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传人物 /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四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四

分类:汉传人物

卷四 第三章审除细惑、开示三如来藏

第一节陈述二深疑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注释】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佛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论义第一)。其名之义为满慈子,以其母之名为满慈,满慈之子,故名为满慈子。(古印度人多以母名为名,例如舍利子亦然。)

大威德:威,以能折伏一切故有威;德,以能摄受一切众生故称德。佛之威德无上,故称大。密教中有一尊明王称为大威德明王,为西方阿弥陀如来之明王,是为五大明王之一。

【义贯】本节从略。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注释】

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聋人,喻二乘人。此意为:聋人于近处尚且听不到,更何况于百步之外。百步外,喻二乘人距离第一谛实理之远。蚊蚋(ru),喻如来藏深理,以其理甚为深密,非凡外权小所能觉知,故以为喻。

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习,习气。漏,烦恼。富楼那之义为:阿难等人之悟,不是真悟;此盖二乘人执法为实,并我相昭然,且不知悟有深浅,以及初悟、究竟悟等之别。

尚纡疑悔:纡,绕。谓其心中之疑悔,仍纡绕不去。疑是指对今日所闻的大乘法生疑;悔,则是对昔日所爱念之小乘法生悔。以其心于实谛及权教之间尚未融通,故有此障难。

【义贯】

世尊常推许说法人之中以我为第一。然而我今听闻如来所开示的精微奥妙之法音,我则犹如聋耳之人,于逾百步外之处聆听于蚊蚋之声;如来藏之深理,对我而言,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已宣明万法即藏性,诸大圆融遍满之义,令我除去执心外实有之惑,然而我今犹未详解斯义之究竟,而至于无疑惑之境地。世尊,如阿难辈,闻佛妙示之后,虽则已顿开悟妙心,然其习气诸漏未除。反之,我等在此会中之已登无漏者,虽已尽诸漏,然今闻如来所说第一义谛微妙之法音,心中尚纡绕着疑、悔,萦怀不去。

1.如来藏本净,为何有为迁流?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注释】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既然一切法皆是如来藏,清净本然,那么为何还会忽然生出众生依报之山河大地,及正报的种种有为染相。以依二乘之眼观之,世间一切依正皆是染污相故。

次第迁流,终而复始:这一切有情界、无情界,不但其相染污,而且还不断地在成住坏空、生老病死之中,依次第而迁流不断,生灭不已;这是什么道理?岂不有违如来藏清净之理?

【义贯】

世尊,(我对以下的事还是有疑惑:)若复言世间中一切五根、六尘、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诸法皆是如来藏之自体,各各清净,从本而然,云何还会忽然又生起众生依报之山河大地,及正报之诸有为染污之相?且此诸染皆次第而迁流生灭不居,终而复始循环往复呢?

2.五大如何周遍圆融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注释】

若地性遍,云何容水:如果说地大之性是遍一切处,则法界中为何还会有空间来容纳水大呢?

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水火之性既不相容,又怎么说明:若水大与火大两者都同时周遍法界虚空时,为何不会彼此互相陵夺,终致二俱消灭呢?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攸,所。住,归,趋。而我实在不知此理之所归趣。亦即,我实在不懂这是何道理。

【义贯】

又如来说:一切能造的四大地、水、火、风之本性各自圆满互相融摄不碍,其体则周遍十方法界且湛然常住,不生不灭。

世尊,若地大之性是遍一切处,则法界中云何还有空间可以容水?同样地,若水大之性真是周遍法界的话,火大则不能生起。再者,水火之性既不相容,复云何说明水火二性如何能俱周遍虚空而不互相陵夺,以致二皆消灭呢?

世尊,又,地大之性为障碍,而空之性则为虚通,两者之性也是相冲突的,云何此二大能俱周遍法界呢?而我实不知是义理之攸往(究何所指)。

惟愿如来开宣流布大慈,开解我心中之迷云,及诸大众之疑惑。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慕渴仰如来之无上慈悲教诲。

第二节如来次第除疑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注释】

宣胜义中真胜义性:宣说胜义谛中,正真无上之胜义性。胜义,即第一义谛,亦即一真法界。

定性声闻:指沉空滞寂、得少为足之钝根声闻乘人,以其不肯回小向大,故趋止涅槃化城。

回向上乘阿罗汉等:上乘,指大乘、一佛乘。此指回小向大趋无上菩提之阿罗汉。

一乘寂灭场地:即不生不灭之心地,亦即如来密因,此为究竟寂灭之地。

真阿练若正修行处:阿练若之义为无喧杂,寂静处。又译作阿兰若。此谓若但取静境,非真寂灭场地,非真阿练若;必以本来不生灭、不动摇之真心而住,方是真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是帮真阿练若者,与境无干,乃自真心之获得也。此心即为首楞严之定体,乃为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故名之为正修行。

【义贯】本节从略。

1.审明其惑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注释】

性觉妙明:理体本性乃妙寂而明照。

本觉明妙:天然本具之觉性乃明照而妙寂。妙寂者,非寂而寂,寂而非寂,故称之为妙。

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你所说的觉明,你的意思是指其性本自明,不必再另外于其上加明,故称之为觉呢?抑为此觉本是不明,必须加明于觉之上,方能称为明觉?

【义贯】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一切诸法,既然是清净本然,纯一实相,又云何会忽然生出山河大地呢?

汝常常不是听闻如来如是宣说:本性之觉乃妙寂而明照,而天然本具之觉性乃明照而妙寂吗?富楼那答言:唯然,(是的,)世尊。我是常闻佛宣说斯义理。

佛言:汝所称的觉明,你的意思为复指其性本自明,不用再于其上加明,而称其名为觉呢?抑为其本非明,而须觉其不明(令其不明变为明觉),方称其为明觉呢?

