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点赞推荐 金刚经经典 佛本生故事 楞严经感应 慧远大师 布衣百姓 佛学常识 放生心得 佛学基本知识 禅宗公案 戒邪淫故事 护生漫谈 宣化上人 金玉良言 佛教寓言故事 佛学问答类编 净土圣贤录 华严经经典 地藏经经典 禅理故事 演培法师 佛教传播与发展 佛典故事 汉传人物 悟性时光 楞严经经典 谈佛说禅悟人生 为人处世 药师经经典 禅宗文化 普门品经典 其他因果故事 大悲咒经典 因果报应 近现代往生纪实 星云法师 入门知识 初识佛法须知 五福临门 楞严咒经典 佛教因果定律 首页 / 文殊花开 / 最终能否获得解脱,完全取决于实修。【普巴扎西上师】 最终能否获得解脱,完全取决于实修。【普巴扎西上师】 分类:文殊花开 2024-02-03 18:16 弟子:在某学佛小组学习了十几年,佛法道理懂得了一些,就是烦恼现前之时无法调伏,自己觉得修行力量很微弱,感到修行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怎么办,请上师开示。上师:当我们进入佛门之时,无论哪位导师都会提倡先从闻思开始,此步骤非常重要。毕竟刚开始步入修行之时,我们对整体修法并不了解。哪怕由于当地习俗或家庭之影响,你对佛法产生了兴趣,并对修行感兴趣,但是,从总体角度而言,你还是对修行下去的真正意义不甚了解。那时每个人都会觉得很迷茫,因此,这时候我相信无论是哪位导师,都会告诫我们先从闻思起修。至于能作多少闻思,就根据个人自身条件来定夺,总之还是得先看看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导师身边多听闻教法,此步骤不可缺少!我们曾经有很多弟子按此步骤修学,与刚开始步入修行相比,到后面之时多方面条件会更加完备。你会越来越了知当前所修之法和继续往下修之真正意义所在,因而对修法会更感兴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无论你对教法之认识有多深,毕竟仍是文字般若。你的这一系列智慧依旧来自于书本上之教义,或是凭借你的观照而得到的一些认识,是表面上的文字般若。说白了,我们是在学习历代传承祖师拥有什么样的功德,但这毕竟不是你的功德,你只是在学习历代传承祖师曾经按照这样的修法,得到过什么功德,只是了解他人获得此功德的过程。好比某人去了解他人成功之历程,以及他成功后拥有的条件。但毕竟这一切都不属于自己,而仍属于他人。目前我们知道,曾经有很多这样的修行者,遵照此种修学方式得到过这样的功德,那现在我就应该如是修炼。若是我如是照行,我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如同历代传承祖师般,会得到这样的功德,这是特定的。这就是我们前期学习理论之真正目的,但是我们不能一直沉溺于此,紧接着还需要去实修。也就是说,要把前期所了解的一系列道理,逐渐依靠实修变成自己所拥有的条件,那实修当然必不可缺。从闻思的角度,哪怕我们能把教理讲得多么细致,但毕竟还是教理,说白了依然如讲故事一般,我们平常在世间不就是这么讲故事的吗?话说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他有多么多么了不起,但是,那毕竟仍是他人之功德啊!至于你,你只是了解此故事,除此之外此人所拥有的条件你可一个都不具备。如今你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想让自己也变成往昔你所了解的这个人一般,那你现在就应该遵照此人之成功经验如是照行,这就叫实修。因此,平常我们一再强调闻思修三种智慧不可或缺。平常有很多修行者,要么偏向于某一种智慧,要么仅仅强调闻思之智慧,而把实修搁置一旁。但是,他们可不是把实修短期搁置一旁,而是永久性地搁置一旁,他们认为闻思之智慧才是真正的佛法。他们自认为,若对理论没有一定的通达,那你就完全谈不上是一位修行者。尤其无论面对任何人探讨佛法之时,若说不出来一两个道理,总觉得丢人,所以他们把实修完全抛在脑后,一辈子都靠闻思。但是,这就相当于什么呢?比如你口渴之时,就会寻求解渴之方便,这就相当于我们进入佛门的目的是为了消尽业及烦恼。若要消尽业及烦恼,首先要知道怎样才能消尽业及烦恼。犹如你在饱受口渴之苦的时候,想要寻找解救此苦之方便,前面就要知道“水可以解渴”,而且这个水必须是淡水。因为如今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水,若是饮用了化学合成之有毒液体,不要说是解渴,决定会要了你的命。你若去饮用像海水一类的盐水,不仅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你更渴。只有淡水才能解渴,虽然这个理论不可缺少,但即便你能对此懂得多少,还是解不了渴啊!