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点赞推荐 近现代往生纪实 慧远大师 佛学问答类编 佛学常识 佛教因果定律 心经经典 宣化上人 汉传人物 金玉良言 禅宗公案 放生心得 布衣百姓 佛教基础知识 佛学基本知识 其他因果故事 金刚经经典 佛本生故事 楞严经感应 戒邪淫故事 护生漫谈 佛教寓言故事 净土圣贤录 华严经经典 地藏经经典 禅理故事 演培法师 佛教传播与发展 佛典故事 悟性时光 楞严经经典 谈佛说禅悟人生 为人处世 药师经经典 禅宗文化 普门品经典 大悲咒经典 因果报应 星云法师 入门知识 初识佛法须知 首页 / 仁慧草堂 / 文钞续编|汝且一心念佛,过二三年,当自有明白之几(重要篇·赵木木恭诵) 文钞续编|汝且一心念佛,过二三年,当自有明白之几(重要篇·赵木木恭诵) 分类:仁慧草堂 2024-06-09 06:18 印光法师文钞熟读文钞,笃修净业且放下一切闲知见一心念佛念到心佛双亡之后自可发一大笑完全了知未到此时若别人与说亦不得而知复崔德振居士书(五)(民国二十一年)一切众生,具有性德,殊少修德。今既发心学佛,是由性德,而起修德。虽有此心,若不竭诚尽敬修持,则修德不能大著,性德仍旧被烦恼恶业所障,不能显现。如日在云中,了不见其光相。故须振起精神,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行世善。又须竭诚尽敬,生信发愿,念佛求生西方,以修出世之法。世间学一材一艺,皆须振起全副精神,方能有成。今以具缚凡夫,即欲于现生中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可不奋发大志,打起精神而能得乎?德振之义,如是如是。倘能振拔,则名实相应。否则,有名无实,是自己不振拔之咎,非佛法之不能利人也。(其二)既病将起,因蒙大士垂佑得瘳,理当认真郑重其事,修持此第一要著之净土·法门,何又泛泛然问及不急之事?至于归结,亦不过与行人问路同一相状。知阁下之所言信者,乃皮毛之信。所言行者,乃游戏之行。使其真以此事为人生第一事,则蕴中发外之相,当可一览而知。阁下既有问,则为答复,有要求,亦为邮寄。然光老矣,精力不给,以后不得再来信,来则不复。一以无暇应酬,一以泛事无量故也。一、《心经》乃撮要而译,故无证信序,与流通之文。而唐般若,共利言译本,与宋施护译本,则有之。二、一切经咒,虽有佛说、菩萨说之不同,即菩萨所说,而经佛证明,均可称为佛说。汝以为佛弟子著(原问著系笔字之误)述,何藐视经咒之甚也。以此心诵经咒,则决无不可思议之感应矣。三、修罗,此云非天,谓有天福而无天德。以其有福,故亦有列为善道者,以其瞋慢斗诤,故亦有列为恶道者,以其善恶罪福夹杂故也。世有信佛者,每每妄生己见,而怀疑谤。其人与而言之,则曰正信之士;夺而言之,亦可曰邪迷之人。四、娑婆,是三千大千之总名。五、结跏趺坐,先以右足安左䏶上,次以左足安右䏶上,名为跏趺。跏,本作加,谓两趺相加也。趺,即足背。然坐久则或可左右相调,非崖板常须如此也。若不能双结,则但以左足压右足而已,此亦名半加。六、高广大床,此系西域僧人行头陀行之绳床。吾国此法不行,但不宜坐贵重珍妙之床榻耳。此绳床,同今之马札子,用绳穿之,可开可合。高不过一尺六寸,广不过四尺。尺系周尺,比今尺小二寸。此床非睡眠之床,乃坐禅之床榻也。七、唯有径路修行,此是教义,可按文会。依旧打之绕,此是宗意,须有悟处,方可彻知。曹鲁川,自命是通宗通教之大通家,尚错会其意。阁下即欲令示此义,诚所谓游戏而问。阁下且放下一切闲知见,一心念佛,念到心佛双亡之后,自可发一大笑,完全了知。未到此时,若别人与说,亦不得而知。譬如已到含元殿,其殿中种种,悉皆备知。若为未到者说得纵明白,依旧是茫然不知。宗家之语句,通是教人参的。若以文义会,不但不得其益,尚且以误为悟,其罪极大。即令真悟,尚去了生脱死,远之远矣。以彼唯仗自力,须大悟后,烦恼惑业断得净尽无余,方可了,否则,莫由而了。念佛法门,若具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仗佛慈力,带业·往生。阁下之根性,也只可学愚夫愚妇之修持。若妄效曹鲁川之身分,不但了生死无分,诚恐堕落三恶道为准程的。何以故?以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因兹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故。八、《文钞》等寄一包来,若不嫌鄙陋,祈详阅而依行之,庶可不虚此生此遇矣。若以其不堪寓目,则转施与不具目者。以后只可与范九谈叙,不得与不慧通函,以无精神应酬故也。(其三)世间事,有可以理论者,有宜以情论者。汝所说某人之事,固当以情论,不可固执常理而为断定也。事既五年,亦无惧人见闻之虑。彼既以共某住为安,则只可任之。如其有真孝思,当代为礼佛忏悔,冀其觉悟,时往问候,劝其念佛,此以情感。如其艰难,不妨周济。