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点赞推荐 佛学问答类编 楞严咒经典 早吃素 法藏法师 佛教寓言故事 净土圣贤录 普门品经典 学佛感应 大安法师 布衣百姓 放生杀生现报录 金刚经经典 佛教因果定律 佛教基础知识 为人处世 禅理故事 其他因果故事 禅宗公案 佛学常识 佛教传播与发展 放生文库 佛本生故事 大悲咒经典 悟性时光 禅宗文化 宣化上人 近现代往生纪实 汉传人物 谈佛说禅悟人生 入门知识 初识佛法须知 金玉良言 佛典故事 地藏经经典 五福临门 楞严经经典 佛学基本知识 放生心得 药师经经典 心经经典 首页 / 清净的本源 / 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分类:清净的本源 2024-08-09 00:32 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事,等调理得当,自然智慧明朗,无明散去。 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而且渐渐觉得快乐轻松,并没有感到是在工作,这就是业障渐渐在消,若是越做越觉痛苦烦躁,那就是业障在翻绞。不要以为佛菩萨是多苦,佛菩萨已从苦中磨得业障消除,没有苦感,做什么事都已轻松自在,而不觉得在做什么,也不觉得自己在度众生。 论人的是非曲直,心里起不平烦恼,那就是自己的错,自己的过失。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无事,那才对,自己也无犯过失,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 我们念佛就是要念到花开见佛,什么叫花开见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颜悦色以道理行之,对人要亲切和蔼,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脸,令人望之却步,当法师的也要如此才能度众。凡事照道理来,就事论事,不可用烦恼心去应付,对人不论是善人或恶人,都是和气地平等对待,不要去看别人的过错,这样别人对我们印象好,我们心也清爽,照这样做去,心无烦恼,便是花开见佛。 参学是在参自心,参我们的烦恼心、烦闷心、对人善恶是非的分别心,参我们对一切的境界不起分别,不起烦恼,得无烦恼心、无挂碍心,是心参。 我们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阳光一样,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恶人它也照,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总要平等慈悲,若是与人计较,则自身也是半斤八两。 我们修苦行是在藉各种事境,磨炼我们不起无明烦恼,洗除习气,锻炼做人做事的各种能耐,并不是要做什么劳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对一切顺逆境的分别,就是在修苦行。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开发智慧。 修就是要修这些坏的、恶的,这些逆因缘,会启发出我们的智慧与知识,成就我们的忍辱行,让我们处处无挂碍。当我们的智慧发展到某一程度时,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烦恼,所以,越是会修行的人,越是喜欢在逆境中修。 什么事都要学习放下,不要执着,不要样样记挂在心。自己了生死,才是要紧的事,不必去理会别人在演什么戏。否则,自己跟着起烦恼,一起堕到三恶道去。 这个人生就像在演电视剧一样,各人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剧情发展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看戏的人也随着剧情忽喜忽乐、忽忧忽悲,而这好恶忧乐,也不过是我们自己眼根对尘境,在分别取舍。我们看娑婆世界也是一样,顺境、逆境、善的、恶的,心境随之起伏,而不幸的是,我们的恶习深重,眼根对境,见恶易随,见善难徙,看到恶的,契合自己的恶性习气,就心生欢喜,恣心纵意,随顺而去;而听到佛菩萨的作为,像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却心生为难,认为那只是佛菩萨们的境界,自己是凡夫,如何效得来,心生退却,对佛菩萨只有空赞叹。结果,好的没学到,坏的却越染越深,这就是本身没有誓愿力的缘故。 如果要练不倒单,先要从淡泊两字开始学起,等到衣食住都能无碍,贪嗔痴也都消灭了,这样子妄念自然消,才能谈到禅定功夫。 如遇高兴欢喜,则问是什么人在欢喜?如遇烦恼,则问是什么人在烦恼? 凡遇到什么事,皆一句阿弥陀佛,高兴也好,烦恼也好,要远离是非,也是一句阿弥陀佛,要静下来念佛,念到睡着也很好,一念(一念不生)能超出三界,又一念(念而无念)到西方。修行要眼假装没看到,耳装没听到,老实念佛,现在你们都是眼睛睁大大的,仔细看看。修行要人家愈不认识,愈好修。 我们打鼓时,念‘公事办,公事办,公事办完办私事’,就是不可人劳我逸,只图自己念佛、拜佛、诵经,这些是属私人的事,若不发心于公事,一味地自私,只顾自己的念佛、拜佛,这样的修持,乃是执我相,心地只有越来越窄,一辈子无法解脱。反之,将身心奉常住,为众人做一切功德,令他人得到利益,这样,虽然没时间拜佛、诵经,但一切的经藏已在其中,则智慧渐开,心胸渐广。 修行人就是要在这色、声、香、味、触、法的业识顺逆中求解脱,无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么便宜之事,不经苦行,不经魔障,如何去历练无明烦恼,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冲破魔境中的无明烦恼,方能得到解脱,也唯有舍下色声香味触法,心无挂碍,才能得到清净解脱,才能显出菩提心来。