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老和尚开示
引言:妙法老和尚的慈悲开示往往如醍醐灌顶,闻者无不茅塞顿开、法喜充满,现将部份妙语整理如下:
问:有位居士想将来为建设道场多做些布施,请教您:怎样才能多聚钱财?
答:财即是柴,多聚无益,常付之一炬,并容易引火烧身。柴能取暖,需要时俯拾即是,不可贪多,成为隐患。
问:王居士请问,某卦师说她先生近几年走官运,不走财运,因此不宜在公司中任董事长、总经理职位。这样说有无道理?请师父开示。
答:她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修行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所谓命运,三分是命,七分是运。运就是时运,所谓时来运转,所以把握时机是很关键的。如何把握时机呢?这就要看一个人的悟性了, 同时还要看他平时的修持。悟道了,即能把握时机,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问:有位天津居士,几年前有位朋友送他一条名叫阿里格基的苏联公狗,自从这位居士戒掉荤腥吃全素之后,这条狗也不吃肉了。每当主人作早晚课时,阿里格基都会一动不动地卧在主人旁边,似乎在听经。有时上街,遇到有母狗亲近它,它总是扭头跑开。后来发现它头上有戒疤显现。这是怎么回事?
答:阿里格基身为犬类,而不嗜好肉食,喜欢吃素,又无淫欲心,喜听经闻法,亲近善知识,又无争斗心,它是畜牲中的修行者,因此它头上会有戒疤显现。佛曾化为鹿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也曾讲到观音大士现各种身度化众生,因此这不足为奇,阿里格基也是现身说法。
问:可以和八字不好的人共事吗?
答:学佛的团体就是大熔炉,兼收并蓄。佛法是至刚的,无坚不摧;佛法也是至柔的,无往不利。因此,只要大家禀持正念,就可共图大业。
问:某女居士一直虔诚护持寺院,经常做布施、参加法会。可是她目前却患肺癌,医院已不治。请教师父该居士患病的原因。
答:人不能被名利所累,生起贡高我慢心。人赤条条到世上来,又两手空空地离开,什么都带不走。名利就如同过眼烟云,切不可因名利而起贡高我慢心。因为只有清净心才可以得到佛光的加被。若仅以财物布施寺院,那寺院就如同堆金砌银的宫殿,只会污染修行者清净的梵行。若不仅以财物供养,且以德行护持寺院,则寺院才能真正成为万德庄严的道场,普为度化十方。
念经不要贪多念快,而且在念经时,还要注意心口眼相互关照,不能昏沉。这样,念一字一句就如同念千字千句,念一部经就如同念万部经,并且法界众生皆可受益。
不仅要收敛贪、嗔、痴的言行,更要摄持贪、嗔、痴的心,那就如斩草除根一样不留后患了。
(在我把师父开示转告该居士后,她当时就说师父批评的对,说的都是自己的缺点,深表忏悔。之后,她将疾病完全放下,在家念诵《梁皇宝忏》一部,念《地藏经》至第七遍时,自感身体好过大半。去医院复查,肿瘤已由恶性变成良性,医院建议手术。该居士大喜过望,更加坚信师父的教诲,不作手术。她回家仍坚持念诵《地藏经》,至第四十九遍时,自觉体力充沛,每天礼佛百拜而不觉累。再去医院检查,肺部原来的肿瘤已完全消失,竟无一点痕迹,真是奇迹。至今已近五年。2000年春节专程来津看我,竟然比原来还要健康年轻。)
问:某年轻人与母亲、岳母的关系都处得不好,请问师父,怎样才能同时处理好两个母亲的关系?
答:把母亲当岳母对待,把岳母当母亲对待。
问:甄居士的病怎么又加重了呢?
答:苦海无边。
问:她皈依多年,刻苦修行,难道她还没有回头吗?
答:菩萨慈航,普度众生,又何时离开过苦海呢?众生受苦,迷而不觉,自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凄惶不安。菩萨救苦,觉而不迷,纵使不离苦海,般若为岸,处处心安,这就是烦恼即菩提的道理。所谓於虚空中转微细感,在微尘里转大法轮。好了,放下吧!
问:孟居士、红居士,一心修行,不想结婚成家了,可双方家长不答应,二位居士想征求师父的意见。
答:男婚女嫁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佛门俗家弟子也不例外。他们的婚事为师赞成,只是希望他们婚后建立一个佛化家庭,成为在家修行的楷模。
为妻之道,须敬夫爱子,侍奉公婆,勤俭持家,量入为出,荣辱与共,永无怨言。
为夫之道,须怜妻如妹,不离不弃,荷担家业,不畏困苦,以身作则,教子成才。
二位居士若能依此行事,必能家庭和乐美满,诸事顺心如意。将来娑婆业尽,定可同生极乐参禅。
问:某居士的女儿,明年打算考天津美术学院,想问问师父她能否考上?
