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窥基法师 / 窥基法师:玄奘高足 百部疏主-皈依佛

窥基法师:玄奘高足 百部疏主-皈依佛

分类:窥基法师

窥基法师:玄奘高足百部疏主

明代五台山著名高僧镇澄法师在所撰《清凉山志》卷三“高僧鼓行”中云:“传载高僧者,所以彰夫清凉宝山,实陶化圣贤之域。自佛法入中土,凡能出尘体道,以极佛化者,称高僧。……今之所载,凡有二焉。或久佳胜地,道著清凉。或暂入兹山,感通大圣。参而录之,以冀后之住清凉者,见贤而思齐焉。”唐代窥基法师,便是“出尘体道,以极佛化”,“暂入兹山,感通大圣”的著名高僧。

一、显赫享世

窥基(632~682),俗姓尉迟,京兆长安人,因为他在著述中常常题名基,或者大乘基,于是后人称他为窥基法师。窥基法师生长于一个以武功赐爵的显赫贵族家庭中。他的祖父名蔚迟懿,封宁国公。父亲蔚迟敬宗,“六军乡宵之职,曾任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并封江油县开国公。他的伯父是唐代名将蔚迟恭,字敬德,《广清凉传》说他为“唐初总管,武略冠古,声名盖代”。尉迟敬德,隋大业末,“从军于高阳,讨捕群贼,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后来刘武周起,以为偏将。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起兵讨伐武周,时尉迟恭因守介休,太宗派人劝喻,尉迟恭遂举城而降,归顺唐太宗。一次李世民狩猎,被王世充的军队包围,尉迟恭晓勇善战,不仅救太宗出重围,又率兵大败王世充,故深得太宗信任,“特赐金银一箧,此后恩眄日隆。”并参加了***窦建德、刘黑闼起义军的战争。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争位,尉迟恭协助李世民夺取帝位,亲弑太子和齐王,建立了汗马功劳。到了论功行尝的时候,尉迟恭与长孙无忌为第一,赐绢万匹,并将齐王府全邸并所查封的财币器物,全部赐予尉迟恭。贞观六年,尉迟恭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后突厥入寇,授径州道行军总管以击之。贞观三年,出为襄州都督。八年,累迁同州刺史。十一年,封建功臣为代袭刺史,册拜宣州刺史,改封鄂国公,后又历任娜、夏二州都督。贞观十七年,授开府仪同三司令朝朔望,寻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形于凌烟阁。尉迟恭晚年“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这些新、旧《唐书》都有较为翔实的记载。

这样一个声势显赫,武功盖世的家庭,当然对窥基法师会有一定影响。窥基法师虽然系将门之子,然而他从小便在老师的指授下,勤奋地专研儒学经书,并且善于属文。本来象他这样的家庭环境和自身条件,完全可能后来走入仕途或文章博学之科,但是他却出家遁入空门,这主要是由于下列三种因素在起作用。其一,他的伯父尉迟恭虽然武功盖世,深得太宗信赖,但为人却耿直暴躁,而且居功自傲,有一次太宗设宴招待群臣,他因名位排在别人下首而出言不逊,甚至大打出手,几乎将别人的眼睛打瞎,惹得太宗很不高兴,并说看来汉高祖刘邦谋杀韩信等功臣,过错并不在汉高祖,而在大巨们自己身上。这就等于是给了尉迟恭一个严厉的警告,说你再要胡闹,一切后果都要你自己负责。后来尉迟恭又和朝内宰辅大臣发生矛盾,结果被排斥出京城,出任外职,并且渐渐失去了太宗的信任。所以他看透了官场炎凉,晚年渐渐笃信仙术,十六年不与外人交通。尉迟恭的思想变化,对幼年的窥基法师不能说没有一定的影响。其二,窥基法师九岁丧母,在贵族大家庭中,他失去了唯一的母爱便失去了保护者,经常处在叔伯兄弟们的冷遇和仆役们的白眼之中,所以平时常常感到十分孤单,对贵族家庭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极为不满,因而渐渐地对追求功名地位产生了厌恶情绪,很早便有了出家的志向。其三,唐代中国佛教的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贞观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玄类大师从印度游学回到长安后,积极宣传佛教教义,大量翻译佛教经书,并且十分注意、堵养译经传法的人才,带了不少的徒弟。再加上唐太宗、高宗、武则天、玄宗等封建帝王的提倡,佛教在中国渐渐成为显学,信奉佛教的人渐渐增多,势力也越来越大,正如元好问所说:“佛法之入中国,至梁而后大,至唐而后固,寺无定区,僧无限员,四方万里,根结盘互,地穷天下之选,寺当民居之半,面其传特未空也。”这就从客观上和主观上为窥基法师的出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使他终于成为中国佛教史上一位引人注目的高僧。

