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们依信心而得度的故事
《法句譬喻经》中还有个“笃信品”,里面就讲信心的很多功德,其中有一则公案说: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东南边有一条大江,江边住了五百多户人家,全部以欺诈造业为生。有一天,佛陀见度化他们的因缘已成熟,便来到江边,坐在树下身体发光。村人从未见过放光的人,既惊异又好奇,于是集聚过来向佛礼拜问讯。佛陀让他们坐下,为他们传讲佛法,但这些人听了,心中不信,无法度化。
这时佛陀幻化出一个人,从江的南边踏水而来,水只没过他的脚踝,身体并没有沉下去。过江以后,他来到佛前顶礼。人们觉得有点稀有,纷纷问他:“这条江特别深,你有什么功夫,可以不沉下去?”那人回答:“我是江南边的一个愚冥之人,听说佛陀在这里说法,急切地想听佛宣说道德。到了岸边后没有渡船,我向一个人打听水的深浅,他说:‘水只齐踝,你为何不渡过去?’我就相信他的话,从水面上过来了,并没有什么道术。”
佛陀赞叹道:“善哉善哉,信心至诚的人,连生死之渊都可以度越,更何况这区区数里的大江了?”并说偈云:“信能渡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这时,村人们依靠那人的行为见证了信心的力量,纷纷对佛陀产生信心,求受三皈五戒,成了居士,最后都得到了度化。
所以,信心是入佛门的先导。个别道友经常抱怨:“我的家人朋友实在没办法学佛!”其实这跟信心有很大关系。假如他们第一步有了信心,那不管是官员还是什么身份,都有进入佛门的机会;但若连信心都没有,根本不相信“这一套”,那他的人再好,再有智慧、有悲心,也还是不行,根本不会入这个门。
因此,信心的确非常重要。有了虔诚信心的话,就像刚才那个老妇女,她不会左思右想,完全相信那个狗牙就是佛牙,然后去诚心祈祷,结果真正现前了佛牙的加持。包括很多道友也是如此,如果对一条金刚结、一本书、一尊佛像有极大的信心,时时皈依顶礼,就算它的质量不是特别好,所获的加持也不可思议。
我寺院(多芒寺)有一个很好的修行人,十多年来一直在拉萨那一带云游神山,独自修行,听说他已念了一亿遍文殊心咒。前段时间他下来了,我们稍微接触了一下,他身上还带着十五年前我给他的莲师铜像。这尊铜像质量比较差,是我在马尔康的商店里看到的,花了五元钱请回来,当作礼物送给了他。可能当时有一些缘起吧,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带着,从不离身。他拿出来给我看,质量确实一般般,我说:“给你换一个吧。我有尊尼泊尔的莲师像,送给你。”他连连摇头:“不要不要!这尊莲师像遣除了我的很多道障。去年去印度过海关时,我最害怕这尊莲师像被没收了,还好没有。”我开玩笑道:“肯定不会。莲师既然能遣除你的违缘,怎么可能遣除不了他自己的违缘?”
可见,人的信心很关键。如果没有信心,几块钱的佛像,十五年一直带在身上,是绝对不可能的。而有了信心的话,在修行过程中,依靠这尊佛像,他一定遣除了很多障碍,得过很多不共的加持。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纯洁的信心!
相关文章
- 鹦鹉王与恶受王的故事
- 平凡知花:念佛念咒要有信心和毅力--唵嘛呢叭咪牛的故事
- 高僧故事:才女丧夫醒悟无常 出家受戒德化四方
- 高僧故事:神秀的一生
-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对上师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 高僧故事:广钦法师感化猛虎 一次入定长达四月
- 长净国王的故事
- 星云法师:佛教妇女的故事
- 高僧故事:南北朝时代的义学高僧慧光
- 大德故事:心量的大小全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
- 桂林里的因果不虚故事
- 含辉和尚的故事
- 放生因果故事两则
- 信心乃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力量
- 陈隆兴:因果故事三则
- 佛法小故事汇总——佛经中的故事
- 说个世尊和舍利弗前世的故事
- 大安法师:应具十种信心
- 佛经故事:若受四归 必死无疑
- 国学经典故事:黄香温席 查道访亲
猜你喜欢
-
年味
年味文 | 觉开关于“年味”,从古到今可能是个特俗的话题,可是今年过年我却必须要重提这个古老的话题。自从我加入先生家这个大家庭开始,每年过年都是老一套。因为公公是家中老大,所以,每年初一所有的亲眷都来我..
布衣百姓 2025-04-03 -
随喜令妒嫉种子灭掉,福田不断增长
人类的很多痛苦来自妒嫉心。对财富、名声、权利、脸蛋、身材、家庭,甚至周边的亲朋好友,只要是比你优秀的,都容易去妒嫉。妒嫉心,像一张网笼罩着我们全身,当你觉得不快乐的时候,也许妒嫉正油然而生。我们经不起..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4-03 -
慧远大师:念佛三昧诗集序
慧远大师:念佛三昧诗集序念佛三昧诗集序晋庐山释慧远序曰。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则无幽不彻。斯二乃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是故靖恭闲..
慧远大师 2025-04-03 -
对吃肉越执着,业障越深重!
