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人果报很厉害,毁灭百千劫积累的善业
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你对他起了一念的嗔恨心,你就麻烦了,你一千个大劫所修行的功德都被破坏了。如果你所嗔恨的对象是一个凡夫,你对他起一念的嗔恨心,你就毁灭一百个大劫的功德,所以我们修行就很难,想成就很困难,因为不能降伏自己的嗔恨心。
发脾气是一切如来都救不了的
佛经上说“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徵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
让父母发嗔者,会堕落地狱畜生饿鬼--
工作不顺,感情痛苦,办事不顺,资财匮乏,心情抑郁,人缘差。报恩品说: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
仁焕法师:和气生财,恶口者得贫穷现世报
还有“和气生财”的道理,人一旦生气了,就把财赶走了。而且生一分钟的气,会得到三天的病;生一天的气,那要得到四十天的病。所以生气好不好啊?(众答:不好。)
网络上骂陌生人,骂一次削4禄
恶语向所尊为十过,向平交为四过,向卑幼为一过,向圣人为百过,向贤人君子为十过。即:骂父母长辈是10过,骂普通人是4过,骂晚辈是1过,骂圣人是100过,骂君子是10过。(出自净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亲手书写的莲池大师自知录。
一把怒火烧尽一切福禄
有个居士,精进持戒修行几十年,女儿却得了癌症,一家人终日以泪洗面。他很不理解,就去问师父为什么会这样,师父告诉他:因为你脾气大,常常说话割伤别人的心,佛菩萨的神通再大也敌不过你的业力.
阿难问佛陀:为什么有的人学了佛就得到了富贵,还拥有了和谐的伴侣,有的人学了佛还是衰耗呢?佛陀说,你即使念经求佛还是衰耗,其中一条原因就是你爱发脾气爱动怒嗔恨爱骂人。
讽刺别人就可以吗?
有个女人请佛来她家供养,佛先答应了一个穷人,就没有答应她.这个女人嫉妒之下,就讽刺那个穷人,结果这个女人后来五百世都贫穷。网络上说话讽刺人的要小心了,自己讽刺别人什么,自己五百生都会如此。
怨天尤人里也带了嗔念
净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自知录载:怨天尤人一次,减三善。印光大师亲口说:你遇到不顺,逆境,但是不怨天尤人,那么你必定有后福或者子孙兴盛。
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
(1)伤脑。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2)伤神。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3)伤肤。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4)伤内分泌。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5)伤心。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
(6)伤肺。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健康。
(7)伤肝。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可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
(8)伤肾。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
(9)伤胃。气懑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听一个老师说过,胃病,胃癌就是因为怨)
上一篇:陈静瑜:傲慢和嫉妒是一对的
下一篇:宣化上人:如何让佛光照到自己
相关文章
- 救鸡的果报
- 宣化上人:这种欺诈的行为,会有什么果报?
- 这些恶业的果报,你不可不知
- 远离杀生,能令你恶的果报消失
- 太桥旦曾堪布:善恶果报从不会出错,到底是谁在“管理”?
- 这个讨债很厉害呀,比官府,比盗贼都厉害
- 宣化上人:造YIN业太多了,就要受这种的果报
- 宣化上人:这种最普通的梦,就令你不修道了,睡魔是很厉害的
- 原来礼佛有这么多殊胜果报
- 仁清法师:因缘果报,毫厘不爽
- 净界法师:这个我来造业,也由这个我来得果报,这个思想是错
- 净界法师:我们今天为什么会有果报呢?
- 达真堪布:正视偷盗的果报
- 一个嗔恨的念头竟换来躲不掉的果报
- 宏圆法师:讥毁他人会遭受怎样的果报?
- 宣化上人:白癞病、气喘病、三角眼等恶病,是何因缘果报
- 达真堪布:不以清净心行善,将来感受果报时也是不清净的
- 宣化上人:若因地不真,将来的果报一定是苦
- 宣化上人:世界上最厉害的果报-皈依佛
- 打胎的果报(真实) 三
猜你喜欢
-
善念一生
善念一生因为多年前遇到的一件小事,我便一直相信行善是做人的本分,行善能使一个人在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时逢凶化吉。那时,踌躇满志的我刚从单位下海,到外面跑运输。有一次,我送一帮人去办事,目的地在云贵高原的..
放生心得 2025-04-01 -
在寺院里扫厕所的奇闻
在寺院里扫厕所的奇闻在龙泉寺出家,我猜过我可能要接受一种训练,来对治我的傲慢心。估计是扫厕所,果然,有一天,引导我的法师很严厉地说,会干一点事,能赚一点钱,就以为自己了不起,对圣者来说,这点东西就是一..
佛学基本知识 2025-04-01 -
寻觅生命的意义
寻觅生命的意义实在信佛不但是寻觅心灵依托,而更是要寻觅生命意义。与其一小我抓破了脑袋熬白了头,可能对生命的意义还是不知所以然。孔老汉子说,思而不学则殆。殆,不就是很危险么!今天早上在上班路上听到电台里..