富楼那言:若此心体不用加明上去,就得名为觉者,则实无所能明了(则无有一物能由明之功用而觉了)。

佛言:假使如你所言:若无所加明于心体上,则实际上并无明觉之事。然而,若有所加(有修),则定非本觉;反之,以众生无始无明,故若无所加(不修),则又非能转无明为明,(非明即有若无明),而此无明体又非本觉湛然常明之性;如来藏体之性既是有觉则必定是有本明;以虚妄念动故,欲为(造作)而加明于本觉之上。

【诠论】

大小乘的差别,除了悲心与愿力外,最基本的,就在这里:一个是内发的,一个是外加的。小乘人以无究竟之智眼,故不知不觉自心有觉体本明,而只知其心之相为无明、不觉,所以执意必须先从外将此无明驱逐,然后再从外加明于心上,方令心得明、得觉;因此其修法便成为往外驰逐之一种,且见相不见性,著相不了性,是故种种虚妄作为;及至其有所成,便妄自以为:这一切都是我努力得来的成就!因此深著我能、我所,所以才会成为增上慢人。(试观富楼那之评论阿难以其有漏之人竟说自己已能悟了,便知此旨。)

然从佛智观之,一切众生自心自有本觉、本明,故只要把此本觉本明开发出来,此觉此明大于一切,超过一切,若得完全显现,则成正遍知觉,与佛无二;虽得如是知觉,亦不骄不慢以虽得此觉此明,了了知见此觉此明非从外得,本自有之,为自家本有财宝,是故不是自己辛勤努力才从无中变有的,所以离于能所,不谓我能证、此明觉为我所证,因而亦离于骄慢,自己只是依佛所教,一心体取而已,不认为此明觉之获得,自己有半分施为之功可夸;又了了知见,如佛所知见,此明觉乃一切众生共具、本有,是故其心平等(名为平等性智),是故始终不骄不慢、无能无所、不忻(xīn)不厌。

所以,小乘行人的问题,不在于他只求自度而已,而是他的智慧及心量本自陋劣;值此末世,有人不了,谬以为小乘是根本佛教,转而提倡小乘法,令众生由大乘堕入小乘,实是作颠倒说,而不知大乘才真正是佛教之根本。因为经云:佛自住大乘,而为众生演诸余乘。故佛自住的大乘,才是佛法之根、佛法之本。若无佛世尊无量劫普度众生的大乘心,世间焉得有佛出世?焉能有佛法?乃至焉能有阿罗汉、四双八辈、以及三乘贤圣?这一切都不可能有了。因此大乘才是佛法的根本,其理甚明。故不应言小乘是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因为佛之大乘才是佛教之原、佛教之始)而应称为基本佛教,始为不谬。

2.无明不觉生三细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注释】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真觉非所明之境,但因起心欲加明于觉体上,因而反将本觉立为所欲明之境。这是第一度颠倒,也就是《起信论》中所说的三细的第一细,无明业相。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所,所明之境,亦即第八识之相分。能,能见,亦即第八识之见分。所明之境既已妄立,于是便生出你的妄能,即能见分。这就是三细的第二细,转相,以其为转第八识之本有明觉成为妄觉(即见分)。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有殊异的境界相,即世界之相,亦即无情之器世间。此言,于是在第八识中本无同异之中,炽然而成有殊异的无情器世间相。此即三细的第三细,亦即现相,或境界妄现相。

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即同相,亦即虚空之相,以虚空无差异(各处都一样),故称同相。此言,异于彼炽然所成之异相境界,因为相对于异相之种种境界,进而立了同相的虚空。换言之,即若已经立了异相(境界相),有异就有同,因此就又立了同相(虚空相)。

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无同无异之相;指众生之相:因为众生之形貌各异,故称无同;然其知觉本同,故称无异,所以无同无异相即代表有情之众生界。此句言,同与异又互相展(辗)转发明,因此又立了无同无异相的众生界相。易言之,既已立能所(相分、见分),又立了世界与虚空,现在所缺的就只剩众生界还未立,于是又从同异相中,展转立出众生相。

【义贯】

真觉并非是所明之境,但以因无明妄动、起心欲加明于觉体上,因而反将本觉立为所欲明之境(此即第一细之业相相分)。所欲明之境既已妄立,于是便生出汝之妄能(此即第二细之转相见分)。因此于第八识本无同异之相中,令炽然现成有殊异之世界相(此即第三细现相境界妄现)。于是又为了异于彼炽然所成之殊异境界相,因相对于有种种差异的器世界相而立同相之虚空;接着,同相之空与异相之世界又辗转互相发明彰显,因此复立无同无异(非同非异)之众生相。

【诠论】

在这一段经文中,如来开始回答富楼那,于如来藏清净本然中,为何会有众生、国土;而且,即使有众生、国土,这些众生国土还是如来藏自心所现,所以其体还是毕竟清净的;只是众生迷之又迷,复生贪染,故令其妄有染污,此妄又复累劫积习,于是非染成染,染之又染,故积重难返,所以累劫现于自心现量中轮转不息、不能自悟,不能自出。

此节所示,为众生之第一重迷,《起信论》中把它称为无明生三细。所谓三细,为于如来藏清净法体中,依无明力,起一念妄动,欲有所见,于是转第八识为阿赖耶,而成立相分(相分即所见相);这就是三细中的第一细业相,或称无明业相。有所就有能,现在既已有了所见的相分,于是又一转,再成立能见之见分,这就是第二细的转相(义为转清净之心体为有能见分。)有能见、所见之见、相二分以后,于是又一转,而成立异相、同相、非同非异之世界、虚空与众生相,此即是第三细之境界妄现相,简称现相。所以本经下面有偈说: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这都是从真起妄,而妄有之虚空、世界、及众生,实皆自心现量。又,此处的虚空、世界、与众生,都指的是细境,那么与粗境有何差别呢?这些细境,只在本识中结暗为色,即根身、器界与种子三类的性境,作为粗境之胚胎而已。依此细境之胚胎,再长养出六种粗境,所以《起信论》称之为境界为缘长六粗,即是此义。《起信论》所示者,可与本经对照发明。

3.境界为缘长六粗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注释】

如是扰乱:如是指上面所说异、同、无同无异及其所衍生的三细相等,如是等诸法在原本寂静的心体中自生扰乱。

相待生劳:原本的心体是一相寂静,本无对待,然而一起同异之相后,即炽然而成有对待之二法。此等二法互相对待、相对、相抗,有如敌体,因此待久即生劳相。此劳者,虑也。以虑故劳。这就是第七识,俱生法执。以第七末那之性为恒审思量,恒审思量即是劳虑也。《起信论》将此劳虑相称为第一粗相的智相,因俱生法执依审思劳虑而分别诸法,妄为有智,故称智相。