二、玄奘高足

玄奘,俗姓陈,本名陈祎,河南洛州侯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人。他大约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六〇〇年),少年时代因为家境贫寒,便跟着二哥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十一岁时就熟悉了《法华》、《维摩》等佛经教义。十三岁时就在洛阳被破格入选,度为僧人。其后他转益求师、四海游方,先后去过长安、成都、江东,足迹遍及荆州、淮海、赵州、扬州等地,曾听景法师讲《涅槃》,从严法师学《摄论》,听室遇讲《摄论》,道基讲《杂心》,惠振讲《八犍度论》,从道深学《成实》,听惠体讲《杂心》和《摄论》,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钻研《俱舍》、《摄论》、《涅槃》,不久即究通诸部,声誊大著。在各地的游方及听讲过程中,玄类觉得各家关于佛经的解说差异甚大,特别是对当时流行的《摄论》、《地论》两家有关法相的说法极不统一,于是决心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求法。

贞观三年,灾荒连年,朝廷准许僧俗四出就食。玄奘便动身酉行,到达兰州,继而潜行抵达瓜州,并且在胡人西槃陀的导送下夜渡瓠顱河,只身冒险通过玉门关外五峰,度莫贺延沙碛,到达伊吾。后来又在高昌王麴文泰和叶护可汗遣使陪送下,顺利经过酉域笯赤建等十国,翻越大雪山,进入北印度境内。在印度他度过了十五个春秋,随处遇着高僧大德,就居停参学,广博地学习了印度佛教的各种经藏,并著有《会宗论》和《《制恶见论》,得到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推崇,并被给予“大乘天”和“解脱天”的尊称。贞观十九年正月,玄类回到长安,接着去洛阳会见了唐太宗,唐太宗要他根据游历所见,编撰西域传,于是玄奖便召集各地名僧二十多人,在长安弘福寺组织了规模完备的译场,开始翻译佛经。他先后撰成《大唐西域记》,创译《菩萨经》、《瑜伽师地论》、《大般若经》等大部分经卷。他从住弘福寺开始翻译,到最后迁住玉华宫,中间历时十九年,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总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并将中国的《老子》等译成梵文,流传于印度。玄奘对梵文的造诣精深,所以他所译的经籍,名相的安立、文义的贯练,莫不精确异常,而且矫正了旧译的讹谬,开辟了中国泽经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从玄类翻译和传播的学说来看,当时印度那烂陀寺最盛时期所传承的佛学精华,基本上都由他全部译出,传入中国了。他的有系统、有计划的翻译,可以说是纲举目张的反映了公元五世纪以后印度佛学的全貌。至于他在讲学中所阐扬的“理佛性”和“五种姓”之说,在中国佛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成为后来慈恩一派创立的根本典据。

玄奘法师的门人弟子很多,参加译业的僧人也大都从他受业。他最著名的弟子有四人,即神昉、嘉尚、普光、窥基,世称玄门四神足。而最受玄奘器重并继承了玄奘法系的弟子,便是窥基法师。

