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点赞推荐 谈佛说禅悟人生 佛学问答类编 法藏法师 入门知识 布衣百姓 禅宗公案 放生文库 汉传人物 佛教寓言故事 宣化上人 初识佛法须知 佛教因果定律 禅理故事 金玉良言 楞严咒经典 禅宗文化 佛本生故事 金刚经经典 近现代往生纪实 佛典故事 佛学常识 为人处世 其他因果故事 悟性时光 地藏经经典 五福临门 楞严经经典 佛学基本知识 放生心得 药师经经典 心经经典 因果报应 放生因果 早吃素 普门品经典 大安法师 戒邪淫故事 佛教传播与发展 净土圣贤录 大悲咒经典 首页 / 佛答 / 三福田,为什么悲田最胜? 三福田,为什么悲田最胜? 分类:佛答 2025-02-10 02:27 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下种,能得福慧之报,故名福田。佛教有三大福田,包括恩田、敬田和悲田三种。这三种福田各有何含义呢?恩田。所谓“恩田”,指供养父母。“恩”,就是指养育之恩。所谓修“恩田”,也就是孝敬父母,尽到子女赡养之责,让他们老有所依,得享天伦之乐,是每一个为人子女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敬田。所谓敬田,指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佛教认为,供养三宝,会产生无量的福分。悲田。所谓悲田,指以悲悯之心施惠于贫穷的人。发慈悲之心,尽自己之力去帮助他贫困之人,能造就莫大的功德。为何悲田最胜?释迦牟尼在世之时,看到很多佛弟子“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有违众生平等之初衷。于是便告诫弟子们,那些贫穷孤老之人,甚至微贱如蝼蚁,都是世间凄苦,他们生存的艰辛,比佛家“三宝”要更甚。所以,对他们施以援手,就是修“悲田”,这样的功德福报是最大的。唐宋寺庙边上会设有“悲田养病坊”“福田院”,为收养老幼残疾贫民之用,是古代比较完备的矜孤恤贫、敬老养老的慈善机构。至现代,很多寺庙依佛陀“此二种田,悲田最胜”之教导,设有义诊院、慈善会等机构,为生活贫困或生存困难的群众送去温暖及救助。 上一篇: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 下一篇:你知道吗?生命就是一张福报卡,悠着点,别刷爆 发表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随喜令妒嫉种子灭掉,福田不断增长 宏圆法师:一切福中,佛为第一福田 回向为什么那么重要?你是否忽略了回向? 为什么说菩萨戒包含了自利利他的所有法门? 为什么佛像胸前都有一个“卍”符号? 在福田、恩田、悲田里播种收获快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是什么-无上福田 高露洁创始人的故事,世间最大的福田是什么? 前生并未种福田,此生理本贫困,何能埋怨呢? 我是个好人,为什么得到的却比坏人少? 妙莲法师:出家现僧相就是良福田 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活得这么痛苦?! 慧祥法师:一句话教会你“种福田” 为什么都已经行善了,还是不顺呢? 慈济:亚庇慈济志业人文展 启发善念植福田 佛陀为什么提倡吉祥卧?睡梦中也能有四种功德 佛经中为什么会有很多重复的经句 我学佛念佛的,为什么日子还过得那么苦? 为什么学佛,拜佛,念佛? 猜你喜欢 嘎玛仁波切:正因为有众生作为对境,我们才会造业消业 嘎玛仁波切:正因为有众生作为对境,我们才会造业消业导语:《入菩萨行论》中说:“实语者佛言,一切诸畏惧,无量众生痛,皆从心所生。”净除无始以来罪业的最好方法,要带着菩提心依靠众生的力量和因缘,断除“我一..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4-27 嘎玛仁波切:有福报可以去拥有,但要有智慧才能将福报延续并获得快乐 嘎玛仁波切:有福报可以去拥有,但要有智慧才能将福报延续并获得快乐贪婪与掠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习性。从在胎中汲取母亲的养分开始,随着人不断长大,欲望也会越来越增长。