劳久发尘:发尘,为引发依尘分别之第六识。劳久,为劳虑持续久了,《起信论》名此为相续相,是六粗中的第二粗,这是分别法执。发尘为第三粗的执取相,因为第六识周遍计著,执我我所,所以是执取相,属于俱生我执。

自相浑浊:这是第六识心,又更进一步,于前面的颠倒执著的我、我所相上,更立假名言相,又循名取实,因此令心水更加浑浊。这也就是《起信论》所说的第四粗,计名字相,属于分别我执。

由是引起尘劳烦恼:由是,有两个意义,一指远因,一指近因。远因指从一开始的无明所起之三细、四粗,一念生迷,由真起妄,迷上加迷,妄上加妄,重重迭迭之因。近因则指前面的计名字相。尘劳,即是烦恼。以诸尘可令心劳累,故是烦恼。又,尘劳可作为譬喻,以喻烦恼如尘、如劳。如尘之多无量,如尘之能染、能覆本心。如劳,则如劳役,役使其心令之劳累;亦如劳役,无尽地驱使,令不得脱。故称烦恼如尘如劳。若起烦恼尘劳,即《起信论》所说之起业相,这是第五粗。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这就是说佛终于正面答复富楼那的问题: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这一切有为相,就是这样,由于自心一念迷,于是一切就好象无端忽然生起一样。就好象人于睡时作梦一样,梦境亦是犹如无端忽然生起,你要那梦境消失,唯一的办法,就是唤醒他。你若问为什么会有梦中那些境界呢?答案即是:因为你作梦呀!而那些境界从那里来的呢?你自己制造的呀!故有言:人生一大梦,乃至三界一大梦于此大梦、小梦中,梦中人自造境、自受用,但一心造,故无别法然而世人却偏爱作梦,认为作梦是好的,梦是美的,乃至将遥不可期的事美名之为寻梦。然此大梦何时醒呢?书归正传。这起为世界到真有为法,即是《起信论》所说的业系若相,为第六粗。由于上面的起业相,于是犹如忽然生起世界、虚空、及众生,依报、正报于焉具足在自心妄现,一至于此,则业已成就,系缚已难免,若亦难脱,如是循环往复,于幻化相中,枉受如幻大苦,如梦中人,虚受惊吓、劳累。然梦境非无、亦非有,但一心成。

【义贯】

如是同异等诸法于心体中自生扰乱,互相对待而转生劳虑之第七识(俱生法执)。劳虑既久(分别法执)即引发依尘分别之第六识(俱生我执),计我我所,更而假立名言,循名取实,自相浑浊其心水(起分别我执),由是引起根本之尘劳烦恼(第五粗、起业相);于是犹如忽然而起,有相之处即成为世界山河大地,静而无相之处即成虚空;虚空即为同相,器世界则为异相,而彼无同亦无异之相即是诸众生,因而世间之真有为法于焉完全显现。

【诠论】

此节经文即《起信论》所说的境界这缘长六粗;历来诸家注释此节经文,皆配合《起信论》之三细、六粗而究论,唯澫益大师虽独排众论,但终不能免俗,亦依而早论之。余意以为,此二经若配合起来探讨,对于多闻、审问之人,于此甚深法相之理解,则有所裨益,更能深入且触类旁通。为方便初学,兹将三细、六粗表列于后:

三细相(第八识):①业相相分;②转相见分;③现相(境界妄现)

六粗相:①智相(俱生法执);②相续相(分别法执);③执取相(俱生我执);④计名字相(分别我执)⑤起业相;⑥业系苦相。其中:①②为第七识;③④为第六识。

4.世界相续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注释】

觉明空昧:空昧,变真空为晦昧。此谓,由真觉之体起妄,遂将真空变成晦昧。

相待成摇:相待,指明、昧相对待。成摇:摇,摇动,指风相。变成摇动之风相。此言,明与昧相待,互为侵夺而成摇动之风相。

因空生摇:因空昧觉明,明昧相倾而生摇动之风大。

坚明立碍:坚明:坚,坚执。坚执一定要明晦昧之空体。立碍:立,建立。碍,质碍,指金性。此谓,再由坚固执著之心,欲明晦昧之空体,而建立质碍。

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依无明妄觉所立之坚相,坚执不休,积而成轮,故有金轮之成立。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坚执妄觉所立之金宝既成,摇动妄明所感之风大既出。

宝明生润:宝明,金宝之体明净。生润,能生润泽之性。此谓,金宝之体明净,能生润泽,如五金之属遇热则出水一样。

【义贯】

由真觉之体起妄明遂将真空变成晦昧之空,明与昧相待互相侵夺而成摇动之风相,故有风轮成就,执持世界(故世间诸风为妄心动荡之业感所成)。因空昧觉明,明昧相倾而生摇动之风大;次由坚固执著之心,必欲明晦味之空体而成立质碍。彼金宝者为依无明妄觉所立之坚相,坚执不休,积而成轮,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执妄觉所立之金宝既成,摇动妄明所感之风大亦已出,风与金相摩擦,故有火光为变化性(风金相摩而变化出火。世间之诸火,不离妄心之摩荡所成,可见火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之热相的业感。)金宝之体明净、遇热能生润湿之气,以火光上蒸于金,故有水轮含十方世界。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d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注释】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火性上腾,水性下降,水火一腾一降,交互发生,因而成立坚碍之质,而为器界之本。

干为洲潬:洲,浮土干处可居之处。潬(tān滩),水中积沙,沙渚,沙洲可栖人兽之处。

土势劣水,抽为草木:若土之势劣于水,则土随水而成润泽之处,因而草木于中抽拔而出(有土有水,则有草木抽生。)

是故林薮遇烧成土:林,树林。薮(sǒu),草野。因此树林草野之处,遇火烧即成土,(以草木是由土随水之润泽而成,故草木本身即含有水土之成份,因此遇烧即成土,遇绞即成水。)

交妄发生,递(d递)相为种:妄,指妄心与妄境。谓妄心与妄境交互发生,递相为万化出生之种。

【义贯】

火之性为上腾,水之性为下降,水火一腾一降交互发生,因而成立坚碍之质,而为器界之本,其卑溼(shī湿)之处积水而为巨海,干燥之处则为土洲或沙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以本质含有火之气分,故火光常起,而彼洲潬中因本质含有水之气分故,江河常于其中流注(水性相近故)。

