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早起晚睡为谁忙-皈依佛
宣化上人:早起晚睡为谁忙
宣化上人开示,夙兴夜寐为谁忙?众生难度颇堪伤,迷诸尘劳性颠倒,耳提面命化无方。
夙兴,是早起;夜寐,是夜眠,有很多人兢兢业业,早起夜眠,为的是什么?究竟是为我忙呢?还是为你忙呢?还是为他忙呢?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无法回答,甚至于有人索性就说:‘无事忙!’啊!那可奇怪了。然而却偏偏有人去做连自己也不清楚的事;譬如商人,他们一天到晚都想著自己的‘生意’,弄到睡也睡得不安眠,这就是夙兴夜寐为钱忙,乃至于士、农、工、商,凡是想成功的,便会不由自主地要‘朝起早,夜眠迟’了。《诗经》里有这么一段: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这几句话,如果照普通的口气来说,就是‘鸡好像已啼了吧!现在已是早上了吗?啊!原来不是鸡在啼,只不过是苍蝇的声音罢了!’这段《诗经》是形容古代的贤明君主。你看,身为皇帝,晚上尚且不得好睡,整晚惦记著只要天亮了便应临朝理事,以致神经过敏地把苍蝇的声音听为鸡在鸣叫,这就是‘夙兴夜寐为民忙了’。所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若是遇著了这样贤明的仁君,老百姓就可以过著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幸福生活。那么,身为君主的,难道可以不夙兴夜寐地为人民谋幸福吗?
至于我们修道的人,也要夙兴夜寐,既不是为利忙,也不是为名忙,而是为‘法’忙。我们要‘夙兴夜寐,以事诸佛。’要朝起早,夜眠迟地日日礼佛诵经,表示我们是个忠实、诚挚的佛教徒,并不是口是心非,能说而不能做的。况且礼佛,又包含了专一其心,恭敬其身的意思,并且礼佛更能消除业障,所谓‘佛前顶礼,灭罪恒沙。’罪,幸亏是无形的,若是是有形的东西,便会把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都充满了,所以,我们要夙兴夜寐地去礼佛、念佛,为求消灭罪障,为法忙。
可是,众生的品性,是极其难测的,譬如他欢喜吃甜的,给他酸的便不高兴;欢喜酸的而给他甜的,也不高兴,诸如此类,若是不认识众生的性,就无法去度众生了。可是佛有智慧,他能够熟知众生的根本,所以便能随类应化,时常奔走跋涉,不辞劳苦地去度众生。不过,众生并不因此而感动,反而不肯接受佛、菩萨的度化,所以说:‘众生难度颇堪伤’,‘伤’就是悲伤,为了众生的愚昧颠倒而悲伤;佛菩萨是常常生‘大悲’心的。
为什么众生会这样难度呢?‘迷诸尘劳性颠倒’,这就是一个答案。因为众生在无量劫里头深染六尘,于是便在苦海中,头出头没,辗转沉沦,弄得颠颠倒倒,以苦为乐,以非为是。譬如现在的人,明明知道服装太时髦了,就不庄严,也会生出不良的后果来,可是呢?人人都明知故犯,互相比赛竞争,却不知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又譬如战争中所用的武器,人类不但不把它消灭,反而‘精益求精’,努力寻求发明一些愈多愈妙的杀人武器。你说!这不是颠倒是什么?为了众生的颠倒,一切圣人、善知识们都苦口婆心地谆谆劝导我们这班可怜的众生,像长辈提著小辈的耳朵来当面训导一样,可是呢?众生却置若罔闻,甚至还千方百计的隐瞒自己的罪错,不被师长们知晓,这真是‘耳提面命化无方’了。
啊!众生犯罪的本领,可谓至矣尽矣,连佛、菩萨也感到难以化度我们这般可怜的众生,你说这不是很值得悲哀吗?
下一篇:宣化上人:念佛如同打电话-皈依佛
相关文章
- 宣化上人:谁若想得度,谁就念佛
- 宣化上人:《楞严经》揭示十类可怜愍者
- 宣化上人:怎样用楞严咒
- 宣化上人:教你不生气的“忍辱咒”
- 宣化上人:修行人不可攀缘
- 宣化上人:至心诵持楞严咒的功德利益
- 宣化上人:人为什么来到这世界上
- 宣化上人:最难解决的YIN欲心,观音菩萨有办法!
- 宣化上人:虽然人常说怕鬼,其实人和鬼根本没有分开 鬼的种类
- 宣化上人:大悲大咒通地天
- 宣化上人:无尽意菩萨名字的含义
- 宣化上人:普贤菩萨《警众偈》浅释
- 宣化上人:恰到好处是中道
- 宣化上人:这念佛法门是最妙的
- 宣化上人:替死鬼是怎么回事?
- 宣化上人:念经的好处
- 宣化上人:少说社会应酬话
- 宣化上人:无论你业障多重也都被他这个愿力给吸去了
- 宣化上人:对三宝不要有贡高我慢
- 宣化上人:为了生死而出家
猜你喜欢
-
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该如何消除?
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该如何消除?问: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该如何消除?慧律法师答:业障在于自心的执着,如果我们对相上不执着、不分别,那么,我们内心里面的业障就不存在。最大的业障是内在里面的习..
佛学常识 2025-05-14 -
只有于十二殑伽沙数如来处所,圆满善根的人,才得听闻此法!
只有于十二殑伽沙数如来处所,圆满善根的人,才得听闻此法!只有于十二殑伽沙数如来处所,圆满善根的人,才得听闻此法!起净信心恭敬尊重,命终时九十五俱胝佛,面现前来安慰!无比殊胜的法宝经典,名:《佛说大集会正..