在不停地追求与拥有中,人也会越来越累,觉..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4-27 南华禅寺祖殿重修,祖师真身暂移大雄宝殿供奉 六祖惠能大师真身南华禅寺祖殿重修,三位祖师真身暂移大雄宝殿供奉南华禅寺祖殿于1981年由惟因老和尚发起重修,供养唐朝六祖惠能大师真身、明朝憨山大师和丹田大师真身。现因年代已久,结构陈旧,现任住持传正大和尚.. 佛学问答类编 2025-04-27 法藏法师:从天台圆教之建立试论圆教止观的实践 法藏法师:从天台圆教之建立试论圆教止观的实践从天台圆教之建立试论圆教止观的实践提要一、序 言二、天台圆教的理论与旨趣三、天台圆教止观之观境四、天台圆教止观的核心观法五、结 论提要长期以来由于战乱所造成的.. 法藏法师 2025-04-27 法藏法师:南山律学研究的新面向─—代序 法藏法师:南山律学研究的新面向─—代序南山律学研究的新面向─—代序净心诫观发真钞序天台沙门允堪述夫学道者,以明己为本;立言者,以益物为宗,在昔圣贤率循此二。兹《诫观》者,乃明己益物之教乎,吾祖南山虽托.. 法藏法师 2025-04-27 嘎玛仁波切:有时候,最大的加持,看似不如我们所愿,但却会让我们真正找到内心的觉醒之路 嘎玛仁波切:有时候,最大的加持,看似不如我们所愿,但却会让我们真正找到内心的觉醒之路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与理解,总会因为烦恼习气的左右,而以根深蒂固的二元分别心念去评定和判断,六根所感知..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4-27 法藏法师:天台禅法的特质 法藏法师:天台禅法的特质天台禅法的特质提要正文1缘起与目的2天台禅法概述2·1圆教三种止观2·1·1总说2·1·2别释2·1·3小结2·2别释三止三观2·2·1别教次第三观2·2·2圆教一心三观2·3结示本章3法华三昧忏仪在.. 法藏法师 2025-04-27 法藏法师:浅谈天台宗的性格与价值 法藏法师:浅谈天台宗的性格与价值浅谈天台宗的性格与价值法藏法师天台宗乃是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五百多年的辩证与理解,并逐渐「组织化」与「本土化」后,第一个成立的宗派。也是汉传佛教存在最久,而且.. 法藏法师 2025-04-27 启发般若智 启发般若智 ◎你知道什么才是无价之宝吗?具足万德的弥陀圣号就是无价之宝。你一天赚一万、百万、百千万,不够抵你念一分钟佛的功德。一是世财,一是出世功德,如何能比?◎你知道世界上最补的补品王是什么吗?念佛就是.. 入门知识 2025-04-27 法藏法师:《中国佛教史概说》讲纲 法藏法师:《中国佛教史概说》讲纲《中国佛教史概说》讲纲大科壹、悬谈:甲一、道人为何仍要研究佛教史甲二、「历史」及「历史研究」泛论甲三、「佛教史」及「佛教史研究」概说贰、入文:甲一、序分:鸟瞰中印佛教之.. 法藏法师 2025-04-27 念佛的人见到瑞相怎么办? 念佛的人见到瑞相怎么办?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为释迦世尊时代的恶王阿□世,篡夺王位,幽禁他的父王频婆娑罗及母后韦提希。韦提希在被幽禁处,祈祷释迦世尊前来慰问说法,释尊应其所.. 布衣百姓 2025-04-27 弥勒下生 一日,道膺禅师向洞山禅师举南泉勘僧之公案--南泉(普愿)问僧:讲甚么经?僧曰:弥勒下生经。泉曰:弥勒几时下生?僧曰:见(现)在天宫,当来下生。泉曰: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举完之后,道膺禅师便问洞山禅师:天上无弥勒,地.. 禅宗公案 2025-04-27 爱心的放生 爱心的放生1、救生此善因可得圆满三十二大丈夫相之一项,为‘以大悲心救护遭受毒打、捆绑、拘禁,即将被杀戮之一切众生,得手指和脚指纤长可爱之相。’2、护生此善因可得圆满三十二大丈夫相之一项,为‘以大勇猛心,.. 放生文库 2025-04-27 嘎玛仁波切:极乐世界的极致庄严美妙,不是凡夫在人世间可以想象的 嘎玛仁波切:极乐世界的极致庄严美妙,不是凡夫在人世间可以想象的伟大的佛陀,在自己觉悟了之后,将所有的佛法真理传授给了弟子,宣讲了浩瀚的《大藏经》,即经、律、论三藏。