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点赞推荐 布衣百姓 佛教寓言故事 慧远大师 禅宗文化 初识佛法须知 禅理故事 宣化上人 谈佛说禅悟人生 禅宗公案 放生心得 其他因果故事 汉传人物 近现代往生纪实 佛学问答类编 佛学常识 佛教因果定律 心经经典 金玉良言 佛教基础知识 佛学基本知识 金刚经经典 佛本生故事 楞严经感应 戒邪淫故事 护生漫谈 净土圣贤录 华严经经典 地藏经经典 演培法师 佛教传播与发展 佛典故事 悟性时光 楞严经经典 为人处世 药师经经典 普门品经典 大悲咒经典 因果报应 星云法师 入门知识 首页 / 佛答 / 《华严经》殊胜在何处? 《华严经》殊胜在何处? 分类:佛答 2024-09-11 17:49 许多学佛的居士都曾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那么这部被誉为“经中之王”的大经究竟殊胜在何处呢?缘起殊胜——释尊随自意语,直畅本怀释迦牟尼佛出世的唯一目标,是为了度众生成佛。所以《法华经》上说: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欲令诸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因此,人、天乘和声闻、缘觉的小乘佛教,皆是不得已应机而说的方便之谈,也就是所谓“随他意语”。而《华严经》则不同,是真正成佛的教法,乃是“一乘圆顿”的大教,是“随自意语”。什么叫做“随自意语”呢?就是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最初成佛的时候,将自己多生多劫所修的法门、所证的理性以及不可思议的境界,假借诸大菩萨之口,和盘托出,直畅本怀。古德云“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其义即在于此。释尊舍王位而出家,成道之后托钵乞食,看似清苦,实则享受的深妙法乐无以伦比,借世俗的富贵为喻,实在不能相提并论。世间富贵如花上露,若不善运用,则为恶业之源,岂似清净涅槃,胜乐无穷?教主殊胜——如来显现报身,藏尘相好释迦世尊初成正觉说《华严经》,不是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应化身说,而是现报身佛——圆满卢舍那佛身(《八十华严》译本中称“毗卢遮那佛”,仅是翻译之异)。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是化身佛,以婆婆世界(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他的化境教区。说到佛陀法相庄严,往往会提到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而《华严经》却是融十身十佛,而以报身卢舍那佛为代表而说的,报身佛是以华藏庄严世界海为一化境。至于相好,更是不可思议:古德形容报身佛有“藏尘相好”,也就是将华藏世界磨成微尘,一粒微尘算一相好,报身佛有如此无量无边的相好庄严。《华严经·如来十身相海品》中,普贤菩萨说,如来有九十七种大人相,每一相中又包含若干相,所以称为“相海”。在这一品的末尾,普贤菩萨作结语说:“佛子!毘卢遮那如来有如是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身分,众宝妙相,以为庄严。”听众殊胜——法身大士与会,凡愚无知既然《华严经》的内容如此殊胜,那么听众的情形如何呢?华严会上,在会的听众都是些圆顿大根的众生,也就是十住以上、已分证法身真理的菩萨。至于凡愚二字,凡是指一般普通人而言,愚是愚法二乘,也就是声闻、缘觉二乘修行之人,又被称为小乘。小乘人虽然已能断除人我执,但法我执依然存在。《华严经》是一乘圆顿的大教,仍然为法我执所愚蔽的二乘,即便身在华严法会的现场,但因为机缘不契,仅见到释尊在菩提树下静坐思惟,却无法得睹华严法会的庄严盛况,所以有这么两句话来形容二乘人在华严会上的状态: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不闻圆顿教。如《华严经》云:“如是皆是普贤菩萨智眼境界,不与一切二乘所共。以是因缘,诸大声闻不能见,不能知,不能闻,不能入,不能得……是故虽在逝多林中,不见如来诸大神变。”然而,释尊慈悲无限,对于凡夫和二乘并未舍弃,为了应我们陋劣的根机,特地隐起尊特的报身,而显现应化之身,苦口婆心地谆谆化导,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这便是《法华经》上所说的“脱珍着敝”。经义殊胜——圆满修多罗教,法无不收释尊说《华严经》的处所,天上、人间,共有七处。在这七个地方,集会了九次,方才说完,所以有“七处九会,演大华严”的说法。