若水之势力劣于火,则结为高山,是故山石以本质中含有火之气分,故相击则成燄(yn同焰),若融则成水,以本质中含有水之气分在故。若土之势力劣于水,水势强盛,则抽拔泥土之精华而为草木,是故树林草薮(草木聚处),若遇火烧即成土,以草木本质中含有土之气分故;草木若因绞榨则成水,以草木之本质中含有水之成分故。

如是,交互不断的妄心与妄境迭相发生,更递相为万化发生之种子,以是因缘而令世界相续不断。(以上为器世间相续之源。)

5.众生相续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

【注释】

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明妄,须明了众生之妄。非他,不是别的。觉明:觉,此指妄觉,而非真觉;明,有明;妄觉自己有明之能(有能明之力)。此谓,欲明了众生所起之妄处并非由于他物,即是妄觉自己有能明之力,这便是它的过咎之处。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所妄,即能明与所明二妄。不踰,不能超越,指不能超越业相的范畴,亦即为业相所局限。此言,能明与所明二妄既已成立,其所明之理体,并不能逾越业相之范畴。

以是因缘,听不出声:由于此因缘,因而所听的范畴不出于声尘(在声尘范畴之内亦即闻性被声尘所拘)。

六妄成就:六种所明之妄尘皆成就其各自之畛(zhěn)域。

由是分开见、觉、闻、知:见、觉、闻、知为代表包含尝与嗅在内的六用。由是而将一精明之体,分开为见、闻、觉、知、尝、嗅之六用,各各相别;如此即是由一精明,分隔成六和合。

【义贯】

复次富楼那,欲明了众生所起之妄因,并非他物,乃是妄觉自己有明之能,此即为其咎之所在。

能明及所明二妄既已成立,其所明之理体并不能超踰(y同逾)业相之范畴;

以是因缘能闻之性所听闻者便不出声尘之恨,能见之性所见者即不超色尘之局。于是乎,色、声、香、味、触、法六种所妄明之妄尘皆各成就其各自之畛域,互不相通,由是将一精明之体分开为见、觉、闻、知、尝、嗅六用,是为由一精明分隔成六和合之原由。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注释】

同业相缠:此指胎生与卵生二类众生,以同业而相缠。

合离成化:成化,成就、变化。此指湿生与化生二类众生,以合、离二法而成就、变化。化生者,例如天道及地狱道众生,皆是化生。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想,欲想,即男女欲爱之想。此指中阴身,于父母有缘之处,见有一点微明之色相发出来,由于此明而见妄境,遂成妄惑,而性欲之想便成。

异见成憎,同想成爱:若与父母知见相异,便成相憎之怨亲,若与父母之想法相同,便成为互爱之眷属。

吸引同业:吸引过去共同业缘者来入胎。

羯罗蓝:胎儿受胎初七日之位,义为凝滑。

遏蒲昙:义为疱(po同疱),为受胎二七日。依《俱舍论》,处胎共有五位,今以此二者代表其余。其他三者依次为:三、闭户(凝结、软肉);四、键男(凝厚、硬肉);五、钵罗奢佉(形位)。

卵唯想生:卵生者唯随乱思不定之想而生。

胎因情有:胎生则因亲爱迷恋之情而有。

湿以合感:湿生之有情则以与外境暖湿之气和合而感生。

化以离应:化生则为喜新厌旧、离此讬(tuō托)彼而应。

所有受业,逐其飞沉:所有,指四生。受业,受业报。四生所有受业报之众生,皆随其善恶业而或飞、或沉。

【义贯】

卵生与胎生类之众生以同业而互相缠缚,而湿生与化生类之众生则以合、离而成其变化。中阴身于有缘父母处见到一点微明之色相发出,由于此明而见妄境,其欲想便成。

此中阴身若与父母有互异之见则成憎恚,而为怨亲之种;若与父母为同想则成爱,而为互爱之眷属之种。

流注此爱意为种,纳受此爱想为胎之亲因,以父母肉体交遘(gu)之发生为助缘,因而吸引过去有共同业缘之中阴身入胎,故有因缘而生羯罗蓝、遏蒲昙等五胎位之相。是故胎、卵、湿、化皆各随其业感所应:卵生之众生唯由乱思之想而生,胎生之有情因亲爱迷恋之情而有,湿生之有情以与外境暖湿之气分和合而感生;化生之众生以喜新厌旧、离此讬彼相应而生。

此中,于累劫之中,众生之情、想、合、离的状态更相变易,并非一定。四生所有受业报之众生,皆随逐其善恶业感,或飞或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而生灭不断。

6.业果相续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此,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注释】

想爱、同结,爱不能离:以同想成爱,同为结缚,因此相爱而有能分离。

是等则以欲贪为本:欲贪,即淫欲之贪。谓此等众生之生死根由,则是以淫欲之贪为本。

贪爱同滋:一群众生由于有相同的贪爱,必取相同的食物来滋养其身命。

【义贯】本节从略。

【诠论】

这一节为开示众生之根本,由于三种贪:淫贪(欲贪)、杀贪、及盗贪。以此三种贪,众生于六道中来往生死不断。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注释】

我怜汝色:怜,即爱义。

皆是觉明,明了知性:皆是于真觉而起妄明,此由无明而有之妄明,系妄有了知之性,非为真了知。

因了发相:相,即业、转、现三相。因此妄了之无明,而引发了业、转、现三相。

从妄见生:从妄觉妄明之三细起粗惑,而见种种粗境生。

【义贯】

有时汝负我命而还我命,有时则我欠你债故我还汝债,以是相报因缘,虽经百千劫,仍常在生死轮回之中。有时汝爱我心,有时我怜汝色,以是爱怜因缘,纵经百千劫,亦常在爱欲缠缚之中,而不得脱。

是故众生惟以杀、盗、淫三种贪习种子为其生死之根本。以是种子为因现行之业为缘,因缘相资,致令业果相续不断。

富楼那,如是世界、众生、业果三种颠倒相续不断,皆是于真觉而起妄明,此妄明之无明妄有了知之性,因此妄了之无明而引发业、转、现之三相,复从此三细之妄相妄见有六粗境生,因而起山河大地,诸有为相生住异灭次第迁流,因此种种虚妄之相得终而复始,相续不断。

7.富楼那执因疑果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注释】

无状:无因无故。

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何当,何时还会。意即,如来现在已证得了妙空明觉,返妄归真,可是在此如来所证的真如法性,什么时候还会再出生山河大地及众生有漏的业果?换句话说,既然一切众生本具的本妙觉心,会以一念无明妄动,而忽然生出山河大地及一切有为业果。而如来今日既已证入此本妙觉心,会不会有一天也忽然再一念妄动,再从真起妄,又堕为凡夫?