入门知识 2025-05-14 -
圣严法师:生命与信仰的探讨
圣严法师:生命与信仰的探讨日期:2007年3月11日;地点:法鼓山第二大楼502会客室;与谈人:圣严法师(法鼓山创办人);龙应台女士(知名社会文化评论家、前台北市文化局长);佛教对永恒生命的信仰龙:在我来之前,您的..
圣严法师 2025-05-14 -
圣严法师:与索甲仁波切对谈
圣严法师:与索甲仁波切对谈2000年4月1日,《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来到正在举行佛七的农禅寺,在庄严而彷如海潮音的佛号声中,与圣严法师展开一场别致、深刻而又幽默的对谈。两位当代佛教重要精神领袖,对生..
圣严法师 2025-05-14 -
合乎因果的追求
合乎因果的追求一般人常以为,佛法要我们什么都不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佛法虽然教我们不要“贪求”,但却教我们要“求愿”,如此一来,个人不会失去奋斗的目标,社会也才有继续进步的动力。 “求愿”就是许愿、发..
为人处世 2025-05-14 -
圣严法师:禅与净土的修行法门
圣严法师:禅与净土的修行法门佛法、佛教、佛学 佛法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所说的,成佛的观念、成佛的目的,以及如何成佛的方法。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以后,把自己的经验和自己所发现的宇宙人生的道理告诉别人,这些人后..
圣严法师 2025-05-14 -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人世间最无私的就是父母的爱,人世间最难以报答的就是父母的恩,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敬父母。人来到世上,随着自己的长大,耳闻目睹父母脸庞从年轻变憔悴,头发从乌黑变白..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5-14 -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果茂整理。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不过,佛教的确赞叹出家的功德,那也并不等于反对在家人结婚,信了佛教的人也不会都该出家。其实,唐宋时代,在家的佛教..
圣严法师 2025-05-14 -
圣严法师:宗通与说通(禅与教)
圣严法师:宗通与说通(禅与教)佛陀涅盘后,渐渐形成这样的趋势:通经说法的称为法师,持律讲律的称为律师,讽赞并读诵经法的称为经师,研究阿毗达磨的称为论师,习定学禅的称为禅师,修持观行的则称为瑜伽师。以中..
圣严法师 2025-05-14 -
每天读楞严经如何
每天读楞严经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所以现在有许多人都在读楞严经,因为他们在读楞严经的时候都感受到了好处。每天读楞严经比买黄金更赚得多,读楞严经一遍,就等于几万万盎司的黄金那么有价值,不过不能用贪心来..
楞严经经典 2025-05-14 -
嘎玛仁波切:因果可曾放过谁
嘎玛仁波切:因果可曾放过谁杀生之欲,最开始源于简单的动物本能,弱肉强食,为了生存而杀生,似乎比较能被原谅。而现在的人类,大部分都为了满足自己的口欲杀生,麻木不仁,甚至以此为乐。为了满足欲望,很多人挑三..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5-14 -
宣化上人:谁若想得度,谁就念佛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因为阿弥陀佛和十方一切众生都有大因缘。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就是他没有成佛以前,是一个比丘,名字叫法藏。法藏比丘发了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是要度众生成佛的;其中有一愿是这样说的:..
宣化上人 2025-05-14 -
命运要自己来改变掌握
命运要自己来改变掌握有时候可能你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交上好运。如果你能因此抓住机会,提升自己,好运也许就会延续,你的未来就会得到改变。但是,如果你一味依赖于别人,等待别人一次次帮你,助你,提携你,那么,..
金玉良言 2025-05-14 -
金光明经求财供养感应
金光明经的修行是非常需要时间的,可能很多人修行的时候都会觉得一直修行佛法是很无趣的,然后无法静下心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念诵清心咒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习。多多的念诵金光明经是有很多的感应的,下面我们就来看..
佛经感应 2025-05-14 -
向北传到中国的“小乘佛教”,为什么被称作“南传佛教”?
向北传到中国的“小乘佛教”,为什么被称作“南传佛教”?有漏君经常遇到一些朋友,对佛教文化有些误解,很多人会本能地认为,在中国,有汉传、藏传两大佛教体系。其实,还有一大体系——南传佛教。南传佛教“势力”..
悟性时光 2025-05-14 -
放生善报之愈疾
放生善报之愈疾人雀互救赵履乾明朝成祖皇帝的永乐九年,北京一带闹了饥荒。成祖皇帝下令打开粮仓,救济灾民。农民赵履乾一家八口人,差一点要饿死;而履乾的后脊梁背上又生了个毒疮,因此,不能前去领救济粮。正在这..
放生因果 2025-05-14 -
宣化上人:《楞严经》揭示十类可怜愍者
第一:顽类彼枭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顽类。那一些个枭鸟之类的。这里边不单单就是鸱枭鸟这种猫头鹰,还有其他相类似的这种恶鸟,这叫“枭伦”。那么业报偿足,恢复人形了,再生做人;这种的枭鸟托生做人,..
宣化上人 2025-05-14 -
呷绒多吉上师:正行无缘很重要
呷绒多吉上师:正行无缘很重要上师教言集:三殊胜的第二个是“正行无缘殊胜”。为什么行持善法的过程中要做到“正行无缘”呢?这样善法不容易被破坏。比如,我们今天做善法没有以“正行无缘”摄持,有这样的念头“看..
五福临门 2025-05-14 -
宣化上人:怎样用楞严咒
摘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长命者,即得长命。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
宣化上人 2025-05-14 -
戒淫感应
戒淫是非常好的,无论是对我们修行和对于我们身体都是很好的。在戒淫之后我们会感觉到每日的生活都是很轻松的,当然若是没有办法的话,我们可以慢慢的来戒淫,而且网络上有很多戒淫的经验,我们可以适当学习。戒淫的..
学佛感应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