放生心得 2025-04-01 -
宽见法师:能否施舍?取决于你的动机
宽见法师:能否施舍?取决于你的动机问:曾经在路上遇到过一母女,向我讨要饭钱,我当时想她们虽然可怜,但可以自食其力,又因为担心她们是骗钱的,所以没有给。请问法师,这样思维可以吗?答:取决于你的动机,两者..
其他因果故事 2025-04-01 -
水与波的关系
我有一位朋友,是一位科学家,他现在正在指导很多哲学博士研究生写学位论文。他想用一种科学的方法来做好每一件事情。但是他同时又是一个诗人,结果他经常显得很不"科学"。去年冬天,他经受了一次非常可怕的精神危机。听..
禅宗公案 2025-04-01 -
真正的礼佛
真正的礼佛善业以先礼,最初无过者;空无解脱门,此是礼佛义。若欲礼佛者,当来及过去;当观空无法,此名礼佛义。(增一阿含经.三二二)佛陀从三十三天回来了,佛弟子们竞相以能成为第一个礼佛者为荣。其中,尊者优..
放生心得 2025-04-01 -
寂静法师:学佛三年了,为什么还是觉得很苦?
寂静法师:学佛三年了,为什么还是觉得很苦?寂静法师学佛三年了,为什么还是觉得很苦?有一个学僧,每次打坐之后都会向我抱怨说:“我刚开始来的时候,就知道修佛法是一件很苦的差事,以为时间长了,这种苦就会因为..
其他因果故事 2025-04-01 -
周泳杉老师:根本在修身
周泳杉老师:根本在修身 所以《四书》在《大学》里面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本是什么?修身。我们自己身没有修,怎么齐家?那次序颠倒了。所以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抓回根本来看,不能够本末倒..
佛学问答类编 2025-04-01 -
金刚经从哪里诵起
念诵心经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金刚经的念诵仪轨去念诵,这样念诵金刚经才更加的虔诚,但是不管是怎么念诵,诚心是非常重要的,念诵的时候是不能有杂念的,具体念诵的仪轨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步骤一:香赞炉香乍..
金刚经经典 2025-03-31 -
宽运法师:患得患失的人生很可怕
宽运法师:患得患失的人生很可怕太虚大师说我们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人生改善,后世增胜,了生脱死,法界圆明。一切都是为了人生改善,但改善一定是脚踏实地,不是患得患失的。如果在空中的楼阁,而且更让我们增加烦..
佛本生故事 2025-03-31 -
楞严经述旨卷第七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陵西星述旨广陵后学 龚延庚 校定△摄持轨则第二十四承前卷阿难问摄持轨。则前示内摄。此示外摄。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至)张于门侧左右安置。当..
楞严经感应 2025-03-31 -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下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下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下慧远大师著自下第二释心生灭门。此中有二。一者略表其体。二此识有二。以下广说其义。心生灭者显名也。依如来藏者是第八识也。有生灭心者是第七识也。此言依者同..
慧远大师 2025-03-31 -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慧远大师著第二番中亦有四门。一定障相。二释障名。三明断处。四对障辨脱。言定相者。云何得知。五住性结为烦恼障。事中无知以为智障。如涅槃说。断除一切贪嗔痴..
慧远大师 2025-03-31 -
岩茶的三闻三看三品三回味
岩茶的三闻三看三品三回味 岩茶的三闻三看三品三回味【三闻】即干闻、热闻、冷闻。干闻:主要闻干茶的香型,以及有无陈味、霉味和吸附了其他的异味。热闻:是指开泡后乘热闻茶的香味,茶香有甜香、火香、清香、花香..
布衣百姓 2025-03-31 -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末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末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末慧远大师著自下第二明对治邪执。于中两门分别。一者明种种邪执不同。显示正义。二者随文解释。就初中有三。一者就事识中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二者据妄识中对治邪..
慧远大师 2025-03-31 -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一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一佛说无量寿经义疏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经隋京师净影寺沙门慧远撰疏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一[疏]圣教不同。略要唯二。一声闻藏。二菩萨藏。教声闻法。名声闻藏。教菩萨法。名菩萨藏。声..
慧远大师 2025-03-31 -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问: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殊胜的信心,而且不退转?答: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自己好好地消除业障、积累资粮,业障消得差不多了,福慧资粮积累得差..
佛学常识 2025-03-31 -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二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二隋京师净影寺沙门慧远撰疏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二自下第二叹其自利利他功德。行能益己。名为自利。行能兼润。说为利他。菩萨所行。要不出此。故赞叹之。于中初略叹。菩萨经典究畅下。广..
慧远大师 2025-03-31 -
陌生人的一碗面
陌生人的一碗面陌生人的一碗面陌生人请一碗面,我都那么感激,而我妈一个人辛苦地养我也煮了二十多年的面和饭给我吃,我怎么没有感激她呢?....。 别人给予一点小惠你就“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父母的一辈子恩..
布衣百姓 2025-03-31 -
帮助动物往生的经历及思考
帮助动物往生的经历及思考大概是8~9年前,一次我给鸿老师送光盘回来的路上,遇到一只刚死的小鸡雏,摸摸身体还是温的,于是我就把它放在自行车的车筐里.回到单位,我把它用一个塑料袋裹起来,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然后打开念..
放生心得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