那这“七处九会”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华严经》除了介绍释尊及十方诸佛亲证的不思议解脱境界,还讲述了从初发心至究竟佛果,所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共五十一个阶位的修行方法。具体来说,《十住品》前,如《净行品》、《贤首品》等,说的是十信;十住有《十住品》,十行有《十行品》,十回向有《十回向品》,十地有《十地品》;十地以后,直到《离世间品》,讲的都属等觉境界。自初发心至成佛,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信、解、行、证,菩提道上应走的路线,《华严经》讲得最清楚,丝毫没遗漏,乃修因证果最圆满的表达,初发心直至成佛,都能契合、适应,谓之“圆满修多罗教”。昔有皇帝问国师:一大藏教,何部最大?答:《华严经》。皇帝很奇怪地说:《大般若经》有六百卷之多,《华严经》仅八十卷,为何《华严》最大?国师回答:《般若》虽多,唯演般若之理;《华严》卷少,将佛的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统摄无遗,所以最大。传译殊胜——龙宫取出传世,前后三译佛灭度后,经文殊师利等诸大菩萨结集而后,收藏在龙宫。佛灭度后,七、八百年顷,有龙树菩萨出世,读遍了五印度所有的典籍,很想另立教门,而自为教主。经前辈的指示,叫他往龙宫深造,因为龙宫里收藏了更深、更多的宝典。龙树菩萨接收了指示,身入龙宫,读熟了十万偈的下本《华严经》,于是人世间始有这一部经。东晋的时候有一位沙门,叫支法领,亲往印度求得三万六千偈。由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罗译成六十卷、三十四品,但只有七处八会。大周武则天虽然是一位女皇帝,但深信佛法,知道《六十华严》的处会不全,因而遣人访求。使者在于阗国得到四万五千偈的《华严》梵本,又请得高僧实叉难陀一同来到中国,在东都大遍空寺,译成八十卷、三十九品、七处九会。《华严经》的组织,才算完整。唐朝德宗皇帝贞元年间,南印度乌茶国王,因德宗的生辰,手书《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梵本,以充贡品。德宗诏请印度三藏般若法师,译成四十卷。对晋经、唐经而言,是为新经,然而这只是前二经最后一品的入法界品。前后三译,流传已历千年,化导众生无数,历朝历代因学习、读诵《华严经》而获利益者,不胜枚举。《华严经》是成佛的圆顿大教,以上所列举出的五种殊胜(缘起殊胜、教主殊胜、听众殊胜、经义殊胜、传译殊胜),仅仅是将《华严经》相对比较明显的特点挂一漏万地简单介绍。通过这些介绍,我们已经了解到,《华严经》在一切佛经中的尊胜地位。何况《华严经》彰显一真法界,而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包罗万象,融贯诸宗,作为是如来一代时教的根本法轮,“经中之王”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殊胜 上一篇:高僧故事:弹风花落,浮生若梦 下一篇:宣化上人:守戒律扭转乾坤 发表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嘎玛仁波切:佛法僧的六种殊胜功德 近代两个往生的殊胜事例 学佛得不到殊胜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黄念祖居士讲述第一次读《金刚经》得到的殊胜加持 黄念祖居士外孙女一次殊胜的梦境 十岁女孩念佛三载殊胜生西 大悲咒殊胜的感应 原来礼佛有这么多殊胜果报 金刚兄弟之间的殊胜因缘 宣化上人:能诵〈楞严咒〉,就有这种的殊胜妙用 索达吉堪布:如果这样转绕佛塔就会有极殊胜功德!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殊胜关怀 佛法是殊胜之通道 法王如意宝:我一生的实修法非此莫属!没有比这更殊胜的实修法了。 传喜法师:华严境界之殊胜-皈依佛 很殊胜的一篇祈请观音加持文 念诵心经的殊胜感应 五浊末法修行 殊胜无越于净土法门 超殊胜:神奇的求财方法(看完了你一定就明白怎么样求财了) 殊胜窍诀:若懂得以杂念为观,则修行便会进步很快 所有成佛的正法中,最殊胜的就是这些! 猜你喜欢 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 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问: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源于无明。无明指对人、事、物的错误认识。就人而言,认为有.. 布衣百姓 2025-04-02 在互联网上传播SQ,是遏杀青少年罪恶的利刃! 在互联网上传播SQ,是遏杀青少年罪恶的利刃!色字头上一把刀。