追随佛陀出家修行。初初修行,未满十岁的他,仍有着童稚爱玩的天性,并且经常说谎戏弄他人。每当有居士向他询问佛陀在何处,他便故弄玄虚,混淆视听。若佛陀是在竹林精舍,便告诉对..
佛典故事 2025-04-18 -
打鸟惨死
鸟惨死石门县的南前村,村民都会打鸟枪。有个钱汉冲的儿子,射枪的技术最好,一生中打死了好几万只鸟。不多日,他就死了;死前高喊着周身疼痛,像箭射的一样。他用手摸着周身,说:“这里有‘铁子’(枪弹子)呀。”..
放生因果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