【义贯】

富楼那言:若此众生本具之妙明觉体,本妙本觉本明,且与如来所证究竟之心相比,实不增不减(如来究竟之心未曾增,众生本具之心亦无灭),无有高下。然众生于本具真心中,以最初一念无明,无状(没有由地,而妄欲加于本觉,以致)忽然生出山河大地,及诸有漏有为依正诸相。众生既是如是忽然从真起妄,而如来今已证得妙空明觉之本真,然于此真中,众生有漏依报之山河大地,与有为的习漏之业果等,何时当会复生?

【诠论】

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人(不论初心或久学)常有的疑问。佛在《圆觉经》中也回答过这问题。之所以会有这个疑问,完全是宿昔于如来藏等第一义谛的熏修不够,故不思议地无法起信,致有此疑。大凡人若于第一义谛熏习力不足,信根不具,通常就只能退而修习次一等的余谛,如声闻谛、缘觉谛,及大乘权谛,乃至凡夫之人天谛,这是勉强不来的,以善根力不足,根器如是故。除非因缘成熟,得佛菩萨、大祖师、大善知识开示、接引,否则这是累劫的业习力及修行所致,很难突破、超越。又以本是二乘行人而言,阿难就比较具有第一义之善根,所以虽未断烦恼,但一蒙佛慈悲开示,即心开悟解,获本心明;更不会怀疑说:佛会不会哪一天又堕为凡夫,起这样的妄想分别!(当然,像富楼那这样的大弟子,亦非实法声闻,而是为护释迦牟尼佛的法,来权现声闻,代众生发问,以示众疑。)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倐(shū同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注释】

譬如迷人:迷人,迷失方向之人。迷,在此指无明,亦即最初一念无明。

于一聚落:聚落,喻如来藏或一真法界。人乃存在于真如本性中,而犹自生迷惑,如人骑牛背上而找牛。

惑南为北:因为心迷惑,而把南方当作北方。他虽这样迷惑,以妄为真(以南为北),但南方实不会因他的迷惑而转为北方。这比喻:迷时虽从真起妄,以妄为真,但此妄决不会变成真,因为妄性本空。就好像此人迷南为北,但他的迷惑并非实有,亦无实体其迷本空,其惑无体。

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此人的这个迷惑,是从迷而生的呢?还是从悟而生的?若是从迷而生,则此人心中原先就有迷,那就不是本妙觉明,而且这个迷也不是最初一念无明;因此可知,说这个迷是从迷中生,不能成立。如果说这个迷是从悟中生,悟何能生迷?如鸭何能生老鼠?故说此迷为从悟中生,不能成立。如是则知,此迷既不是从迷生,也非从悟出生;结论:因此可知,此迷实不生!迷无本体、无性、亦无生,迷体不可得。

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本,原本。根,根由。此迷(无明)原本无根由,若有根,即在本觉明心中便已有迷,若已有迷,即不能称为本觉明心。又,若有根由,即不迷惑,以无根由,故称迷惑。没来由的,胡里糊涂的,故称为迷;若是有来由,清清楚楚的,即不叫作迷。故此云,迷本来即无根由,怎么可说迷是由迷而来,从迷而生?因为既无根由,即没有前因后果可寻,有如从空而降,令人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故叫作迷。

悟非生迷,云何因悟?:悟虽与迷正相反,然亦非生迷之因,以物皆自类相生。因此如何能说迷是从悟中生的呢?此比喻,真如本体并不会真正生妄,虽然从相上说,无明是依真如本体而起,所谓依真起妄,但这不等于说:真能生妄。就好像树影是依树而有,但树并不真能生影,树是树、影是影,从来两不相干:树中无影,影中无树然而影还是依树而有,而树非影,树不成影。同样的,无明依真如体而起,但真如体实不生妄,真如亦非妄,真如亦不成妄。无明起时,真如依旧;无明灭时,真如依然。如树影生时,树仍是树,树影灭时,树亦不短少增减。是故迷自有起灭,而真性常然,不动、不染。

倏有悟人:倏,忽然;此指因缘成熟时。悟人,悟了之人,比喻佛如来。

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这个人纵使先前曾经在聚落中迷失方向,经指示令悟后,还会不会再迷?比喻佛开悟后,会不会再起无明?

昔本无迷,似有迷觉:无迷:迷,指无明。似有,相似有,好像有。迷觉,迷时的妄觉。此言,昔在众生位中,本来就没有无明,然却相似有迷时的妄觉,因而惑南为北。似为相似,既是相似,即不是真实的。迷中并非完全没有觉知迷中还是有觉知,只是其觉非真,其觉知是一种妄觉,是一种情执,非真觉,故称之为迷觉,即迷中之觉。然连此迷中之觉也不是真的有,而是虚妄的,故说此迷中之觉为似有,仿佛有,恍惚中若有,虽若有而实无;以此迷中之觉之体不实,故其相虚幻,不能确定。

觉迷迷灭:觉,觉了,觉知。迷,无明。若觉知无明,无明即灭。如人若觉知自己走错了路,即不会再走错路的,或如人已醒,即不复在梦中。

觉不生迷:真觉之体是不会再生迷的,亦即,佛心不会再起无明。

【义贯】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失方向的人,于一人烟聚集的村落中(一真法界),惑南方为北方(迷妄作真);此迷为复因迷而有?还是因悟所出?

富楼那言:如是迷人心中之迷,亦不是因迷而起,又不是因悟而生。何以故?此迷原本无有根由可寻,云何说是因迷而生迷?悟与迷正相反,固非生迷之因,因此云何可说此迷是因悟而生的呢?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了之人指示而令得开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使先前迷,于此聚落中,经人指示令悟后,还更生迷不?