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贪图安定顺境,那样是不会进步的。 我们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对六尘所起的分别烦恼,分别善恶、好音坏音种种等,这种分别就是六根不清净。修行就是要修这些分别烦恼,直至六根对六尘没有分别,才是六根清净,才能五蕴皆空。譬如说:别人骂你,那是消灾,给你不好的脸色看,那是‘最上供养’,要没有分别,如获至宝。 修行 上一篇:简体注音|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莲唤恭诵) 下一篇:若称念这个佛号,可以使罪业现世重报轻受,头疼一下,罪业就消除! 发表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除烦恼,断执着 法藏法师:烦恼与苦的微细相貌 心若不动烦恼枉然 活好生活的“断舍离” 菩提法师:念佛能断除烦恼吗? 嘎玛仁波切:与其忙着被烦恼困扰,不如学会让烦恼杂念自行消融 法藏法师:情绪〝停看听〞,跟烦恼say〝掰掰〞 法藏法师:身苦大患,断烦恼,了生死 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 随顺世缘除烦恼 呷绒多吉上师:减少烦恼就是真正的修行 降伏你的烦恼 就这样令烦恼烟消云散 大安法师:烦恼多,时有轻生的念头,请开示 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 我们修行人特别特别需要福报!没有福报做任何善事都不会成功! 心定法师:禅定与智慧(一)烦恼的产生 心定法师:禅定与智慧(二)烦恼的制造过程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适应“森林之王”的烦恼 工作、做事上,应该如何修行? 猜你喜欢 阿弥陀佛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以名号来救度我们 阿弥陀佛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以名号来救度我们某件事不是你做的,有人硬说是你做的,你能接受下来,这是天大的福报啊!因为你在替别人受过。有这样的机会帮别人分怨共过、担待罪业,多好的事情!耶稣之所以伟大,是因为.. 佛学问答类编 2025-04-29 持诵楞严咒21遍 楞严咒是非常经典的经咒,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咒,我们修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持诵楞严咒21遍。第一会(001)nā mó sà dà.. 楞严咒经典 2025-04-29 这种沙西米你敢吃吗- 这种沙西米你敢吃吗?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宋.陆游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释愿云畜道轮回受苦磨,任人宰杀泪滂沱,看.. 早吃素 2025-04-29 法藏法师:世间好话佛说尽 法藏法师:世间好话佛说尽世间好话佛说尽所谓:「世间好话佛说尽」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话」?世尊从不「私心」为自己说什么,世尊所说的一切,都只为众生而说!而且是基于久远实修亲证所成就的无上智能而说的,.. 法藏法师 2025-04-29 法藏法师:如何解决痛苦 法藏法师:如何解决痛苦如何解决痛苦解决痛苦必须正面的由〝业力的角度〞去给予消除痛苦,对一个真正〝有修行观念〞的佛教徒而言,一定知道:那必定是有过去世的恶缘。若想要改变过去所造作的业,重点在现世的「缘」.. 法藏法师 2025-04-29 嘎玛仁波切:佛法妙药从未让人们失望过 嘎玛仁波切:佛法妙药从未让人们失望过吃药要趁早,早吃能早好作为一名上师,我每天都收到很多人的烦恼和痛苦,比如亲情的问题,儿女不听话;爱情的问题,失恋了、老公老婆有外遇了;生意场上失败了;官场上失利了;..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4-29 法藏法师:相由心现,美的方法 法藏法师:相由心现,美的方法相由心现,美的方法别人长得美美的!我却长得.....一个腰像水桶、两只腿如象腿、一个鼻子看到两个孔、耳朵就像老鼠....成天怨天怨地、骂母亲、怨父亲。万般皆有因果─要检讨与惭愧自己以.. 法藏法师 2025-04-29 法藏法师:一切的「善」,都是从〝自己〞做起 法藏法师:一切的「善」,都是从〝自己〞做起一切的「善」,都是从〝自己〞做起有人认为要改变这个世界「缓不济急」,从自己做起太慢了。但是没有更快的方法,也没有第二条路好走。一切的善都是从自己做起,与周边的.. 法藏法师 2025-04-29 宋昙鉴《净土圣贤录》 昙鉴,姓赵,冀州人。少出家,事竺道祖为师。蔬食布衣,律行精苦。后游方宣化,达自荆州,止江陵辛寺,年六十余矣。平生片善,必回向西方,誓愿见佛。一日,定中见阿弥陀佛,以水洒其面,曰,涤汝尘垢,清汝心念,汝之身口,俱悉严净.. 净土圣贤录 2025-04-29 法藏法师:如何礼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法藏法师:如何礼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如何礼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拜八十八佛是显教中最通行而实用的忏悔法门之一,若欲再进一步作观,可观面前有相应的古大德带领我们拜,身左右两侧分别有父亲(男众亲属不论尊卑皆在自.. 