你只知道淡水可以解渴,就相当于肚子饿时想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但是还是解决不了饥饿的问题。这就告诫我们,修行可不能完全偏向闻思。但是,有些弟子的修法是完全偏向于实修。就是在一点都不了解“什么是修行”的前提下,盲目投身于修行,认为这才叫修行。这样的做法基本上可称之为盲修瞎炼。看似在修学佛法,但最终的结局决定不会很好的。这就相当于口渴之时,完全不去了解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解渴。哪怕他知道水可以解渴,但是,看见什么样的水都往口里倒,最终的结局可能会更惨。这就告诫我们每一个人,在你的修行过程中闻思修三种智慧,要并肩而行,缺一不可。若是三种智慧并肩修行的话,后面我们所需要的结果便会迅速呈现于你面前,这就是很多导师为何如是传讲之真正目的。当然,从实实在在的角度而言,前面哪怕导师为我们答疑解惑,讲解了再多的佛法真谛,后面还是需要靠你自己去接纳、去理解,凭借个人的智慧去加以认识。只有这样,你才肯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行持,所以,闻思修三种智慧真的缺一不可。修学过程中,由于个人自身条件不同,闻思修三种智慧之运用方式应该各有不同。有些弟子偏重于闻思,同时在实修;有些偏重于实修,同时在闻思,总之每个人的修行都不能缺少三种智慧。当前很多汉传佛教信众心目中,来自雪域高地的传承中,可能了解和认识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五明佛学院和亚青寺。由于平常这两个圣地聚集信众的人数最多,宣讲传承教法的导师也非常有名、非常殊胜,因此,大家多多少少对其传承还是有所了解。但是,有些不明真相者认为,五明佛学院是闻思之圣地,所以会抛弃所有的实修,仅仅强调闻思,但是,无论站在哪一个角度,这种理解都是不圆满的。听到亚青寺是一个实修圣地,因为其全名就叫“亚青邬金禅修圣处”,可能就认为它是一个真正的实修圣地。虽然如此,但也并不是你所认为的那样——亚青寺一点闻思都不做。凭借你个人对此事之认识,你也可以往这方面多加探究,就会慢慢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修行。也会逐渐认识到这两个圣地修学方式之差异,五明佛学院是一个以闻思为主的圣地,虽然它偏重闻思,但同时也非常重视实修;亚青寺是偏重于实修的圣地,但是也很重视闻思。因此,我们无论遵照哪一种传承修学,闻思修三种智慧绝对不能少了其中的某一项。至于你在修学过程中,比如根据你个人的条件,若平常在闻思方面的认识浅薄一些,那你就应该着重在闻思方面多下功夫,同时也开始实修。但是,我们都知道,最终若不作实修就永远不会有成就之日。无垢光尊者曰:“闻思所知功德虽具无量,但若自心不趋入实修中的话,那就不能获得我等所追求的目标——解脱。”是的,闻思功德虽具无量,但是仅仅凭借闻思而不做修行的话,最终还是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同样,实修功德虽具无量,但是若没有闻思之陪伴,你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修行中的过患。所以,要成为一个很好的修行者,既要闻思,还更加需要实修。当然最终能否获得解脱,完全取决于实修之实践上。当我们在面临阎王爷之时,哪怕你说得再好,阎王爷也绝不会给你开绿灯。哪怕你的智慧有多高,却永远比不过阎王爷。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讲解的闻思修三种智慧同时修行的重要性。当前很多弟子开始越来越认识到实修的重要性。当然,谈到实修和闻思相比,实修可是比闻思要难很多,不止是难一两倍,而是难无数倍。这也是为何很多前面尝试过实修的弟子,一说到实修之时,心中虽然不能说会产生恐惧感,但是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不舒适感。因为实修可没有闻思那么简单,闻思之时,你只要多抽出一些时间,这个时间可能也不需要太长,就能把某一页法本背诵下来。但是,要把其中的道理或教法融入于内心当中,去实践这样的教法,可不是一、两天的时间。尤其要成办这个见解,更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实修之弟子都会觉得自己很孤独,一人独自修学,似乎永久处于一个状态。尤其修行过程中没有很多人的陪伴,会觉得很无聊、很孤单。甚至有时会产生一种空虚感,因此逐渐放弃实修,而转为闻思者比比皆是。这也充分地告诉我们实修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我相信短期时间的实修谁都不会觉得很困难,所以很多导师都喜欢给弟子们布置个任务。