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佛导航号 / 《封神》里的“魔”,佛教中有吗?

《封神》里的“魔”,佛教中有吗?

分类:学佛导航号

最近热映的电影《封神第一部》带大众重温了经典的中国神话,剧中的核心人物苏妲己更是引发了无数热议。在其原著《封神演义》中,苏妲己是千年狐精附体,受女娲之命来祸乱殷商,该人物成了很多人最早知道的魔怪之一,此外,作品中还有玉石琵琶精、梅山七怪、九头雉鸡精等都广为熟知。

除了《封神演义》之外,《西游记》中的黄袍怪、黑风怪、白骨精等几十个魔怪,以及片中降妖伏魔的桥段,也深化了大众对“魔”的认知和感受。本期,我们就来说说“魔”。

图片来源 网络

魔,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意为恶魔、怪物,邪恶的人或势力,又引申指奇异的、对某事物爱好入迷等。中文里本来没有“魔”这个字,在翻译梵语魔罗时最早用的“磨”,直至梁武帝根据中国本土神话某些人物特点,把“磨”字下面的“石”改为“鬼”字,使人望字生畏,遂成“魔”字。
那么,佛教承认“魔”的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佛教也有魔,只不过其指不单是鬼神之属,而是泛指是害人性命的恶魔和阻碍人行善的各种内外魔障。
本师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成道之前,先是降伏了前来侵扰的魔军,于是八相成道之中也就有了“降魔”一项。《杂阿含经》曾记载“譬如欲界诸神力,天魔波旬为第一”,指的就是阻碍释迦牟尼悟道成佛的天魔之首波旬。

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降魔

《大智度论》曾对魔有过详尽而全面的释义:“魔有四种:一者烦恼魔,二者阴魔,三者死魔,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龙树菩萨也曾对“云何为魔?”做了解释:第一层意义即是断慧命:因断人慧命,故名为魔。第二层意义为常行放逸害自身,亦即是魔。又,断他人慧命者是为外魔,常行放逸害自身者,则是内魔。

“魔”最究竟的意义,就是龙树菩萨所说的:“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意思是,除了诸法的实相以外,其他的一切法都叫做魔。

因为唯诸法实相能令人真正证大菩提,除此以外,皆是有如魔所作,与邪魔相应,令你走错路、走岔路、走冤枉路,错失菩提正道。这是关于魔的定义中最严格、最究竟的一种说法,愿一切佛弟子皆善思之,以此为依。魔又有留难之义。留难是指魔力能令人于修行中不得寸进。在修行的时候,魔会化现种种障碍,令人修行不得进展,故称留难。

由此可知,佛教认为,凡是能破坏他人善事的,都叫做“魔”,或与魔相应、与魔心相应,某件事情或某个人障碍我们修道,令我们偏离正法,乃至背道而驰,这些都是魔事。因此,我们不应把“魔”想得太过玄幻、奇异,更不应惧怕障碍和恼害。为佛弟子,若能实时觉知,忏悔自己无始业障,住于正念,便能够止息我们心中的“魔”。

很多障碍,往往是修行精进的人,在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或感召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能克服这些障碍,我们的道力便得到强化,障碍也不再是障碍,而是助道因缘。

文章来源:南普陀寺

更新于: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