当今的互联网在传播色情方面真可谓是一把遏杀广大青少年的一把罪恶的刀,其广度和深度和参与人群之众,造化之深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不能比拟的。青春少..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4-02 慧远大师:三报论 慧远大师:三报论三报论释慧远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日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必由于心。心无定司。感.. 慧远大师 2025-04-02 只要心中清净无欲眼前就有极乐净土 只要心中清净无欲眼前就有极乐净土只要心清无欲,看什么都很美,都觉得很可爱。清晨的境界,总令人觉得心很静、很欢喜。看着天色渐渐明亮,就像一盏光明的灯火照彻暗室,令人豁然开朗;四周的鸟啼声,也像一句句的念.. 禅宗文化 2025-04-02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本)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本)维摩义记卷第一(本)慧远大师著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ji义记一帙至。余得.. 慧远大师 2025-04-02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末)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末)维摩义记卷第一(末)[慧远大师]次明法宝。法中有二。一摧邪法。二三转下明化正法。摧邪法中以无心意无受行者自无所著。以谓由也。由无心意无受行等便能灭邪故说为以。言无心意无忘心体。.. 慧远大师 2025-04-02 大虚法师:《楞严经》讲记唵嘛呢叭咪“牛” 大虚法师:《楞严经》讲记(18)唵嘛呢叭咪“牛”幸好,那个“唵嘛呢叭咪牛”的故事,消除了我们的很多担忧和疑虑。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知道的人应该很多,所以师父就不啰嗦了。知道的人请举手,不知道的人请举手.. 初识佛法须知 2025-04-02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本)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本)维摩义记卷第二(本)慧远大师著弟子品者。此品之中命声闻弟子问疾。良以声闻学在佛后故名为弟。从佛化生故复称子。从其所告以题章目名弟子品次随文释。于中略以三门分别。一对上生起以释.. 慧远大师 2025-04-02 巴楚仁波切:以福德来赚钱 巴楚仁波切:以福德来赚钱巴楚仁波切曾对一位年轻人说了一段话,这段开示非常适合在家人,特别是今日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不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怀着勇气和耐心来从事,直到完成。你的心不应该追逐众人之口,.. 禅理故事 2025-04-02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末)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末)维摩义记卷第二(末)慧远大师著次告罗睺令往问疾。对前八人明行修法。此对罗睺明其发心出家之法。罗睺佛子此名覆障亦云不放。在母胎中六年不出。故名覆障及不放矣。何故处胎六年不出。以.. 慧远大师 2025-04-02 建立正信 建立正信通过学习《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末学才意识到自己对信仰的认知是模糊的,也正因为不具备正见,才会陷于迷信而不自知。导师告诉我们,迷为迷惑,分不清;信为相信、顺从,而迷信就是盲目地相信和崇拜。.. 禅宗文化 2025-04-02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一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 宣化上人 2025-04-02 延参法师:不带怒气出门不带怨气处世 延参法师:不带怒气出门不带怨气处世心平气和的去面对自己应该处理的事情,该走的路宽,该过的桥窄,一步一坎坷,一步一欣喜,流走了岁月,苍老了容颜,唯独不改的是那份内心的道义,耿直,乐观,坚强,温暖。人生在.. 