实修之时,你要修多少遍都有一个特定任务。那么弟子在修学过程中,本着这个任务去做,毕竟还是有个盼头,因为它就是一个数量。哪怕是一万、十万、百万,这个数量念一遍就少一遍;做一遍就少一遍,终究有完成之日。最可怕的是,若说到何时能获得解脱,说近,可能就在当下。慧能大师在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时开悟,解脱就在当下;说远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我们修行的这一辈子当中,今天好一些、明天坏一点;后天好一点、大后天又不太好;这个月好一点、下个月好像又糟糕一点等等,就这样可能要经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时候由于不能及时呈现自己认为感觉很好的状态,所以会慢慢对这样的修法失去信心,这都是有可能的。说到我们以后的修行会不会发生这样的显现呢?可能会的。往昔历代高僧大德在修学过程中,是否也曾经显现过类似之事呢?也有过。但是,为何我们在历代传承祖师的传记中,了解到他们都是非常精进的修行者?这是因为他们有很好的辅助。凭借四厌离法之辅助,任凭他们当前所修之法如何迁变,也永远不会飘动其情绪。这也是我们在实修过程中必须了解的道理。 • 您的每一次转发• • 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解脱 上一篇:我们如何“积聚福德资粮”? 下一篇:三皈依前加念一个“我”字,妙不可言 发表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报答上师的恩德? 呷绒多吉上师:减少烦恼就是真正的修行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最终什么也带不走,所以修好无常很重要。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有责任担负起一切众生幸福安乐的重担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最终什么也带不走,所以修好无常很重要 信心乃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力量 呷绒多吉上师:连载学佛人切勿以追星的心态抉择上师 这条幸福解脱之道你知道吗? 呷绒多吉上师:看看真正对上师三宝有信心应该是什么样的 呷绒多吉上师:本来人生就是一会儿快乐,一会儿痛苦,一会儿顺利,一会儿不顺利 呷绒多吉上师:你什么时候没有了贪心,没有了执著, 呷绒多吉上师:“委屈”、“面子”让你痛苦 呷绒多吉上师:把一切众生放在原来的这个“我”的位置上 呷绒多吉上师:饮酒的过失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上师瑜伽的传承及开示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饮酒的过失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佛法让你远离一切烦恼和痛苦 呷绒多吉上师:不管相不相信,轮回是真实存在的 嘎玛仁波切:到底为什么要找个上师?难道只是为了世俗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吗? 猜你喜欢 金刚经从哪里诵起 念诵心经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金刚经的念诵仪轨去念诵,这样念诵金刚经才更加的虔诚,但是不管是怎么念诵,诚心是非常重要的,念诵的时候是不能有杂念的,具体念诵的仪轨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步骤一:香赞炉香乍.. 金刚经经典 2025-03-31 宽运法师:患得患失的人生很可怕 宽运法师:患得患失的人生很可怕太虚大师说我们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人生改善,后世增胜,了生脱死,法界圆明。一切都是为了人生改善,但改善一定是脚踏实地,不是患得患失的。如果在空中的楼阁,而且更让我们增加烦.. 佛本生故事 2025-03-31 楞严经述旨卷第七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陵西星述旨广陵后学 龚延庚 校定△摄持轨则第二十四承前卷阿难问摄持轨。则前示内摄。此示外摄。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至)张于门侧左右安置。