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悲华:童蒙止观 第十一讲
《童蒙止观》第十一讲
隋 智顗 撰
悲华禅师 讲
好,大家现在端身正意,合掌恭敬,生忏悔心、渴仰心、难遭难遇心,发大愿进入今天要开始的听经闻法的行为。今天我有些感冒,声音不是很大,大家要聚精会神认真地听。好,我们一起来合掌称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无论做任何善行,行任何善法,都要断除法器之三过,闻法六过,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好,如是调整自己的身语意,让我们进入今天晚上的讲课。今天我们所要讲的是第十讲觉知魔事第八,前面从最初的第一章,讲到上一章的善根发相第七,已经全部讲完了。今天所要讲的是在坐禅修法的过程中有哪些魔事,那么前面告诉我们哪些是善根发相,今天主要知道哪些是魔事。魔事,魔之一字大已经非常熟悉,那究竟以何为魔呢?什么是魔事呢,我们今天就要细细地辨别一番,我们来看经文梵音魔罗。秦言杀者。夺行人功德之财。杀行人智慧之命。是故名之为恶魔。事者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脱众生入涅槃为事。魔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若能安心正道。是故道高方知魔盛。仍须善识魔事。先到这里,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魔,按照古印度的,就是佛陀当时讲经的时候是用梵音来讲经的,梵音称为魔罗,秦言杀者,秦就是智者大师过去的朝代秦朝的时候称其为杀者,它能夺去修行人的功德之财,功德之财即是内财,就是修行者他所具备的内心的功德、品质,称为是功德之财,广说有七圣财等等,就是指的这个功德之财,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善根福德。它能够杀修行人智慧之命,就是说破坏人的慧命,我们把智慧的增长比喻为是一个生命的成长,那么杀行人智慧之命,就是使人失去智慧而陷入愚痴当中,所以说名之为恶魔,所以这个魔是恶,非是善,它会破损我们的功德,会夺去我们的智慧,所以它是恶魔。那么魔字已经解释完了,事者,什么叫事呢?魔事是什么意思呢?比较一下,比如说佛都是以功德智慧的力量来度脱罪苦的众生,得到涅槃的果实,他以此为事,而魔却常常反过来,是以破坏众生善根、令它流转生死苦海作为它的事,这就是所谓魔事的事的意思,由此可知,魔事即是恶事,是恶魔所做事,它都是以破人善根令人流转生死为事的,这是魔事的意义。好,若能安心正道,仍需善识魔事,要想能够把心安住在正道上不迷失,那就必须善加识别种种的魔事,觉知魔事非常之必要。是故道高方知魔盛。修道修得越深,道越高,他这个时候才会真正知道说什么什么是魔事,那么修道修不深的人,他不知不觉处在魔境中,他并不认识,所以说叫道高方知魔盛,这里打个比方,一个人在屋子里面,粗粗看过去屋子非常干净,没有任何的灰尘,当一束阳光照进来的时候,满屋子都是灰尘,这时候他看到了。所以说看到这么多灰尘,它本来就有,因为看不清楚所以认为没有。一样的道理,一个人修行不深入,他不知道自己整个行为都处在魔境中,必须待到智慧觉醒,善根带来的光芒照射进来的时候,他才看到满屋子的灰尘,大家如果能理解这个的话,就会理解这句话,是故道高方知魔盛,可见魔境不易觉察,需要深心修道,方可易于辨别,所以若想继续安心正道往下修行,必须善加识别魔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这一讲的意义所在。
好了,这里魔事分为四种,看原文,但有四种。一烦恼魔二阴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有四种魔,所谓烦恼魔、阴入界魔、死魔以及鬼神魔,这个文字不难理解。阴入界魔,阴就是五阴的阴,入就是十二入的入,界就是十八界的界,分别来表示我们身心状况的。烦恼魔从根本烦恼上来说指的是贪嗔痴慢疑,由此引申出来的支分的众多随缘烦恼,都把它归到烦恼魔里去。第三个就是讲死魔,死魔就是讲死亡。好了,再看下面原文,三种皆是世间之常事。及随人自心所生。当须自心正除遣之。今不分别鬼神魔相。这个三种指的就是前面的三种,都是世间人所常有的事情,都随人的自己心所生,烦恼也由心死,阴入界魔也是由心生,死魔亦是由心生,今天不一一进行分别了。
那至于后面这第四种鬼神魔相,下面就加以辨别一番,这个大家所不太了解的。好,鬼神魔相,此事须知。今当略说。下面是鬼神魔有三种,一者精魅,二者是堆剔鬼,三是魔军。下面一一来说,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鬼神魔有三种。一者精魅。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或作少女老宿之形。乃至可畏身等非一。恼惑行人。此诸精魅欲恼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好,我们先一一地销文解义,然后再整体地理解一下,这里说到一个魔鬼神魔,叫精魅十二时兽,这精魅为什么配合这十二个时辰来说呢?这里说十二时兽,十二时辰大家略微了知一下,很多同修也都知道了,半夜的时候,大概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这个称为子时,两点到三点这个称为丑时,三点到五点这个称为寅时,下面以此类推,一共有十二个支分。然后子时从十二生肖上配对的是鼠,老鼠的鼠,丑时配对的是牛,寅时配对的是虎,下面的依此类推,具体的对应关系,大家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我今天就不一一地说明了。