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集要 第十品 回向
第十品回向
1.造此入行论, 所生诸福善,
回愿诸众生, 悉入菩萨行!
2.周遍诸方所, 身心病苦者,
愿彼因吾福, 得乐如大海!
3.愿彼尽轮回, 终不失安乐!
愿彼皆获得 菩萨相续乐!
4.愿诸世间界, 所有诸地狱,
彼中众有情, 悉获极乐喜!
5.愿彼寒狱暖! 亦愿菩萨云
飘降无边水, 清凉炙热苦!
6.愿彼剑叶林, 悉成美乐园!
铁刺树枝干, 咸长如意枝!
7.愿狱成乐园, 饰以鸥鹅雁、
悦音美飞禽、 芬芳大莲池!
8.愿煨成宝聚, 烧铁成晶地!
怖畏众合山, 成佛无量宫!
9.岩浆石兵器, 悉成散花雨!
刀兵相砍杀, 化为互投花!
10.陷溺似火燃 无极大河众,
皮肉熔蚀尽, 骨露水仙白。
愿彼因吾福, 得获妙色身,
闲浴天池中, 天女共悠游!
11.云何狱中隼、 卒鹫顿生惧?
谁有此妙力, 除暗生欢喜?
思已望空际, 喜见金刚手。
愿以此欣喜, 远罪随密迹!
12.愿狱有情见 香水拌花雨,
自天迅飘降, 熄灭炽狱火。
安乐意喜足, 心思何因缘?
思时望空际, 喜见圣观音!
13.愿狱众有情, 欢呼见文殊:
友朋速来此! 吾上有文殊,
五髻光灿灿, 已生菩提心,
力能灭诸苦, 引乐护众生,
令畏尽消除, 谁愿舍彼去?
14.彼居悦意宫, 天女齐歌颂,
着冠百天神, 齐礼莲足前;
花雨淋髻顶, 悲泪润慈目。
15.复愿狱有情, 以吾善根力,
悉见普贤等, 无碍菩萨云,
飘降芬芳雨, 清凉复安乐;
见已彼等众, 由衷生欢喜!
16.愿彼诸旁生, 免遭强食畏!
复愿饿鬼获 北俱卢人乐!
17.愿圣观世音, 手出甘露乳,
饱足饿鬼众, 永浴恒清凉!
18.愿盲见形色, 聋者常闻声!
如彼摩那女, 孕妇产无碍!
19.愿裸获衣裳, 饥者得足食,
渴者得净水、 妙味诸甘饮!
20.愿贫得财富, 苦者享安乐!
愿彼绝望者, 振奋意永固!
21.愿诸病有情, 速脱疾病苦!
亦愿众生疾, 毕竟永不生!
22.愿畏无所惧, 缚者得解脱!
弱者力强壮, 心思互饶益!
23.愿诸营商贾, 处处皆安乐!
所求一切利, 无劳悉成办!
24.愿诸航行者, 成办意所愿,
安抵河海岸, 亲友共欢聚!
25.愿迷荒郊者, 幸遇诸商旅,
无有盗虎惧, 无倦顺利行!
26.愿天慈守护 无路险难处,
老弱无怙者, 愚痴颠狂徒!
27.愿脱无暇难, 具信慈爱慧,
食用悉富饶, 时时忆宿命!
28.受用愿无尽, 犹如虚空藏!
无诤亦无害, 自在享天年!
29.愿卑寒微士, 容光悉焕发!
苦行憔悴者, 健朗形庄严!
30.愿世娇弱女, 悉成男子汉!
寒门晋显贵, 慢者转谦逊!
31.愿诸有情众, 因吾诸福德,
悉断一切恶, 常乐福善行!
32.愿不舍觉心, 委身菩提行,
诸佛恒提携, 断尽诸魔业!
33.愿诸有情众, 万寿永无疆!
安乐度时日, 不闻死殁名!
34.愿于诸方所, 遍长如意林,
充满佛佛子 所宣妙法音!
35.普愿十方地, 无砾无荆棘,
平坦如舒掌, 柔软似琉璃!
36.愿诸菩萨众, 安住闻法眷,
各以妙功德, 庄严佛道场!
37.愿诸有情众, 相续恒听闻
鸟树虚空明 所出妙法音!
38.愿彼常值佛, 以及诸佛子,
并以无边云, 献供众生师!
39.愿天降时雨, 五谷悉丰收!
仁王如法行, 世事皆兴隆!
40.愿药具速效, 咒语咸灵验!
空行罗刹等, 悉具慈悲心!