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回到长安后,向唐太宗请旨翻译印度佛经,得到准旨后,便由朝廷供给所需,住在长安弘福寺从事传译经籍事业。玄奘不仅召集各地名僧相助,而且很注意物色人才,培养传法的弟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长安街上,玄奘遇见了年仅十五岁的窥基。他见窥基眉清目秀,举止大方,而且博学多通,才思机敏,便有意度他为自己的弟子,并亲自去窥基的家中,和窥基的父亲尉迟敬宗商量。由于窥基出家的决心十分坚定,再加上玄奘在当时的长安名声很大,可能还得助于尉迟恭的支持,父亲终于同意窥基出家。但是,由于窥基出身贵族,而贵族子弟出家必须经过一定的手续,所以直到贞观二十二年,窥基十七岁的时候,才正式舍家受度成为玄奘的弟子。从此,窥基便常侍玄奘左右,先住弘福寺,同年十二日随玄奘迁入大慈恩寺。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六五四年),复有朝命度窥基为大僧,并应选学习五印语义,二十五岁时,学业完成,即应诏参预译经,并一直跟着玄类参加了慈恩,西明、玉华等处译场,随处受业,成为玄奘最得力的译经传法助手。麟德元年(公元六六四年),玄奘在玉华宫译场染疾圆寂,译经事业中途辍止。窥基便又回到大慈恩寺,专心精一地从事撰述,阐扬佛经理论和玄奘的佛学思想。

三、百部疏主

窥基自二十五岁时随侍玄奘参加译场,前后九年,勤于著述,有“百部疏主”之称。宋释延一修《广清凉传·高德僧事迹》云:“大唐三藏有四弟子,基(窥基)、光(普光)、昉(神昉)、测(圆测),故今疏主即其一焉。三藏西域取经既回,圆教大乘,创流东土。将图普利,必籍周林,法苑所推专归疏主。至年十七,遂予缁林,特奉明诏为三藏弟子。疏主专受大乘三藏秘诀,三藏以为广济群品莫大于弘宣,传付有归,受命著述,制《法华》、《唯识》等疏一百余部盛行于世。”这就是窥基号称“百部疏主”的来由。或者也有称窥基为“百本论师”的,如明释镇澄在《清凉山志·窥基法师传》中所说:“基童时,依玄奘披剃。永徽甲寅,年方十七,帝特旨度基沙弥为大僧,入慈恩寺,参译一切经论。过目成诵,义亦能解。从奘师受《瑜伽》、《唯识》宗旨。法相大乘,至基大振。著论凡百部,时号‘百本论师’。”

窥基法师所译著的经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他随玄奘参加译场时,在玄奘的亲自指授下和其他僧众弟子合译的经论。另一部分则是他在玄奘去世后,自己独立完成的著作。根据《开元释教录》所记载,玄奘译籍中标明由窥基参与亲自笔受的经论,大约就有几十卷,如《成唯识论》、《唯识二十论》、《异部宗轮论》、《阿毗达磨界身足论》、《辨中边论》、《辨中边论颂》等等。窥基白己的著作,共有四十三种,他所注疏的经论,大都参用玄奘的译本,然而也有参用其他译本者如《胜贫》、《弥陀》、《弥勒》、《法华》、《金刚般若》等。此外,尚有一部分述记,如《唯识二十论述记》、《或唯识论述记》、《杂集述记》等。