对于这样关系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修禅,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精魅,它都是按照不同的时辰变化而来,按照我们过去传统中这种说法和古人智慧的认识,我们会知道,这个时辰与动物之间、与宇宙生灵之间,它的活跃期,它的生命态是有密切关联的。下面所说的种种十二时兽的状况,很明显看出来一点:如果这个时辰是属于这一类众生的时辰,那么它这个时候就特别的活跃,往往在这个时候,相关的这些时兽精魅就会趁在这个时辰来扰乱修行者,所以这个时辰和众生的种类相配对,这点作为一个修道者也需了解。它怎么个来呢?我们来看看变化作种种形色,或作少女老宿之形。乃至可畏身等非一。恼惑行人。它不一定的,变化作种种的形状色相,有的时候它会化作少女或者老人这样的形状,甚至它会化作那种令人怖畏的身体形状,不一定的,都来扰乱迷惑修行的人,然后这些精魅,它这样想扰乱行人,都各自刚好趁着它所对应的时辰而来,所谓各当其时而来,我们就是要细细地辨别,善须别识若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兽等。若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鹿等。若于辰时来者必是龙鳖等。若于已时来者必是蛇蟒等。若于午时来者必是马驴驼等。若于未时来者必是羊等。若于申时来者必是猿猴等。若于酉时来者必是鸡乌等。若于戌时来者必是狗狼等。若于亥时来者必是猪等。子时来者必是鼠等。丑时来者必是牛等。行者若见常用此时来。即知其兽精。说其名字诃责即当谢灭。这里分别一一对应地讲了,这里要提醒的一点就是说,举个例子,比如说是在巳时时候来,那巳时一般对应的时间是什么时间呢?这里呢,七点到九点是辰时,讲早上七点到九点是属于那种龙啊鳖之类的时间,九点到十一点就属于蛇类的时间,在这个时辰里面,蛇蟒之类的动物它特别活跃,相关的这些精魅它就会趁这个时辰活跃期这种力量来扰乱行人,我们知道蛇、蟒类,反正是属于这类的动物都一样,你比如说后面说到戌时,戌在十二生肖中是狗,那么狗类呢,像豺狼啊这些都属于犬类,相关的它们这些动物习性上是相近的,在大宇宙大自然中它的习性是相通的,于配对的这些时辰而活跃,好了,下面不一一地说了,大家可以慢慢去找相关资料研究一番。那么这种情况存在不存在呢?当然有存在,确实是配合着这个时辰而显现为不同的状况。我记得以前,我当时还是个在家居士,看到佛经很想修行,然后按照里面所说的持咒啊,观想啊,那个时候每当到中午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一天当中某些特定的时辰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说在打坐不久就会感觉到好像有人来抱持,这个时候景象特别明显,比如说见到种种的形状,蛇的样子啊,狼的样子,这讲心里面的景象。比如说睡着醒来,就是打坐之中迷迷糊糊睡着,突然感觉有人或是有东西来拉着脚啊,或者来接触身体啊,等等。有的时候在心魔当中还是能看见东西的,后来看到这本《童蒙止观》,细细去对照一番,发现确有其事。这个因为在大宇宙大自然当中啊,这个时节啊,这个气,我们讲是一种活跃气,那么大宇宙之间互相都是相通的,一个坐禅行人息心静虑,他就能觉知这些,变得更为敏感于这些事物的存在,那么作为一个坐禅行者修行,必须善加识别这些东西,对我们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这都属于魔事。当时我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想起智者大师在《童蒙止观》说的这些话,当时我就按照这里所说的办法对此进行诃责果然有效。那其实当时遇到种种遭遇的魔境,跟自己没有持戒修行也有关系,因为那个时候刚刚看佛书,又没有善知识引导,自己胡乱就开始修习了,因为平常没有持戒来修行,没有善知识提点,所以说有一种急于求成自作主张的情况在,然后陷入这样的境界当中又不知道如何识别,所以说经常遭遇魔境很正常的。这里说了你如果知道了这层关系,就直接说它的名字,比如说在这个时辰,这个人老是看到这种牛类的,牛,大家知道是丑时,这个时候你能够善加识别出来,直接呵责他,那这种境界很快就会凋谢、变灭,往往因为有外扰的缘故,这个很正常,外界之所以能扰动内界,是因为我们的内心当中都有这些东西,也就是我们作为人,人道中的人,他的内心不一而足,有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境界进入畜生道的境界,有的时候进入的是饿鬼道境界,那么进入畜生道境界的时候很容易与畜生道感通,进入饿鬼道境界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和饿鬼道感通,人道从内在看仍然有六道之影子在,因为所谓六道轮回都是六道这种种子心遇缘而流转的,所以在人界当中依然会有六道的境界,也有圣贤道的境界,罗汉、菩萨、佛陀等等,这不足为奇。你看有人活着,他是如此的贪婪、如此的狡诈,他这颗心就是一颗饿鬼的心,当他现在作为人的这种福报凋谢的时候,他马上就会投生到饿鬼道,而投生到饿鬼道他的业因从哪里来?就是他在人道的时候一直没有去忏悔、去修正这颗饿鬼之心啊。所以有的人现在虽然业报身不好,比如说丑陋不堪,长得跟畜生差不多,但是现在他的心开始修行、开始忏悔,他不断地积累这种人天福报的心,那么当他的报身变灭的时候,业力牵引着他就会投生到人天善道中,所以这就是这个道理。有的人虽然外形是人,但是其实无异于畜生;有的人虽然外形非常拙劣,但是内心的珍贵早已经不再是这种恶劣的境界了,而生与堕、好与坏全看他这个时候当下是什么心就决定了未来,所以我们一个修行的人,先要把人道修好,如果你连人道都修不好,你又如何进一步求得解脱道呢?人道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五戒,你是否日常生活中举心动念当中奉持五戒呢?大家这个时候还要深入了解五戒的种种相貌,以此来衡量自己,这样才能说我在修行,修成一个圆满的人格,以这个做基,才能够修行止观而得解脱。