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藏法师:华严经探玄记 第七卷
华严经探玄记 第七卷 (尽第五回向)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如来升兜率天一切宝殿品第十九自下明第五会。四门同上释名中。会名者。约处名兜率天会。约主名金刚幢会。约法名十回向会。品名者。如来明佛法界身。升是赴机起用..
汉传人物 2024-12-03 -
慧广法师:什么是解脱?
什么是解脱?◎慧广法师「解脱」意谓着烦恼或痛苦的解除,「解脱」的存在也表示人们有烦 恼与痛苦。可不是吗?人自从懂事以来,谁没有烦恼过?谁没有痛苦过?没有过 烦恼与痛苦的,就不是人了。只是有人多、有人少而已。所..
汉传人物 2024-12-03 -
慧广法师:生意不好做怎么办?
善士问:师父,最近几年生意不好做,我想着改变,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求师父指点一下,感恩。慧广法师答:有一个人拿着酒杯在水缸里取水,因盛水太少,他想一定是缸里的水太少的缘故,如果到河里取水的话,一定会多..
汉传人物 2024-12-02 -
慧广法师:无我与随缘
一、无我必随缘佛法的最高境界是「无我」。无我并非没有个人存在,而是心中没有 我见我执。用世俗话来说,便是不固执己见、不认为自己有学问而看不起 别人。所以,一个有「无我」素养的人,他表现出来的行为是「随缘」的..
汉传人物 2024-12-02 -
慧广法师:我们自己修行能改变亲人的命运吗?
善士问:师父,我们自己修行能改变亲人的命运吗?慧广法师: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家庭美满,都期望孩子有好的前途,但是只靠想法和愿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要从心里放下,但不要放弃,好好地修行,积累福报,增..
汉传人物 2024-12-02 -
慧广法师:大乘佛法漫谈
1、大乘说菩萨不断烦恼,是指烦恼是缘起的。缘起性空,所以烦恼是空的,从究竟义来谈,空的何须断?空又如何断呢?愿力当然抵不过业力,所以菩萨也重修行,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但菩萨可能是在家人,有许多亲属、朋友、同事,于..
汉传人物 2024-12-01 -
慧广法师: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一信徒问师:顶礼,请师父开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师答:恕我直言,若您是修行人,您眼中的事业是世间的还是出世间的?若是世间的,那蒸蒸日上,就和生死轮回划等号的!当你到了某种境界后..
汉传人物 2024-12-01 -
慧广法师:慧广法师对同性恋者的开示
师父你好,有个难以启齿的问题想请教你,希望我这个问题师父别对我见笑,我问这个问题是很正经的。我是个高中生,我很喜欢参加此佛教的活动和一些社会义工的工作,但我自知自己是个标准的同性恋者,简单的说我对女孩子没有..
汉传人物 2024-11-30 -
慧广法师: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忏悔的意义
第一章 忏悔的意义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注重忏悔,都希望它的信徒常常忏悔;佛教也不例外。在佛教里面,忏悔也是修行中不可缺少的。为什么宗教——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都注重忏悔?忏悔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佛教是从印..
汉传人物 2024-11-30 -
慧广法师:在家和出家修行哪里不同_在家居士该怎么修行
善士问:阿弥陀佛!想问问师父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有什么不同,在家修行的居士应如何做才能做到如理如法的去修行?慧广法师答:修行的根本是修心,因为主宰善恶等一切起心动念的是心。驾驭住狂妄的心,调控好散乱的心..
汉传人物 2024-11-29 -
慧广法师:从无我 空到达解脱 中篇 无我的修习
中篇 无我的修习第一章无我才能解脱到此为止,所论述的,都是有关「无我」方面的道理,包括身体(色)无我,精神(受、想、行、识、意、心)亦非我,也非我所有的。为什么要谈论这些呢?因为,人们自从出生懂事以来,就一直以为..
汉传人物 2024-11-26 -
慧广法师: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中印忏悔法的异同
第三章 中印忏悔法的异同第一节 忏悔的次序从前章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印度)佛教所建立的忏悔法有三种:作法忏、取相忏、无生忏。而这三种忏法中,又以无生忏为究竟。那么,如果我们有了过错,比方:犯了戒或造..
汉传人物 2024-11-26 -
慧广法师:宗教都是出世的
宗教都是出世的我们知道,佛教属于舶来品,汉唐之间,由印度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至韩、日、台湾等地区。因佛教的传入,而有「出家」的行为。对国人来说,「出家」同样也是舶来品,因佛教的传入而有。自古以来,宗教一直都与..
汉传人物 2024-11-25 -
慧广法师: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序言
忏悔的理论与方法序言“业障常会跟随修行的人”,不管这句话的真实性有多大,但对国内的某些佛教徒来说,却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不知道古代的佛教徒是否如此?在当前,有不少的佛教徒,总是觉得业障深重;而且,难消难解。比..
汉传人物 2024-11-25 -
慧广法师:从无我 空到达解脱 下篇 无我——空、解脱的完成
下篇 无我——空、解脱的完成第一章 法空无我而不着第一节 法空才能无我佛教的经典,谈到修行要获得解脱,都必须先达到法空(无我)。由空而无相、无作,这叫作「三解脱门」。人们的一切束缚,就是从我法而有,一切烦恼痛苦..
汉传人物 2024-11-24 -
慧广法师:从无我 空到达解脱 结语
结语本文从上篇对无我的研究,以至中篇、下篇无我和空观的修习,主要的,都是为了对治、和去除我们对幻有的执着。「幻有」包括我们的身心五蕴,以及外在的世界。人们所以会执着它们,乃是由于不知道它们是虚妄不实的,因此..
汉传人物 2024-11-23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三)
净土深义-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三)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续1)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他们能够在无量佛国中,行施甚深的妙道,就是行施大乘真实了义之道,亦即净土法门。为此诸佛子,说是大乘经。我就是为这些佛子,..
汉传人物 2024-11-22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净土法门的特质(二)
净土深义-净土法门的特质(二)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续)诸位,你们念每句南无阿弥陀佛时是怎么个念法?听说你们拜佛是用录音带带的,那么也就罢了。可是你在念每一句阿弥陀佛时,心中要起怎么样的心哪?中道的理体、无尽..
汉传人物 2024-11-22 -
法藏法师:华严经探玄记 第二卷
华严经探玄记 第二卷 (尽世间净眼品)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第十随文解释者。今此三万六千偈经有七处八会。谓人中三处天上四处为七。重会普光为八会。于中有三十四品。初一品是序分。卢舍那品下明正宗。流通有无以四义释..
汉传人物 2024-11-21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法藏法师】(九)
由此可见,十八愿要求你以欢喜无量的心去念佛。如果你愿意去领受、思维佛的深恩,以这种思维方式来念佛,就叫做观想念佛。如果你一下子不能受用的话,乃至于持名念佛受用也不大时,就可以先想一想这成就、庄严、赞叹佛号..
汉传人物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