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霖:要怎么样叫惭愧心呢
黄柏霖:要怎么样叫惭愧心呢黄柏霖:要怎么样叫惭愧心呢
那么这个惭跟愧,净空老法师有给我们开示,要怎么样叫惭愧心呢?就是永远虚心接受教诲,你就容易生惭愧心出来。就是印光大师说的,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有我是凡夫,你就会生惭愧心了。佛经理深,真的很深,为什么?因为我们用的还是妄心,我们的心不纯、不真,我们要是纯真的话,我们一读经文、一听经文,我们就超越了。像惠能大师,人家他心很纯正,你看他一听到客人在客栈里面诵《金刚经》,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契入了。这就是他心纯净、纯真。他纯正的时候,一听经文,他就契入经文这个境界了。
从六祖大师的谦卑、从他的恭敬,只有真心才做得出来,妄心做不出来。妄心带着傲慢,说没有傲慢,也有傲慢,他自己有傲慢,不知道。老法师说,他要是没有傲慢的话,他就是大彻大悟,他就明心见性了。这是我们要认真去反省,我们没有大彻大悟,我们就是有傲慢心。为什么?因为我们还用八识,不是用四智。八识里面有我见、我爱、我贪、我慢,你怎么能够说没有呢?如果你没有傲慢心,你就是已经转识成智了,那你就是法身菩萨,跟惠能大师是一样的,同一等级的。
老法师说,人要有自知之明,这个人就可以救,这种人佛会度他。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佛对他无可奈何,佛讲的东西他不信,他不能够理解,障碍在这个地方。所以用现代的话来说,佛对于知识分子,古时候中国讲士大夫阶级,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是针对知识分子。为什么?因为刚强难化,上智好度,上等根器的很好度,像惠能大师就是上根利智的,五祖帮助他不费力气,一席话就让他证果。下愚也很好度,乡下的阿公阿婆就是下愚,他愚笨、下愚,什么都不知道,好度。教他一句佛号,他就老实念到底,往生的时候瑞相稀有,好度。麻烦就是中间这一块,不上不下,这一种人、这一块的人是最多的。所以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知识分子能够得度,就是因为他虚心接受教诲,永远虚心接受教诲,到等觉还是虚心接受教诲,才能圆满。这是讲到惭跟愧,我们特别引用老法师讲这一段经文,就是永远虚心接受教诲,你就能够很容易生惭愧心出来。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九三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相关文章
- 陈大惠:女子心性当如大地
- 魏德东教授:以心性和直觉概括中国佛教哲学的特质
- 达照法师:天台早期禅法的心性说
- 徐恒志:何谓心性
- 黄柏霖:文昌帝君,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之含义
- 黄柏霖:花报的含义
- 黑财神——财神之王
- 黄念祖:腊月初一到十五,行善功德十万倍
- 黄念祖:气功,巫婆,神汉能治病的道理
- 黃齐秀居士往生纪实
- 黄念祖:介绍角虎集
- 佛是大能,但并非万能
- 妈妈持诵心咒,可以让小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
- 黄国达居士:慧学的进修次第
- 黑暗之后,总是黎明的曙光
- 黄柏霖:慧忠国师开示无明
- 黄念祖老居士的往生榜样
- 黄国达居士:身心调治与情绪管理
- 佛说:有这4点,都是命苦的人,南无阿弥陀佛
- 黄柏霖:一辈子修好口德得善终
猜你喜欢
-
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
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问: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希阿荣博堪布答:痛苦源于无明。无明指对人、事、物的错误认识。就人而言,认为有..
布衣百姓 2025-04-02 -
在互联网上传播SQ,是遏杀青少年罪恶的利刃!
在互联网上传播SQ,是遏杀青少年罪恶的利刃!色字头上一把刀。当今的互联网在传播色情方面真可谓是一把遏杀广大青少年的一把罪恶的刀,其广度和深度和参与人群之众,造化之深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不能比拟的。青春少..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4-02 -
慧远大师:三报论
慧远大师:三报论三报论释慧远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日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必由于心。心无定司。感..
慧远大师 2025-04-02 -
只要心中清净无欲眼前就有极乐净土
只要心中清净无欲眼前就有极乐净土只要心清无欲,看什么都很美,都觉得很可爱。清晨的境界,总令人觉得心很静、很欢喜。看着天色渐渐明亮,就像一盏光明的灯火照彻暗室,令人豁然开朗;四周的鸟啼声,也像一句句的念..
禅宗文化 2025-04-02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本)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本)维摩义记卷第一(本)慧远大师著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ji义记一帙至。余得..