41.愿众无苦痛, 无病未造罪!
无惧不遭轻, 毕竟无不乐!
42.愿诸伽蓝寺, 读诵以兴盛!
僧伽常和合, 僧事悉成办!
43.愿欲学比丘, 悉住阿兰若,
断诸散乱已, 轻安堪修善!
44.愿尼得利养, 断诤远诸害!
如是众僧尼, 戒圆无缺憾!
45.犯者愿生悔, 时时忏罪业!
寿尽生善趣, 不复失禁戒!
46.愿智受尊崇, 化缘皆得足,
身心悉清净, 令誉遍诸方!
47.愿离恶趣苦, 以及诸艰困,
复以胜天身, 迅速成正觉!
48.愿诸有情众, 殷勤供诸佛,
依佛无边福, 恒常获安乐!
49.菩萨愿如意, 成办众生利!
有情愿悉得, 恬主慈护念!
50.独觉声闻众, 愿获涅槃乐!
51.未登极喜前, 愿蒙文殊恩,
常忆己宿命, 出家恒为僧!
52.愿吾菲饮食, 维生充体能!
世世愿恒得 圆满寂静处!
53.何世欲阅藏, 或欲问法义,
愿我无碍障, 面见文殊尊!
54.为于十方际, 成办有情利,
吾行愿得如 文殊圆满行!
55.乃至有虚空, 以及众生住,
愿吾住世间, 尽除众生苦!
56.众生诸苦痛, 愿悉报吾身!
愿因菩萨德, 众生享安乐!
57.愿除苦良药, 一切安乐源——
教法得护持, 长久住世间!
58.礼敬文殊尊, 恩生吾善心;
亦礼善知识, 恩长吾三学。
相关文章
- 宣化上人:今天农历腊月廿九 恭迎华严菩萨圣诞
- 大虚法师:《楞严经》讲记唵嘛呢叭咪“牛”
-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一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
- 延参法师:不带怒气出门不带怨气处世
- 贤崇法师:佛命永续 薪火相传
- 仁清法师:念佛和诵经前是否应先上香
- 地藏经略谈地藏菩萨宣讲地狱果报
- 贤崇法师:《心经》今说—以空性洞鉴人生
- 宽见法师:能否施舍?取决于你的动机
- 寂静法师:学佛三年了,为什么还是觉得很苦?
- 宽运法师:患得患失的人生很可怕
- 佛教法师讲经 演培法师:简介(生平)-皈依佛
- 贤崇法师:禅修中的认识论与价值观
- 高僧故事:广钦法师感化猛虎 一次入定长达四月
- 演培法师: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一)
- 演培法师: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二)
- 演培法师: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三)
- 演培法师: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中(一)
- 演培法师: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中(二)
- 贤崇法师:快乐人生法则三种:奉献 使命 心量
猜你喜欢
-
年味
年味文 | 觉开关于“年味”,从古到今可能是个特俗的话题,可是今年过年我却必须要重提这个古老的话题。自从我加入先生家这个大家庭开始,每年过年都是老一套。因为公公是家中老大,所以,每年初一所有的亲眷都来我..
布衣百姓 2025-04-03 -
随喜令妒嫉种子灭掉,福田不断增长
人类的很多痛苦来自妒嫉心。对财富、名声、权利、脸蛋、身材、家庭,甚至周边的亲朋好友,只要是比你优秀的,都容易去妒嫉。妒嫉心,像一张网笼罩着我们全身,当你觉得不快乐的时候,也许妒嫉正油然而生。我们经不起..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4-03 -
慧远大师:念佛三昧诗集序
慧远大师:念佛三昧诗集序念佛三昧诗集序晋庐山释慧远序曰。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则无幽不彻。斯二乃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是故靖恭闲..
慧远大师 2025-04-03 -
对吃肉越执着,业障越深重!
对吃肉越执着,业障越深重!人要是有业障,真的会听到邪知邪见。比如说,有的人得了皮肤病,听说蛇肉可以治好,吃了几条蛇后,不仅没有好,而且更加的严重。或者有人说:怎么吃素都吃不过牛,我就吃肉,人心好心善就..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慧远大师:佛影铭
慧远大师:佛影铭佛影铭晋沙门释慧远。佛影今在西那伽诃罗国南山古仙石室中。度流沙从径道。去此一万五千八百五十里。感世之应。详于前记。夫滞于近习。不达希世之闻。抚常永日。罕怀事外之感。是使尘想制于玄襟天罗..