不也,世尊。富楼那答。

佛言:富楼那,十方如来三觉圆满,亦复如是,悟后不复更迷也。此迷实无本体,其性毕竟空,无实相可得;昔在众生位中本即无迷体生,然却相似有迷时之妄觉,(以此妄觉而惑南为北,迷妄作真;然彼虽自生惑,而南并不成北;彼人虽迷,然妄并不因而成真,真亦不成妄。)当一念觉知往昔之迷时,此迷之幻相即灭,以本非有故,但觉知而已,亦非有迷灭;以真觉之体本不生迷故。

【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

【注释】

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在那空华已经灭了的地方,比喻如来证于至真,诸惑已尽。待华更生,等待已灭了的空中华再生起。比喻妄想分别如来还会再忽然无明又起。

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空中本来就没有华,以心虚妄而见有空华或生或灭。见华于空中生起,已是一虚妄;又见空华于空灭去,便是二度虚妄,颠倒又颠倒。

敕令更出,斯实狂痴:要叫已经灭了的空华又生出来,这实在是接近疯狂的愚痴。

如汝所解:正如你所了解的那样,不错。

【义贯】

亦如患眼翳之人妄见空中有华相,俟其翳病若除,其空华即于空中灭去。但是,忽有一愚人,却于彼人原先所见空华所灭之空地,期待彼空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痴呢?抑为有智慧呢?

富楼那言:空中元本即无华,以自心虚妄故见,有华于中生、灭若见华灭于空,已是颠倒了,若于华灭之后,还敕令本来即无之华更从空生出,斯实近于疯狂的愚痴之徒,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痴或为有智慧呢?实乃愚不可及!

佛言:如汝所了解的,不错。你的了解既能如是无误,云何还会问言:诸佛如来于所证妙觉明空之真如体中,何时当更出生有为习漏之山河大地等三种相续,因而复堕为凡夫?

【诠论】

若问如来什么时候还会再起无明,再堕为凡夫,实是亵渎神圣。而富楼那在前面的问答中,亦说这种人实为痴狂,富楼那在此的表现,显示两件事:一、此皆由于如来善于诱导,令富楼那起正知见之智慧;二、这也表示,如前所说,富楼那亦是为护佛法及利益众生故,大权示现。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注释】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精金,纯金。又譬如金矿中,杂有纯金。

其金一纯,更不成杂:这是指金矿开采出来,经提炼后,便是纯一真金,不会再含有杂质。

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诸佛如来既已转烦恼为五智菩提,转二种生死为无上大涅槃,也是一样的:既转烦恼为菩提,此菩提就不会再生烦恼;既转生死为涅槃,引涅槃就不会再成为生死。如同炼矿成金,不复为矿。是故《圆觉经》亦云: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又云: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等,都是发明此义:诸佛如来所证之菩提、涅槃,乃金刚不坏,犹如真金。

【义贯】

又如于金矿中杂于精纯之金,此矿若开采出来,煅炼之后,其金即复一纯之性,更不成杂;又如木已烧成灰,便不重为木。诸佛如来于证无上菩提涅槃之后,亦复如是,不会再变回去成为有烦恼生死的具缚凡夫。

第三节开示三如来藏

1.空如来藏一切皆非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注释】

又征虚空:征,问。

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虚空,喻如来藏。群相,指下面所说的明、暗、动、清、浊、霾、映七相,用以比喻七大之相。虚空喻空如来藏,以其中无有相故。不拒诸相发挥,此则比喻空而不空之如来藏,以此如来藏本体虽空无相,然亦能随缘含容诸相于其中发挥,是故此如来藏体虽空,其中亦宛然有相,故亦不空,是故得名为空不空如来藏。然而,此诸相虽在如来藏中现,却仍非如来藏所具有之物。

云屯则暗:屯,屯积。

霁(j)澄则清:霁,雨后天晴。雨后空中的积尘被雨水冲刷,故空中一片清新。

土积成霾:霾(mi),阴霾不开。尘土积聚于空,则空中一片阴霾之相。

【义贯】

富楼那,又汝问言:如来所言地、水、火、风四大之本性圆满互融无碍,其体则周遍法界,于是你便生出这样的疑惑:水与火之性本来是相克的,为何能不相陵灭,你又征问虚空及诸大地,空大与地大二者之性,一通一碍,若俱遍法界,不合(不应)相容能互纳。

富楼那,譬如虚空,其体虽非由群相构成,而却不会拒斥彼诸相于其中发挥(比喻如来藏体虽非七大,但并不拒七大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当日照之时则随日缘而现明相,云屯积时,则随云缘而现暗相,风摇时则随风缘而现动相,霁澄时则随霁缘而现清新之相,地气凝聚时,则随气凝之缘而现浊相,尘土纷飞积于空中则成阴霾不开之相,江湖等水澄清时则成映现之相。

【诠论】

虚空中虽常有此等七相显现,然而虚空本体中实不染着此等相,虽则如是,但它还是任此七相随缘而现、随缘而灭。又,因为地、水、火、风、空、识、根等七大在如来藏中所发挥之事,无法直接指陈,所以如来便藉用肉眼现前看得到的现象来比喻,易于理解。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注释】

殊方:各方。

为因彼生:彼,指缘。是从缘而生的吗?这是破相从缘生。

为复空有:还是从虚空而有的呢?这是破相从无因生。

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如果太阳照耀的时候,此虚空既为日所明,则十方世界应该是同一日光之色,因为此日之光明可遍至十方世界。日之光明既从日中出已,则日中应不复有光明。然则为何我们仍能于空中见一圆日呢?

【义贯】

于汝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法之相,为因从彼缘而生?为复从空而有的呢?

