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因缘 / 宣化上人: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境界

宣化上人: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境界

分类:因缘

宣化上人: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境界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

“尔时”:当尔之时。什么时候?就是每一个鬼王到忉利天听法的时候。什么叫鬼王呢?他是鬼中的首领。这一些鬼王不论是善、是恶,都是菩萨所化现的,你不要认为凡是鬼王就是鬼了。鬼王更厉害,这一些鬼王都是在宿世发愿用种种方法来教化众生的。有的用慈悲来摄受一切众生,有的就用凶恶去折伏众生。折伏和摄受,这叫“折摄二门”。因为有的众生遇见慈悲鬼王而发菩提心,这是用摄受行门来教化众生;有的众生遇着鬼王这种凶恶的样子而发菩提心,这叫折伏法,用折伏的法门来教化众生。既然明白这一切的鬼王都是菩萨所化现的,那么在这鬼王里边,根本就没有一个善,也没有一个恶。

善恶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是从我们每一个众生的业报那儿来的。众生恶业成熟,就见着恶目鬼王;众生善业成熟,就见着慈心鬼王。无论是恶业或善业,到成熟的时候都应该转变。恶业成熟,就转于善业;善业成熟,有时也会转到恶业去。我们要是修习佛法,就不会被善恶业所转了,就只向善业这边走,而不向恶业那边转,不会误入歧途,到刀山、油锅、剑树上去。为什么要学佛法?就因为要把天地都给打翻了,天翻地覆,把天地都给打破了。怎么说把天地都给打破了呢?这天就是善业,地就是恶业,将天地这个善恶业扭转回来,都走到善路上去,不向恶路上走。你要是能这样子,这个恶的鬼王就没有用了,善的鬼王也没有工作了,因为没有工作,所以他们都要退休了。

我现在讲经,对于录音机很不满意。为什么呢?因为它在那地方做工,让我一些皈依弟子都生出一种倚赖性,都懒惰起来,没有人亲自去写笔记。以前每个人都很注意的写笔记,写得很多很多,就记得很清楚,现在都不写了。听的时候不注意听,看的时候也都忘了。久而久之把我所讲的东西,统统都还给我了,叫我也退休了。鬼王──善鬼、恶鬼都没有用了,那我这个做法师的也没有用了,所以我还是不能叫善鬼、恶鬼退休的,他要是没有工作,我也没有工作,我也没有经讲了。没有经讲,也就没有人听,没有人听,那做一个法师有什么意思?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菩萨也叫妙德菩萨,又叫妙吉祥菩萨。为什么叫妙德?就因为他出生时有十种祥瑞:第一、光明满室;第二、甘露盈庭;第三、地涌七珍;第四、神开伏藏;第五、鸡生凤凰;第六、猪产龙狄(猪生出一条龙);第七、马产麒麟;第八、牛生白泽;第九、仓变金粟(仓库里头所有的谷子,都变成金子);第十、象具六牙(象本来是两根长牙,但这头象郤生出六根长牙)。有这十种不可思议的妙处,所以叫妙德;又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有这十种的祥瑞,所以叫妙吉祥。

其实这一尊菩萨,已经不是菩萨了,是什么呢?是佛了。在过去世他已成佛,叫“龙种上尊王佛”。那么过去世他成佛了,现在成没成佛?现在也已经成佛了。现在成佛叫什么呢?叫“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其国土在北方的欢喜世界,所以文殊师利菩萨就是摩尼宝积佛。虽然他已经成佛,但是还倒驾慈航,隐大示小,来做文殊师利菩萨。在《法华经》中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师祖宗,怎么是佛的师祖宗呢?日月灯明佛有八个儿子,八个儿子最后那一尊佛是燃灯佛,燃灯佛的师父是妙光法师。妙光法师是谁呢?就是文殊师利菩萨。而释迦牟尼佛是燃灯佛的徒弟,燃灯佛给他授记,所以今生作佛。这要是论起辈数来,文殊师利菩萨的辈份就高了,是释迦牟尼佛的祖师爷。但是现在释迦牟尼佛来成佛,他又做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你看菩萨的境界是一点相都没有,没有大大小小、高高下下的,没有这种种的分别。所以我讲《金刚经》时,常给你们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我们现在在这一间房子里讲经说法,或者有我过去的师父都不一定,或者有我过去的徒弟也不一定的。你们现在学佛法,要是谁学得真有道,真有德了,早开悟成佛,或者我再拜你们作师父也不一定的。所以在佛法里头妙不可思议,因此妙德、妙吉祥的这种妙处,也就在这个地方。若你明白了,“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若不明白,“着相头头错,无为又落空”。

我讲经想起什么就讲什么,有时候把天讲得都破了,有的时候把地也讲得都震了,我也不管天塌地陷,什么也不管,什么都没有了。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什么又是个佛法兴?什么又是个佛法衰?哪有一个正法?哪有一个末法?没有的,什么都是假的。有人说你这个法师把我越讲越糊涂了,我就是想叫你糊涂嘛!你要是明白,你又不听我讲经了。好了!我还是讲这个糊涂经。

