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点赞推荐 法藏法师 禅理故事 谈佛说禅悟人生 慧远大师 心经经典 药师经经典 布衣百姓 汉传人物 禅宗公案 地藏经经典 放生心得 佛学基本知识 宣化上人 初识佛法须知 大悲咒经典 楞严咒经典 佛教寓言故事 佛本生故事 禅宗文化 佛典故事 其他因果故事 近现代往生纪实 佛学问答类编 佛学常识 佛教因果定律 金玉良言 佛教基础知识 金刚经经典 楞严经感应 戒邪淫故事 护生漫谈 净土圣贤录 华严经经典 演培法师 佛教传播与发展 悟性时光 楞严经经典 为人处世 普门品经典 因果报应 首页 / 佛答 / 福报越修越少是什么原因? 福报越修越少是什么原因? 分类:佛答 2024-09-10 09:39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放 生、做义工等等。但是,人们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某些行为也在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分。折损福报的行为有哪些?也许,有人不断修福,经常去印 经,或者做其它的善事,帮助众生听闻圣贤教诲。可是,境遇仍不是那么顺利,有病的病不见轻,贫穷的依然贫穷,所求的皆不遂愿。于是,便会埋怨上苍不平,为何自己这么利益他人,却还不如那些没行善事的人,便会对佛菩萨不满,认为没有照顾自己。可是,自己积的福已在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中被折损了,自己还不知道,实在是大有人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是否注意过自己的心?我们所说的话、我们所做的事,是否真正去观察到?1、嫉妒当看到别人升官发财的时候,特别是才能不如自己的人靠排斥自己而升了官的人,我们的心里是酸溜溜的?还是很反感?是在感受别人的喜悦?在为他们祝福?还是忿忿不平?或者嗤之以鼻而看不起他呢?2、进食鸣不平我们吃饭的时候,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时,是会生气的倒掉,或埋怨饭做得不好呢? 还是会时时去感恩种田人的辛苦,卖菜人的辛劳,或是做饭人的用心呢?3、鄙视残疾人在路边看到行乞的人,你是不是认为他在假装残疾,在行骗; 或给他钱时,自己有一种看不起他可怜他,或者想自己是在做好事,在救人,在做善事的呢?4、幸灾乐祸在看到某些人行为不端,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自己是不是在想:看吧,这就是报应,行恶的人终究是会有恶报的。此时,会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在兴灾乐祸之中了呢?此心,到底是刻薄还是仁厚?我们知道吗?可是,应该清楚,在一瞬间看到别人受灾而心中大快的时候,那种兴灾乐祸的念头,已经在折损自己的福报。不管是什么事,起心动念都会起作用,都会折损自己的福报,不是做了才算。这样细细算来,自己的福报都不知道被自己折掉多少,实在是可惜啊!那么怎样得到福报?1、珍惜幸福就像一个破了的桶,你不停地向里面倒水,水却一直在流掉。其实,惜福比造福更可贵。在惜福的时候,你懂得去感恩付出的人,懂得珍惜,懂得勤俭。可是,在造福的时候,一味地希望能多—点,再多一点,这颗贪求的心,也许已经使白己更加地堕落。若能一面造福,一面惜福,再注意不要折福,相信福分的积累,一定是大幅度地上升。而且,这个福来的时候,你会享受得很快乐,因为你的心是善的。当只是用钱财来布施,回来的也是钱财,也许你的生活依然会不太舒服,因为你看别人不顺眼。可是,若能反观自己的心,布施自己的善良、慈悲、喜悦给别人,你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财富而已。所以,要想让自己幸福一些,就不要在点点滴滴处折损自己的福分。作为一个学生,当看到别人的成绩考得很好的时候,会不会妒忌? 做同样的生意,看到别人的顾客比自己的多,效益比自己的好,会不会酸酸的? 离了婚的人,看到也有人离婚,心想,也有人和我一样了,稍有安慰。或时常说些酸寒刻薄的话来刺激别人,贬低别人来显示自己,揭人家的短处,谈别人的过失。这都是我们不够仁厚的存心,也都是在折我们的福分。所以,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念念希望别人好。当看到人家有所得,会很不高兴,看到别人有失反而很安慰; 或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受了罪,欢喜得很,这都有失仁爱之道,都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报。而反之,若要从这些平常的细微之处来修福,就快速多了,念念为一切众生,那么,你的心是为一切众生,你在与一切众生结善缘。2、有仁爱之心看到别人好,我们高兴,看到别人不好,我们替他们难过,并且,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哪怕与自己有过节,也义无反顾去帮助,这就是一颗仁厚之心。