资盗以粮,不可为喻。此系以母子之情为准,不能按常理为论。至于对某,亦不得竟作怨仇相视,敬而远之,方为合宜。男女虽异,心念是同。世有男子,家有妻妾,尚在外边与他人妇女相处,其子不能不以为父。至于其父所爱之人,虽不能直认为母,然亦不可作怨仇视。以作怨仇视,即系怨仇其父也。又后或致有报怨行凶之举,故当敬而远之。礼云: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但不生分别,尽自己之孝思,则于天理、人情、佛法,均可无悖戾矣。祈以此意,为其人说之,彼当能两全其孝思,而或可令亲生正信心,求生西方,以念佛为事也。但将往事作忘记,则情可日亲,而言当即听也。令舅处,已令寄《文钞》《嘉言》《统纪》《安士》《正信》等,共一包去,今当为书寄去。汝前日之信亦收到。汝父母一向均有信心,今更当曲为劝谕,使彼信心增长,实为人子佛子之报本要义也。汝谓《弥陀要解》辨体及鸟音法利一段不明白,祈光解释。此种甚深理致,及各种教义,岂初心人即能了知乎?解释也要有几分明了方可。否则,要多少笔墨,方能令一一明白乎?汝且一心念佛,过二三年,当自有明白之几。如急欲即明白,当请一部《弥陀要解便蒙钞》,息心看看,或可即知。或犹未能即知,以须久久煅炼方知也。光于去年,即应许李圆净修清凉、峨眉、九华志。去年请许止净标其大致,其所修治,通归于光。一年多来,以信札及各冗繁,一部也未修好。前以尚不即排,故迟亦无碍。今清凉志已排,而修只一半,每每十余日不暇一理。以故今决拒绝一切应酬以为此,否则,两失其益。以后无论何事何人,皆勿来信,来亦不复。否则,此事逼极,则难得如法。流传世间名山志,好将就了事乎。祈以此话,与一切相知说之,亦勿介绍人来皈依。(其四)此女生是讨债,死是偿债,可无疑者。然溺人之处,常有人溺,即所谓求替死鬼者。当于其处,立一木标,上用极厚白洋铁板,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字要大,要看得远,要能经久,可息此祸。以刻此字之人之慈心,感佛之慈光加被,以后决保无有此祸。即此可见佛慈悲力,不可思议。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现世之施食,皆场面而已,固不如求念佛僧夜放蒙山,为有实益。道家之经忏法事,通窃取佛法中之名义而杜撰之。僧之施食,尚难得真益。道之会食,岂即能度亡乎?不过借此以欺人而已。既是被怨鬼携去,约事似屈,约因则非屈。至籖之所示,何可执定,以事有万变,籖止若干。即乩语尚有时不应,况籖诗乎?汝夫妇置女于河边而归,女溺死,则有过。彼在家中,竟自往河死,汝自谓有过,则成痴话矣。甚矣,怨之不可结也。前生结之,来生受报,彼鬼岂无因而拉此女入河乎?可以知因果之永无或失也。(其五)佛法圆通无碍。密宗固有不经阿阇黎传授者,则为盗法,此乃极其尊法之意,非令永断密宗之谓。若依汝说,未受三昧耶戒,不可念蒙山施食。何但蒙山施食,即一切咒皆不可念,以未经阿阇黎传授故。然自古至今,普通人念大悲、准提各咒,有感应者甚多。乃至儒者由碑帖而知有心经,病疟而力疾念之,疟鬼即退。若如汝说,当疟鬼更为得势矣。今为汝说一喻,譬如盛德君子,以身率物,一乡之人,听其指挥,悉皆安分守己。其人之以身率物,胜于官府之发号施令,切不可以其德化胜于官府,即效官府发号施令,则人皆以为反叛矣。但自修持则有益,若自僭冒则有罪。如此,则不至断灭密宗,亦不至破坏密宗矣。今人多多是以凡夫情见说佛法,故致遍地皆成荆棘,无处可下足行走矣。僭冒者,谓妄充阿阇黎也。作法何碍,画梵字作观,均可照仪轨,但不可自命为已得灌顶之阿阇黎耳。彼能知此义,则光之喻更为明了矣。今人学佛,皆是瞎用心,弄成法法互碍,一法不成了,可叹之至。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 9个月前 上一篇:人去世后,如果没人烧纸会怎样? 下一篇:生命的短暂与可贵 发表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心不善,做再多善事也不重要 你真的懂风水吗?最重要的风水要从自己开始~ 简体注音|佛说灭十方冥经(妙枚恭诵) 文钞续编|在家人念“蒙山”,有何不可?(重要篇·赵木木恭诵) 慈诚罗珠堪布: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去做。 将所有的众生视为佛菩萨来对待,这是极为重要的。【索达吉堪布】 简体注音|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妙枚恭诵) 夏莲居居士:一心念佛,并发愿汇集《大经》,后成为净土宗大德 简体注音|金光明最胜王经灭业障品(妙枚恭诵) 学佛,最重要是要做到这一点 猜你喜欢 哭泣的石头 哭泣的石头 石堆里有一块小石头不停地哭泣,哭声惊动了他身边的一块大石头。 大石头问:小石头,你为什么不停地哭啊?小石头伤心地说:我不是小石头,我是会发光的金子,我想发挥我的光和热。