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准提功德会 / 学佛,您学对了吗?

学佛,您学对了吗?

分类:准提功德会

世间善根深厚的众生,因各种机缘与佛结缘,渐渐在亲近佛法的过程当中,体会到心开意解,烦恼消散的自在安乐,便会渐渐对佛法生信。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一个人可以不信佛,但要有善良,要有智慧,有敬畏之心,常做善事的人,心总是清净。信佛后,身上往往会出现这3大“征兆”,恭喜你,走对路了!

拜佛,其实是在拜自己。当低头的那一刻,正是放下心中的自私、狭隘、傲慢和偏执。以无我为正信眼目,以解脱为圆满归宿。福报哪里修?从心、从善、如流。 

 追求智慧 

世间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你是否思考过,究竟何为佛法?也许有人会说,佛法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当然,身处末法当下,这样的回答不能说是错。《楞严经》中对此早已阐明,末法众生慧根浅陋,无休无证,把功夫都用在了文字上。

实际上,佛法是智慧,讲述了宇宙和人生的真相。佛陀证道时讲,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佛陀看到的真相,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但是,因为“妄想执著”,我们不去追求智慧,反而在五欲六尘中沉沦。扪心自问,我们学佛、信佛,心中又何尝不想有些“实惠”?不过,这个妄念一起,又不知要在六道中迷失多少生多少劫了。当你信佛之后,目的是求智慧,而不是求世间福报,那就说明你走对路了。

内心充满欢喜,才能把欢喜给别人;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慈悲,才能把慈悲传递出去。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才能舍道。

 心不退转  

大乘佛法认为,众生都是佛菩萨,只要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发心,便是初发心菩萨。只不过,从发心到圆满佛果,中间要历经三大阿僧祇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直到福慧具足。

我们信佛的人,被称作因地菩萨,平日遇到最大的障碍,就是道心退转。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初发心时,对佛法深信不疑,觉得经文所讲的境界指日可待。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心里痛苦,不是别人带来的,是自找的。心里不放过自己,是没有智慧;心里不放过别人,是没有慈悲。不要执着于你的想法,你的心,就自在,清净。

然而,假如生活中遇到不顺遂,或者修行长时间没有进步,这时便会犯嘀咕,觉得佛法是不是哪里出错了。疑念一起,自性的佛光就被遮蔽了起来。当你信佛,不论身处何种境界,心都不会退转,那就说明你走对了路。

信愿肯行 

如有人听到你信佛,于是问你究竟是如何信佛的,你会如何回答呢,是要靠身上佩戴的法器,还是口中念诵的经咒、佛号?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答案。

倘若如此,世上岂不遍地是高僧,遍地都是活佛,本师释迦牟尼佛又何必布置种种方便善巧,于四十九年间广为众生说法?假如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佛友,我们要顾惜自己的善根慧命,提防被他带到歪路上,也要提防别有用心,把佛法当成谋财之道的人。

学佛离不开信与愿,但若离开真修实证,则如同饥人说食,终不能饱。信佛之后,要行佛所行,做佛所做。经文中告诫众生,要培养自己的四无量心,要在世间行四摄法,但是太多的“聪明人”在学佛时,把佛法当成谋取利益的“漏洞”。

譬如,佛家讲布施,即所谓“舍”,有佛子就只受不舍,即便在共修过程中为众人铺坐垫之类的工作,都不肯做。

信佛之后,不光是口中讲自己信,言行举止能够奉行佛教,“即心即佛,即心作佛”,才是信佛的正途。

你看世界是什么,你便是什么。待人处事要多一份温暖,多一份感恩。

信佛之人,应当抱定求智慧的发心,始终不渝,并且把佛法内化为自己身体的部分,在生活中印证佛法、体悟佛法。

如此信佛,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在佛法的大道上行稳致远。

愿大众法喜充满

解行并重、福慧双增

更新于: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