法藏法师 2025-04-29 普门品念一遍要多久 普门品在去念诵一遍的时候,也只是需要耗费十分钟左右时间,要是自己会对普门品有好的理解,这样才会让自己会有好的感触,使自己能够掌握好的规划,可以确保自己会有好的见识,使自己能够拥有更加向往的人生,从而能.. 普门品经典 2025-04-29 韦陀菩萨感应 韦陀菩萨是佛教的大菩萨之一,韦陀菩萨是佛陀的护法,也是佛法的护法,也护修行佛法的众生,寺庙都会供奉韦陀尊天菩萨,职责是护法安僧。他将护持贤劫千佛中九百九十九尊佛出世,为他们做护法,是贤劫中最后一位成佛.. 学佛感应 2025-04-29 大安法师: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原文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又《观经》言:念佛之人,生彼国者,莲分九品。盖此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不论贵贱贤愚,但一心不乱,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间无有一人不堪念佛。若.. 大安法师 2025-04-29 阿弥陀佛这个词的由来 阿弥陀佛这个词的由来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即功德圆满,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佛的意思是开悟的人、洞悉大道的人、凡事都可以先察先觉的人。按照佛教的说法种信仰,佛不在天上,不在地下,也不在人间,在每个人心里。.. 布衣百姓 2025-04-29 大安法师:念佛需要持戒吗 居士: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出家师父都没有持戒的了,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法师:这个说法是邪知邪见,大家不要去听。念佛,怎能不持戒呢?作为佛弟子,首先得要三皈五戒呀!净业三福.. 大安法师 2025-04-29 杀生恶报 第二章 杀生恶报—食牛戒牛 ◎冥刑肿腿 茅氏子镇江茅氏子暴死,见冥官曰:汝父日食牛肉一斤,罪恶甚重,汝寿未终,合受杖责。及醒,两腿肿痛。逢人劝告,勿食牛肉。◎悔罪兔锯 衡州道人衡州道人行乞于市,遍劝人曰:好食牛者,冥司以大锯锯之,.. 放生杀生现报录 2025-04-29 读诵金刚经仪轨是什么 我们在读诵金刚经的时候要按照它的仪轨来进行,不能随随便便的去读诵金刚经,我们按照金刚经的仪轨来诵读,这样才是一个完全的修行,使我们的修行更加的完美。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读诵金刚经一股是什么吧,希望能够.. 金刚经经典 2025-04-29 放生善报 第五章 放生得智 ◎得智慧男 江州都巡检淳熙时,项梓,父璇,为江州都巡检,性好善,嗜放生。一夕,邻人梦白面童子,戴凤翅金盔,坐大尾有鳞兽,鼓乐迎送至璇家,逐生梓。读书颖悟,精通韬略,后授湖北总干,参赞军务。◎脱痴騃相 劝.. 放生杀生现报录 2025-04-29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七卷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七卷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七卷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论中分别世间品之二复次偈曰。如引次第长。相续由惑业。更入于余世。释曰。一切阴相续牵引不平等。能感寿命业有差别故。此相续随能引.. 佛教因果定律 2025-04-29 放生善报 第四章 放生得子 ◎放鱼子贵 张奎未时张奎,钱塘人。幼时临溪破鱼,误伤指,因曰:我伤一指,如此痛楚,鱼遭剖割,其痛何如。遂以一篮鱼尽放之,常戒杀生。后梦一人馈以大鱼,遂生一子,登进士为永州太守,累世富厚。◎释鸟族繁 项德.. 放生杀生现报录 2025-04-29 本月热门文章 对佛的认识60 宣化上人:人在世上要存正心,不可存邪心60 宣化上人: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57 宣化上人:“阿弥陀佛”虽然仅四个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56 宣化上人:凡事忍耐53 鬼灭之刃:这不就是自在极意功么!炭治郎进入无我境界53 当你对待它们好时,它们会知道52 宣化上人: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紧急关头一定用得上52 大悲咒开天眼52 寂静法师:学佛三年了,为什么还是觉得很苦?52 更多 热门标签 刹那间(1) 信佛(23) 徐恒志(1) 末法(1) 修行(26) 佛教(330) 地藏经(71) 法器(7) 经书(10) 轮回(2) 人身难得(2) 解脱(119) 慈诚罗珠堪布(16) 回向文(2) 念佛(24) 禅学(5) 成就(32) 佛经(82) 佛学(30) 佛陀(67) 南怀瑾(3) 因缘(226) 索达吉堪布(37) 金刚经(123) 地藏菩萨本愿经(1) 香火(1) 功德(160) 如是我闻(2) 慈悲(47) 讲经(1) 随机推荐 念无量寿经意义是什么 应该以什么心态对待工作中的不如意? 宣化上人:什么叫阴魔呢?怎样降伏阴魔? 学佛修行七个关键指标 小故事大启示 太桥旦曾堪布:究竟什么才是修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让闻名欲往生的人,通通到了西方极乐世界 国学经典故事:猿垂死乳子 母鹿断肠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