菩萨摩诃萨,摩诃萨是个大菩萨,这尊大菩萨是哪一位?就是文殊师利菩萨。释迦牟尼佛就问文殊师利菩萨,“汝观是一切诸佛”:你看这一切到天宫来的诸佛,还有“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这个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现在来到忉利天集会的这些人。“汝知数不”:现在你知不知道来忉利天宫听我说《地藏经》的有多少佛?多少菩萨?有多少鬼神呢?数目多少你能够清楚吗?为什么我问你呢?因为你有大智慧,有真实的智慧,洞彻法源的智慧,所以现在我问你,你知不知道有多少?告诉我!请你答覆我。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

“文殊师利白佛言”:前面释迦牟尼佛问文殊师利菩萨说,这么多的佛菩萨及鬼神,你知道有多少数目吗?文殊师利菩萨就对佛说,“世尊!若以我神力”:假设以我所得的这一种神通智慧的力量,来“千劫测度”:我就是用一千劫这么长的时间来推测、来猜想度量,来算一算它的数目,“不能得知”:我也不知道这个数目。“佛告文殊师利”:那么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吾以佛眼观故”:他说,我用佛眼来观察。什么叫佛眼?佛眼好像一千个太阳似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无所不闻,佛眼具足一切的功能,是一切智慧的表现。其余还有四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有一首偈颂说得很详尽:

肉眼碍非通,天眼通非碍,

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真空,

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

天眼是看什么都看得非常的彻底,而没有障碍。

肉眼碍非通:什么叫肉眼?因为它能看见一切的人和东西。这个肉眼不是我们平常能看见的眼睛,是另外还有个肉眼,天眼和肉眼各在一边。那个肉眼是不单房子里边的东西可以看得见,就是房子外边,甚至于不论多远都可以看得见,只要你想看,就可以看得见。你要是不看呢?那当然就看不见。可是你虽然能看见,也最好是不看,为什么?你看一样东西,就费一个心念。生一个心念,多一个心念就不如少一个心念;你多一个妄想,就不如少一个妄想。你用这个眼去看东西,观察事情,这也都叫“念”。不过这一个“念”和一般人的“念”,又有多少不同,虽然不同,但是也没有什么益处,所以就算在你能看的时候,也应该不看。这个叫做“肉眼碍非通”,表示它可以看得见一切有所障碍的东西。

法眼唯观俗:法眼是看俗谛,俗谛就是一般世间的情形。你要是开了法眼,念经不需要拿经典来念,只要睁开法眼,尽虚空遍法界都是经典,都有无量无边的法宝。你只要得了法眼净,就能遍观一切诸法实相,这是法眼唯观俗。

慧眼了真空:这个智慧眼是观空的。俗谛又叫假谛,因为它不是一种有实在体的。真谛了真空,又叫空。慧眼了真空,它明了真空诸法实相。

佛眼如千日:佛的眼睛就像一千个太阳那么样的光明。照异体还同:它看得的虽然是不一样,而它的本体是一个的。

现在这段经文上,佛说他以佛眼观故,他用佛眼观察来到忉利天宫的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辟支佛、天龙八部,“犹不尽数”:我都不详细知道这个数目。释迦牟尼佛说,“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在很久以前“已度”:什么是已度呢?就是过去的诸佛,这些已度的众生,是由地藏菩萨度化已经成佛的。“当度”:就是现在这一切的菩萨,是地藏菩萨在过去因地度化他们。“未度”:就是未来的一切天龙八部、天人、一切的众生,这是未度的。“已成就”:已经成就了。“当成就,未成就”:“成”字在这部经典上当什么讲呢?当“盛”字讲,就是很茂盛。“就”字当什么讲呢?当“高”字讲,高低的那个高。言其所成就的果位很大,很茂盛,而且又很高的。为什么这个“就”字当“高”字讲呢?因为他成就的这个果位,是很高的。又当“孝”字讲,就是孝顺父母的孝字。在中国这个孝字,不是一般人可以担得起的,那谁担得起?皇帝。古来皇帝以孝道来治天下,他成就最高的德行。因为这是皇帝以孝治天下的这种孝道,所以叫“成就”。

而在这部经上地藏菩萨已经帮助一切众生成佛了。那么,现在帮助众生做菩萨,将来又帮助这一切的众生,成就他们最高的佛果。这个意思具足“种、熟、脱”这三个字──种,是把种子种到地下;熟是成熟了。譬如种谷子到地下,经过耕培灌溉的功夫,然后成了。成了,这叫熟。熟一段,然后又应该脱了。就是没有种善根的众生,令他种善根;已种善根的众生,令其增长;已经增长善根的,令其成熟;善根得到成熟了,就令其得到解脱。所以“成就”有这三种的意思。