有此心,就不用担心自己没有福报,量大福就大。若能时时长养我们的善心,念念去成就他人的善行,随喜赞叹他人的功德,有能力就尽心尽力,这本身就给我们积累了大福。3、守护善心在行善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心善,时时去体谅他人。纵然是恶人,也希望他能回头改过,而非嗔恨指责与辱骂。当你认为自己发心是好的,是想让他好,而去指责甚至打骂有缺点的人时,或者写匿名信去告发或无限上纲地诽谤他人,但是自己却认为是在挽救人家时,那不过是你自己的情绪,并非真正有利于对方向善,也会折损自己的福报。所以,时时守护自己的善心,守护自己的清静心,守护自己的一颗爱心。先做自己的护法,保持自己不造恶,身善良,口善良,心善良。进而再去安护身边人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舒服与自在。4、尊重他人遇到与自己性格、想法和愿力不一样的,不强求苟同,但也不会标新立异,只是相互的尊重与关怀。这样,您会越来越感受到修福得福,真的幸福。如果,自己的心恶行善,或者心善行恶,苦心积累的福报还不够折损的,那也太不值了。 上一篇:邪淫让我迅速失去好的姻缘,再不戒掉邪淫此生必死 下一篇:属相本命佛带什么颜色 发表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陈大惠:凡经过你手的,都是你的福报! 放生者可改命的三个原因 宣化上人:地震的原因有种种 为什么要供养观音菩萨?供养观音是一种福报 宣化上人:患怪病的原因 宣化上人:患怪病的原因_2 积善的福报 福报从哪里来?听听诸位高僧的回答 佛教中的“六和敬”是什么意思? 我们修行人特别特别需要福报!没有福报做任何善事都不会成功! 这些行为最损福报,千万不要去做! 这些行为最损福报,千万不要去做 如何彻底戒除SY,恢复精神饱满与福报 在家务中修福报,用清净心断轮回 圆觉法师:八卦别人的时候,你的福报正在一点一滴消失 嘴上常积德,福报不流失 嘴上长积德,福报不流失 如何有效增加福报 学佛得不到殊胜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培养福报! 猜你喜欢 法藏法师:念善、行善 法藏法师:念善、行善念善、行善一念之善,犹如滴水牵涟漪,可以遍满十方法界。一善之行,犹如滴水能穿石,可以启发每颗人心。慈悲、平等、觉性基于认为人类是万物之灵的概念,为了让自己更「快乐」的目的,而使用自.. 法藏法师 2025-04-04 岁月飘逸:菩萨让母亲康复 岁月飘逸:菩萨让母亲康复说菩萨让母亲康复,好像显得有那么一点牵强。从表面上来看,菩萨好像离我们很遥远。其实,菩萨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心中。作为一个相信佛教的人,于自己而言,是应该感觉得到菩萨的存在.. 禅理故事 2025-04-04 法藏法师:为什么我们需要皈依 法藏法师:为什么我们需要皈依为什么我们需要皈依为什么我们需要皈依?皈(归)有「回归」的意思。是因为我们在归依之后,渐渐透过学佛,而懂得将人心比佛心,回归到内心那真正纯真、无自私、慈悲、无我之原始的佛性觉.. 法藏法师 2025-04-04 陪着你看世界 陪着你看世界一场晴天霹雳的车祸夺去她的双眼,那一年,她才两岁,对这世界的美丽,只能由别人的口述来凭空想象,只是,没见过具体的美,又怎能拼凑一幅想象的图? 是上帝为了弥补在生命中对她开的玩笑,赋予她敏锐..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4-04 法藏法师:自性三宝之意涵 法藏法师:自性三宝之意涵自性三宝之意涵每个人的本性当中,都有「佛、法、僧」三宝的功德,这就是所谓的「自性三宝」。「自性佛宝」:在你的自性中有觉性光明,这个光明是平等普施,是你原来本具的「觉悟之性」;「.. 法藏法师 2025-04-04 佛教法师讲经 慧远大师:简介(生平)-皈依佛 佛教法师讲经慧远大师:简介(生平)大师法名慧远,俗姓贾,是雁门郡楼烦县人。师从小爱学习,13岁时,就跟随舅父到许昌洛阳一带游访参学。由于大师博学六经,融汇贯通,尤其精通老庄之学,因而儒门宗匠,达官显贵,.. 慧远大师 2025-04-04 观音心经和心咒一样吗 在修行观音心经的时候,大家都会发现其中也是有着心咒的,心经和心咒是不一样的,心经中讲解的知识是非常多的,相对于心咒来说,心经中的内容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且大家在修行心经全文的时候,结合着心咒去修行,能.. 心经经典 2025-04-04 慧远大师:与隐士刘遗民等书 慧远大师:与隐士刘遗民等书与隐士刘遗民等书晋庐山释慧远彭城刘遗民。以晋太元中。除宜昌柴桑二县令值庐山灵邃。足以往而不反。遇沙门释慧远。可以服膺。丁母忧去职入山。遂有终焉之志。于西林涧北。别立禅坊。养志.. 慧远大师 2025-04-04 药师经三年感应 药师经不但是重要经文,它也是需要长期去念诵的。有的人念诵药师经已有三年,而念药师经三年感应是很大的,对自己也是有益的,只要师兄能诚心去念诵,那么就能感受到。