慧远大师 2025-04-02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末)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一(末)维摩义记卷第一(末)[慧远大师]次明法宝。法中有二。一摧邪法。二三转下明化正法。摧邪法中以无心意无受行者自无所著。以谓由也。由无心意无受行等便能灭邪故说为以。言无心意无忘心体。..
慧远大师 2025-04-02 -
大虚法师:《楞严经》讲记唵嘛呢叭咪“牛”
大虚法师:《楞严经》讲记(18)唵嘛呢叭咪“牛”幸好,那个“唵嘛呢叭咪牛”的故事,消除了我们的很多担忧和疑虑。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知道的人应该很多,所以师父就不啰嗦了。知道的人请举手,不知道的人请举手..
初识佛法须知 2025-04-02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本)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本)维摩义记卷第二(本)慧远大师著弟子品者。此品之中命声闻弟子问疾。良以声闻学在佛后故名为弟。从佛化生故复称子。从其所告以题章目名弟子品次随文释。于中略以三门分别。一对上生起以释..
慧远大师 2025-04-02 -
巴楚仁波切:以福德来赚钱
巴楚仁波切:以福德来赚钱巴楚仁波切曾对一位年轻人说了一段话,这段开示非常适合在家人,特别是今日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不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应怀着勇气和耐心来从事,直到完成。你的心不应该追逐众人之口,..
禅理故事 2025-04-02 -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末)
慧远大师:维摩义记卷第二(末)维摩义记卷第二(末)慧远大师著次告罗睺令往问疾。对前八人明行修法。此对罗睺明其发心出家之法。罗睺佛子此名覆障亦云不放。在母胎中六年不出。故名覆障及不放矣。何故处胎六年不出。以..
慧远大师 2025-04-02 -
建立正信
建立正信通过学习《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末学才意识到自己对信仰的认知是模糊的,也正因为不具备正见,才会陷于迷信而不自知。导师告诉我们,迷为迷惑,分不清;信为相信、顺从,而迷信就是盲目地相信和崇拜。..
禅宗文化 2025-04-02 -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一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
宣化上人 2025-04-02 -
延参法师:不带怒气出门不带怨气处世
延参法师:不带怒气出门不带怨气处世心平气和的去面对自己应该处理的事情,该走的路宽,该过的桥窄,一步一坎坷,一步一欣喜,流走了岁月,苍老了容颜,唯独不改的是那份内心的道义,耿直,乐观,坚强,温暖。人生在..
禅宗文化 2025-04-02 -
高僧故事:才女丧夫醒悟无常 出家受戒德化四方
高僧故事:才女丧夫醒悟无常 出家受戒德化四方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选自《比丘尼传》,主人公是中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中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净检法师道场(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净检,..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4-02 -
死汉难悟道
一从前,有位禅和子在禅堂住了三年,以为人多,打自己闲岔,又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就去住山。在山里住了三年山,种菜做饭,凡事亲为,又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山也不住了,就去托钵。托钵两、三年,还是不悟道。一天,他遇到一位有道..
禅宗公案 2025-04-02 -
山鹑让老鹰俯首称臣,佛陀揭开越界大战真相
山鹑让老鹰俯首称臣,佛陀揭开越界大战真相佛陀在一次说法之中,向比丘们讲述了“鹰与鹑”的故事:一只刚成年的山鹑,不愿听从父母的劝告,离开自己熟悉的田垄地,独自飞到旷野中觅食。结果一不留神,被一只饥饿的老..
禅理故事 2025-04-02 -
宣化上人:凡是人有脾气,都是有罪业;
宣化上人开示:所谓无明,就是有脾气。一发无明火,就发大脾气了。为什么你有无明呢?就因为前生造的罪业太重了,所以有这么几句俗话说:“无明火,老虎神,这是前生罪业根。”无明火是前生罪业的根本。凡是人有脾气..
宣化上人 2025-04-02 -
每天吃什么?
云居道膺禅师专程前来拜访洞山良价禅师的时候,良价禅师问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道膺禅师回答道:我从翠微禅师那里来!良价禅师再问道:你在翠微禅师那里,他都教导些什么?道膺禅师道:翠微禅师那里每年正月都祭祀十六罗汉..
禅宗公案 2025-04-02 -
开着念佛机,让佛号种在八识田中
随着科技电子产品的发展,念佛机的品种越来越多,在多种品种中,可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声音,跟随念佛,提醒念佛,真的是好极了。在众多念佛机声调中,我最喜欢二种。一是印光大师在世的六字圣号念佛调;二是四字五音念..
禅宗文化 2025-04-02 -
谈放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谈放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又值观世音菩萨圣诞,独自一人前往公园放生的时候,在为物命念经咒之时,竟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名男子手持一个长网兜在等待着我把物命放入水中好去打捞。念完经咒,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我把二条..
放生心得 2025-04-02