当.. 楞严经感应 2025-03-31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下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下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下慧远大师著自下第二释心生灭门。此中有二。一者略表其体。二此识有二。以下广说其义。心生灭者显名也。依如来藏者是第八识也。有生灭心者是第七识也。此言依者同.. 慧远大师 2025-03-31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慧远大师著第二番中亦有四门。一定障相。二释障名。三明断处。四对障辨脱。言定相者。云何得知。五住性结为烦恼障。事中无知以为智障。如涅槃说。断除一切贪嗔痴.. 慧远大师 2025-03-31 岩茶的三闻三看三品三回味 岩茶的三闻三看三品三回味 岩茶的三闻三看三品三回味【三闻】即干闻、热闻、冷闻。干闻:主要闻干茶的香型,以及有无陈味、霉味和吸附了其他的异味。热闻:是指开泡后乘热闻茶的香味,茶香有甜香、火香、清香、花香.. 布衣百姓 2025-03-31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末 慧远大师: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末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末慧远大师著自下第二明对治邪执。于中两门分别。一者明种种邪执不同。显示正义。二者随文解释。就初中有三。一者就事识中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二者据妄识中对治邪.. 慧远大师 2025-03-31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一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一佛说无量寿经义疏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经隋京师净影寺沙门慧远撰疏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一[疏]圣教不同。略要唯二。一声闻藏。二菩萨藏。教声闻法。名声闻藏。教菩萨法。名菩萨藏。声.. 慧远大师 2025-03-31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问: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殊胜的信心,而且不退转?答: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自己好好地消除业障、积累资粮,业障消得差不多了,福慧资粮积累得差.. 佛学常识 2025-03-31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二 慧远大师: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二隋京师净影寺沙门慧远撰疏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二自下第二叹其自利利他功德。行能益己。名为自利。行能兼润。说为利他。菩萨所行。要不出此。故赞叹之。于中初略叹。菩萨经典究畅下。广.. 慧远大师 2025-03-31 陌生人的一碗面 陌生人的一碗面陌生人的一碗面陌生人请一碗面,我都那么感激,而我妈一个人辛苦地养我也煮了二十多年的面和饭给我吃,我怎么没有感激她呢?....。 别人给予一点小惠你就“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父母的一辈子恩.. 布衣百姓 2025-03-31 帮助动物往生的经历及思考 帮助动物往生的经历及思考大概是8~9年前,一次我给鸿老师送光盘回来的路上,遇到一只刚死的小鸡雏,摸摸身体还是温的,于是我就把它放在自行车的车筐里.回到单位,我把它用一个塑料袋裹起来,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然后打开念.. 放生心得 2025-03-31 在家念佛人的福音:听太虚大师开示散心念佛终身不改的好处 在家念佛人的福音:听太虚大师开示散心念佛终身不改的好处太虚大师重要开示:散心念佛终身不改是深信切愿,临终定生极乐。