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把盒饭打造成亿元“大餐”
饿了么:把盒饭打造成亿元“大餐”
饿了么:把盒饭打造成亿元大餐
曾几何时,一句吃了么?成为熟人相见首要问候,现如今,以张旭豪为领头人的饿了么公司以它为商机,历经三年,从饿着肚子起家,到把盒饭搬到了网上卖,硬是打拼出年交易额逾2000万元的创业神话。小有所成之后,饿了么公司并没有坐享其成,其终极梦想是打造中国最大的网络订餐平台系统,成为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的中国餐饮业的淘宝网。
饿着肚子聊出来的商机
2008年4月的一个周末,张旭豪还是上海交大的在读研究生。在交大闵行校区的一间学生宿舍里,他和同学康嘉全神贯注合打了一场实况足球的电脑游戏,至晚间十点多,两人感觉肚子饿了。张旭豪随即给几个餐馆打电话,一连打好几个电话,要么是打不通,要么是没人接。在一阵抱怨和无奈声中,他们饿着肚子畅聊起来。
一个说:这外卖,为什么不能在晚上送呢?一个说:晚上生意少,赚不到钱,何苦。前一个说:倒不如我们自己去取。后一个说:干脆我们包个外卖吧。
渐渐地,两个人骨子里不安分的梦想全被抖出来了,两人击掌结盟创业,决定开发一个网络订餐系统,把盒饭搬到网上卖。
创业伊始,启动资金12万元,全靠东拼西凑。两人首先要做的是深入市场,摸清行情。张旭豪第一个业务是毛遂自荐,一边承揽一家餐饮店的送餐服务,一边做市场调研。为扩大业务,两人在宿舍里安装了热线电话,当接线员又当调度员,招聘来的送餐员人手不够时,亲自上阵,既要跑外送餐,又要联络其他餐馆饭店加盟,风雨无阻。
几个月下来,有大小17家饭店愿意将外卖业务承包给张旭豪来做。而为了让这17家店入伙,张旭豪两人受尽折磨。第一家餐厅让他们上门跑了20趟,被拒绝后继续上门游说,直到没有人愿意出来接见他们为止。二人还专门开支数万元,自行设计并交由印刷厂印制了一万本饿了么外送广告小册子,内容囊括17家餐厅的各店菜单。小册子里预留的三个广告位也被他们成功卖掉,收取商家的广告费用基本与制作成本持平。
饿了么线下送餐服务在广告的推动作用下,名声大振整个校区,收到的业务突然之间大增。张旭豪两人感到分身乏术,饿了么线下团队初创时,也就只有10多名外聘的送餐员组成。那段时间,每天从午间到午夜,只要有学生打进来电话,便可一次获知几家饭店菜单;要接150至200份订餐单子,每单提15%。完成订单后,送餐员去饭店领取盒饭,再送到各个寝室里去,送货上门,签单收钱。
2008年9月,饿了么团队开始研发订餐网络平台。四个月后,饿了么网络订餐系统网站正式上线运营,仅有30家加盟店支持网络订餐,日订单量500至600单,却以每月60%~70%速度的递增。
磨难重重
饿出来的奇招屡获基金大奖
饿了么的创业历程会是一帆风顺吗?他们又是如何把普通盒饭打造成亿元大餐的?