大石头仔细瞧了瞧小石头.. 近现代往生纪实 2025-04-01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三(本)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三(本)维摩义记卷第三(本)慧远大师著次释其文。此品有二。一维摩文殊问答辨法。二文殊所将八千大下明说利益。前中先遣来去之相。且置已下问答辨法。来去覆真故须拂遣。维摩先言。文殊后述。维.. 慧远大师 2025-04-01 周海媚自曝是瓜尔佳氏后裔 祖先曾是广州县令 周海媚自曝是瓜尔佳氏后裔 祖先曾是广州县令新浪娱乐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香港女星周海媚[微博]因演出1994年版本的《倚天屠龙记》走红,她也被封为史上“最美的周芷若”,除了该封号以外,其身世背景也非常惊人,其实.. 佛学问答类编 2025-04-01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三(末)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三(末)维摩义记卷第三(末)慧远大师著下明所成。所行是其功用之道所成是其无功用德。所成有二。一所成人。二所成事。依前利他化益天女。成就出世不思议德名所成人。依前自利。成就净报所居之室.. 慧远大师 2025-04-01 仁清法师:念佛和诵经前是否应先上香 仁清法师:念佛和诵经前是否应先上香问:念佛号和诵经前是否上香?如果时间紧先不上香,念佛号诵经咒行吗?仁清法师答:上香、礼拜、穿上海青去诵经、念佛、做佛事,那是非常正规、非常传统的一种形式,那是非常庄严的.. 佛学常识 2025-04-01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四(本)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四(本)维摩义记卷第四(本)慧远大师著第十六中初电天曰标人别说下彰所说。明无明二返举二相。分别有二。一随相说闇惑之心缘而不了名曰无明。缘智显了说之为明。二约心说。妄心性闇。设有缘解亦.. 慧远大师 2025-04-01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四(末)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四(末)维摩义记卷第四(末)慧远大师著见阿閦品者。因行既成入佛境界能见诸佛。此品具论。于中初明见释迦佛后见阿閦。从后立称。名见阿閦。阿閦胡语此云无动。此品明见无动如来。是故名见阿閦佛.. 慧远大师 2025-04-01 地藏经略谈地藏菩萨宣讲地狱果报 地藏经略谈(十九)地藏菩萨宣讲地狱果报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观众生业.. 佛教因果定律 2025-04-01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上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上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上慧远大师著大乘起信论者盖乃宣显至极深理之妙论也。摧邪之利刀排浅之深渊立正之胜幢。是以诸佛法身菩萨皆以此法为体。凡夫二乘此理为性。改凡成圣莫不由之。是故.. 慧远大师 2025-04-01 周泳杉老师: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周泳杉老师: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这是“祭则致其严”。祭则致其严,我们就看到了汉朝丁兰他刻木的故事。丁兰的父母过世之后,他太想念父母,于是把父母的形相刻成木头,“事死者,如.. 佛学问答类编 2025-04-01 观音心经功德利益有什么 观音心经具有很多的作用,不仅能开智慧,还能开阔人的内心,让我们能用平静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而且,经常修持观音心经,我们还能得到菩萨的加持。《观音心经》的加持力甚大,可以降服妖魔,化险为夷,满足善愿,成.. 心经经典 2025-04-01 宣化上人 :大悲神咒,妙用难思 文:宣化上人大悲神咒,妙用难思诵持〈大悲咒〉所得到的好处,就是尽未来际也说不完。今天是大悲七开始。晚间洒净之后,开始诵持〈大悲神咒〉。这个〈大悲咒〉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说的神咒。