那修行止观在这个阶段,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持好这个五戒修成人道,你如果人道都修不成,你来生随落的是三恶道中,那是很容易的,那往生净土、往生善道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们今生必须修行。现在很多修净土的人认为好像我可以带业往生,你带的这种畜生的业,你能往生净土吗?绝对不会的。所谓带业往生就讲的是,我虽然没有像佛陀那样,比如说我只证到初果罗汉二果罗汉,或者说我没有断除这个,即使还没有证果,但是我努力修行,善根利的缘故能够往生净土,但是业并没有完全断尽,这是所谓的带业往生。带业往生绝对不是说,我现在的整个状态还是个畜生境界,我以畜生境界回向往生西方、往生净土,他就能往生,绝对没有这么一回事,所以这样想的人是不知因果、自欺欺人。要对生死感到怖畏,求生净土,而不要反过来说,求生净土很容易不需修行带业就可往生,这简直是颠倒邪见,难道你就不怕堕入三恶道中吗?要想不堕入三恶道,你必须奉行三皈五戒十善,所以修行是多么的重要。但是修行它是有层次的,像你这样人道都修不来,你又如何修解脱道呢?更不可能。就像一个现实的人,如果他对自己现实人生都不自爱,都不想去增上它,他又如何想到未来世更好呢?他如果连未来世更好的心都没有,他如何会想到说去解脱轮回的痛苦而得到圣果呢?对不对?他如果连解脱轮回的痛苦得到圣果的心都没有,他如何会有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来成就佛果呢?是这样一层关系,所以我们今天能修行,真的要老实为道,诸法之间是不相违背的,它是一种次第的差别,并不是说我以劣为贤,并不是说我们把种种微妙之法理解成凡庸相。就比如说吧,有人说,哎呀,你今天说坐禅有魔境,那我还是不要坐禅了吧,因为坐禅有魔境。他就这么简单地想,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你平常就在魔境中,因为坐禅而知道有魔境,因知道有魔境去对治它而去除魔境,这样得解脱,所以说越有魔境的人越要坐禅,反过来真正如法去坐禅的人怎么会遭遇魔境呢?怎么会在魔境中不得解脱呢?你没有听说过释迦牟尼佛修禅修得成疯子吧、神经病吧?没有,对吧?所以这样想的人就是邪见,他不知道修道的次第,反过来以善为恶、以尊为悲,所以我们今天很多学佛修行的人,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认识事情,然后如是时光流逝,他修行就一直停留在这个境界上,从来不增长,一直是邪见附心。所以要善察其中的区别,细细地辨别它的善恶因果关系,这样才行,那也不枉我们讲坐禅法要这样一番苦心啊,不然的话讲这个法又有什么意义呢?希望能够听闻这个法,认真去实修,念佛的老实念佛,坐禅的老实坐禅,持咒的老实持咒,念经的老实念经,学做人的老实学做人,都离不开我们所说的这个坐禅法要的佛理。
好,这里插一下,前面说到这个讲精魅,配合十二时辰,下面再看第二种,叫堆剔鬼,这是比较常见的,二者堆剔鬼。亦作种种恼触行人。或如虫蝎缘人头面。钻刺熠熠或击枥人两腋下。或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人。应即觉知一心闭目阴而骂之作是言。我今识汝,汝是阎浮提中食火臭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本。若在家人应诵三归五戒等。鬼便却行匍匐而去。如是若作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除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好,读到这里,这里讲到第二种,堆剔鬼。好,这种堆剔鬼比较特别,它跟持戒、破戒有关系,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堆剔鬼其实就是那种夜叉鬼,一般来说都是在晚上的时候来,有时也不定,这种鬼来扰乱坐禅人它的相貌是什么样子呢?每当修行人坐禅的时候它就来了,它来的时候会作种种的形像来扰乱,有的时候它像虫蝎,像咬人的头面,好像很刺的样子,你感觉脸好像针扎的一样,一下一下。有的时候它会缘在人的身体上,好像来压着人的身体,压上去然后又起来,压上去又起来,虽然是没有什么痛苦,但是令人难以忍耐。有的时候它也会怎么样呢?就好像拿一个东西在人的两腋下击打,或者钻入到人的眼睛、耳朵、鼻子里面。有的时候好像抱着你,好像是有东西在抱着你,但是去抓它却什么也没有,看什么也看不见,你去赶它的时候它走了,但是走了等下又来了。有的时候它会作种种的怪声音,叽叽喳喳的,喧闹凌乱,有的时候作种种野兽的形状,变化着而来,这样来破坏行者坐禅,可以讲是形相非一啊。这种鬼的相貌往往面似琵琶,四目、脸孔非常恐怖,如果有人遇到这样的鬼来扰乱他,这个时候马上就要设法进行对治,这个鬼很特别,那鬼是怎么来的?原来是这样的,在过去七佛其中有一位佛叫拘那舍佛,拘那舍佛的时候,在这位佛陀末法当中有一位比丘,他就喜欢扰乱僧众,然后其它的僧众对它进行驱摈,当时他发了恶愿,要来扰乱修禅的人。好了,因为这样一个缘起,你看今天时代隔了这么久,可是这样的鬼很多,所谓的同业所生也能扰乱,它都是属于那种有祖的鬼,祖就是祖先的祖,是同一类的。你看,它当时有发这个恶愿,要扰乱坐禅的人,所以说凡是有同样愿同样业的投生到鬼道的时候,都属于这类鬼,像这样的鬼你如果说知道它的由来,诃骂它的宗祖,它听了以后就会含羞而去,就识破它的真面目,所以智者大师就说了,如果你知道了这个以后,就应该一心闭目阴而骂之作是言,这样来诃责它,我今识汝名字。汝是阎浮提中食火臭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啊,这是破戒,破戒种,这里面什么意思呢?所谓偷腊者,就是盗僧岁,我们知道一个比丘僧他结夏安居,一夏就一岁,再结一夏为一岁,所谓戒腊。