答:作人要正,作子女要孝,作学生要勤,作女孩要稳。努力作到以上四点,必能心想事成。
问:我非常喜欢与人宣讲佛法,是否有不当之处,讲法时应当注意什么,请师父教诲。
答:弘扬佛法固然是好事,但要注意时间,不可任意行事。早上八点到十一点,下午二点到五点,晚上七点到九点,这是讲法的最佳时间。一次讲法最长不要超过三小时,讲者精力充沛,听者注意力集中,易于深入体会,领悟佛理。逾时则神疲体乏,多说无益了。 为人师表一定要守规矩,先要律已后能律人。任性行事,没有章法就破坏了为师之道,又何能示范后学?慎记!
问:如何修行才可以受益?
答:修行是痛苦的,甚至是难以忍受的,就如同吞了毒药要把它呕出来一样。但你永不能指望从别人的肚子里吐出你吞的毒药。修行也不可急于求成,诸佛菩萨都随时慈悲加持你们,可是你们要先把无始劫来吞入的毒药吐出来,才能尝到醍醐的妙味。这也是吐故纳新的道理。所以,学佛首先要破我执,不可眼里皆是是非。要知道所有怨怼都是自身多劫以来业障所感,虔诚的忏悔才可平息。横加指责只能推波助澜,徒增怨害,不可解脱。
上一篇:美国6月领先经济指标下跌0.3%;预估为上涨0.1%
下一篇:放生浅问
相关文章
- 在家念佛人的福音:听太虚大师开示散心念佛终身不改的好处
- 马祖道一大师开示大珠慧海禅师
- 广钦老和尚:关于忍辱的开示
- 大安法师:烦恼多,时有轻生的念头,请开示
- 大安法师对文化人学佛的开示
- 宣化上人:你要发脾气时,让脾气跑走的妙法!
- 信愿法师:助念开示的殊胜利益 第八章助念问答
- 妙法要在经中求
- 大安法师:关于婚外情的开示
- 妙法莲华的意思是什么?
- 圣空法师开示:通过现相见本质
- 妙莲老和尚:丈夫有外遇时要如何自处?
- 大安法师:关于守戒、杂修等五则开示
- 大愿法师开示秘密禅:如法饮食
- 宣化上人:听过《妙法莲华经》将来都成佛有份
- 宣化上人:对《楞严咒》的开示
- 学诚法师:道次第开示点滴
- 学诚法师:2006年除夕普茶开示
- 学诚法师:北京龙泉寺佛法开示
- 学诚法师:陕西法门寺佛法开示
猜你喜欢
-
年味
年味文 | 觉开关于“年味”,从古到今可能是个特俗的话题,可是今年过年我却必须要重提这个古老的话题。自从我加入先生家这个大家庭开始,每年过年都是老一套。因为公公是家中老大,所以,每年初一所有的亲眷都来我..
布衣百姓 2025-04-03 -
随喜令妒嫉种子灭掉,福田不断增长
人类的很多痛苦来自妒嫉心。对财富、名声、权利、脸蛋、身材、家庭,甚至周边的亲朋好友,只要是比你优秀的,都容易去妒嫉。妒嫉心,像一张网笼罩着我们全身,当你觉得不快乐的时候,也许妒嫉正油然而生。我们经不起..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4-03 -
慧远大师:念佛三昧诗集序
慧远大师:念佛三昧诗集序念佛三昧诗集序晋庐山释慧远序曰。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则无幽不彻。斯二乃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是故靖恭闲..
慧远大师 2025-04-03 -
对吃肉越执着,业障越深重!
对吃肉越执着,业障越深重!人要是有业障,真的会听到邪知邪见。比如说,有的人得了皮肤病,听说蛇肉可以治好,吃了几条蛇后,不仅没有好,而且更加的严重。或者有人说:怎么吃素都吃不过牛,我就吃肉,人心好心善就..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慧远大师:佛影铭
慧远大师:佛影铭佛影铭晋沙门释慧远。佛影今在西那伽诃罗国南山古仙石室中。度流沙从径道。去此一万五千八百五十里。感世之应。详于前记。夫滞于近习。不达希世之闻。抚常永日。罕怀事外之感。是使尘想制于玄襟天罗..
