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舒净土文卷第七
龙舒净土文卷第七
龙舒净土文卷第七
龙舒净土文 作者:王日休
龙舒净土文卷第七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参禅者多信净土。以为著相。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说甚善。然此极不易。因而自误者多矣。故今详言参禅之弊。且引事迹为证。与诸修行不佑其要者。并举而言之。故此卷名指迷归要。
青草堂后身曾鲁公
宋朝有二青草堂。在前者年九十余。有曾家妇人。常为斋供及布施衣物。和尚感其恩。乃言者僧与夫人作儿子。一日此妇人生子。使人看草堂。己坐化矣。所生子。即曾鲁公也。以前世为僧。常修福修慧。少年登高科。其后作宰相。以世俗观之。无以加矣。虽然。此亦误也。何则。此世界富贵不长久。受尽则空。又且随业缘去。轮回无有了时。不如且生西。方见佛了生死大事。却来作宰相。故虽入胞胎中受生。此一性已不昧。所以虽在轮回世界中。实不受轮回而生死去住自如矣。今未能了生死。乃念区区恩惠。为人作子。则不脱贪爱。永在轮回。其失计甚矣。
戒禅师后身东坡
五祖戒禅师。乃东坡前身。应验不一。以前世修行。故今生聪明过人。以三毒习气未除。故今生多缘诗语。意外受窜谪。此亦大误也。若前世为僧。参禅兼修西。方则必径生净土。成就大福大慧。何至生此世界。多受苦恼哉。闻东坡南行。唯带阿弥陀佛一轴。人问其故。答云。此轼生西方公据也。若果如是。则东坡至此。方为得计。亦以宿植善根。明达过人。方悟此理故也。闻鲁直前世为妇人。诵法华经。以诵经功德。故今生聪明有官职。此随业缘来者也。若生西方。岂如是而已哉。
佶老后身多忧苦
有佶老者。住京师大刹。四十年不睡。坐禅精苦如此。坐化后。纸袄亦烧出舍。利中有以三十千。买一纸袄者。以其有舍利故也。其效验已如此。若修西方必为不退转地菩萨。即生死自如矣。却来此世界济度众生。有何不可。不知修此。乃生大富贵处。一生多受忧苦。可哀也哉。纵使受大富贵。亦终有尽。依旧轮回。或云。以佶老之精修。今生多受忧苦。何也。答云。佛言。假令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永嘉大师亦云。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以佶老不曾了得生死大事。今生于大富贵处。乃前生愿心也。多受忧苦者。乃因缘会遇。而还千百世之宿债也。若生西方则宿债不须还矣。何则。生死自如。故虽入一切众生生死界中。大作济度。一性已不昧。而超脱三界。岂须还宿债哉。且以佶老之精修。犹不能超脱三界。岂非三界之岸极。高其苦海极深。其波涛急。故不易超脱乎。修西方而超脱者。仗佛力也。有佛力而不倚仗。犹穷贱饿人。见富贵者而不倚仗。哀哉。
古老后身耽富贵
有惠古长老。先住舒州寸平。次住浙东大刹。亦名行尊宿也。死而生于宰家。后生登高科。世固以为荣矣。然此甚失计也。何则。前世斋戒。今世食肉。必以食肉为美矣。前世清修。今生近色欲。必以色欲为美矣。前世恬静。今生享富贵。必以富贵为美矣。譬如大象入泥。一步深如一步。奈之何哉。楞严经云。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盖谓所闻之事尽矣。尽闻其住也。故世间享快乐。其如不住何。不住则过去。过去则不能久也。又觉其所觉者。皆归于空。空则无实矣。诚能于此空而觉之。则真觉之性极圆。而无复坠堕也。使古老而悟此理。必不生宰相家。纵未能悟明真性。且修西方以脱去轮回可也。楞伽经谓世间修行人。如澄浊水。澄之虽清。未去浊脚。搅之复浊。古者之谓也。如生西方见佛得道。复来生此世界。则若刷去浊脚。纯为清水。虽搅之不复浊矣。故虽名行尊宿。亦不可不修西方。古老足以鉴矣。
西方如现受官
譬如人有一官而受。必欲修学为大魁。其志固美矣。然大魁不可必得。固不若且受其官。一面修学。如得大魁。则若锦上添花,若不得之。不失其为官人。修西方者。且受官之谓也。一面修学者。兼以参禅之谓也。不得大魁者。参禅未悟之谓也。不失为官人者。直脱轮回大受快乐之谓也。既生西方。见佛闻法。乌有不大悟哉。故西方之说。诚不可废。
三菩萨修兜率
智者十疑论云。三菩萨修兜率。一名无著。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约云。先生兜率见弥勒者。即来相报。师子觉先亡。数年无报。次世亲亡。三年乃来报云。天日长。我生兜率礼弥勒佛。听其说法。即来相报已三年矣。问师子觉如何。云生兜率外院。恋著天乐。即不曾见佛。且以菩萨而修兜率。犹有恋著不见佛者。此轮回之根本。是知兜率难修有坠。非心西方易修无坠也。智者又云。有见释迦佛而不得道者。若修西方见阿弥陀佛。无不得道者。则释迦佛与阿弥陀佛。其愿力所加。固不同矣。故大慈菩萨云。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念其名号。消一切罪。遂生净土。宜哉。
法华尼后身作官妓
欧阳永叔知颍州。一官妓口气作莲华香。有僧知宿命。言此妓前世为尼。诵法华经三十年。一念之差。遂至于此。问妓云。曾读法华经否。答云。失身于。此何暇诵经。与以法华。则读诵如流。与之他经。则不能读。以此知僧言可信矣。使此尼佑西方法门。则上品上生可也。不知而坠堕于妓。可不哀哉。以此知能用西方法门教人者。其济拔之功大矣。福报岂易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