窥基对玄奘所传的唯识学尤有领会,在翻译《成唯识论时》,他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成唯识论》是一部解释世亲所造《唯识三十论》的经论,属于集注性质,是我国佛教界传译瑜伽学一本十支中的最主要的一支。世亲是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人,他起初研学小乘,作《俱舍论》等,后来归依大乘,又造《唯识论》等大乘论,是印度佛教史上影响颇大的僧人。世亲造《唯识论三十颂》时,由于健康原因,没有来得及造释就辞世了。后来印度僧人亲胜、火辨等名家论师相继对这部经论作了注释,使它成为印度佛教中影响很大的一部经论。玄奘大师在印度游学的时候,曾对唯识论的学说做了很深入的研究,并且搜集到了当时最著名的十大家的注释,带回了中国。在开始翻译这部经论时,玄奘原计划仍将各家注释分别译出,单独成卷。窥基在研究了十家往释后,认为各家对唯识论的注释都有特点,而且有的差异较大,如果分译各家注释,单独流传,难免会造成有的专主一家之说,不能把握唯识论的全貌,甚至以偏概全,以陋为广,歪曲唯识论的观点,造成互相牴牾,产生偏见,以至互相辨难,使后人无所适从的局面。于是,他便向玄奘建议,将十家的注释结合起来,统编为一部,然后参考各家之说,对原著作出正确的定解。这种译经的方法类似于古籍《诸子集成》、《楚辞集解》的办法,然而在译经中却是独创。玄奘觉得窥基的建议很有道理,便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在具体翻译和作出定解的过程中,对于十家的疏义,也不是平分秋色,简单的译录,而是以护法的注释为主,加以抉择组织,取各家之长,作出较为可信的解释。所以窥基自己曾说这是一部“商榷华梵,甄权重轻,陶甄诸义之差,有叶一师之制”的译典。在《唯识枢要序》里他又说:“虽复本出五天,然彼无兹糅释,直尔十师之别作,鸠集尤难,况更摭此幽文,诚为未为。”可见他在翻译这部经论时的艰苦劳动和独创精神。

窥基在参译经论时,由于他对这些经论很注意研究,务求体会微言大义,所以对旧译多有校正。如《唯识二十论》,我国原有后魏瞿昙般若流支和陈真谛两种译本,窥基在玄奘的指导下,对旧译本作了校补,从而译出了新本,《在唯识二十论述记自序》中他说:“今我和上三藏法师玄奘校诸梵本,睹先再译,知其不闲奥理,难具陈述……基受旨执笔……删整增讹,缀补纰阙,既睹新本,方类世亲。”可见新译本比旧译本更加符合原著的本意。窥基的注琉,很多是在玄奘亲自指导之下写的,在撰述中遇到疑难时便随时向玄奘请示,如《成唯识论述记自序说:“凡兹纂叙,备受指麾。”《唯识二十论述记自序》亦云:“我师不以庸愚,命旌厥趣,随翻受旨,编头述记。”由于他常侍玄奘左右,随处受业,多闻第一,而玄奘在印度所学的微言大义,又是在译经期间,通过每“黄昏二时讲新经论”,“译僚僧伍竞造文疏,笔记玄章并行于世,的方式流传。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别人所无法得到的,正如窥基在《杂集述记·归敬颂》中所云:“微言咸绝杳无依,随昔所闻今述记。”这些述记,大体上包罗了玄奘学说的主要内容,记录了许多“绝杳无依”的佛理,所以也是道着了玄奘佛学思想的真谛。

窥基法师的著作,自成体系,往往善于提纲掣领,有独到之处。比如他在《法苑义林章》著作中,将瑜伽一本十支和各宗的不同法义加以归纳,抉择贯通,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至一字之义,也有专章论述。表现了“示纪纲之旨,陈幽隐之宗”的特点。窥基不但通晓声明的规律,而且精通因明学说,因而在他的著述内经常地表现出运用因明学立说的倾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窥基不仅继承了玄奘的学说,而且能够发扬弘大。玄奘大师在去印度游学之前,曾遍历洛阳、长安、成都、江东等处参访术学,精心细研并且对于《俱舍》、《成实》、《杂心》、《摄论》等许多经论都具备了相当精深的造诣,誉满京师。在印度居留的十五年间,为了察究佛学的底蕴,他更是以极大的努力,随处受业,广求博学,演讲经义,获得了更加渊博的学间。回国以后,他主译了许多重要的经典,如《瑜伽》、《般若》、《俱舍《婆沙》、《因明》、《杂集》等等,包罗的范围很广泛。玄奘学说的要点,是折中于总赅三乘教学的《瑜伽师地论》,并以此贯通其他学说。他在印度主要就学于那烂陀寺的戒贤三藏,亲所察受了龙树、提婆学说的无著、世亲,以及其后继者陈那、护法等人的学说,颇为精专。回到长安后,又亲授门人弟子,使各有专弘。而窥基对于法相唯识之学,尤其精辟独到。并且能够组织师说,广制诸部注疏,对发扬玄奘的学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他所撰《成唯识论述记》,成为后世治此学者所奉的圭臬。他释《瑜伽》有《略纂》,解《杂集》有《述记》,弘五姓说有《法华玄赞》,详三支立破有《因明大疏》,其他重要经论都有《疏》或《记》这些著作发扬了玄奘的学说,所以要了解玄奘的学说,现在所可依据的,最主要的就是窥基的著作。玄奘逝世以后,学者多以窥基为玄奘的继承者,讲习取为准据。成为奘门的权威,为国内外同所景仰,并建立了“慈恩”一宗,在中国佛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栖住五台