慧远大师 2025-04-03 -
陈静瑜:你愿力很轻的时候,绝对是业力占主要
陈静瑜:你愿力很轻的时候,绝对是业力占主要有位同学问,说:“老师,还是有疑问,快死的时候阿弥陀佛不现前,我怎么办?他还是不来接我。”我说:“这个你就放下,最关键的原因你善根不够,所以你会产生这种“疑”..
布衣百姓 2025-04-03 -
慧远大师:明报应论并问
慧远大师:明报应论并问明报应论并问释慧远问曰。佛经以杀生罪重。地狱斯罚。冥科幽司。应若影响。余有疑焉。何者。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寄生栖照。津畅明识。虽托之以存。而其理天绝。岂..
慧远大师 2025-04-03 -
寒号鸟
传说有一种小鸟,叫寒号鸟。这种鸟与众鸟不同,它长着四只脚,两只光秃秃的肉翅膀,不会像一般的鸟那样飞行。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长满了绚丽的羽毛,样子十分美丽。寒号鸟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慧远大师:沙门袒服论
慧远大师:沙门袒服论沙门袒服论释慧远或问曰。沙门袒服。出自佛教。是礼与。答曰然问曰。三代殊制。其礼不同。质文之变。备于前典。而佛教出乎其外。论者咸有疑焉。若有深致。幸诲其未闻。答曰。玄古之民。大朴未亏..
慧远大师 2025-04-03 -
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
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不敬王者论晋释慧远晋成康之世。车骑将军庚冰。疑诸沙门抗礼万乘所明理。何骠骑有答。至元兴中。太尉桓公。亦同此义谓庾言之未尽。与八座书云。佛之为化。虽诞以沦茫浩。推乎视听之外。..
慧远大师 2025-04-03 -
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佛教反对执着,但佛教赞赏对真理的坚持追求。学佛也一样,选定了法门,就要锲而不舍地进行努力的修练,不可朝三暮四。今天学这法门,明天学那法门,门门会点,门门皆不通,就像要去北京,一会想坐飞机,一会儿又回过..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正问不问
僧问:如何是正问正答?洞山良 禅师曰:不从口 道!僧曰:若有人问,师还答否?师曰:也未问!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于自己的傲慢你看得到吗?
对于自己的傲慢你看得到吗?当我们生起傲慢心时,脸上容易露出坚硬、拒绝的表情,行为和语言上也会显得别扭,不能放松、敞开地同别人交流。傲慢心强大的人处处想表现自己,希望获得别人和公众的认可、赞扬;不愿意与..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武夷岩茶与佛教不解之缘
武夷山,重峦叠嶂,丹霞地貌,终年云雾飘绕,空气湿度大,适合茶树生长,为出产名茶提供得天独厚条件,而佛家之所以把寺庙修筑于深山密林,就是仿照他们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道理。把寺庙修建于红尘之外,少有人世纷争干扰,没..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可以在室外读地藏经吗
在室外也是可以去读地藏经的,只要让自己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在去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到他人,就能使自己可以去读地藏经,这样也是能使自己会有好的感触,从而能够加深自己对自我的把控。1. 在室外读地藏经也是能使自己..
地藏经经典 2025-04-03 -
宣化上人:今天农历腊月廿九 恭迎华严菩萨圣诞
殊胜吉日请吃素、放生、诵经、礼佛、供灯,广做功德,回向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顶礼贤首四祖清凉澄观国师!华严菩萨清凉国师节选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宣..
宣化上人 2025-04-03 -
武夷岩茶与佛教不解之缘(一)
武夷山市茶艺团每场茶艺表演,都少不了展示武夷茶文化的代表作武夷禅茶,深受来武夷山旅游的中外宾客赞誉。这一让人回味无穷的禅茶表演,深刻揭示了武夷岩茶与佛教的渊源关系和博大精深武夷茶文化内涵。以佛家道源著称..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佛的认识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学术界和考古界一致公认)也是产生得最早的宗教,佛教既是重理智的宗教,也是强调实践的宗教。它的理智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法华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法妙难思”。对佛教,如果缺乏..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步步不迷方
罗浮山的显如禅师初访湖北省大阳山警玄禅师,大阳禅师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显如:益山。大阳:益山离此多远?显如:五千里。大阳:你与么来,还曾踏着地吗?显如:不曾踏着。大阳:那你会腾空了?显如:我不会腾空。大阳:那你怎..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就好像香草和臭草这样的一个关系;又像枭鸟和凤凰的差异。所以一个人交结朋友,一定要亲近善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善人他所..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