偷腊实际上根本不是如法比丘,所谓混在僧众当中,他的本意是不愿意遵守僧众当守的规矩,只想混在其中贪求名闻利养,故得此名,叫偷腊,这个属于这类鬼。另外下面这个叫猎,腊者猎也,在此月之中,猎取禽兽以祭其祖,从是而利,故名为腊,打猎的猎的意思,下面这个吉支就是鬼名,这个吉支鬼本来就由破戒所导致,前面这些鬼都是一类的,都叫堆剔鬼,它们的祖宗就是当时说到在拘那佛时末法时代有个比丘,它喜欢扰乱众生,僧众把它驱摈然后它发的恶愿,从此来扰乱这些坐禅的人,然后这些同业相感所生的这些人可以讲都是以此为祖宗,经常来扰乱行人。所谓的食火臭香、偷腊吉支都是破戒者,扰乱修禅行人者,因为它是破戒的修行人,所以当它听闻戒法的时候,它还是会生这种惭愧心,所以说你诵戒的时候能对治它,更何况持戒者有戒神所守护啊,它来破行人的戒,戒神岂能容它?所以往往这个时候诵戒、持戒发心,戒神守护就可以令此破戒鬼速速离去。如果修行者是属于出家之人,应该诵读一下梵网经、四分、五分等戒律,如果是在家白人应该诵念三皈五戒,你看我们这个五戒当中,每戒都有五个护戒神,五五二十五,一共有二十五位护戒神,像这些原来都是由于破戒而导致的这些恶鬼最怕戒法,如果你能诵戒,那么这些鬼魅就会匍匐而去,爬到地上逃离,所以鬼神一闻戒,四肢并行,伏地而去,其中确凿关键就在这里。那么像这种种扰乱修行人的相状,还有些其它的断除的方法,这个就在禅波罗蜜经都有贯述,有兴致深入了解的,可以把这些经书找来看,平常时候多了解一些。如是有这样一个缘起,这样一些精魅之类,还有这些鬼魅之类,所谓堆剔鬼来扰乱修行人,这也是往昔生中一种因缘的关系,知道它就能对治它,如是所说也。
好,下面一起来看第三,魔恼,三者魔恼。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善心。一作违情事则可畏五尘令人恐惧。二作顺情事则可爱五尘令人心着。三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尘***行者。是故魔名杀者。亦名华箭。亦名五箭。射人五情故。名色中作种种境界。惑乱行人。这里就讲到魔恼,这里讲到三种,哪三种呢?一种就是所谓违情事,违情事就是说令人感到不悦的事情,也就是说示现逆境,可怖畏的五尘境界,色尘香味触等五尘境界让人心生恐惧。第二个作顺情事,比如种种可爱的形状、可爱的五尘事让人心生贪著,第三种就是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尘,就是平常所说的好像这个事情没什么特别,但是它却不断地***你的修行,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很多事情干扰他,你说它很值得做很好也不见得,你说它很可怕也不见得,但是他每天就是忙得不得了,心无法缘在修行上,这个也可称作是非违非顺事,平等五尘***行者,所以说这种魔被称作杀者,也叫华箭,也叫五箭,射人五情故,所以称五箭。你看人的内心有贪嗔痴慢疑这种魔境,那这种魔境刚好引发人的这种心,所以称为射人五箭,在名色中作种种境界来扰乱行人,怎么扰乱?都是通过这种五尘境界配合着人内心的这种贪嗔痴慢疑而来。所谓名色,以前解释过,名就是心灵的世界,色就是物质的世界,身心两方面,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一并来扰乱行人。
下面详细地来支分着说,比如说,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着。这些魔就会变化出这些形像,像有的人坐禅当中或者睡梦当中、幻觉当中,看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啊,或者是诸佛菩萨的形象啊,种种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生贪著,这是讲到一种顺情境。再看违情境界者他就会做什么呢?作违情境界者。或作虎狼狮子罗刹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这个时候不一样了,老虎豺狼狮子罗刹等等,令人心生怖畏,令人感到惊吓害怕,来扰乱行人,恐怖之境。作非违非顺境者呢?则平常之事。***人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平常发生的事情也不奇特,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发生着,也是种种魔境来***人心,让他失去禅定。比如说你不坐禅的时候什么事都没发性,一坐禅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发生了,拼命地给你打电话了,拼命地有什么事情要做了,这属于平常之事。你看坐禅当中的时候遇到种种境界,有的人跑过来跟你说,怎么样?我们出去打球吧。过了一会又来个什么东西,总是***你的心,使你不能得禅定,这些统统称为魔。另外再看, 或作种种好恶之音声。作种种香臭之气。作种种好恶之味。作种种苦乐境界。来触人身皆是魔事。 其相众多。今不具说。各种各样的魔扰,比如说声音上面,比如有的人经常听到,这声音很美妙,有的说整天到晚在耳朵里响着这种声音,或者作种种香臭之气,气味上。味道上,或者作种种苦乐境界来接触人身,都是魔事,非常非常多。好,举要言之。若作种种五尘。恼乱于人令失善法。起诸烦恼皆是魔军。举要言之,就是归纳起来说,就是以种种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界来扰乱于人,让人破失善法,起诸种种烦恼,这都是魔军。以能破坏平等佛法。令起贪欲忧愁嗔恚睡眠等诸障道法,所以称它为魔军,它都会使人迷失佛法正道,心情不平等,失去了平常心、平等心,容易让人生起贪欲忧愁嗔恚睡眠等等各种障道之法,那其中禅定五盖如前贯述也是属于这一类,也就是说外魔的干扰引发了内在的这种烦恼,这个就是魔事。