在家念佛人的福音:听太虚大师开示散心念佛终身不改的好处。净土法门的修行有因有果,比如老实.. 佛学基本知识 2025-03-31 水分千派,流出一源 北京大觉慈舟方念禅师,西京万寿幻休常润禅师之法嗣,俗姓杨,别号清凉,唐县人。方念禅师十岁出家,投金台广德大慈禅师座下落发。自念生死事大,受具足戒后,方念禅师即辞师参方,游历讲肆,博通性相二宗宗旨,后于暹、礼二法.. 禅宗公案 2025-03-31 邪淫的赶紧看看有几相 邪YIN的赶紧看看有几相一、头发常肮脏油腻,暗淡而无光泽;并开始掉头发,年纪轻轻就成为秃头;头皮常发痒,头屑众多且头屑块大。二、会得早泄,夫妻生活不和睦!导致猜忌!容易得性病!艾滋病,梅毒,阴滋病,子宫癌,子.. 戒邪淫故事 2025-03-31 罗马尼亚爆大规模示威 外媒:撤"放生"贪官法令难平众怒 外媒称,数十万民众2月5日晚间走上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和其他城市的街头举行反政府抗议示威,尽管政府此前已经宣布撤消了一项引起争议的有关反腐败措施的法令。据BBC中文网2月6日报道,罗马尼亚政府在1月31日宣布.. 护生漫谈 2025-03-31 宣化上人:增福、增寿、增禄的方法 宣化上人开示于夏威夷檀华寺一九八九年七月二十二日谚云:“有德真富贵,无道是清贫。”一般人以为金银珠宝才是财富,实则非也,这种外在财富,随时都会被人抢去。故古德曰:“富润屋,德润身。”人无道德,就是真正.. 宣化上人 2025-03-31 金刚经会增加财运吗 大家都说念诵金刚经是有好处的,可以帮人积累功德,还可以帮助人解决烦恼,那么读诵金刚经会增加财运吗?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答案,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吧!经常念诵金刚经可以让一个人的运气变得很好,尤其是财.. 金刚经经典 2025-03-31 鬼真的怕恶人吗? 鬼真的怕恶人吗? 鬼怕恶人 纯粹是自我安慰,因为鬼类众生又不是人类,除了走衰运的及阴阳眼或天眼的能看见外,绝大多数人是看不见的,人类对他们又伤害不了半点,怎么会怕你呢 ? 鬼避阳气很旺的人,是因为年青力壮.. 金玉良言 2025-03-31 楞严经述旨卷第八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广陵后学 陈治道 校定△三种修行渐次第二十六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至)具足如斯虚妄乱想。三渐次功夫。直到等觉地位。皆此法门修入。.. 楞严经感应 2025-03-31 本月热门文章 念了准提咒如何回向给儿子83 大宝法王 | 六字大明咒的六种利益59 海丰岛上初遇亡魂59 宣化上人:要修无相的功德_357 因果的大网络57 非常重要:佛前上香烧几支香才好57 大安法师:道德危机的原因与对策(二)(文字版)56 宣化上人:为了护持正法,必须日日诵持〈楞严咒〉56 道坚法师: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内容提要55 念准提咒求财55 更多 热门标签 佛陀(61) 学佛者(2) 学佛(385) 刹那间(1) 智慧(106) 四大天王(1) 句子(2) 佛家(8) 学佛入门(1) 菩萨(312) 具足(17) 阿弥陀经(1) 圣严法师(1) 高僧(122) 回向文(2) 如是我闻(2) 世俗(3) 慈悲(43) 持咒(2) 发愿(1) 师父(21) 老天爷(2) 善导大师(1) 徐恒志(1) 解脱(119) 学佛问答(1) 南怀瑾(3) 禅学(4) 殊胜(28) 人身难得(2) 随机推荐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最终什么也带不走,所以修好无常很重要 魏德东教授:从北大清华出家的和尚们--为什么北大清华的博士、博士后选择出家? 佚名:看不懂的因果,放生蛇反遭蛇咬,原来是蛇要救他!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第六讲:盲点的突破 法王如意宝:我一生的实修法非此莫属!没有比这更殊胜的实修法了。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第九难 有势不临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济群法师: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皈依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