“文殊师利白佛言”:文殊师利又对佛说,“世尊!我已过去”:我文殊师利在过去,“久修善根”:很久很久以来,就修这个善根。“证无碍智”:已经证得到无碍的智慧。无碍智就是四无碍辩,四无碍辩也就是四无碍智。“四无碍辩”,辩才有四种:

法无碍辩:讲出来的法非常有道理。虽然是一个道理,但能分别出来有百千万种那么多的道理,可是百千万种道理归纳起来,还是一个道理。

义无碍辩。

辞无碍辩:这是说出来的言辞非常有道理。

乐说无碍辩:乐说就是欢喜讲。

“闻佛所言,即当信受”:说我文殊师利在过去修大乘法,所以现在佛一说什么我即刻就信受了。“小果声闻”:可是小乘的人呢?小果就是小乘的果位──声闻、缘觉。“天龙八部”:和八部鬼神龙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瞬罗伽。“及未来世”:和未来世“诸众生等”:所有一切的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虽然听见佛所说的话是诚实之语。“必怀疑惑”:你看!佛所说的话这么样的诚实,他们还生疑惑,何况我的弟子?我讲经他不相信,要跑了,这也难怪的。你看文殊师利说,对于佛讲的诚实之语,一切天龙八部都不相信,都生怀疑。

现在讲经,有的人以为这是很平常的,其实你能听到人讲经,这是最不容易的一件事,最难最难了。尤其在美国这儿,你看有几个地方讲呢?尤其是这样照着经典,一字一字把经里所有经文的意思都讲出来,这是没有的,在西方国家里可以说是很少、很少的。虽然是很少,但因为西方人从来也不明白佛法,所以现在听见真实的佛法也不认识了。就好像没有看见过金子的人,你给他金子,他就拿这个金子当铜来看。拿金当铜、拿钻石当玻璃,因为他不认识,所以你给他讲真正的佛法,他说这是很平常的,说这是讲外边的,不是讲里边的。其实,如果外边都不明白,里边怎么会明白?要里外双管齐下。你不明白理,就不能修行;你不修行,也不会明白理。所以要解行相应──解就是明白佛法;行就是照佛法去实行。

你看释迦牟尼佛说这部《地藏经》的时候,连文殊师利菩萨都提出来说,恐怕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和未来的一切众生,不能信受。因为他们没有善根,善根不够,所以虽然听见佛所说诚实的话,必怀疑惑,他心里必定生出一种疑惑来。“设使顶受”:虽然顶受,假设他就是暂时顶受了,这么信一个很短的时间。

好像有人也是一样皈依,但是他不生信心,因为在他脑里头充满了邪知邪见,你对他讲正法,他也不懂得。因为听不懂,所以“未免兴谤”:他免不了生毁谤。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就这样提议,“唯愿世尊”:我现在唯愿世尊您!“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多说一点有关地藏菩萨摩诃萨,这位大菩萨,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什么叫因地呢?因地就是前生,就是宿世。作何行──他是修什么行门?立何愿──所发的是什么愿?我们人发愿,无论发什么愿,必须要履行我们的诺言。照着我们所说的话去做,不能改变的,无论什么样的困苦艰难,都要依照愿力去做。“而能成就不思议事”:而这尊地藏菩萨,他能成就这种不可思议的事,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已来。千倍多于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

“佛告文殊师利”: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我现在举出一个比喻。譬如什么呢?“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在这三千大千世界里边,“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这些东西都不单单只有一个,而是所有的木,所有的丛林。草多了叫丛,木多了叫林。稻是吃的,麻是用的。三千大千世界内的竹子、苇,你算算有多少?你能数得过来吗?数不过来的。“山石微尘”:微尘多了变成山。三千大千世界里这么多的东西,每一类“一物一数”:一件东西作一个数目。作一个多少数目?“作一恒河”:每一种草作一条恒河。有多少草,就有多少恒河,所以这个数目根本就数不过来。不只草、木、丛、林、稻、麻、竹、苇都是这样,一种东西就作一条恒河,不是单提出来一件,而是每一件作一恒河,两件作两条恒河,三件作三条恒河,四件作四条恒河……。草木是没有数量的多,恒河也就没有数量的多。所以这就表示数目太多了,根本就没有法子计算得出来。

“一恒河沙”:那每一件东西作一条恒河,你说这恒河沙有多少呢?“一沙一界”:所有恒河沙里的每一粒沙,又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每一粒微尘又作一个大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在这一个大劫中,所积聚到一起的这些个微尘的数目。又“尽充为劫”:每一粒微尘再变成一个大劫。而“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他证得十地的果位到现在,“千倍多于上喻”:还比那些多得很多,比起上边的比喻,多过一千倍还不止。“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何况地藏菩萨,他以前做声闻时不知经过多长的时间;做缘觉、辟支佛,又不知道经过多长的时间。所以地藏菩萨他这种的行愿是太久了。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弟子顶礼宣公上人

随喜诸位师兄闻法

恭录于宣公上人讲述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