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殊花开 / 有着专一渴望的虔敬心,便能迎请圣者亲身示现在自己的感知之中。【宗萨仁波切】

有着专一渴望的虔敬心,便能迎请圣者亲身示现在自己的感知之中。【宗萨仁波切】

分类:文殊花开

像阿班这样心地单纯的故事很多。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由于这些人有着如此专一渴望的虔敬心,因而创造了圣地,甚至迎请了圣者亲身示现在他们自己的感知之中。
就像另外一个例子:有个人名叫洛卓,他对文殊师利菩萨有极大的虔敬心。有一天夜晚,他在书上读到一段令他惊喜的文字,文中提到文殊师利菩萨曾经三度誓愿,对于任何造访五台山的人,他都会亲现其身。
但对洛卓而言,这是最美妙、最动人的发现了。他兴奋异常,好不容易熬过了无法合眼的一夜,连早饭都没吃,就跑去上师家里,请求上师的允许与加持,让他前往五台山。
起初洛卓的上师极力劝说他,这样一趟充满了危险及困难的旅途,完全没有必要;但洛卓坚持要去。他一再地恳请上师让他成行,上师终于放弃努力,同意了。
在那个年代,旅行是相当艰难的。但是洛卓不畏惧任何可能遭遇的危险,打包了几个月分量的食物和药品,放到驴子背上,跟上师、家人与朋友道别后,便踏上了横越藏地高原的旅途。
一路上崎岖难行。洛卓渡过了好几条湍急险峻的河流,走过了好几片炙热干燥、只有毒蛇和野兽相伴的荒漠。经过几个月的旅程,洛卓终于安全抵达了五台山。
他随即开始寻找文殊师利。他一再地到处寻觅,却连一个稍微貌似文殊师利菩萨的人都找不到。一天夜里,他倚着寺庙前冰冷的铁制台阶休息,很快就睡着了。
后来他回想起来,依稀记得走进了一家很热闹的酒馆,有许多当地人在里面喝酒喧闹、谈天说笑。
由于天色已晚,洛卓也累了,于是他想要个房间住,但是坐在走廊尽头、小桌子后面肥胖的老板娘告诉他,客栈已经住满了,除非他愿意睡在廊边的角落。
他满怀感激地接受了,安顿下来,从行囊里拿出一本书来念,准备入睡。过了一会儿,一群喧闹的少年从酒吧冲进走廊,开始捉弄这位胖老板娘。
洛卓想办法不去注意他们,但为首的少年却看见了他。他大摇大摆地走过来,端详着洛卓。“你来这儿干什么?”他问道。
洛卓不知如何回答,情急之下,天真地把文殊师利菩萨的誓愿说了出来。这位少年听完,大笑不已。
“你们这些人怎么都这么迷信!为什么呢?”他大叫,“你还真的相信从书本里读到的东西!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从来也没听过任何一个叫作文殊师利的人!”
少年难以置信地摇摇头,转身走回那群伙伴,一边回头说,“冬天快到了,你最好赶快回家,免得冻死在这里!”于是这群人又摇摇晃晃地回到酒吧喝酒去了,老板娘跟洛卓互相使了个眼色,松了一口气。
过了几天,洛卓再度上山寻觅,还是无功而返,在路上又撞见这位少年。“你还没走啊!”他叫道。“好吧!我放弃了!”洛卓答道,露出一丝苍白的微笑,“你是对的,我太迷信了!”
“你终于受够了吧!是不是?”少年得意地叫道,“终于肯回家了吧?”“我想我干脆去蒙古朝圣,”洛卓说,“反正顺道回家,这样这次旅途就不是完全在浪费时间了。”
洛卓看起来很伤心,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双肩无力地向下垂着。这位少年的心被洛卓的模样软化了。
“我跟你说,”他变得不像先前那么气势凌人了,“你的盘缠不多了,食物也所剩无几,你需要有人帮忙才行。这样好了,我有个朋友在蒙古,我写封信给他,你把信送去,我相信他一定会想办法帮助你的。”
第二天,洛卓再度把他所有的东西打包到那头老驴子的背上,他心灰意懒地看了这文殊之山最后一眼,绝望中期望着文殊师利终能现身与他告别,可是什么也没有。
在他面前匆忙来去的人群里,除了那位带来信件的少年之外,什么也没出现。洛卓向他道谢,把信塞在牦牛皮大衣里,就往蒙古去了。
走了几个月后,洛卓来到了少年所说的地方。他把信函拿在手上,逢人就打听收信人住在哪里。不知怎么回事,问到的人看了都会大笑,这让洛卓非常困惑。
最后洛卓遇到一位老太婆,她忍住不笑,问洛卓她是否可以打开信函,读读内容。洛卓把信交给她,自己却不去看信。她仔细地读过之后,问道:“这封信是谁写的?”
洛卓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老太婆摇摇头叹口气说:“这些年轻小伙子!总是欺负像你这样无助的朝圣者!
不过我倒是知道有只畜生,它就叫作这信上收件者的名字。如果你真的要把信送到,去村边的垃圾堆上,就可以找到这头猪。它很胖,你绝对不会找不到的。”
虽然洛卓听得一头雾水,但是他想,既然已经来到这里,就去瞧瞧那头猪吧!不久,他找到了一个如山一般高的垃圾堆,顶上坐着一头身上长满长毛的大肥猪。
洛卓打开信函,很尴尬地把它拿到那头猪细小而明亮的眼睛前面;让他惊讶的是,那头猪竟然真的读起信来!猪念完了信,开始无法控制地哭泣起来,然后倒下来,死了。
洛卓突然生起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是什么内容会对这畜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于是他终于读了这封信。信上写着:法圣菩萨:您在蒙古利益众生的功德已经圆满。请速回五台山。--文殊师利亲笔
洛卓既惊又喜,他重拾信心,以最快的速度奔回五台山,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次我再见到文殊师利,我一定要紧紧抓住他,不让他离开!”
他回到先前下榻的酒馆,找到老板娘。洛卓问她是否看到那位少年。“那群少年总是来来去去的,谁晓得现在又到哪儿去了!”洛卓听了,心一沉。
“你看起来很累了,”老板娘的语气变得温柔一些,“倒不如去睡个觉,明天再去找那些年轻人吧!”她把上次的那个角落又给了洛卓,他很快就睡着了。
当洛卓从台阶上摔下而醒来时,他才发现自己还在寺庙前,整个人几乎都冻僵了。四下无人,没有老板娘、没有酒馆,也没有小镇,他仍旧身在五台山,这个据称是文殊师利菩萨驻锡的地方。
然而,洛卓的福德使他与文殊师利菩萨有关的一切体验,都发生在一场梦里。我一直希望洛卓终能理解,文殊师利菩萨的悲心是如此的广大而遍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迎请他现身,即便就在自己的家乡也行。
从这个观点来看,虽然洛卓的五台山之旅是没有必要的,但绝对不是浪费时间。因为假若他不去朝圣,也许就经验不到这个内在的旅程,也许就不会有任何的了悟。
听闻德松(Deshung)仁波切说过这个故事之后,我造访五台山数次,结果都比洛卓还不成功。我不仅完全无法迎请文殊师利菩萨现前,甚至连个梦都没有。
唯一发生的,是我对大部分寺庙的售票机制与售票僧人感到厌烦,尤其是看到许多神圣的殿堂被简化为历史纪念建筑,令我极为失望。
然而,过了一阵子,我的智识心开始怀疑,那些只在乎门票销售量、傲慢又贪得无厌的僧人当中,是否有一位正是文殊师利菩萨本人?谁知道呢?

更新于:8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