对吃肉越执着,业障越深重!人要是有业障,真的会听到邪知邪见。比如说,有的人得了皮肤病,听说蛇肉可以治好,吃了几条蛇后,不仅没有好,而且更加的严重。或者有人说:怎么吃素都吃不过牛,我就吃肉,人心好心善就..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慧远大师:佛影铭
慧远大师:佛影铭佛影铭晋沙门释慧远。佛影今在西那伽诃罗国南山古仙石室中。度流沙从径道。去此一万五千八百五十里。感世之应。详于前记。夫滞于近习。不达希世之闻。抚常永日。罕怀事外之感。是使尘想制于玄襟天罗..
慧远大师 2025-04-03 -
陈静瑜:你愿力很轻的时候,绝对是业力占主要
陈静瑜:你愿力很轻的时候,绝对是业力占主要有位同学问,说:“老师,还是有疑问,快死的时候阿弥陀佛不现前,我怎么办?他还是不来接我。”我说:“这个你就放下,最关键的原因你善根不够,所以你会产生这种“疑”..
布衣百姓 2025-04-03 -
慧远大师:明报应论并问
慧远大师:明报应论并问明报应论并问释慧远问曰。佛经以杀生罪重。地狱斯罚。冥科幽司。应若影响。余有疑焉。何者。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寄生栖照。津畅明识。虽托之以存。而其理天绝。岂..
慧远大师 2025-04-03 -
寒号鸟
传说有一种小鸟,叫寒号鸟。这种鸟与众鸟不同,它长着四只脚,两只光秃秃的肉翅膀,不会像一般的鸟那样飞行。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长满了绚丽的羽毛,样子十分美丽。寒号鸟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慧远大师:沙门袒服论
慧远大师:沙门袒服论沙门袒服论释慧远或问曰。沙门袒服。出自佛教。是礼与。答曰然问曰。三代殊制。其礼不同。质文之变。备于前典。而佛教出乎其外。论者咸有疑焉。若有深致。幸诲其未闻。答曰。玄古之民。大朴未亏..
慧远大师 2025-04-03 -
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
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不敬王者论晋释慧远晋成康之世。车骑将军庚冰。疑诸沙门抗礼万乘所明理。何骠骑有答。至元兴中。太尉桓公。亦同此义谓庾言之未尽。与八座书云。佛之为化。虽诞以沦茫浩。推乎视听之外。..
慧远大师 2025-04-03 -
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佛教反对执着,但佛教赞赏对真理的坚持追求。学佛也一样,选定了法门,就要锲而不舍地进行努力的修练,不可朝三暮四。今天学这法门,明天学那法门,门门会点,门门皆不通,就像要去北京,一会想坐飞机,一会儿又回过..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正问不问
僧问:如何是正问正答?洞山良 禅师曰:不从口 道!僧曰:若有人问,师还答否?师曰:也未问!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于自己的傲慢你看得到吗?
对于自己的傲慢你看得到吗?当我们生起傲慢心时,脸上容易露出坚硬、拒绝的表情,行为和语言上也会显得别扭,不能放松、敞开地同别人交流。傲慢心强大的人处处想表现自己,希望获得别人和公众的认可、赞扬;不愿意与..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武夷岩茶与佛教不解之缘
武夷山,重峦叠嶂,丹霞地貌,终年云雾飘绕,空气湿度大,适合茶树生长,为出产名茶提供得天独厚条件,而佛家之所以把寺庙修筑于深山密林,就是仿照他们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道理。把寺庙修建于红尘之外,少有人世纷争干扰,没..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可以在室外读地藏经吗
在室外也是可以去读地藏经的,只要让自己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在去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到他人,就能使自己可以去读地藏经,这样也是能使自己会有好的感触,从而能够加深自己对自我的把控。1. 在室外读地藏经也是能使自己..
地藏经经典 2025-04-03 -
宣化上人:今天农历腊月廿九 恭迎华严菩萨圣诞
殊胜吉日请吃素、放生、诵经、礼佛、供灯,广做功德,回向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南无华严菩萨摩诃萨顶礼贤首四祖清凉澄观国师!华严菩萨清凉国师节选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宣..
宣化上人 2025-04-03 -
武夷岩茶与佛教不解之缘(一)
武夷山市茶艺团每场茶艺表演,都少不了展示武夷茶文化的代表作武夷禅茶,深受来武夷山旅游的中外宾客赞誉。这一让人回味无穷的禅茶表演,深刻揭示了武夷岩茶与佛教的渊源关系和博大精深武夷茶文化内涵。以佛家道源著称..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佛的认识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学术界和考古界一致公认)也是产生得最早的宗教,佛教既是重理智的宗教,也是强调实践的宗教。它的理智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法华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法妙难思”。对佛教,如果缺乏..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 -
步步不迷方
罗浮山的显如禅师初访湖北省大阳山警玄禅师,大阳禅师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显如:益山。大阳:益山离此多远?显如:五千里。大阳:你与么来,还曾踏着地吗?显如:不曾踏着。大阳:那你会腾空了?显如:我不会腾空。大阳:那你怎..
禅宗公案 2025-04-03 -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就好像香草和臭草这样的一个关系;又像枭鸟和凤凰的差异。所以一个人交结朋友,一定要亲近善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善人他所..
佛本生故事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