“经”,告诉我们的是:所有佛陀在自己..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4-27 德山挟复问答 悟道的大祖师胸怀坦荡,赤裸裸,净洒洒,更无一丝一毫的 挂碍。好比云散长空,青天彻露,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正当此 时,古往今来、上下十方,任君纵横,时时处处平等无碍,岂有 好与坏、是与非、有与无、对与错之隔?倘稍涉趣.. 禅宗公案 2025-04-27 菩提法师:仰止唯佛陀 俯首礼太虚 仰止唯佛陀 俯首礼太虚菩提绪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①这四句脍炙人口的格言,是中国近代佛教界的泰斗,新佛教运动的巨擘──太虚大师的言教。大师到他方教化,眨眼间已五十年了,但是他.. 汉传人物 2025-04-27 嘎玛仁波切:佛法对治玻璃心 嘎玛仁波切:佛法对治玻璃心内心能少装一点气,你就会少受一点气有些人觉得学佛很可怕,要严肃得像木乃伊一样,对很多事也会消极看待,得过且过。学佛,当然是要学得快快乐乐,不能学得愁眉苦脸。佛陀告诉我们轮回皆..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4-27 宣化上人:心诚则灵的大悲咒 诵念《大悲咒》的人,在今生所有的希望,一切的要求,若不遂心满愿,这就不能称做大悲心陀罗尼的神咒。但是有一点,我们先讲明白“惟除不善”。你若念《大悲咒》,一边念,一边杀人,一边偷东西,一边去邪淫、妄语、.. 宣化上人 2025-04-27 在家学佛如何课诵 课诵的原则,以定时做定课为主。内容应该包括供养、礼拜、禅坐、持名、读诵、发愿、回向等。所谓供养,是在佛前摆设香、花、灯、果、净水和食物。如果条件许可,应每日换新,保持鲜度;否则亦不当有腐烂、污染、凋谢.. 初识佛法须知 2025-04-27 宣化上人:有道德的人是可以超出命数之外 昔有袁了凡的人,本名袁学海,他是明朝的名儒,小时候就读书,可是父亲要他学医,济世救人,所以改学医。后来遇到一长须老相士,对他说:‘你命带官印,你应该读书可做大官。某年某月某日可考中秀才,某年某日可作县.. 宣化上人 2025-04-27 本月热门文章 长净国王的故事65 演培法师: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中(二)65 背诵药师经感应60 对佛的认识56 宣化上人:人在世上要存正心,不可存邪心56 贤崇法师:快乐人生法则三种:奉献 使命 心量55 宣化上人:“阿弥陀佛”虽然仅四个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53 宣化上人:念观世音菩萨入三摩地的境界是怎样的;?53 少林寺藏经阁30多件稀世佛经向公众开放53 药师经一共有多少个字53 更多 热门标签 佛经(81) 徐恒志(1) 佛法(178) 八十八佛(4) 佛陀(67) 佛门(12) 吕香光(1) 回向(70) 金刚经(121) 《佛说阿弥陀经》(1) 讲经(1) 高僧(125) 慈悲(47) 行愿(1) 回向偈(2) 地藏王(1) 解脱(119) 菩萨(329) 地藏菩萨本愿经(1) 法器(7) 南怀瑾(3) 圣严法师(1) 善导大师(1) 佛教(330) 如是我闻(2) 阿弥陀佛(130) 具足(18) 开悟(37) 发愿(1) 学佛(407) 随机推荐 把双手放在胸口,敛神闭目想一想:我在这个世间还能活多久 传喜法师:如何解恶缘 常敏法师微开示:我儿子不念佛,他还不大相信。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 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皈依佛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六】 星云法师:心病还须心药医 成佛之道126节;修行中,在家弟子和出家弟子没有什么不同 圆瑛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二卷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