好,如经偈中说,欲是汝初军,忧愁为第二,饥渴第三军,渴爱为第四,睡眠第五军,怖畏为第六,疑悔第七军,嗔恚为第八,利养虚称九,自高慢人十。如是等众军,压没出家人,我以禅智力,破汝此诸军,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好,这里讲到十大魔事,最早来的就是贪欲,令人心生贪欲,比如有的人就是魔变化他,告诉他某某某某人家里会发生什么事情,他有种预言的功能,为他心里生爱著、贪著,他对此有欲啊,所以这种魔境总是跟他不能舍离,以及其他等等,最早就是因为贪欲,令人生贪欲,因为贪欲就有得有失啊,有计量啊,他就心生忧愁,所以忧愁为第二,日日忧愁啊,心生饥渴,第三军,饥渴第三军,很饿啊很渴等等,让人生这样的觉受,这也是魔的干扰。可爱为第四,可爱就是讲内心境界,如同甘渴的人他是多么需要喝水啊,所以他内心被这种渴爱所束缚,这是第四魔军。前面欲是汝初军,它在显示什么?首先就是让人心生欲染,肯定这种魔事就是他就很想去做什么事,心生贪欲。下面讲等等等等的遍布都是魔的世界,看你能不能超越它。当一个人被可爱所纠缠的时候天天就想着这些事,他能坐禅能修行吗?比如说世间的男女被他所喜欢的对象深著其中的时候,他会想到修行打坐吗?他坐卧不安,躁乱不宁啊,对吧?所以可爱为第四。再看,睡眠为第五军,天天就是贪睡,想睡觉。这个睡眠在童蒙止观里已经作好了解释,睡就是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眠就是睡着了,都属于昏沉之类,天天沉浸在昏沉中,这也是魔军啊,所以为第五军。怖畏为第六,天天处在担惊受怕中,心神不宁,总怕有什么,有的人站起来赶快关关窗户关关门,走下楼梯回头又想想我是不是没关啊,总觉得什么事情没做好,稍微一点动静都会感到惊吓,怖畏为第六,这也是被魔军所纠缠。第七疑悔,疑神疑鬼,天天心生后悔。嗔恚为第八,他这个人没有耐心,动不动就感觉要生气,见到什么人都不欢喜,总觉得别人亏欠他,怀着嗔恚之心,嗔恼这是粗浅的,恚就是发怒、愤怒,那就严重了,所以嗔恚为第八。利养须称第九,什么叫利养啊?贪名贪利啊。虚称就是什么?就是追求这种虚假的名声,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虚荣和小便宜,你看我们很多人很贪小便宜很爱虚荣,就是被这样的魔军所困扰着。好,自高慢人第十,自恃甚高,自己修行连人的境界都没有,他还感觉自己是不是一个行菩萨道的人啊。慢人,对人傲慢得不得了,他人的德行,他人对我们的关心,真是自己所不能比的,但是却如此轻慢它,对别人说的话无所谓,而且对待他人一点慈心都没有,所谓傲慢得不得了,这叫自高我慢,这样的人也是陷入魔军。如是等众军,压没出家人,出家人从狭义上说就是持戒剃度这样的出家修行者,从广义上说,一切想修行得解脱的人就是想出家的人,所以说压没出家人。我以禅智力,破汝此诸军。用什么力量来破?用禅定的智慧的力量,所以要常常修习止观,要去对治使烦恼止息,要开发智慧看破这些无明,所以禅智之力来破汝等诸军。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自度度人啊,用智慧道力就能度化他们,发大愿,这就是经籍上所说的意思和今天智者大师在前面所说的关于五缠境界扰乱行人魔军扰乱行人,是一脉相承的,说的是一个意思,好,这是第三,魔扰。讲了三种境界的魔扰,一种可爱境,一种可怖境,一种是平常的境。好了,这里说到了魔事,大致上讲完了,从鬼神魔讲了三种,一者精魅,二者堆剔鬼,三者魔恼。
前面所说的烦恼魔、阴入界魔、死魔以及刚才所讲的鬼神魔这四种合并为魔事,既然觉知了魔事应该对治它,下面就讲如何对治。好,我们看看原文,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灭谢。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生惧想不惜躯命。正念不动。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如是了知。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然消灭。好,先读到这里,这里面在说什么?既然觉知魔事,如何把它祛除呢?有两种,无非就是止观。首先修止,凡是遇到一切外诸恶魔境界都要知道这些境界要么由心而生,要么因缘而起,你比如后面的那些烦恼堆剔鬼什么的,都是有这样缘起才会有这样的事,都是虚诳不实的。虚诳不实的道理,所谓六根所面对六尘所生的六根尘事本来就是虚诳不实的,而以上所说种种魔事亦不出此范畴,故知虚诳,不忧不怖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不用去多想,只要把这颗心给息灭了自然就归入寂灭道场,其心若能寂然平静,这种境界自然就会灭掉了,这是所谓修止。观其虚幻,这是所谓的假观。天台三观,假观,中观,空观。这个修止就是假观,知道它是假的,所以心而得寂止,所说的体真止,也是类似于此,都是属于修止的范畴。二者修观却之,怎么修观呢?如果看到以上所说的种种魔境,修止不能祛除,就应该反过来返观能见之心。前面是从所见事物上去觉知它虚妄而止息内心,现在反过来能看见种种这样境界称为能见,那么能见之心它又是什么呢?就返观这个缘起之心,好了,这心也没有方所,所谓不见处所,找心找不着,那么外界的环境又有何所扰呢?所以如是观时寻当灭谢。若能掌握这样的要妙,用止观交修的方式一切魔境都能祛除。如果止观力量不强无力祛除,也就所谓若迟迟不去,这个怎么办呢?应当正心,但当正心。勿生惧想。不惜躯命。正念不动。什么叫正心?你不要认为说完了完了,这下完了,应该正念三宝。我今天就是来修道的,遇到这些东西很正常,我现在之所以不能完全破除它,是因为我的止观力量不够的缘故,所以我应该正心正意,心调正了,我现在正在修行当中,我不生恐惧之想,而且想起当时所发誓愿,我当不惜躯命,正念不动,你再怎么扰我也不能停止我修道的心,这个时候还要进一步观,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如是了知。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然消灭。在这种坚定的心中这样观想。什么叫作知魔界如即佛界如?如就是如是如是的意思,其实所谓的魔界跟佛界唯心所现,你现在觉得这是个魔界,其实它就是佛界,你现在分别说这是佛界,其实魔界的体性与它并无差别,所谓魔界如佛界如,都是如此,都是这分如来之心在变现着。那么它体性是一非二,所以一如无二如,如是了知,若能这样观,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如是了知,那么魔界自然就不会去,一定要说去除什么魔界,所谓佛界也没什么所求的,心既不求佛界亦不舍弃佛界,无取无舍寂然安住,若能趋入这样的禅定,那么佛法自当现前,所谓佛法自当现前就是证悟心性本体,那么魔境自然就消灭了,因为这种魔境缘由心之分别取舍而来,这里就是智慧胜观的境界了,行者应当细细去体会参想。