慧远大师 2025-04-03 -
陈静瑜:你愿力很轻的时候,绝对是业力占主要
陈静瑜:你愿力很轻的时候,绝对是业力占主要有位同学问,说:“老师,还是有疑问,快死的时候阿弥陀佛不现前,我怎么办?他还是不来接我。”我说:“这个你就放下,最关键的原因你善根不够,所以你会产生这种“疑”..
布衣百姓 2025-04-03 -
慧远大师:明报应论并问
慧远大师:明报应论并问明报应论并问释慧远问曰。佛经以杀生罪重。地狱斯罚。冥科幽司。应若影响。余有疑焉。何者。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寄生栖照。津畅明识。虽托之以存。而其理天绝。岂..
慧远大师 2025-04-03 -
寒号鸟
传说有一种小鸟,叫寒号鸟。这种鸟与众鸟不同,它长着四只脚,两只光秃秃的肉翅膀,不会像一般的鸟那样飞行。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长满了绚丽的羽毛,样子十分美丽。寒号鸟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慧远大师:沙门袒服论
慧远大师:沙门袒服论沙门袒服论释慧远或问曰。沙门袒服。出自佛教。是礼与。答曰然问曰。三代殊制。其礼不同。质文之变。备于前典。而佛教出乎其外。论者咸有疑焉。若有深致。幸诲其未闻。答曰。玄古之民。大朴未亏..
慧远大师 2025-04-03 -
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
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不敬王者论晋释慧远晋成康之世。车骑将军庚冰。疑诸沙门抗礼万乘所明理。何骠骑有答。至元兴中。太尉桓公。亦同此义谓庾言之未尽。与八座书云。佛之为化。虽诞以沦茫浩。推乎视听之外。..
慧远大师 2025-04-03 -
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佛教反对执着,但佛教赞赏对真理的坚持追求。学佛也一样,选定了法门,就要锲而不舍地进行努力的修练,不可朝三暮四。今天学这法门,明天学那法门,门门会点,门门皆不通,就像要去北京,一会想坐飞机,一会儿又回过..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正问不问
僧问:如何是正问正答?洞山良 禅师曰:不从口 道!僧曰:若有人问,师还答否?师曰:也未问!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于自己的傲慢你看得到吗?
对于自己的傲慢你看得到吗?当我们生起傲慢心时,脸上容易露出坚硬、拒绝的表情,行为和语言上也会显得别扭,不能放松、敞开地同别人交流。傲慢心强大的人处处想表现自己,希望获得别人和公众的认可、赞扬;不愿意与..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武夷岩茶与佛教不解之缘
武夷山,重峦叠嶂,丹霞地貌,终年云雾飘绕,空气湿度大,适合茶树生长,为出产名茶提供得天独厚条件,而佛家之所以把寺庙修筑于深山密林,就是仿照他们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道理。把寺庙修建于红尘之外,少有人世纷争干扰,没..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可以在室外读地藏经吗
在室外也是可以去读地藏经的,只要让自己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在去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到他人,就能使自己可以去读地藏经,这样也是能使自己会有好的感触,从而能够加深自己对自我的把控。1. 在室外读地藏经也是能使自己..
地藏经经典 2025-04-03 -
宣化上人:今天农历腊月廿九 恭迎华严菩萨圣诞
殊胜吉日请吃素、放生、诵经、礼佛、供灯,广做功德,回向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顶礼贤首四祖清凉澄观国师!华严菩萨清凉国师节选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宣..
宣化上人 2025-04-03 -
武夷岩茶与佛教不解之缘(一)
武夷山市茶艺团每场茶艺表演,都少不了展示武夷茶文化的代表作武夷禅茶,深受来武夷山旅游的中外宾客赞誉。这一让人回味无穷的禅茶表演,深刻揭示了武夷岩茶与佛教的渊源关系和博大精深武夷茶文化内涵。以佛家道源著称..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佛的认识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学术界和考古界一致公认)也是产生得最早的宗教,佛教既是重理智的宗教,也是强调实践的宗教。它的理智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法华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法妙难思”。对佛教,如果缺乏..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步步不迷方
罗浮山的显如禅师初访湖北省大阳山警玄禅师,大阳禅师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显如:益山。大阳:益山离此多远?显如:五千里。大阳:你与么来,还曾踏着地吗?显如:不曾踏着。大阳:那你会腾空了?显如:我不会腾空。大阳:那你怎..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就好像香草和臭草这样的一个关系;又像枭鸟和凤凰的差异。所以一个人交结朋友,一定要亲近善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善人他所..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