而且念药师经的功德利益也有不少,但只有用心念.. 药师经经典 2025-04-04 平常境界 平常境界(文:转载)平常心是眼下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面对快节奏的生活,面对多变的现实,面对不可预知的明天,面对尴尬,面对陡然间的从繁华到衰败、从得意到失落,我们太需要一种平静的不动的心态了。这就是.. 布衣百姓 2025-04-04 贤崇法师:佛教“六度”思想与企业家修炼 当你的企业很小的时候,影响性不大,没关系,社会责任考虑得少也不会给别人产生强大的冲击;但企业做大,影响面很广的时候,可能你不禁意的一个言行举止都会造成整个社会的波动。这时你考虑问题就一定要用更大的格局.. 汉传人物 2025-04-04 欲纵还堵 僧问明州翠 永明令参禅师曰:坦然不滞锋 时如何?令参禅师曰:大有人作此见解。僧曰:毕竟如何?师曰:坦然不滞锋 。 禅宗公案 2025-04-04 可以听地藏经吗 地藏经是可以听的,而且经常听地藏经会提高自己的记忆力,提高自己的智慧,还能修到更多的功德。只是在听地藏经时,师兄需了解听地藏经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更好的领悟到经文中的意思。那听地藏经要注意什么呢?下面.. 地藏经经典 2025-04-04 欲知佛性之义,当观时节因缘 欲知佛性之义,当观时节因缘一次,法眼文益上堂说:"出家人要依随时令而行,冷即冷,热即热。 欲知佛性之义,当观时节因缘。"门上写门字从前,有一个老禅僧住在庵内,在门上写心字,在窗上也写心字,在墙上还是写上心字。 文益.. 禅宗公案 2025-04-04 浅说“法” 浅说“法”你们的身体或许会在混乱当中,但是你们的心却不会;世人或许会被迷惑,但是你们自己却不会;甚而,即使你们的国家处在纷扰不安当中,你们也不会被困惑了。因为心会有所“见”,心是“法”!这就是正道,正.. 放生心得 2025-04-04 圣观自在菩萨功德赞 圣观自在菩萨功德赞圣观自在菩萨功德赞归命最圣观自在,满月妙相莲华生,能以无畏施有情,我今称赞彼功德:“一切善法悉具足,顶戴诸佛大智冠,福慧庄严最上尊,是故归命莲华手。两颊圆满红白色,鼻相修直妙端严,齿.. 佛学基本知识 2025-04-04 “酒肉穿肠过,佛在心里头”这真是狂言妖言邪说惑业!(宣化上人) “酒肉穿肠过,佛在心里头”──这真是狂言妖言邪说惑业!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将来我灭度后,末法时期,有很多这种鬼神,好像火一样的旺盛,充满世间.. 宣化上人 2025-04-04 降伏心魔,坚持修学 降伏心魔,坚持修学最近一段时间,我修学的劲头不足,力量越来越小,小组共修和班级共修都不爱去,集体活动也不想参加。刚好又有其他事,就请假了。但是以后的共修怎么办?才修学六个月,就这样一直找借口不去么?我不.. 初识佛法须知 2025-04-04 慧净法师:诚恳祷告,蚂蚁搬家 慧净法师:诚恳祷告,蚂蚁搬家我有一个亲身体验,也是和蚂蚁有关的事迹。大约十年前,我回故乡台南找精舍,暂时住在亲戚家里。没多久,我的亲戚就是舅舅和舅妈,相继往生了,就只有我以及舅舅的女儿、女婿住在那里。.. 放生心得 2025-04-04 正字与反字 小僧人满怀疑惑地去见师父:师父,您说好人坏人都可以度,问题是坏人已经失去了人的本质,如何算是人呢?既不是人,就不应该度化他。师父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我,但字是反写的,如同印章上的文字左右颠倒。.. 禅宗公案 2025-04-04 本月热门文章 宣化上人:要修无相的功德_363 道坚法师: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内容提要61 呷绒多吉上师:连载学佛人切勿以追星的心态抉择上师59 星云法师:佛教对因缘的看法58 星云法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57 近代大德杨仁山居士往生记57 大安法师讲述的几个念佛感应事例55 读楞严经出现感应55 如何彻底戒除SY,恢复精神饱满与福报55 陈隆兴:因果故事三则55 更多 热门标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1) 地藏王(1) 香火(1) 南怀瑾(3) 如是我闻(2) 因缘(222) 世俗(3) 地藏经(60) 八十八佛(4) 慈悲(43) 阿弥陀佛(115) 《佛说阿弥陀经》(1) 具足(17) 佛学(30) 刹那间(1) 忏悔文(1) 念佛(24) 回向偈(2) 师父(21) 佛经(80) 信佛(23) 句子(2) 智慧(106) 功德(147) 行愿(1) 持咒(2) 居士(336) 索达吉堪布(37) 末法(1) 善导大师(1) 随机推荐 正如法师:什么是万物第一因_缘起是万物第一因 虚云法师:云居山方便开示-皈依佛 坚果类的营养价值 比风水更厉害的命运修造 预防感冒十七字诀 明华居士:各人因果各人了,那出钱参加法会或放生能了业吗? 新的生命之路 仙人爱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