好,下面,复次若见魔境不谢。不须生忧。若见灭谢亦勿生喜。所以者何。未曾见有人坐禅见魔化作虎狼来食人。亦未曾见魔化作男女来为夫妇。当其幻化。愚人不了。心生惊怖及起贪着。因是心乱失定发狂。自致其患。皆是行人无智受患。非魔所为。下面的讲到什么?讲到对修行人这种忽忧忽喜的觉受该怎么认识对治?如果这种魔的境界久久不去的话你也不必生忧啊,也不要害怕担心。如果看见这个境界没了,你也不要生喜,所谓喜悲不动,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要这样想,其实这些魔境都是心的幻化,又不可能说真正地有魔化作实际的虎豹豺狼来吃人,所谓的吃人也都是你的心相里的幻化,就像做梦一样,啊,有人来吃你,你早上醒来时候不是什么都没有?你在打坐的时候你看到虎狼来吃你了,又不是真的有虎狼来吃你,把你的肉体撕烂掉,对不对?你还在房间里打坐,没有虎狼能跑得进来。又不是说真正的魔变作男女来跟你做夫妻,比如说做这种男女淫欲之事,都是在心里面的幻觉,没有真有其事,你关在屋子里,谁能走进来?所以愚痴的人不知道,以为这是真实的,所以心生惊怖,或者说心生贪著,因为这样心狂乱,回为失去禅定发狂,所以说自己导致这种过患,所谓自致其患。皆是行人没有智慧而感受的这种过患,不是说真的魔来这么做。有吗?没有。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著魔的人,他都是把这些东西看作是真的,我们在边上看有没有看见啊?他说豺狼来了豺狼来了,有豺狼来吗?没有。他说我看到这个美丽的女子在跟着我走,有吗?那是他自己看到的,这是一种幻化,他不知道是幻化,因为愚痴被其所扰,所以著魔不舍,这里说非魔所做非魔所为。再看一种情况,看原文,若诸魔境恼乱行人。或经年月不去。但当端心正念坚固不惜身命。莫怀忧惧。当诵大乘方等诸经治魔咒。默念诵之。存念三宝。若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忏悔惭愧及诵波罗提木叉。邪不干正久久自灭。魔事众多说不可尽。善须识之。好,智者大师后面又说到,很慈悲啊,就是说如果说这种境界经年不去,很长时间都去不掉,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应该端心正念坚固,忆念自己往昔所发誓愿,不惜生命,不怕也不要怀忧惧,应该勤加诵习大大乘方等诸经治魔咒,念咒,这里讲到佛咒的巨大功用,因为佛咒乃是由佛菩萨自心流出,所以诵这个咒与佛菩萨感应沟通,具有很大的加持力,所以说持咒很重要。像禅宗中修持有些遭遇实在难以驱除魔境的时修,一般来说祖师们就会教他诵咒,默念诵之。存念三宝。心里对三宝念念不忘,若出禅定,这个时候打坐下来应当诵咒自防。时时地忏悔惭愧,诵读波罗提木叉,就是诵戒。这些行为都在对治,持咒、存念三宝、诵咒自防护、生起忏悔心、惭愧心诵戒等等,这都在调自己的心,以咒护心,以戒摄心,忏悔发愿,惭愧去除自己的恶心,这些都是修行。只有修行才能对治,若人能真正修行,则一切魔境都当自灭,所以这里讲邪不干正的缘故,久久自灭,邪不干正,一个人走正了邪自然就没了,所以你整天到晚说我遭遇魔境,也不修行也不努力精进去行持,有什么用?你到处找人念咒给你驱魔,你自己不修行有什么用呢?那都是暂时的,没有任何的利益。很多人替你念佛念佛不如你自己念一声佛,很多人跑来替你驱魔不如你自己正心修行来驱魔,即是这个道理。这样的魔事是说不可尽的,但是要而言之,都是以修行来对治,应该善加识别。
好,看下面的文句,是故初心行人。必须亲近善知识。为有如此等难事。是魔入人心能令行者。心神狂乱。或喜或忧因是成患致死。或时令得诸邪禅定智慧。神通陀罗尼。说法教化人皆信伏,后即坏人出世善事。及破坏正法。如是等诸异非一说不可尽。今略示其要。为令行人于坐禅中。不妄受诸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归正当观诸法实相。善修止观无邪不破。故释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如偈中说,若分别忆想,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则为法印。 好,说到这里,智者大师把这个说完了。我们来看一下,这里面智者大师说到,因此缘故,因为魔事众多,所以初心行人必须亲近善知识,这里说到亲近善知识的重要,因为有如是等难事,因为有这样种种种种,因为人很容易贪著其中,受于种种魔境,所以必须亲近善知识。初心行人不要自以为是,一定要依师而修行,老老实实地依照善知识的教导,亲近善知识而修行,不要自以为是、自我固执,要知道修行有种种难事。好,下面说到具体的这种魔入心神的状况,因为是魔入人心能够让行者心神狂乱,要知道魔扰人都是跟你的心相联合的,它就会导致你心神狂乱或喜或忧,有的人因为这样而沉涣致死。真的有,我刚回到福州的时候,就有一个人来找我,当时劝念他,但是因为往昔业障深重的缘故,再加上邪师的引导,他最后心神狂乱,跳河自杀,这是刚刚发生不久的事情,这种魔境摄人心时真是害人不浅。或时令得诸邪禅定智慧神通陀罗尼。