观世音菩萨为怜.. 宣化上人 2025-04-01 贤崇法师:《心经》今说—以空性洞鉴人生 刚才各位都念过了《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么大家知道,《心经》是怎么来的吗?在中国人人皆知的传说即是来自于玄奘。在许多人心目中,他就是那个在《西游记》中那个懦.. 汉传人物 2025-04-01 圣地莲花开:母亲的垂念与儿子的一吻! 圣地莲花开:母亲的垂念与儿子的一吻!我们这次到佐钦,是居住在林喇活佛家的,有时在空闲时,是可以听到一些故事的,有一天,在温暖的阳光下,我听到一个特别感人的故事,是关于第五世林喇活佛的母亲扎西秋措的故事.. 金玉良言 2025-04-01 每天都在做什么 某僧问赵州禅师道:师傅!修行的人像什么样子呢?赵州禅师说道:我正在认真地修行。僧再问:怎么?连师傅也要修行吗?赵州禅师说道:当然。我要穿衣也要吃饭呀!僧不解:穿衣吃饭,这是日常琐碎事情,我要知道的是什么叫修行?赵.. 禅宗公案 2025-04-01 中秋放生记 中秋放生记天地万物众生,皆有灵性,皆知趋吉避凶,能会贪生怕死,皆有悲欢喜怒,今朝放生,物类皆知感恩图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今年我过了一个简单而有意义的中秋节。头天晚上,我老公就问我,明天过节要买.. 放生心得 2025-04-01 因果可畏:好人头上有灵光,虎不敢吃 因果可畏:好人头上有灵光,虎不敢吃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先母张太夫人,雇了一位烧饭的张婶。以下是这位张婶亲见亲闻所讲的事实:我的家乡,有一个穷人外出讨乞。他走了半天,在傍晚时分,感觉迷了路。但见石径崎岖,.. 布衣百姓 2025-04-01 无数次生死轮转 无数次生死轮转心灵的律动,很难用笔墨来描述。总的来说,大喜悦甘露般的体验,来源于三世诸佛的悲心,得于善知识的启发与开导,这里,我要先敬礼三世佛陀悲心总集所化现的大悲怙主——圣观自在。敬礼曾为我显现一切.. 放生心得 2025-04-01 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文益禅师问修山主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老兄你怎么理解?修山主答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文益禅师又问道:这样领会,又怎么能行呢?修山主不答而问道:那么,和尚你又是怎么领会的呢?文益禅师说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修.. 禅宗公案 2025-04-01 堕胎之后真的会有婴灵跟着吗 堕胎之后真的会有婴灵跟着吗不被超度的婴灵会怎样?不去超度婴灵,其实也只有两个结果,但这 两个结果,哪一个都是残忍的。第一个结果:等待阳寿尽了,再去投胎。或许,很多缘主看来,这也无不可,但是,这其中有太.. 佛教基础知识 2025-04-01 本月热门文章 雨62 大宝法王 | 六字大明咒的六种利益61 宣化上人:要修无相的功德_360 念准提咒求财58 楞严咒全文及解释58 因果的大网络58 大安法师:道德危机的原因与对策(二)(文字版)57 道坚法师: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内容提要56 如何理解《心经》中“诸法空相”的终极真理?56 星云法师:佛教对因缘的看法55 更多 热门标签 具足(17) 殊胜(28) 回向(64) 慈悲(43) 佛门(11) 索达吉堪布(37) 回向偈(2) 学佛问答(1) 《佛说阿弥陀经》(1) 慈诚罗珠堪布(16) 菩萨(313) 人身难得(2) 圣严法师(1) 阿弥陀佛(115) 学佛者(2) 地藏王(1) 佛陀(61) 佛教(311) 居士(334) 成就(30) 末法(1) 佛法(161) 八十八佛(4) 金刚经(113) 学佛(386) 世俗(3) 吕香光(1) 四大天王(1) 功德(146) 修行(26) 随机推荐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会出现这五种征兆 诵金刚经有什么意义 香是什么-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情结。 陈静瑜:女子修身养德的根本、成家立业的根本、家和万事兴的根本 觉醒法师:平常心是道 楞严悲华:瑜伽修行二十二要 学会对自己说“够” 收藏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带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