窥基法师一生,主要是专精一致的从事译经撰述事业,所以他外出游方的活动较少,大约在玄奘逝世后不久,他曾有一段时间到他的祖籍附近游历,沿途仍讲经造疏,从事弘化。大约在唐高宗李治永隆年间(公元六八〇年),窥基法师曾由长安大慈恩寺即今西安市大雁塔所在地启程,东渡黄河,经渔关,过蒲州、历平阳、游太原、临忻州,而后至五台山。据《广清凉传卷下·高德僧事迹十九之余》云:“又于三藏大师终后数年,来游五台山,礼文殊菩萨,于华严寺西院安止。法师常月造弥勒像一躯,日诵菩萨戒一遍,愿生兜率求其志也,感通之应,绰然可观。又复亲书金字《般若经》毕,有神光瑞云萦拂台宇,辉耀函笥,曰:‘我无坚志,灵应何臻’后游山讫,旋之京师慈恩寺。”又据《清凉山志·窥基法师传》云:“永隆中,基来游台山,栖托一载。有诏旋京。”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到,窥基法师到五台山后,住在华严寺西院,他在五台山住了一年的时间,这期间他不仅为五台山塑造了十几尊弥勒像,而且亲自书写了金字《般若经》一部。他还和五台山的僧人们建立了较深厚的感情,使五台山的僧侣们得到了不少教喻和启迪。

窥基离开五台山的原因主要是“有诏旋京”,就是说朝廷有诏书,请他返回京城长安。另外大概还有健康的原因,不然就不会有“法师极缘殆尽,何不就终于此妙”的说法了。实际上,窥基法师在返回长安的第二年,即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就在慈恩寺翻经院圆寂了,年仅五十一岁。同年十二月四日窥基舍利葬于长安樊村北渠,靠近玄奘莹陇。后于文宗太和三年七月启塔茶毗,迁入平原新塔。窥基死后,唐高宗曾为他“御制像赞”,表示对这位佛教大师的伤悼。五台山的僧人为了纪念这位高僧,曾在中台顶塑造了释迎、文殊、普贤的玉石塑像,惜后来在唐武宗会昌五年灭法时就毁坏了。

中国佛学的瑜伽学说,玄奘在世时,曾盛极一时,然而在窥基之后,华严、天台、禅宗渐次兴盛。法相唯识之学也就逐渐消沉下去。后来又经过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唐武宗的灭法毁寺,窥基的著作就佚失了一部分。以后金朝的《金藏》曾依据朱仁宗天圣初年内廷所藏窥基著作十四种、四十三卷入藏刻版加以复刻。元代的《弘法藏》义以《金藏》留在燕都的遗版蜕化而成,所以《至元法宝勘同录》上仍见著述。但是到了明代刻藏以南方通行的《碛砂藏》为据,未及搜罗,故而散佚不存,此学终于寥落沉论,幸有窥基再传弟子智周的弟子日本玄昉等,于八世纪初并将窥基著述传到日本,创立了了日本法相宗。我国佛教界学者,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日本搜罗得窥基法师著作多种,次弟刊行,才失而复得,为佛学界研究窥基的学说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更新于: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