因为搞网站并非是他们的专业特长,张旭豪先在校园BBS网上发帖,招来软件学院的叶峰入伙,编制和开发新的网络系统。半年时间,他们开发出了首个订餐网络平台,在网址注册上也不用www.和.com,只用简简单单的ele.me(饿了么的汉语拼音)组成,网站订餐可按需实现个性化功能,比如顾客输入所在地址,平台便自动测算周边饭店的地理信息及外送范围,给出饭店列表和可选菜单;平台另一端,饭店实时接到网络点单,直接打印订单和外送地址。
2009年2月,正当饿了么网站上线运营之际,张旭豪和康嘉过于奔忙劳碌,后院起火。先是有一天深夜,一名窃贼光顾了他们的研究生宿舍,将电脑、手机等财物一掠而空;雪上加霜的是,存储在电脑里的所有公司事务数据也丢失了。刚过去几天,倒霉的事再次找上门,一位送餐员工在骑车送外卖途中与一辆绕行大巴相撞,两人接着又竭尽全力一次一次向对方索要经济赔偿。随后,公司有一辆配送外卖的电动自行车也被偷了,公司核心成员中有两人选择退出,第一次引起团队动荡,让成员们无不承受极限压力。张旭豪不得不在饿中思变,取消热线电话和代店外送,让顾客与店家在网上自助下单和接单。
创业需激情,更需奇招。为振奋士气,在饿了么上线之后,张旭豪就想到了一个为网站造势的奇招不停地参加各种创业大赛,以获取基金奖励,充值创业本钱。说起参赛经历,网站CEO张旭豪自豪地说:2009年下半年,在上海参加的80%创业大赛中,我们都是第一名。
2009年10月,饿了么网站在上海慈善基金会和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联合主办的创业大赛中,获得最高额度资助10万元全额贴息贷款。12月,饿了么网络订餐系统创业项目在欧莱雅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上,获得10万元冠军奖金。当月,再次获得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提供的最高额度奖金25万元。前后两个月,饿了么团队就斩获45万元的现金融资。
到2009年年底时,订餐平台已拥有50家餐厅进驻,注册会员达到5000人,服务范围以交大闵行校区为中心,迅速扩张到附近居民区,这时的日均订餐交易额突破了8000元。
另一方面,创业需人才,更需奇才。在张旭豪看来,招来的网站技术总监汪渊就是一个奇才。饿了么最初为提高人气,汪渊专门编写了一个小软件,可在校内BBS上给每个会员用户自动群发站内消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发了六万条。饿了么网站因而名声大振,访问量直线上升,并开始向周边校区突击。
然而,靠线上和线下广告吸引学生订餐容易,但吸引更多饭店加盟绝非易事。多数店家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我在你的网上开个页面,放几份菜单,你凭什么就要抽8%?关键时刻,张旭豪的策略功力发挥到极致:谈,不停地谈,谈到老板不想跟你再谈,也许就谈成了。他们每天出门扫街,最忙时一天要扫100多家饭店,对最难谈的饭店进行天天回访,谈了40多个回合还是拿下了。
2010年5月网站实现性能升级,2.0版本成功上线。饿了么如法炮制,不仅攻下华东师大,连附近紫竹科学园区也被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顾客群从大学生拓展到企业白领。仅隔一个月,饿了么就推出了超时赔付体系和行业新标准。9月,饿了么全上海版上线,合作餐厅超过1000家,月交易金额由原来不足3万元,持续翻倍增长,全年最高月交易额达到了100万元。
2010年11月,手机网页订餐平台上线,饿了么从最初占领高校市场,不断发展壮大,随便输入任意地址都能查得到周边餐厅,订餐业务已覆盖全上海,目标直指杭州、北京等多个大城市。
激越奋进
把饿了么打造成亿元大餐
进入2011年,宅文化盛行,食品安全问题凸显,饿了么作为区域化电子商务领跑者,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吃的选择。
2011年3月,饿了么注册会员已超过两万人,日均订单3000份,年交易额达千万元量级。这一战绩,很快引起了美国硅谷一家顶级投资公司高度关注和风投意向,主动找到张旭豪洽谈合作事宜。接洽数次后,饿了么成功融得风险投资100万美元。
201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在校生联合创办饿了么网上订餐系统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后,名气更大,网站年交易额很快突破2000万元。2011年7月,饿了么相继成立北京和杭州等两大城市分公司。预计2011年结尾至2012年新年伊始,加盟饿了么合作的餐厅将超过1万家,订餐业务覆盖上海、杭州和北京三大城市中所有高校和主要写字楼。
不久前,饿了么CEO张旭豪透露出一个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其实,饿了么公司有个真实的名字叫拉扎斯,是从梵文中音译过来的,它的含义就是激情,永不放弃就是他们的创业激情,以抵御和承受创业所带来的重重磨难和压力。
把盒饭生意做成餐饮业的淘宝网,张旭豪带着团队把饿了么打造成亿元大餐的梦想已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