若说是从彼日之缘所生的话,富楼那,且看日照之时,此虚空既是为日所明,则十方世界应同为均一之日色(然而十方世界于日照之时,并非同一均平之日色;结论:可知彼诸有为相非从因缘而生。)再者,日照之色既已从日而出,均布于十方虚空,日中既不应再有光明,云何我们于空中犹更可见圆日?(结论:是故言虚空之明相为从日出,不能成立。)

若言是从空而明(明从空生),则虚空应能自照,(空既自照自明,即应时时皆明,以空性是恒常,其明亦应恒常)然而云何于中宵(中夜)及云雾之时,虚空即不能生出光耀呢?(结论:故说虚空之明相为由虚空自生,不能成立。)

是故当知,是明相既非从日中出生,亦非从空中来,亦不异空日(不离空日)而能有。(乃如来藏中,循众生业缘幻化而现,非因缘生,非无因生。)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注释】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真妙之如来藏,因觉之缘而现明相,也是像这样的。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明,此为动词;前人训为循业而明之,意义上较接近。你若循空之业去明之,则有空之相现。

各各发明:各各,一一、各别之义。

东西各行:喻各循其业。

则各有日随二人去:喻各发现其本业所现之大相(诸大之相)。

一东一西,先无准的:准,定。的,实。先,本也。此谓,则此二人各自发现各自之日:一在东、一在西,本无定实可得。亦即,并不能确定哪一个人所见的水中之日影才是真日,且其日所处的方位哪一个才是正确、实在的。(水中的第一个日影本就不实、虚妄。现在两人又各循自业,于第一日影,又别见不同位置之二日影;第一日影已自虚妄,今若再去论究此第二对日影,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及处于正确的位置,岂不愚痴至极?)

不应难言:不应作这样的问难,或质问。亦即,不应有这样的问题或疑问。也就是说,关于这点,下面这样的问题实不须要问因为根本没什么问题:本自虚妄,还在那上面找什么问题?(正如,两个人一同去看一个侦探片的电影,回家后,此二人对于其中某些情节争论不休一样:电影银幕上所发生的事,本无其实,还有什么好争辩探究其实的?又如有人探究解析梦境,亦复如是。)

此日是一,云何各行:此水中的日影之本体,原来只是一个,为何却各有一个日影随二人而去?有智之人实在不应问这样的问题。然而,这问题看来虽粗浅,道理却很深;若非入于佛智,一般众生,乃至凡外权小,皆不免被此诳惑。依于佛智以解此惑即是:众生各自循业发现,不相妨碍;而且亦非此实彼虚。

各日既双,云何现一?:此二人所见之日加起来,既成双日,为什么由第三者看来,在水中还是只有一个日影呢?这岂不怪哉?

宛转虚妄,无可凭据:宛,曲也。转,展转。指弯弯曲曲、辗转变化,并非循一直道,因此虚妄不实,诸人所见者,都不能拿来当作依凭之据。以诸人所见俱皆妄相,既是妄相,如何能以虚妄之事来作为定夺之凭据?

【义贯】

一切众生真妙之如来藏因觉之缘而现明,亦复如是。汝若循以空之业去明之,则有空之相现;若循地、水、火、风四大各各业、一一去发明之,则四大各各一一呈现其相;若循俱起之业去发明之,则有同时俱现之现象,(循一,则一现;循多,则多现)。云何为俱现之义?富楼那,如在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然后东西各行(各循其业),则各有一日随二人去(各自发现其业报所现之日),一在东、一在西,先无定准的实可言。

不应作如是难言:此水中之日影原只是一个,云何各有一日影随二人行而去?这岂非变成有两个日影?又,随各人行去之日既已成双,云何由第三者来观,水中还只是现一个日影呢?(到底水中的日影是一?是二?还是三?)如是循业俱时而现,并不相冲突、并不相妨碍,互不相干,亦非绝对无干,如此众相,实宛曲辗转虚妄不实,各人循业所见,无一可为真实论断之凭据,以皆循其自业而妄现故。

【诠论】

水中日影之体已非实,众生再循各自之业(东西各行),则其所见之日影之方位又各不同。如此则在本已虚妄之上又加虚妄;接着,你又要据此一连串虚妄所现之相去探究到底那一个才是真的日影?正确的方位应在那是?确实有几个日影?于诸虚妄相上,又去探讨其真伪、数目、方位、岂非又妄上加妄?这正好可用来比喻富楼那要探究如来藏中,循众生业所现的七大,究竟是不是真的一一都遍于法界?如果是,为什么这七大不会互相重迭、互相冲突、或互相凌灭?这情况与如来在此所举的水中观日影的例子,几乎完全一样水中要无日,如来藏体中亦本无七大,这些七大只是众生循业所现的幻相,既是幻象,怎会互相凌灭?藏性中之火,实非火;藏性中之水,亦实非水。是故天道众生所见之水为水晶(固体),且可于此水上行走;人道众生所见之水为液体,可饮用、可沐浴,但不可能于其上步行;饿鬼道所见之水现为火,连饮用亦不能。是故于一水体,各道众生皆循自本业而发现不同之相。是故诸圣于证入如来藏本体之后,便能幻化诸大,即是所谓的示现神通,而其实是因契入如来藏本体之性,故能尽其随缘幻化之用,因而能随意变化七大所现之相,而成凡夫所谓的神通。例如阿罗汉能腾空作十八变、于自身上出水、火、履水、穿壁而过等。而这些只不过是如来藏少分之用而已,因为那只是在一己的报身之上所起的作用,若以全体如来藏而言,则有如大海之一浮沤体而已。至若佛世尊及大菩萨,以得尽如来藏全体之用故,故能震动三千大千世界,或以一毫光便可遍照法界,或可移动一佛世界并其中所有众生至另一佛世界,或可纳一佛世界于另一佛世界,乃至可纳一佛世界于一毫端,亦不迫促,其中众生亦不知觉而惊骇。凡此等等,及本经下文所示,佛世尊之大神通境界,其实亦皆只是如来藏本体不动随缘幻化之用而已。是故如来教敕弟子修行皆不可以此用为务,须求其体,以有体自然可以起用,方不致舍本逐末。而此所谓体者,即如来密因也;若得信解悟入于此密因,则是如来真子,诸佛之所护念,将愁何事而不成办?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注释】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观一切因缘所现之相原是虚妄,以彼一切相皆是众生循业发现,似有而非实,无有实体可以指示陈现。

犹邀空华,结为空果:邀,求也,待也。正如同要求空华还要结出空果。这比喻:实在虚妄至极!因为见空有华已是虚妄,然而由于凡夫妄想无尽:既然有花,必定有果,开花结果,理之当然:空中既已生出花来,此花何不结果呢?吾且待之!这个比喻实是精妙无比。喜好文学之士,一阅及此,岂不击节赞叹曰:妙哉,妙哉,神来之笔!始知如来真一切智人也,能善以种种因缘譬喻教化众生,无不曲尽其妙。例如上文,二人观日,东西各行之喻,亦是世间无有比之绝妙好辞也。笔者剃染前,于世间专业本为文学,然见佛经中之诸多绝妙之譬喻,以吾所阅世间一切文、史、哲典籍中,实无有能相与并论者。故言佛世尊乃世间无有等,及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诚其然也。

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诘,究诘,质问。为什么还质问说:如来藏中所现之诸大,怎么不会互相陵夺而消灭呢?