他好像修行修成了,他获得的禅定是邪的禅定,智慧是邪慧,所谓出的神通是邪神通,嘴巴诵的咒是邪咒,都是因为执著魔境魔入心的缘故,这个时候他能够说法教化,人皆信服,显现种种灵异之事,说的道理好像天花乱坠,充满了诱惑力,让人家心生欢喜,很多人就跟着他修法,他也会说法教化众生,实际上行的是魔道。大家都信服他听他法化,结果却败坏人家出世间的善事,破坏正法,断掉人的慧命,使人再也无法获得出世间的利益,因为他讲的都是世间法,即破坏佛的正法,起到破法因缘。如是等诸异非一说不可尽,太多了,这都属于魔的境界。好了,那种种的魔境如果真的归纳起来讲,所谓略示其要,目的是让行人在坐禅当中不妄受诸境界,这些都是魔事必须觉察,不要执著其中。取要言之,要想遣除这些邪归正,所谓遣邪归正,唯一的办法、最终的办法是什么?当观诸法实相。就是要努力地修行止观,所谓善修止观无邪不破。止,止去心中妄念。观,观见诸法实相。修止修观,止观交修,都是为了证得诸法实相,所以说若人走上止观之道无邪不破,所谓善修止观无邪不破就是这个道理,不管你什么样的魔事不出其要。所以后面讲,故释论云,除诸法实相余皆一切皆是魔事,所以从这个来讲其它都叫魔事。像偈中言,若分别忆想,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则为法印。这里说到法印,这些前面所说的种种心生贪爱、心生嗔恚、心生恼乱等等都是分别臆想所导致的,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这该做那不该做,这好那不好心里随着牵流不定,心神不定,随着业力漂浮不定,遭遇种种魔境执著于它,这所谓分别忆想,这种无明的意识所导致的,都是魔罗网。所谓邪见丛林,那么若得不动不分别之心是则为法印。那么修行止观就能证得这个不动不分别之心,如如不动之心,不会受外境的束缚,这个就是法印,所谓的法印,就像我们说的盖印,印即印证的意思,这就是唯一的法印。所以说种种魔境界要靠修止观,观诸法实相这个法印来破除之,万变不离其宗,种种魔境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无明妄想分别导致的,如果能去除无明妄想分别,则能冲出魔网。若能证得不动不分别之实相印心,那这个就是最大最大的法印,就是最根本的对治,所以智者大师最后劝修止观,因缘魔事而劝修止观,大家对此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我们的整个生命、整个生活都处在魔境中而不自知,故智者大师说法来破除,所以对我们也是恩深无比。我们要好好地思量、好好地研究、好好地学习、好好地去实践,智者大师也殷勤地来教化我们,因为有种种种种迷失歧途,为所以教我人亲近善知识,不可妄作主张,自我固执地来修行。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作回向。所谓回向者,就是说要把我们今天所作的一切善行、善法都聚集在一起回向,不但如此,要把我们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法、善行都聚集在一切回向,非但如是,除了自己包括一切众生,乃至诸佛菩萨所造的一切无漏功德,都要聚集在一起回向,回向到哪里呢?回向给遍满虚空之际的有情众生,令他们都能破迷开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成就无上佛果,终究解脱生死轮回种种痛苦,这就是发的菩提大愿,所谓的回向众生成佛道,所谓的回向菩提是也。以这样发心来回向,广大的回向。甚至包括我们的身体、三世所感报的身体以及身体所受用物,自己所接触到的一切的一切,都用来做佛事,都用来做回向。如是观想清晰,则来念诵回向文: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依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时时能遇善知识,生生世世遇佛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骄慢,慈悲喜舍利人天,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好,弥勒尊佛,今天就到这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妙祥法师:修道须愿力,愿力须深厚—嘎希美女出家的故事
妙祥法师:修道须愿力,愿力须深厚—嘎希美女出家的故事在鹿野苑有位著名的国王——梵施国王。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整个国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人民过着祥和的生活。后来王妃生下一个美丽..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1-10 -
彻悟禅师:修道方便门众多,但当一门深入
彻悟禅师:修道方便门众多,但当一门深入修道方便门众多,但当一门深入。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以随悟净因缘。悟之又悟。净之又净。悟净之极。故其灵知横徧竖穷。广大无外也。众生以随迷染..
彻悟禅师 2025-01-10 -
和为先,训练今天比昨天更圆融
和为先,训练今天比昨天更圆融生命既深且广,深度与广度同时具备。假如深度看不到,广度也看不到,就只从一个角度去看,那就没办法。因为是深是广,所以一定要去训练那个全方位,广度要训练全方位,只要去训练自己在..
布衣百姓 2025-01-10 -
彻悟禅师: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彻悟禅师: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重刻彻悟禅师语录序彻悟语录,洵为净宗最要开示,倘在蕅益老人前,决定选入十要。然具法眼者,肯令此书湮没不传乎。以故钱伊庵居士,于嘉庆二十四年,择要节略,名彻..