禅宗文化 2025-04-02 高僧故事:才女丧夫醒悟无常 出家受戒德化四方 高僧故事:才女丧夫醒悟无常 出家受戒德化四方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选自《比丘尼传》,主人公是中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中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净检法师道场(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净检,..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4-02 死汉难悟道 一从前,有位禅和子在禅堂住了三年,以为人多,打自己闲岔,又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就去住山。在山里住了三年山,种菜做饭,凡事亲为,又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山也不住了,就去托钵。托钵两、三年,还是不悟道。一天,他遇到一位有道.. 禅宗公案 2025-04-02 山鹑让老鹰俯首称臣,佛陀揭开越界大战真相 山鹑让老鹰俯首称臣,佛陀揭开越界大战真相佛陀在一次说法之中,向比丘们讲述了“鹰与鹑”的故事:一只刚成年的山鹑,不愿听从父母的劝告,离开自己熟悉的田垄地,独自飞到旷野中觅食。结果一不留神,被一只饥饿的老.. 禅理故事 2025-04-02 宣化上人:凡是人有脾气,都是有罪业; 宣化上人开示:所谓无明,就是有脾气。一发无明火,就发大脾气了。为什么你有无明呢?就因为前生造的罪业太重了,所以有这么几句俗话说:“无明火,老虎神,这是前生罪业根。”无明火是前生罪业的根本。凡是人有脾气.. 宣化上人 2025-04-02 每天吃什么? 云居道膺禅师专程前来拜访洞山良价禅师的时候,良价禅师问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道膺禅师回答道:我从翠微禅师那里来!良价禅师再问道:你在翠微禅师那里,他都教导些什么?道膺禅师道:翠微禅师那里每年正月都祭祀十六罗汉.. 禅宗公案 2025-04-02 开着念佛机,让佛号种在八识田中 随着科技电子产品的发展,念佛机的品种越来越多,在多种品种中,可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声音,跟随念佛,提醒念佛,真的是好极了。在众多念佛机声调中,我最喜欢二种。一是印光大师在世的六字圣号念佛调;二是四字五音念.. 禅宗文化 2025-04-02 谈放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谈放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又值观世音菩萨圣诞,独自一人前往公园放生的时候,在为物命念经咒之时,竟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名男子手持一个长网兜在等待着我把物命放入水中好去打捞。念完经咒,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我把二条.. 放生心得 2025-04-02 本月热门文章 雨64 宣化上人:要修无相的功德_361 大安法师:道德危机的原因与对策(二)(文字版)61 念准提咒求财61 楞严咒全文及解释60 如何理解《心经》中“诸法空相”的终极真理?58 学佛具备最低的条件:善根、福德、因缘58 道坚法师: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内容提要57 星云法师:佛教对因缘的看法56 呷绒多吉上师:连载学佛人切勿以追星的心态抉择上师56 更多 热门标签 阿弥陀经(1) 佛教(311) 佛经(80) 学佛入门(1) 索达吉堪布(37) 因缘(221) 世俗(3) 八十八佛(4) 具足(17) 地藏王(1) 回向(64) 刹那间(1) 徐恒志(1) 禅学(4) 佛学(30) 圣严法师(1) 人身难得(2) 成就(30) 持咒(2) 修行(26) 地藏经(58) 地藏菩萨本愿经(1) 回向偈(2) 佛家(8) 高僧(124) 佛门(11) 信佛(23) 句子(2) 讲经(1) 回向文(2) 随机推荐 宣化上人:净土宗: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傻人有傻福 香港狮子姐姐:狮神父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念佛篇 科学发现,恶念会在血液中形成毒素! 宣化上人:持咒要正心诚意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十一 整部《金刚经》讲的是什么,释迦摩尼佛一句话就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