观性元真,唯妙觉明:性,指诸大之性。元,同原。此谓,至于观诸大之性,原来是一真,本无诸相,诸相之体唯是一一妙觉圆明之真心(如来藏心)。

妙觉明心,先非水火:先,原本。此妙觉圆明之如来藏心,本即非有水、火等诸大。

【义贯】

观一切因缘所现之相元是虚妄,并无实体,故无有实体可以指陈,若欲作种种指陈或探究,即犹如邀求翳眼所见之空华更结为空果,毋乃虚妄至极?(是故若了现前所观诸现象,原为如来藏中所现空华之相,非有非无,不可究诘,)云何还诘问其互相陵夺消灭之义?然若观诸大之性则元是一真,本非诸相,惟一妙觉圆明真心,此妙觉圆明之如来藏心之中,元先即非有他水火风诸大,诸大尚无,云何复问它们彼此为何不会有不相容者?

富楼那,汝以执色、空等诸大体性为实有,故误认以为其必然相倾相夺于如来藏中;而实如来藏则随为色空等之缘,而现色空等之影相,周遍法界,以众生不达如来藏深法,不知诸相幻相,执为实有,执则成碍,是故于一真法界中,妄见实有风之动摇、空之澄寂、日之光明、及云之昏暗等相,皆执为定实,(于是地与空不相容、水与火相陵相克等便一时俱现),凡此皆是因众生其心迷昧昏闷不通(以迷故昧于藏性真空之理;以闷故不通达诸相非实),背弃本有之觉性而妄合于诸尘影幻法,故从而发起尘劳,而妄见实有世间诸相。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注释】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能化一为无量,或化无量为一。此为理事无碍之境界。

小中现大,大中现小:此为事事无碍之境界。

不动道场:此为如来藏不动之理体。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宝王刹,宝王刹土,即佛土,亦即佛世界。此为广狭无碍门。

【义贯】

我以真觉妙明不灭不生之体性为本修因,而合于如来藏性,因而证于如来藏本体唯妙觉明,圆满遍照一真法界。是故于其中能现化一为无量、或化无量为一之理事无碍境界,或于极小中现极大,于极大中现极小之事事无碍境界;坐于如来藏本体不动道场中,不起于座,而能遍现于十方世界;如来三身皆能遍含十方无尽虚空;能于一毛端中现宝王刹之广狭无碍境界;及坐于一微尘里转大*轮,广度无量众生。凡此皆是以如来灭尘合觉,故能发起真如之妙觉明性不可思议力用,一切无碍。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非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注释】

非心:心,即识大。如来藏体非识大。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如来藏体非六根。

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如来藏体非缘觉法。

非智、非得:如来藏非小乘之无我智,亦非四双八辈果位之证得。

般剌若:亦即般若。如来藏非即菩萨般若法。

怛闼阿竭:又译为多陀阿伽度,义即如来,佛十号之一。如来藏乃至非即如来法。

阿罗诃:应供。佛十号之一。如来藏乃至亦非即十号具足相之法。

三耶三菩:又译为三藐三菩提,正等觉,或无上正等正觉方义。亦佛十号之一。如来藏乃至非即如来等正觉相之法。

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常、乐、我、净为如来无上大涅槃之相。如来藏乃至亦非即如来无上大涅槃相之法。

【义贯】

而如来藏本妙圆满之心,其体非心(识大)、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等世间七大;

如来藏亦非眼、非耳、鼻、舌、身、意六根;

如来藏亦非色、非声、香、味、触、法六尘;

如来藏亦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等十八界;

如来藏亦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等出世缘觉乘法;

如来藏亦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等声闻乘法;

如来藏亦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诸波罗密多等菩萨法;

如是乃至如来藏亦非怛闼阿竭(非如来)、非阿罗诃(非应供)、三耶三菩(非无上、非正等菩提)、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等如来大涅槃相法。如来藏其体究竟清净,本无迷、悟及世间、出世间、凡圣、染净一切有为、无为相法。

【诠论】

本节为明示空如来藏,一切俱非;如来藏体究竟清净,本无迷悟,故无凡圣、染净、十界之法,而为空如来藏。如来藏体虽无迷悟,然能为迷悟之所依,而有圣凡等十界于中显现,于焉成不空如来藏,此即下文所说。

又,此处之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与《般若心经》中之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到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两者名相完全相同,只是非字与无字,意义稍微不同而已。《心经》中是以般若观照之功,而照见真空实相之中,无有世、出世间诸法。本经则是以本心,不假功用,当下直体空如来藏中(与《心经》之空中二字之旨相同),本非七大、四科、有为诸法,及三乘、佛乘一切无为诸法。

【附及,鄙人于昔所著《心经系列》中所阐述,《心经》中空有之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于其中释言:此为如来藏之境界:乃依于如来藏而得如是观照、了悟。今对本经,即可知鄙人所说乃有所本,系以经证经,足见吾言不谬。又,余以《心经系列》初版三刷附录中之空义再示一文中发挥《心经》中所隐示之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之密义,今证之本经,亦可见吾非空言。走笔至此,同道大德请详。】

2.不空如来藏一切皆即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密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注释】本节从略。

【义贯】

如来藏以是俱非世、出世间六凡、四圣一切诸法故。而为清净本然之空如来藏,是故即如来藏而能起元本明心之无穷妙用:

是故如来藏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七大即如来藏随缘所现;

如来藏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六根即如来藏随缘所现;

如来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六尘即如来藏随缘所现;

更新于:5个月前
全部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