彻悟禅师 2025-01-10 -
彻悟禅师:语录
彻悟禅师:语录彻悟禅师:语录·卷首行略彻悟禅师:语录·卷上法语示众彻悟禅师:语录·卷中杂著彻悟禅师:语录·卷下偈颂
彻悟禅师 2025-01-10 -
学诚法师:理念,深信业果,依法行持
学诚法师:理念,深信业果,依法行持(三)三、对境练心学取舍,命自我立勿迟疑作为人,如何来面对人生,面对现实生活,无非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选择,一种是放弃;或者说一种是要,一种是不要。如果不知道自己要追求..
初识佛法须知 2025-01-10 -
佛教法师讲经 宣化上人:简介(生平)-皈依佛
佛教法师讲经宣化上人:简介(生平)宣化上人(1918.4.26—1995.6.7),禅宗沩仰宗第九代祖师。家境宣化上人是吉林省双城人氏,俗姓白,父富海公,一生勤俭治家,务农为业。母胡太夫人,生前茹素念佛,数十年如一日..
宣化上人 2025-01-10 -
宣化老禅师出家的因缘-皈依佛
宣化老禅师出家的因缘宣化上人讲述,一九八一年七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禅七,开示于万佛圣城万佛殿,【编按】:宣公上人是吉林省双城人氏,俗姓白,父富海公,一生勤俭治家,务农为业。母胡太夫人,生前茹素念佛,数十..
宣化上人 2025-01-10 -
妙祥法师:修道必须要有深厚的愿力
妙祥法师:修道必须要有深厚的愿力在鹿野苑有位著名的国王——梵施国王。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整个国家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人民过着祥和的生活。后来王妃生下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孩,秀丽非..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1-10 -
《护生画集》焚弓折箭
《护生画集》焚弓折箭休宁张村民张五,以弋猎为生,家道粗给。尝逐一麂,麂将二子行,不能速,遂为所及。度不可免,顾田之下有浮土,乃引二子下,拥土培覆之,而自投于网中。张之母遥望见,奔至网所,具以告其子。即..
放生知识 2025-01-10 -
宣化上人:精诚诵持大悲咒法克获果位不难
精诚诵持大悲咒,能克获十地果位,更何况世间小小福报?宣化上人讲解若能精诚用心。身持斋戒。为一切众生忏悔先业之罪。亦自忏谢无量劫来种种恶业。口中馺馺诵此陀罗尼。声声不绝者。四沙门果。此生即证。其利根有慧..
宣化上人 2025-01-10 -
黄念祖居士:念佛不忘就是功夫、就是证,往生就有把握了。
黄念祖居士:念佛不忘就是功夫、就是证,往生就有把握了。 夏老师的话,“但能不忘,即是功夫”。刚才有人说,念得时候还有些妄想,没关系。只要这句佛号,但能不忘就行,即是有功夫。妄想刚钻出来,不跟着它跑,这..
金玉良言 2025-01-10 -
如何用佛教的方法治疗心理的病苦?
如何用佛教的方法治疗心理的病苦?佛教的心病疗法一.用观念的方法,可以试举三种:1、因果的观念因果观念是宗教的信仰,也是事实如此。所谓事实,是在现实的生活里面,我们做任何事,都会有反应,有结果。如果通过宗..
为人处世 2025-01-10 -
宣化上人:爱情实际上在最快乐里面反而是最痛苦的
爱情,人人都认为是一种最快乐的事情,实际上在最快乐里面反而是最痛苦的,业重情迷堕地狱;业深情痴作饿鬼;业重情浓转畜生;业轻情浅生善道;业尽情空是真佛,业重情迷是凡夫。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爱别离苦。譬如男人爱..
宣化上人 2025-01-10 -
学佛感悟词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56
学佛感悟词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56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56:像法五百岁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住法永不退,益众五百岁。至心不二依大乘..
五福临门 2025-01-10 -
麦彭仁波切:有漏皆苦
麦彭仁波切:有漏皆苦 麦彭仁波切[著]益西彭措堪布[译]属于造作或所作性的法也有有漏和无漏二类,其中,诸无漏法不为苦的体性、因、果所摄持故,并非是苦,而诸有漏法则都住于苦的自性。为什么?因为所谓痛苦,即以..
悟性时光 2025-01-10 -
宣化上人:这是最微妙的法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尔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在这个时候──就是大家跟着佛一起回到祇桓精舍这个时候,世尊(释迦牟尼佛)在头顶上放出百宝无畏光明。“百宝”也可以说表示“百界”,“千叶宝莲”,就表示“千..
宣化上人 2025-01-10 -
因果可转变 (佛教通俗讲座)
因果可转变 (佛教通俗讲座)李炳南老居士讲林看治居士笔记戒杀是息刀兵之本因果可转变杀是凶暴最伤天和解释戒杀的几个疑问欧美慈性的进展戒杀是息刀兵之本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
其他因果故事 2025-01-10 -
如瑞法师:获得暇满的人身不容易
如瑞法师:获得暇满的人身不容易讲一个故事。有一位大德,看到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小孩,这个女人边哄小孩边吃鱼。在她的脚边趴着一只小狗,她还时不时地用脚去逗那只狗。这位大德是证果的人,他看了以后不由地说,这个..
其他因果故事 2025-01-10 -
开愿法师:正信佛教,理智面对人生
我们学佛,心要安下来,断恶修善,多为别人去想。佛讲共业里面有别业,如果有这个业障、这个业力,恐惧也没有办法,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存好心,行好事,这个业障就没有了,灾难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多做善事,一心念佛,一切的灾..
汉传人物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